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迟熟杂交稻抛秧田,幼穗初期667m2追纯N0.46~1.84kg,产量随纯N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增产主要体现在植株性状改善,穗粒数增加。相同用量的不同施用期,基肥和促蘖肥不变时,表现为施足幼穗初期肥及攻穗保粒肥的产量最佳;其次,是攻壮薄穗法,前期一头轰的产量最低。两个试验都表明,中迟熟杂交稻抛秧田应重视中期适时适量补氮,以改善中后期养分供应状况,使个体生产健壮。但中期追氮应在适度退淡的基础上,用量都要适量,以667m2施纯氮1.4~1.8kg较适当。
关键词:抛秧栽培;中迟熟杂交稻;生长中期;施氮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5-33-02
目前我县中迟熟杂交稻抛秧栽培是主要的水稻种植方式,这一种植方式具有早生快发、苗多穗多的增产效果,但不少农民实行抛秧栽培时仍沿用重前薄中后的一头轰施肥方法,常出现苗峰过旺、成穗率低、成穗数增加而粒数减少的矛盾,导致10成禾苗7成谷的结果,增产效果没有很好发挥。为此,我县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2010-2011年通过正交设计试验,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等系列试验研究,探索抛秧栽培的最佳施肥方法。
抛秧栽培高产配套施肥方法,前人已有不少研究,其结果也不尽一致,但都围绕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以及改善植株的营养状况这个主要目标。试验的目的是针对我县存在的施肥技术问题,以上述目标为基础而进行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安排于2010年早造。供试的组合为天丰优316,用434孔的塑料软盘,3月8日播种,湿播半旱育秧,3月29日抛植,秧苗叶龄3.8~4.2叶。
1.2 试验设置 试验田为中等地力,常年产量400kg/667m2左右。试验设置如下:
1.2.1 中期不同施氮量试验 本试验前期667m2施基肥磷铵25kg,抛后第7天667m2施促蘖肥尿素7kg、磷肥(普钙)20kg、钾肥(氯化钾)7.5kg,计折纯氮量7.5kg。试验设4个处理:即幼穗II期,处理(1)667m2施尿素lkg;处理(2)施尿素2kg;处理(3)施尿素4kg及处理(4)中期不施氮作对照。
1.2.2 相同用氮量不同施用期试验 本试验的其它肥料用法用量与前试验相同,但促蘖肥提前到抛后第6天施。本试验的全期用N量计667m2纯N9.4kg,其中前期施7.52kg,占80%。中期用量1.88kg,占20%。设4个处理,即攻前促壮空中为处理(1);在抛后12d施尿素4kg;稳壮薄中为处理(2),在抛后12d和幼穗Ⅱ期各施尿素2kg;重II保Ⅳ为处理(3),在幼穗II期和Ⅳ期施尿素lkg;攻穗保粒为处理(4),在幼穗II期施尿素3kg,齐穗期施尿素lkg。
以上各试验作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13.34m2。各小区抛333穴,区间设置排灌沟,小区间筑小埂并加尼龙复盖防串灌,各小区单排单灌。
1.3 调查项目 秧苗立身后每小区各定2点,每点10穴调查基本苗,返青后每5d调查1次苗情,齐穗后调查穗数,以取当天各调查点的1棵回室内考种,各小区单独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用量处理间产量比较 由表2可见,在幼穗II期每667m2施尿素l~4kg,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产量相应提高,各处理与对照相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以667m2施尿素4kg增产最大,与其它处理一起都达到极显著值,平均每kg的增产率以处理(2)最高,说明我县大部分抛秧田在幼穗初期适当补氮都能达到显著的增产效果,但补N量不宜太多。前期追N量不多时,以667m2施4kg为宜,若前期追N较高时,则以2kg左右为宜。
2.2 不同施用期处理间产量比较 由表4可见,相同用量不同施用期处理间的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值。以处理(3)的产量最高,与处理(1)、处理(2)都达到极显著值,与处理(4)差异不显著,处理(1)产量最低,比处理(2)减产5.5%,达显著值。比处理(3)、处理(4)减产10.7%和8.5%,都达极显著值。说明氮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其施用时间宜在前期攻足苗的基础上,以施好穗粒肥的效果最佳;保壮蘖薄穗肥的比不施穗肥的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至于处理(2)增产作用小,则可能是中期用氮量不足所致。
2.3 不同施氮量对禾苗数的影响 中期不同施氮量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前期苗数足而不旺的前提下,经幼穗初期的追氮处理后,各追氮区的苗穗数有显著的特点,对照区因无后劲补充,苗峰衰退快,后期的穗数少,成穗率低。两中期各追氮区,随着用氮量的增加,中后期营养充足,有效穗和成穗率也随之增加,这说明中迟熟杂交稻抛秧田,在适宜范围内增强中期氮素营养,增加分蘖成穗的比例,从而达到多穗的目的。
由表(3)可见,不同氮肥施用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因氮肥全部在分蘖期追下,其苗数虽多,但苗峰偏大,后劲不足,导致成穗率很低;处理(2)因减少了分蘖肥用量,补充了穗肥,所以最高苗数稍少,而有效穗和成穗率都有所提高;处理(3)和处理(4)因蘖肥少,所以苗峰也较小,成穗率显著提高,有效穗也相应增加。以上说明适当增加中后期氮肥比例,达到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的目的,氮肥作分蘖肥一头轰,忽视中后期营养补充是不科学的施肥方法。
3 讨论与结语
3.1 最佳施用期的探讨 在氮肥不同施用期的试验结果表明,中迟熟杂交稻抛秧田,氮肥的最佳施用原则是促蘖壮穗保粒。前促蘖是施足基肥和早施促蘖肥,达到旱生快发、苗足且稳生稳长的目的。壮穗就是要施好幼穗初期肥,使幼穗分化期有足量的营养供应,既能提高成穗率又能促进个体健壮;保穗就是适施后期肥,防止早衰以提高穗重。本试验的结果与毛璧君等人对抛秧田中期施肥的研究结果相似,以植后6d,幼穗II期足氮,幼穗IV期适氮的效应最大。至于壮蘖肥及保粒肥是否一定要施,笔者认为需看土壤类型及肥效而定。农民常常是重攻分蘖肥而忽视中后期补肥,对中迟熟的杂交稻而言,因肥料都消耗在分蘖中,常造成苗峰过旺,而中期需要大量的养分又无法满足,这是不科学的施肥方式。本试验处理(3)的基肥、促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0.45∶0.35∶0.2∶0及处理(4)的比例为0.45∶0.35∶0.15∶0.05,是比较合理的。
3.2 中期施氮适量的确定 中期不同施氮量的试验结果表明,中期施肥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这与毛璧君、李康活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本试验在前期施纯N7.5kg的条件下,幼穗初期施0.46~1.84kg纯N时,产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增产作用是经幼穗初期补充养分后,增强了与产量关系密切的经济性状,使每个个体都得到健康的发育。凌启鸿等人认为:“有效叶面积与群体粒叶比及产量有密切关系”。本试验的结果表明,中期补氮应及时而且适量,一般施用尿素2~4kg或高效复合肥8~l0kg为宜。
综上所述,中迟熟杂交稻抛秧田应该改变一头轰的施肥方式,应重视中期及时适量地补充氮素营养,但补氮应掌握好几个原则及适宜的用量。
参考文献
[1]毛壁君.水稻抛秧栽培高产的关键技术——中期施肥增产效果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1994(2):3-4.
[2]李康活.水稻塑盘育苗抛秧栽培群体生物量增长动态与增产潜力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1996(3):8-1l.
[3]凌启鸿.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J].中国农业科学,1993(6l):1-10. (责编:陶学军)
关键词:抛秧栽培;中迟熟杂交稻;生长中期;施氮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5-33-02
目前我县中迟熟杂交稻抛秧栽培是主要的水稻种植方式,这一种植方式具有早生快发、苗多穗多的增产效果,但不少农民实行抛秧栽培时仍沿用重前薄中后的一头轰施肥方法,常出现苗峰过旺、成穗率低、成穗数增加而粒数减少的矛盾,导致10成禾苗7成谷的结果,增产效果没有很好发挥。为此,我县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2010-2011年通过正交设计试验,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等系列试验研究,探索抛秧栽培的最佳施肥方法。
抛秧栽培高产配套施肥方法,前人已有不少研究,其结果也不尽一致,但都围绕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以及改善植株的营养状况这个主要目标。试验的目的是针对我县存在的施肥技术问题,以上述目标为基础而进行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安排于2010年早造。供试的组合为天丰优316,用434孔的塑料软盘,3月8日播种,湿播半旱育秧,3月29日抛植,秧苗叶龄3.8~4.2叶。
1.2 试验设置 试验田为中等地力,常年产量400kg/667m2左右。试验设置如下:
1.2.1 中期不同施氮量试验 本试验前期667m2施基肥磷铵25kg,抛后第7天667m2施促蘖肥尿素7kg、磷肥(普钙)20kg、钾肥(氯化钾)7.5kg,计折纯氮量7.5kg。试验设4个处理:即幼穗II期,处理(1)667m2施尿素lkg;处理(2)施尿素2kg;处理(3)施尿素4kg及处理(4)中期不施氮作对照。
1.2.2 相同用氮量不同施用期试验 本试验的其它肥料用法用量与前试验相同,但促蘖肥提前到抛后第6天施。本试验的全期用N量计667m2纯N9.4kg,其中前期施7.52kg,占80%。中期用量1.88kg,占20%。设4个处理,即攻前促壮空中为处理(1);在抛后12d施尿素4kg;稳壮薄中为处理(2),在抛后12d和幼穗Ⅱ期各施尿素2kg;重II保Ⅳ为处理(3),在幼穗II期和Ⅳ期施尿素lkg;攻穗保粒为处理(4),在幼穗II期施尿素3kg,齐穗期施尿素lkg。
以上各试验作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13.34m2。各小区抛333穴,区间设置排灌沟,小区间筑小埂并加尼龙复盖防串灌,各小区单排单灌。
1.3 调查项目 秧苗立身后每小区各定2点,每点10穴调查基本苗,返青后每5d调查1次苗情,齐穗后调查穗数,以取当天各调查点的1棵回室内考种,各小区单独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用量处理间产量比较 由表2可见,在幼穗II期每667m2施尿素l~4kg,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产量相应提高,各处理与对照相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以667m2施尿素4kg增产最大,与其它处理一起都达到极显著值,平均每kg的增产率以处理(2)最高,说明我县大部分抛秧田在幼穗初期适当补氮都能达到显著的增产效果,但补N量不宜太多。前期追N量不多时,以667m2施4kg为宜,若前期追N较高时,则以2kg左右为宜。
2.2 不同施用期处理间产量比较 由表4可见,相同用量不同施用期处理间的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值。以处理(3)的产量最高,与处理(1)、处理(2)都达到极显著值,与处理(4)差异不显著,处理(1)产量最低,比处理(2)减产5.5%,达显著值。比处理(3)、处理(4)减产10.7%和8.5%,都达极显著值。说明氮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其施用时间宜在前期攻足苗的基础上,以施好穗粒肥的效果最佳;保壮蘖薄穗肥的比不施穗肥的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至于处理(2)增产作用小,则可能是中期用氮量不足所致。
2.3 不同施氮量对禾苗数的影响 中期不同施氮量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前期苗数足而不旺的前提下,经幼穗初期的追氮处理后,各追氮区的苗穗数有显著的特点,对照区因无后劲补充,苗峰衰退快,后期的穗数少,成穗率低。两中期各追氮区,随着用氮量的增加,中后期营养充足,有效穗和成穗率也随之增加,这说明中迟熟杂交稻抛秧田,在适宜范围内增强中期氮素营养,增加分蘖成穗的比例,从而达到多穗的目的。
由表(3)可见,不同氮肥施用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因氮肥全部在分蘖期追下,其苗数虽多,但苗峰偏大,后劲不足,导致成穗率很低;处理(2)因减少了分蘖肥用量,补充了穗肥,所以最高苗数稍少,而有效穗和成穗率都有所提高;处理(3)和处理(4)因蘖肥少,所以苗峰也较小,成穗率显著提高,有效穗也相应增加。以上说明适当增加中后期氮肥比例,达到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的目的,氮肥作分蘖肥一头轰,忽视中后期营养补充是不科学的施肥方法。
3 讨论与结语
3.1 最佳施用期的探讨 在氮肥不同施用期的试验结果表明,中迟熟杂交稻抛秧田,氮肥的最佳施用原则是促蘖壮穗保粒。前促蘖是施足基肥和早施促蘖肥,达到旱生快发、苗足且稳生稳长的目的。壮穗就是要施好幼穗初期肥,使幼穗分化期有足量的营养供应,既能提高成穗率又能促进个体健壮;保穗就是适施后期肥,防止早衰以提高穗重。本试验的结果与毛璧君等人对抛秧田中期施肥的研究结果相似,以植后6d,幼穗II期足氮,幼穗IV期适氮的效应最大。至于壮蘖肥及保粒肥是否一定要施,笔者认为需看土壤类型及肥效而定。农民常常是重攻分蘖肥而忽视中后期补肥,对中迟熟的杂交稻而言,因肥料都消耗在分蘖中,常造成苗峰过旺,而中期需要大量的养分又无法满足,这是不科学的施肥方式。本试验处理(3)的基肥、促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0.45∶0.35∶0.2∶0及处理(4)的比例为0.45∶0.35∶0.15∶0.05,是比较合理的。
3.2 中期施氮适量的确定 中期不同施氮量的试验结果表明,中期施肥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这与毛璧君、李康活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本试验在前期施纯N7.5kg的条件下,幼穗初期施0.46~1.84kg纯N时,产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增产作用是经幼穗初期补充养分后,增强了与产量关系密切的经济性状,使每个个体都得到健康的发育。凌启鸿等人认为:“有效叶面积与群体粒叶比及产量有密切关系”。本试验的结果表明,中期补氮应及时而且适量,一般施用尿素2~4kg或高效复合肥8~l0kg为宜。
综上所述,中迟熟杂交稻抛秧田应该改变一头轰的施肥方式,应重视中期及时适量地补充氮素营养,但补氮应掌握好几个原则及适宜的用量。
参考文献
[1]毛壁君.水稻抛秧栽培高产的关键技术——中期施肥增产效果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1994(2):3-4.
[2]李康活.水稻塑盘育苗抛秧栽培群体生物量增长动态与增产潜力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1996(3):8-1l.
[3]凌启鸿.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J].中国农业科学,1993(6l):1-10. (责编:陶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