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礼仪教育;礼仪修养;概
念;道德;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10(A)—0041—01
良好的礼仪修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代青少年的礼仪修养水平还比较低。这与他们的社会角色很不相称,也与“礼仪之邦”的公民身份不相符。而礼仪修养水平不高,势必会影响到他们人际交往的质量,进而影响他们整体素质的提升。为此,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育。
一、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对礼节、礼貌和仪式的统称。礼节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表示尊敬、问候、慰问以及给予必要协助和关心的惯用形式。如,握手、鞠躬、拥抱、致意、微笑等都属于礼节。不同民族、国家有不同的礼节;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行为表现;仪式则是一种正式的礼节形式,是指为表示礼貌和尊重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的规范化的活动。礼者,敬人也。我国礼仪教育专家金正昆教授认为,礼表示尊重,是一种道德的要求,仪则是一种规范形式。礼仪概括说来就是敬人之道。礼仪修养是指人们在礼貌、礼节及仪式方面所具有的符合社会伦理要求的行为和认识。
二、礼仪与道德的关系
礼仪与道德是互为促进、相互补充的辩证统一关系。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一个人有怎样的道德水准就会表现出怎样的礼仪修养;而道德则是礼仪的灵魂,二者统一于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礼仪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礼形于外,德诚于中”,即礼仪修养形诸于外,思想道德修养蕴蓄于中。在人际交往中,礼节、礼貌、仪式形诸于外,交往对象可以感知和体悟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人的礼仪修养水平是受思想道德水平支配的,蕴蓄于中的思想道德修养是人进行文明礼仪活动的基础内驱力。礼仪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侧重点不同。礼仪修养侧重于礼仪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核心是在人际交往中该如何正确表达对交往对象的尊重、问候、恭敬。思想道德修养则侧重于思想道德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核心是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一个思想道德境界高的人,应该是一个具有良好礼仪修养的人。
三、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的意义
1. 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良好的礼仪修养不仅代表一个人,而且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形象。在现代社会,虽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实力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在评价这个国家和民族时,通常是从人们的言行举止、文明习惯与精神面貌入手。言行举止是文明还是野蛮,是高雅还是粗俗,这是人礼仪修养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人文教育效果的直接反映。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通过礼仪规则、礼仪姿态和礼仪语言的学习与训练,让他们掌握正确的礼仪规范,养成讲究礼貌的交往习惯,表现出谦恭礼让、动静有节的大家风范,不但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而且能够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
2. 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民族文化认同感对于当代青少年非常重要。失去民族文化认同感,将带来民族价值观的崩溃和精神世界无所依托等问题。早在3000多年前的我国殷周时期,周公就制礼作乐,后来经孔子等人的完善,礼乐文明则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在中国“礼、乐、射、御、书、数”传统六艺中,以“礼”为首,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人重视礼仪的传统。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礼仪理论和礼仪规范的教育力度,能够促使其主动学习中华民族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3. 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孔子在教育其子孔鲤时强调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如果不学礼的话,是没有办法立足的。”在德育工作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青少年性格孤僻往往是由于不善于与人交往造成的,而不善于与人交往,又往往与不懂礼节或礼貌有关。因此,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编辑:孟刚
念;道德;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10(A)—0041—01
良好的礼仪修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代青少年的礼仪修养水平还比较低。这与他们的社会角色很不相称,也与“礼仪之邦”的公民身份不相符。而礼仪修养水平不高,势必会影响到他们人际交往的质量,进而影响他们整体素质的提升。为此,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育。
一、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对礼节、礼貌和仪式的统称。礼节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表示尊敬、问候、慰问以及给予必要协助和关心的惯用形式。如,握手、鞠躬、拥抱、致意、微笑等都属于礼节。不同民族、国家有不同的礼节;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行为表现;仪式则是一种正式的礼节形式,是指为表示礼貌和尊重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的规范化的活动。礼者,敬人也。我国礼仪教育专家金正昆教授认为,礼表示尊重,是一种道德的要求,仪则是一种规范形式。礼仪概括说来就是敬人之道。礼仪修养是指人们在礼貌、礼节及仪式方面所具有的符合社会伦理要求的行为和认识。
二、礼仪与道德的关系
礼仪与道德是互为促进、相互补充的辩证统一关系。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一个人有怎样的道德水准就会表现出怎样的礼仪修养;而道德则是礼仪的灵魂,二者统一于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礼仪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礼形于外,德诚于中”,即礼仪修养形诸于外,思想道德修养蕴蓄于中。在人际交往中,礼节、礼貌、仪式形诸于外,交往对象可以感知和体悟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人的礼仪修养水平是受思想道德水平支配的,蕴蓄于中的思想道德修养是人进行文明礼仪活动的基础内驱力。礼仪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侧重点不同。礼仪修养侧重于礼仪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核心是在人际交往中该如何正确表达对交往对象的尊重、问候、恭敬。思想道德修养则侧重于思想道德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核心是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一个思想道德境界高的人,应该是一个具有良好礼仪修养的人。
三、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的意义
1. 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良好的礼仪修养不仅代表一个人,而且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形象。在现代社会,虽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实力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在评价这个国家和民族时,通常是从人们的言行举止、文明习惯与精神面貌入手。言行举止是文明还是野蛮,是高雅还是粗俗,这是人礼仪修养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人文教育效果的直接反映。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通过礼仪规则、礼仪姿态和礼仪语言的学习与训练,让他们掌握正确的礼仪规范,养成讲究礼貌的交往习惯,表现出谦恭礼让、动静有节的大家风范,不但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而且能够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
2. 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民族文化认同感对于当代青少年非常重要。失去民族文化认同感,将带来民族价值观的崩溃和精神世界无所依托等问题。早在3000多年前的我国殷周时期,周公就制礼作乐,后来经孔子等人的完善,礼乐文明则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在中国“礼、乐、射、御、书、数”传统六艺中,以“礼”为首,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人重视礼仪的传统。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礼仪理论和礼仪规范的教育力度,能够促使其主动学习中华民族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3. 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孔子在教育其子孔鲤时强调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如果不学礼的话,是没有办法立足的。”在德育工作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青少年性格孤僻往往是由于不善于与人交往造成的,而不善于与人交往,又往往与不懂礼节或礼貌有关。因此,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编辑: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