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考试评价卡”走进新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我校伴随课程改革走过了5个年头,考试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笔者因为岗位的需要,几年来一直在进行数学“考试评价卡”改革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数学“考试评价卡”的内涵
  所谓数学“考试评价卡”,即是根据《标准》和新教材内容把各年级本学期应达到的教育目标在“考试评价卡”上一条条地开列出来,内容包括“教材内容”、“教学要求”、“评价方法”、“达到程度”等,教师(或学生小组、学生个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逐条评定。评价的导向既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又凸显数学化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应注意渗透数学学习的情感。
  
  二、“考试评价卡”的优点
  (1)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也促进教师进行教法和考法的改革。
  (2)强调了各科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能力、兴趣、效果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3)学生看了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一方面好,哪一方面须努力。特别是学困生,使他们感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家长看了能够全面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以便协助教师进行辅导。
  (5)“评价卡”能在整个反馈的调节系统中产生积极作用,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交接班老师的摸底查询。
  (6)评定学习态度比学业成绩更重要,先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然后才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质量。
  当然,这种“评价卡”没有比单写一个分数来得省力。任何改革都要付出一定代价,为了培养好下一代,教师多花一点精力也是值得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实,只要平时注意观察、测定、分析,填写这份“评价卡”也并不困难。
  
  三、书面考试的改革
  “考试评价卡”的推广运用,也促进了数学书面考试的改革。
  1.试卷版面的创新
  (1)巧改大标题。在版面的设计上,力求趣味化,例如,低年级改以往试卷标题“×年×学期× ×数学测试卷”为“×年×学期单元数学快乐园”;改变题型名称,增加人文性,让孩子把数学考试看成是极富情趣的智慧之旅。
  (2)妙用卡通图,使数学试卷有情有趣有味。
  (3)善用激励语,如“友情提示”“加把劲,成功啦”等。
  2.试题内容突出层次化
  数学“基础题”“选做题”“摘星题”等以新颖活泼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使学生体会到成功,收获到快乐,让学生考出水平,考出自信。基础题,达到巩固效果;选择题,提供选择的机会;摘星题,提供实践的机会。
  3.试卷评阅弹性化
  针对数学试卷的创新实际,我们改变了评阅方法,将评阅的重心由原先的智力评价为主逐步转变到以激励学生成功为主的标准上来,不以标准答案去限定学生;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用“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原则,与“考试评价卡”的目标达成连在一起,并大胆尝试“延时评价”,允许学生有第二次考试的机会,老师再次给予评价。
  实践表明,这种数学“考试评价卡”同样适用于不同年段、不同学科乃至中学的教育,采用这种数学“考试评价卡”必须做到笔头测验、口头测验、能力测验相结合。
其他文献
高中音乐鉴赏课是应该注重“感性”的直接情感体验,还是应该强调“理性”解和技法剖析?这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中音乐教师一直在激烈争论和探讨的问过对欣赏者在欣赏音乐作品时“
"预习"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对它作一番全面的审视与完善,使它更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正>在义务教育阶段,和声与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要素一起出现在"课标"的"音乐基础知识"表述中,并明确要求"学习并掌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和声学因为
作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尤其是胡庚申提倡的生态翻译学中翻译适应选择学说给"译者中心"地位的确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文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