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比较沉闷单调、枯燥无味,缺乏活力生气,难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适应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形势呢?我认为,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该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教学思路上努力创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把学生教“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把舞台留给学生,让语文教学不再是一个套子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就是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一个套子式的过程。要打破这种机械、沉闷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把“舞台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充当“导演”。如此,课堂气氛才能融洽、热烈,学生才能乐学、好思,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教学任务才能按质完成,课堂教学效率才能真正提高。例如我在讲《雷雨》时,课前先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自编自演小品《雷雨》,让他们都动起来,都参与进去;上课时演员用心演,观众用心体会;演完后,我趁热打铁,有目的地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大家讨论。如:①周朴园对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②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③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么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呢?从他的态度,你看出什么问题?④你怎样理解周朴园“(厉声)不要打人!”?……让学生们都动脑筋思考,动口回答,并逐层深入地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都学进去了,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这就避开了那种对人物形象分析贴标签的传统套子式做法,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倾听他们的见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理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传统的教学基本上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是严肃而紧张的,学生在极端压抑下学习,参与意识被全盘否定,教师强迫学生学,学生完全丧失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这种做法导致学生逐步产生厌学情绪,师生之间的关系处于对立状态。表现为教师设置的问题无人举手回答,即使被提问的学生也因紧张回答不完整。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驱动力。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心智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一种内在的认知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碰到新问题,就会产生探究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开掘学生兴趣的源泉,努力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尽量使用鼓励的语言、亲切的目光,真诚地对待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设法消除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障碍,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敞开心扉,与老师尽情交流,才会把学习当做自己的需要,主动积极地参与,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各种途径,营造情感氛围,让学生置身于这种氛围中,他们的感知、想象、理解、分析等智力活动就会处于活跃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教学,成功是显而易见的。
三、更新教材观,创造性使用教材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更新观念,尤其是教材观。只有更新了教材观才能谈改善教学,才能谈有效教学。长期以来,我们“教教材”教惯了,教学只停留在“教”的层面,不尝试“用教材教”。教材仅仅是个例子,虽说是老师们人人能说的一个道理,但在操作中却不敢擅加取舍。以传统经验和传统方法,“教”不完高中新教材是正常的,并非学生“学”不完。教学中,我们以书本为本,不敢越雷池一步,还是从学生实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灵活自主地处理教材?是以“教”完教材内容为重,还是以“学”到多少为本?是从教师个人预设的教学任务出发,从教材内容出发,还是从学生实际、学习过程状况出发?是坚持统一要求、统一步骤,还是尊重学习个性和学习差异?是过于依赖教师个人,还是不对学生放心?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老问题,是“以教定学”还是“以学定教”的观念冲撞的结果。“教”不完可能客观存在,但学生“学”完是完全可能的,“教会”和“学会”孰轻孰重值得认真思考。
师生是教材的主人,不是教材的奴隶,教材不是“圣经”。教材内容的取舍权在师生,很多学校的教师就对教材作了大胆地、创造性的处理。如有的重点篇目集中时间认真研读赏析,有的课文则一带而过,有的则完全可以自学,不在课内讲析;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篇目、愿意学的篇目就集体学,有的则个别化处理。
四、转换师生角色,学生回归为真正的参与者
过去的课堂教学尽管也关注学生的参与,但大多数参与是表面形式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学生很难从中得到“实惠”,仍然是一个被动喂养者,这样势必造成营养不良或是接受不了等现象。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它不是形式上的,应该是实质性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首先,要学会思考。没有思考就很难有进步,没有思考就不会有突破。万事皆是如此,学习更应强调思考的重要性。课堂上的思考可以是对教材与教师的质疑,可以是由课堂延伸到个人思想品质或是社会现象的反思。充分开动了大脑才是真正的参与,才有可能提高个人或是集体的素养。
其次,要学会交流。交流的对象是多样的,可以与老师交流,可以与同学交流,可以与父母亲朋交流……交流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口头讨论,可以举行辩论赛,可以互通书信,等等。交流最终不一定要促成问题的彻底解决,但它一定有利于思维品质的提高,有利于个人对某一现象的深刻认识,从而更好地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最后,要学会总结。这其实是每一门功课都必须做到的事情,有的教师认为语文无须总结,这是大错而特错。以苏教版必修一第二个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的学习为例,本专题一共分三个模块,分别是“经典的力量”、“求学之道”和“从质疑到创新”。学生通过三个模块的学习后应该总结出:学习有助于提高个人的教养,人不能停止学习,要有许多良师与属于自己的最好的学习方法,要博采众长,独立思考,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及时而中肯的总结与评价是提高个人素养的关键所在。
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新的天地、新的发展。只要我们用心体会,领会新课改的理念,放出眼光,大胆探索,精益求精,语文教学就能走进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把舞台留给学生,让语文教学不再是一个套子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就是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一个套子式的过程。要打破这种机械、沉闷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把“舞台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充当“导演”。如此,课堂气氛才能融洽、热烈,学生才能乐学、好思,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教学任务才能按质完成,课堂教学效率才能真正提高。例如我在讲《雷雨》时,课前先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自编自演小品《雷雨》,让他们都动起来,都参与进去;上课时演员用心演,观众用心体会;演完后,我趁热打铁,有目的地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大家讨论。如:①周朴园对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②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③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么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呢?从他的态度,你看出什么问题?④你怎样理解周朴园“(厉声)不要打人!”?……让学生们都动脑筋思考,动口回答,并逐层深入地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都学进去了,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这就避开了那种对人物形象分析贴标签的传统套子式做法,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倾听他们的见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理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传统的教学基本上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是严肃而紧张的,学生在极端压抑下学习,参与意识被全盘否定,教师强迫学生学,学生完全丧失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这种做法导致学生逐步产生厌学情绪,师生之间的关系处于对立状态。表现为教师设置的问题无人举手回答,即使被提问的学生也因紧张回答不完整。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驱动力。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心智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一种内在的认知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碰到新问题,就会产生探究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开掘学生兴趣的源泉,努力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尽量使用鼓励的语言、亲切的目光,真诚地对待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设法消除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障碍,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敞开心扉,与老师尽情交流,才会把学习当做自己的需要,主动积极地参与,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各种途径,营造情感氛围,让学生置身于这种氛围中,他们的感知、想象、理解、分析等智力活动就会处于活跃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教学,成功是显而易见的。
三、更新教材观,创造性使用教材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更新观念,尤其是教材观。只有更新了教材观才能谈改善教学,才能谈有效教学。长期以来,我们“教教材”教惯了,教学只停留在“教”的层面,不尝试“用教材教”。教材仅仅是个例子,虽说是老师们人人能说的一个道理,但在操作中却不敢擅加取舍。以传统经验和传统方法,“教”不完高中新教材是正常的,并非学生“学”不完。教学中,我们以书本为本,不敢越雷池一步,还是从学生实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灵活自主地处理教材?是以“教”完教材内容为重,还是以“学”到多少为本?是从教师个人预设的教学任务出发,从教材内容出发,还是从学生实际、学习过程状况出发?是坚持统一要求、统一步骤,还是尊重学习个性和学习差异?是过于依赖教师个人,还是不对学生放心?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老问题,是“以教定学”还是“以学定教”的观念冲撞的结果。“教”不完可能客观存在,但学生“学”完是完全可能的,“教会”和“学会”孰轻孰重值得认真思考。
师生是教材的主人,不是教材的奴隶,教材不是“圣经”。教材内容的取舍权在师生,很多学校的教师就对教材作了大胆地、创造性的处理。如有的重点篇目集中时间认真研读赏析,有的课文则一带而过,有的则完全可以自学,不在课内讲析;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篇目、愿意学的篇目就集体学,有的则个别化处理。
四、转换师生角色,学生回归为真正的参与者
过去的课堂教学尽管也关注学生的参与,但大多数参与是表面形式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学生很难从中得到“实惠”,仍然是一个被动喂养者,这样势必造成营养不良或是接受不了等现象。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它不是形式上的,应该是实质性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首先,要学会思考。没有思考就很难有进步,没有思考就不会有突破。万事皆是如此,学习更应强调思考的重要性。课堂上的思考可以是对教材与教师的质疑,可以是由课堂延伸到个人思想品质或是社会现象的反思。充分开动了大脑才是真正的参与,才有可能提高个人或是集体的素养。
其次,要学会交流。交流的对象是多样的,可以与老师交流,可以与同学交流,可以与父母亲朋交流……交流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口头讨论,可以举行辩论赛,可以互通书信,等等。交流最终不一定要促成问题的彻底解决,但它一定有利于思维品质的提高,有利于个人对某一现象的深刻认识,从而更好地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最后,要学会总结。这其实是每一门功课都必须做到的事情,有的教师认为语文无须总结,这是大错而特错。以苏教版必修一第二个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的学习为例,本专题一共分三个模块,分别是“经典的力量”、“求学之道”和“从质疑到创新”。学生通过三个模块的学习后应该总结出:学习有助于提高个人的教养,人不能停止学习,要有许多良师与属于自己的最好的学习方法,要博采众长,独立思考,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及时而中肯的总结与评价是提高个人素养的关键所在。
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新的天地、新的发展。只要我们用心体会,领会新课改的理念,放出眼光,大胆探索,精益求精,语文教学就能走进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