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幼儿阶段是人的启蒙阶段,对于学习起步是一个非常关键重要的时期。分析幼儿的养成教育,分别从提高养成教育的认识、环境影响、建立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养成 育人环境
幼儿是人一生的学习启蒙阶段,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为此,我们应该重视幼儿的教育,使其从小就得到良好习惯的培养。我国古代就有关于培养和教育儿童的理论,比如孔子提出:“少成苦天性,习惯成自然。”由此可以看到幼儿养成教育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它成为了儿童们成长的基础,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很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儿童的良好道德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人的一生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要把养成教育作为自己教学的首要任务,下面就来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想法和尝试。
一、提高认识,抓好养成
1,发挥有机整合活动的功能。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不同,效果和作用也就有所不同,将它们彼此结合起来,就会促进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比如:学生交作业时,对纸张并没有充分利用,针对这一点,我告诉学生要珍惜物质财富,纸张是父母用劳动汗水换来的,对其使用不要浪费。当学生在纸的正面写满作业交上来,我批改完后,就再发给学生,让他们在背面写另一次作业。这样学生就知道了怎么做是对的,从而养成了生活节俭的品行。
2.在活动中锻炼。我非常重视让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行为品质。比如交往中的平等待人、合作意识、规则的遵守、角色的体现等等,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去形成,在活动中体现出来,渗透出来,充分得到培养和锻炼。开展“我家来了客人”活动,要让孩子们主动地去过接客人,热情问候客人,服务客人,要用文明礼貌的语言和客人交流,主动为客人沏茶倒水,陪小客人玩游戏等。一系列的做法引发了学生多方面懂礼貌、讲文明的行为,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丑?什么是美?并且在生活中有了自豪感和美感,同时提高了能力。
二、强化育人环境,熏陶品行
1.班级墙画的设计。教室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每天学生都会在班级这个环境中交流。生活环境往往对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乃至思想变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优雅、活泼、向上的环境就会使学生形成进步的思想;相反,黯淡、压抑、低下的环境就会导致学生郁闷落后的思想。所以,我采用多样优美、活泼向上的形式,设置“小榜样”“小状元”,假如某个学生做了一件好事,那么就给他一朵小红花作为奖励……使孩子们懂得,只有好好地做人,自觉地去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讲文明,懂礼貌,就一定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夸奖。通过红花活动的开展,从得到小红花数量的多少来评选最优秀的学生。另外,在孩子们寝室的天花板、墙壁、床头书柜粘贴上月亮、小星星、可爱的小动物,当他们来到寝室的时候,感受到一种温馨和优雅的环境,自然就会静静地休息,不大声喧闹。孩子们在这种环境暗示下会心情愉快地接受环境所要表达的意愿,激发了孩子们的心理动机,使道德意识得到了内化,顺其自然地调节了他们的行为。
2.以物化方式呈现规则。我尽量不直接对幼儿提出“不可以干什么”或“应该怎么样”,而是以物化方式呈现幼儿在园中必须遵守的规则。例如,我将幼儿等候洗手的地方划上一条宽约30厘米的平行线,让幼儿排队在平行线内等候,目的是将集体活动需要依序进行的行为培养融入环境之中。
三、抓好随机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带领幼儿到另一个区域去玩,我就说:“小朋友,这些积木真可怜,它回不了家了,请你把它送回家去,好吗?”以此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又如,有一次两个孩子为争夺一盒拼图而争吵起来,结果拼图撒了一地。看到这一情景,我马上去捡,在我的带动下,他俩也捡了起来。这时,我就问他们:“你们两人都想玩这盒拼图,有什么解决的好办法呢?”其中一孩子说:“我们一块儿拼吧!”我马上表示赞同,同时对他们说:“你们一起合作,一定会比一个人拼得更好!”在我的引导与鼓励下他俩合作得很愉快。
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和老师要建立最佳的情感,它是培养学生的前提条件。幼儿工作使我懂得了教师对孩子需要倾注爱。特别是小班学生,他们年龄小,一些事情还不能自理,更需要老师去关爱、体贴他们。吃饭的时候,要用匙子一口一口地喂他们;有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就要耐心地去哄;衣服弄脏了,就要亲手洗……老师的一系列关爱和照顾,使孩子感到老师和他们的父母一样,甚至比父母还亲,使他们有了安全感,在心理上得到了安慰。
教师只要热心地关爱他们,耐心地教育他们,同时严格去要求他们,就会使学生与老师间形成深厚的感情基础。有了这种感情,孩子自然就会听从教师的教导,教师也就可以科学地实施管理。让学生对我们不再害怕,把老师当成朋友。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养成 育人环境
幼儿是人一生的学习启蒙阶段,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为此,我们应该重视幼儿的教育,使其从小就得到良好习惯的培养。我国古代就有关于培养和教育儿童的理论,比如孔子提出:“少成苦天性,习惯成自然。”由此可以看到幼儿养成教育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它成为了儿童们成长的基础,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很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儿童的良好道德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人的一生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要把养成教育作为自己教学的首要任务,下面就来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想法和尝试。
一、提高认识,抓好养成
1,发挥有机整合活动的功能。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不同,效果和作用也就有所不同,将它们彼此结合起来,就会促进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比如:学生交作业时,对纸张并没有充分利用,针对这一点,我告诉学生要珍惜物质财富,纸张是父母用劳动汗水换来的,对其使用不要浪费。当学生在纸的正面写满作业交上来,我批改完后,就再发给学生,让他们在背面写另一次作业。这样学生就知道了怎么做是对的,从而养成了生活节俭的品行。
2.在活动中锻炼。我非常重视让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行为品质。比如交往中的平等待人、合作意识、规则的遵守、角色的体现等等,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去形成,在活动中体现出来,渗透出来,充分得到培养和锻炼。开展“我家来了客人”活动,要让孩子们主动地去过接客人,热情问候客人,服务客人,要用文明礼貌的语言和客人交流,主动为客人沏茶倒水,陪小客人玩游戏等。一系列的做法引发了学生多方面懂礼貌、讲文明的行为,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丑?什么是美?并且在生活中有了自豪感和美感,同时提高了能力。
二、强化育人环境,熏陶品行
1.班级墙画的设计。教室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每天学生都会在班级这个环境中交流。生活环境往往对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乃至思想变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优雅、活泼、向上的环境就会使学生形成进步的思想;相反,黯淡、压抑、低下的环境就会导致学生郁闷落后的思想。所以,我采用多样优美、活泼向上的形式,设置“小榜样”“小状元”,假如某个学生做了一件好事,那么就给他一朵小红花作为奖励……使孩子们懂得,只有好好地做人,自觉地去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讲文明,懂礼貌,就一定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夸奖。通过红花活动的开展,从得到小红花数量的多少来评选最优秀的学生。另外,在孩子们寝室的天花板、墙壁、床头书柜粘贴上月亮、小星星、可爱的小动物,当他们来到寝室的时候,感受到一种温馨和优雅的环境,自然就会静静地休息,不大声喧闹。孩子们在这种环境暗示下会心情愉快地接受环境所要表达的意愿,激发了孩子们的心理动机,使道德意识得到了内化,顺其自然地调节了他们的行为。
2.以物化方式呈现规则。我尽量不直接对幼儿提出“不可以干什么”或“应该怎么样”,而是以物化方式呈现幼儿在园中必须遵守的规则。例如,我将幼儿等候洗手的地方划上一条宽约30厘米的平行线,让幼儿排队在平行线内等候,目的是将集体活动需要依序进行的行为培养融入环境之中。
三、抓好随机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带领幼儿到另一个区域去玩,我就说:“小朋友,这些积木真可怜,它回不了家了,请你把它送回家去,好吗?”以此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又如,有一次两个孩子为争夺一盒拼图而争吵起来,结果拼图撒了一地。看到这一情景,我马上去捡,在我的带动下,他俩也捡了起来。这时,我就问他们:“你们两人都想玩这盒拼图,有什么解决的好办法呢?”其中一孩子说:“我们一块儿拼吧!”我马上表示赞同,同时对他们说:“你们一起合作,一定会比一个人拼得更好!”在我的引导与鼓励下他俩合作得很愉快。
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和老师要建立最佳的情感,它是培养学生的前提条件。幼儿工作使我懂得了教师对孩子需要倾注爱。特别是小班学生,他们年龄小,一些事情还不能自理,更需要老师去关爱、体贴他们。吃饭的时候,要用匙子一口一口地喂他们;有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就要耐心地去哄;衣服弄脏了,就要亲手洗……老师的一系列关爱和照顾,使孩子感到老师和他们的父母一样,甚至比父母还亲,使他们有了安全感,在心理上得到了安慰。
教师只要热心地关爱他们,耐心地教育他们,同时严格去要求他们,就会使学生与老师间形成深厚的感情基础。有了这种感情,孩子自然就会听从教师的教导,教师也就可以科学地实施管理。让学生对我们不再害怕,把老师当成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