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共和思想的现代启示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和国在西方古已有之,斯巴达,古罗马,中世纪时期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城市国家,都以共和制著称。近现代以来,东西方皆有以共和立国的国家,英伦三岛、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出现在国号中的“共和”,往往强调其政体色彩。但是,古今中外的政体中,虽然同为共和,国家体制和治理模式却千差万别。如今出现在国号中的“共和”,都是“古典”共和主义的“现代”变体。为什么同称为共和,还要从古典共和思想中索取答案。
  古典共和思想,应该指的是西方古典视域中的政治理想。因为,中国自古已是高度整合的社会,与古希腊时期以城邦为单位的政治共同体以及古罗马时期的国家概念有很大不同。“古典共和思想”在双重意义上是古典的。首先,这种思想对今天的政治理念具有某种权威性。这种权威是在经典的传承和政治实践的更迭中得以表达的。古典共和思想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西塞罗的《论共和国》等经典著作中均有论及;其次,我们一谈到时间概念上的“古典”时期,主要指公元前5-4世纪的雅典以及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世纪的罗马。
  共和思想和实践在西方有着悠久的传统。人们往往将最早的“共和国”定义追溯至西塞罗,因为西塞罗有一部重要的拉丁文著作命名为“res publica”,英文中的repubic一词与之关系密切,并且,现代人多用The Republic来翻译拉丁语词“res pub-lica”,所以,中文也就顺理成章地将西塞罗的著作翻译为《论共和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拉丁文中,“res publica”可以指公共事务、公共利益、政治共同体、国家、社会群体等,并非单纯强调其政体方面的含义。所以,有人同样用“The Commonwealth”、“国家篇”来翻译西塞罗的res publica。西塞罗的《论共和国》核心是在于他的理想政制,而他的理想政制正是古罗马共和国(不是西塞罗当时的共和国),是有感于当时罗马共和国的衰败和危机而发的。所以将他这样一部著作翻译为《论共和国》也自有传神之处,只是需要区别西塞罗之“共和国”与现代强调政体意味的共和国。
  西塞罗《论共和国》第一卷中给出了“共和国”的定义:
  共和国(Res Publica)乃是人民的事业,但人民不是人们某种随意聚合的集合体,而是许多人基于法权的一致性和利益的共同性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这种联合的首要原因主要不在于人的软弱性,而在于人的某种天生的聚合性。
  这个定义首先突出了共和国的组织形式,即人们是以什么方式聚合在一起的;其次,突出了法的重要性,人们基于法的一致性结合在一起是共和国得以存在的前提之一;最后,还牵涉到公民德行,如何处理利的问题。
  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政体的组织形式问题。在他看来,根据统治阶层的不同,存在三种不同政体:一人统治,如果统治者公正而富有智慧,则为王政;选举出的少数人当政为贵族制;所有人共同统治,为民主制。三种政制各有长短,都有缺陷,当这三种政体走向堕落时,都对应一种腐败的形式。王政对应僭主制,贵族制对应寡头制,而人民如果成了乌合之众,则民主制蜕变为暴民统治。既然这三对六种政体都不稳定,单一的政体都会腐败变质,西塞罗提出最为稳定的政体是一种混合政体,王政、贵族制和民主制“平衡、适度地”混合而成。混合政体既包含王政的卓越,又把一些事情托付给杰出贵族们的智慧和权威,同时,还将一些事情保留给民众协商决定。这种政体能够实现权力、义务和职责的均衡分配,三种因素各归其位,互相协调,国家便会坚固永存。
  混合政体是古典共和思想中的核心部分。早在西塞罗之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有论述。这些古典哲人的共通之处在于,一致认为混合政体是最为稳定、不会变质的,但前提是,混合政体的各组成要素要平衡适度。混合政体下,各个阶层和谐共存,就像演奏音乐,弦琴、长笛和歌唱都需要保持乐音的和谐。
  那种和谐靠对各种声音进行调整而协和一致,由上、中、下各种阶层协调意见组成的国家也像声乐一样,靠各种不同因素的协和一致而发出协调的奏鸣。歌唱时音乐家们称之为和谐的东西,在国家中称之为和睦,这是每个国家的一种最紧密、最牢靠的安全纽带……(《论共和国》)。
  古典共和思想追求国家各个阶层间的和谐,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任何一个阶层都不具备压倒另外阶层的重要性,关键在于平衡。
  如果说混合均衡是古典共和主义精神要素的核心,那么这一精神要素的演化则意味着古典共和精神的变化发展。英国早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就完成了古典共和精神的转变,也因此成为近现代共和制国家的重要代表。混合均衡在英国转变为分权均衡,也就是说,从社会不同阶层间的均衡变为同一政府内不同职能部门的制衡——为了防止单一政府部门的亨制和独断,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权利分别归属不同的政府部门。在古典共和思想中,追求君主、贵族和民主几种因素的平衡,并且努力用这种平衡限制三个阶层中的任意一个出现腐败变质,这更倾向于展现一种正义的政治理想,而现代的共和主义则更倾向于一种制度设计。近现代以来,凡是国号中包含“共和”的,多为推翻帝制而建国的。反对封建帝制的过程中,人们具有一种铲除特权和差异、实现自由和平等的渴望。革命话语构建时,君制王政就成为“专制”的代名词,现代共和则变成了“民主”的同义语,天然地与君主制,与王政对立。其中暗含的意义是,民主相当于公共意志,平等取代多元化均衡成为追求目标,从而民主和平等在现代共和政治中成为具备道德人格的话语。如果说“民主一共和”这种固定的词语搭配得自反对君主制时革命话语的共谋,那么在革命之后的制度设计中,“共和”与“民主”的差异必然会显现出来。
  民主是共和政制的要素之一而非全部。在现代语境中,民主基于个人的自然权利,推崇个体优先,追求平等。在追求平等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取消一切差异的冲动。古典共和的平等仅仅限于政治及法律权利上的平等,今天看来,这种平等是有限度的,或者说是不完全的平等;而现代社会中,对平等的诉求往往超出政治及法律,有着摆脱一切约束,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自主选择的取向,也有抛开政治与法律,仅仅在公共服务系统中个体物质获取意义上的平等的趋势。如果过于强调个体自由和物质获取,公共情怀和公共美德就有被冷落和弃置之虞。现代社会不同于古代的小国寡民的城邦,无法实现人人参与政治决策和法律制定的直接民主,现代的共和政治多是代议制,而民主追求中对个体自南的强调往往会导致政治的冷漠,这一点贡斯当曾经有过精到的分析。贡斯当曾提到过“投票悖论”,他认为,民主社会中个体有参与政治的平等权利,但是人们会意识到自己对于政治生活的影响微不足道,于是不再参与政治,不再投票;长远来看,便是民主危险和破灭的征兆。在这个意义上,代议制中的投票政治和民主社会中的政治冷漠彼此加剧。现代民主社会的人们往往缺乏政治热情,爱国激情、忠诚、信念付诸阙如,有西方学者曾提到“美国的衰弱”和“欧洲的萎靡不振”,指的便是民主制度的困顿。
  现代社会中,从来都不缺乏对民主和个体权利的张扬(不管是表面的还是实质上的),但是,公共精神的缺失的确有愈演愈烈之势。古典共和传统对“公共性”问题的解决有两条方略,“一是‘德治’,即通过美德教育,引领公民对公共利益做出优先的价值选择;二是‘法治’,即通过多元均衡,防范公共权力蜕变为操纵在个别人或个别集团手中的私有物”(《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P103)。现代共和制度中往往过于强调“法冶”而忽略了“德治”,而“唯法律主义和唯制度主义都是基于对人性的过低理解和对政治的过高期望”。事实上,用教育的阶梯引领公共精神趋向高贵、正义和美好与用法律把持人的道德底线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组织良好的公共生活中。
  古典共和思想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历史学家波力比乌斯,政治家及哲人西塞罗那里表述不尽相同,我们无法用严格的定义性语言给出能涵盖古今的共和主义思想观念,只能用描述性的语言概括某个时代、某个思想家的思想观点。但还是有几个关键要素贯穿于古典共和思想中,那就是混合政体、公民道德和法治。可以说,古典共和思想的诸多现代变体,虽然体现在制度设计上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从混合政体、公民道德和法治三要素中汲取营养,所以,现代以共和立国的国家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自由、法治、人民主权及市民的公共道德,反对任何形式的独裁和僭政。也正因此,古典共和思想对于建立现代国家的公共生活依然有着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贺雪峰教授发表于《南方农村报》的“经济快速发展不是新农村的方向”(《南方农村报》,2007.9.15)一文,描述了其心目中的“新农村”,认为理想当中的新农村虽然经济没有快速发展,但人们过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并拥有主体体验的文化生活和文化趣味的生活。贺的观点,引来不少争论,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赞成者认为,贺的观点在单一强调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流话语之下,能够有这种冷静的另类思路,无疑为当
张建华先生近年来在俄国史研究方面发表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力作。由他主编的红色风暴系列中的《红色风暴之谜——破解从俄国到苏联的神话》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著述之一。出于对二十世纪欧洲难民问题的兴趣,笔者仔细阅读了张先生书中的第十章“自我放逐的灵魂:俄罗斯侨民之谜”,读后很有收获也深受启发,但同时也有几处疑问,求教于方家。    一    在该书第十章的第二部分“月有阴晴圆缺”中,作者提到“1921年,国际红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朗读理解,积累文言词汇,并概括夜游情节。   2.赏析庭中月色,品味苏轼写“月”却不着“月”字,连续使用比喻的精妙笔法。   3.领悟苏轼不为世俗所扰的闲情雅致,以及身处困境却始终保有一份旷达与乐观的“闲人”情怀。   【教学重、难点】鉴赏夜游美景,感悟“闲人”情怀。   【教学过程】   一、书法欣赏导入   展示图片:“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   同
长期以来,高三语文复习特别重视答题技巧的训练,尤以现代文阅读为重。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背一些答题的常用术语,针对每一种题型都有相应的一些答题术语,并且要在阅读答题中运用。我们还强调在考试时,尽量多写一些,特别是看到自己不知怎么回答的题,就尽量把自己背过的术语答上去,总可以拿到分的。分数至上,这对高三复习教学来讲,是无可厚非的。毕竟高考对一个学生来讲,分数是最重要的。   那么,这样做是不是
这本书的英文版出版于2004年,而中文版出版于2008年,正值世界石油价格不断创新高的时期:1月国际油价首破每桶100美元,3月15日达到每桶111元,4月15日达到每桶114美元,6月30日一度探至每桶143美元,7月7日回落到每桶142美元。高油价与同期发生的高粮价,引起各国各地区的严重关注,称危机来临一点也不过分。该书的出版时间恰恰满足了人们了解石油供求的愿望。这大概就是这本书畅销的原因之一
绿原先生和钱春绮先生,一北一南,是我国译介德国诗歌的两大巨擘。两人都译了德国经典巨著歌德的《浮士德》,也都译过席勒、海涅等人大量诗篇。两人都具有诗人才华,各有独特风格,译著可谓各有千秋。我自己过去也译过几部德国文学作品,但由于意趣芜杂,近年更多关注的是英语文学。虽然如此,我对德国文学并未忘情,案头总摆着一两本德文书和从德语译过来的作品供闲时翻阅。每读绿原或钱春绮两先生的译本总令我心驰。不久前,好友
唐代贞观九年即传人长安的景教(基督教历史上著名的聂斯托里派),其史踪一直扑朔迷离。其何时消失,缘何消失,又何以以新的形态在四百多年后的元代复兴,都是有待澄清的学术课题。景教历史及相关问题,一直是国际汉学界的一个学术焦点。然而,景教历史文献的罕缺,其问题的跨学科性和跨文化性都是景教研究的学术瓶颈。正是在此背景上,学术界非常关注2006年5月在洛阳出土的《景教宣元至本经幢》。据称,北京大学宿白教授将此
杀人不眨眼的贝利亚有可能被证明是位深明大义、具有全球性思考、甚至是人道主义的社会改革家!于是我深陷历史的迷雾中,在此祈求各路方家指点,引领我走近真相。  《波兰十月风暴》这本书中,用万余字详细介绍了卡廷惨案的始末,对究竟谁是这场惨案的元凶,是这样写的:苏联秘密屠杀波兰军官的“密档第一卷的第一份文件,是斯大林签署的1940年3月5日联共(布)中央的决定,第二份文件是1940年3月5日贝利亚给斯大林的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道值得玩味的风景——“假洋鬼子”,自从鲁迅在《阿Q正传》里写过那个手持文明棍、两腿笔直、从东洋速成归来的钱大少爷之后,这个称呼就不胫而走,成为某一类中国人不光彩的共名。  “假洋鬼子”,狭义地看是指那批出过洋的中国留学生,广义则可涵盖买办、通事、西崽、洋务人员、本土传教师、教徒这样一个群体。虽然今天“假洋鬼子”已不构成一个特别困扰人的问题,但一百年之前,它却是一个敏感、重大
明末清初思想界巨擘顾亭林尝云:“一为文人,便无足观。”以古律今,可知此语实为平凡而不朽的真理,尤其是放在那些终日与青灯古案、竹头木屑为伍的历史研究者身上,这更是“一语成谶”式的宿命!因此,我曾以调侃的方式说过:“对于一个人而言,把研究历史作为他一份业余爱好,那是莫大的幸福;把研究历史当作他自己谋生的饭碗,则是真正的悲哀!”  到了韩国之后我发现,那里的历史学同样处于学术的边缘,同样“门庭冷落车马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