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品课堂焕发生活气息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ward2000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让思品课堂焕发生活气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捕捉生活化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创设生活化情境,营造学生学习氛围,三、增辟生活化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让思想品德课堂焕发生活的气息,使思想品德教学熠熠生辉。
  【关键词】捕捉素材;激发兴趣;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增辟活动;提高能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和新鲜内涵,思品课堂才能焕发生活气息。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那么如何让思品课堂焕发生活气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捕捉生活化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是沟通学生和知识之间联系的主要方式,但是生活是一个大课堂,生活中的知识可以为教材中的知识提供必要的补充。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生活素材的选择应是教学需要与学生生活需要的结合点,它不仅包括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为代表的时事生活,也包括学生正在亲身感受和经历的日常生活,并且后者更具有思想品德课教学所要求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践性。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一轮课程整合的追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生活中各种有益的素材资源引进教学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气息、生活的脉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小课堂”与“大社会”的密切结合。例如,在“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回忆、交流自己曾经遇到的挫折而产生的种种心理反应,如紧张、消极、烦躁等来加深学生对挫折含义的理解,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交流已有生活经验的过程,成为拓展和深化生活经验、提升生活经验和能力、引导学生创造和体验生活的过程。
  2创设生活化情境,营造学生学习氛围
  我们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被固定在课堂的某一位置上,不容许乱说乱动,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缺乏足够宽松的生活空间和交往空间,没有适当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模拟创设生活化情境,把学生置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来开展教学活动,没有了高高的讲台,没有了插秧式的座位安排,以往课堂教学给学生施加的各种束缚得到了释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氛围。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更应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脑、动心、动情。我们要鼓励学生创新,让思品课堂真正成为生活的大课堂。
  如在教学“美好人生我选择”一课时,我拿走课桌,把椅子围成半圆形,模仿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为学生创设一个他们熟悉的生活氛围,把课堂教学组织成一次访谈节目,班长充当主持人,每小组选一名学生当嘉宾,其余学生当现场观众。课堂中,嘉宾和观众畅谈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中学生该如何面对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以及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方式和应注意的问题。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交流更真实,师生关系更融洽,学生说所思,谈所想,诉所忧,议所惑,课堂中弥漫着宽松、民主、愉悦的氛围。
  3增辟生活化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学习的源头活水就是生活,就是实践。所以教学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要倡导学生大胆实践,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生活实践既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等,又包括学生模拟的活动,如辩论、模拟练习、举办展览、设计壁报、调查报告、广告设计以及假设情景练习等,这都是学生认识自我价值,发现自我潜能,展示自我形象的好机会。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调查,自己动手收集信息、积累资料,以及直接参与一些以学习为目的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如我们在学习"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课时, 我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开展课外调查活动:调查你所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哪些卫生死角?找一找存在问题的原因?想一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后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交流,当同学们带着自己的调查结果到课堂上交流时,课堂成了学生表演的舞台,气氛异常热烈。从中我发现学生设计出了许多方案:有充分利用街道宣传栏进行环保宣传的,有一起合作写环保倡议书的,有写给企业厂长的书信,信中诚恳指出危害的……通过参与社会生活,不仅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深化,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对于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课后这一时间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
  生活赋予了教学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生活也使教学精彩纷呈,生机盎然。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思想品德教师,只有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改精神,密切关注新课改的发展方向,立足于课堂,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和学生一起探讨,才能激活思想品德课堂,让思想品德课堂焕发生活的气息,使思想品德教学熠熠生辉。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是亲身经历探究过程。科学探究课中我设计以下的探究机会吸引学生让学生来亲身经历、感悟体验,从而理解科学。  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不是一步生成的,而是一个循序的、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  感受任务―合作尝试(实验)―交流验证―合作应用―课外制造  1感受任务:这是一个以师生群体活动为主要方式的互动起始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某种现(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学生的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热情的。反之,学习没有兴趣,就将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课堂教学也就缺乏生气,变得机械沉闷。天真活泼的孩子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学习新知。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1利用游戏,激发
期刊
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学科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而且要让学生从中汲取充盈的人文内涵,滋养自己的精神家园。美国著名学者博伊指出:“教育内容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学科范围本身,还要在课堂上体现出人文主义的教育精神。”因此,数学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重对人文价值的追求,充分挖掘数学自身和数学教育过程中的人文价值,努力寻求数学与情感教育的
期刊
汉语口语交际是藏族儿童学习汉语知识必备的能力 ,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生活学习的能力。汉语口语教学是汉语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课本的教学,而在实践中却脱离具体的生活,导致学生上汉语课才说汉语,下课后不用汉语的习惯。要想改变学生的这种习惯,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和说汉语的习惯。我在教学中采用如下方法。  1摸清底子每接一个班,教师都要做好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摸底工
期刊
【摘要】从1984年7 月从教至今,我一直有幸担任基础班主任工作,深深地理解了班主任工作,尤其是基础班班主任的艰辛与光荣,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付出与收获永远成正比”这个道理。二十多年来,我热爱班主任工作,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我所管理的班级学生流失少,而且班风正、学风浓,多次被评为校级先进集体,我也多次被评为市、县级级优秀教师、校级“优秀班主任”。我的体会主要是作为班主任要加强自身修养 正确评价后进生
期刊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是职业而不是身份!  随着作为区域性概念的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农村职业教育”的淡化;作为产业性概念的“农业职业教育”也随着农民职业化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也不在适应我国当前的实际,因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也就呼之欲出地提到了议事日程,与之适应的作为教育的一部分的“培训”及为提高产量品质做一个技术环节的讲解的“推广”是不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动态中,时时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即动态生成资源。动态生成资源包括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言语,还是行为、情绪,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资源。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成为可用的、有用的教学资源, 为我们每一次课堂教学创造
期刊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这是作为教师的我所追求的境界。当我看到学生们带着失落、低沉而来,带着快乐、满足而走的时候,这时的我是最快乐的;当我把关爱洒向学生们的时刻,这时的我是最充实的。作为一个多年的班主任,我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始终用爱心书写自己的人生乐章,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使我在教育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了十八个春秋而乐此不疲 !  1耐心守侯,用行动去感化学生  教育管理是一门科学、一门艺
期刊
【摘要】迎着县教育局倡导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强劲东风,我们全县上下都在推行新的教学模式——“五元”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积极投身课改的洪流之中,乘长风、破巨浪,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超越。  【关键词】浅析;模式;展示;创新  “五元”教学,即疑、探、展、评、用教学模式,是我县由河南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精炼而成的,主要体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创新性发
期刊
针对长期以来学校课堂教学“你讲我听,你说我记,满堂灌、一言堂,学生死气沉沉,效率不高”的课堂现状,学校从2009年7月开始用了3年多时间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课堂学习积极心理氛围进行了探索。我们认为:影响课堂学习心理氛围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这两者相辅相存,相互制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