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学生作文往往都希望教师指导,因为在他们看来,有了教师的指导,写作就会有素材,写作思路就会明朗,即使不太明白写作的学生,也能按照老师的指导来个“依葫芦画瓢”,最起码能完成写作任务。依据学生的需要,教师常常顺应“生意”,作前指导可谓精心准备,为学生指导如何审题立意,如何选择材料,如何组织材料,甚至不惜提供范文或自己下水作文,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本领都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写作能挥洒自如。
无可厚非,写作指导,它最起码能给一般写作水平之下的学生以写作的方向感,使学生写作下笔如有神助,一至两节课的写作水到渠成。但笔者认为这样的作前指导教的痕迹过于明显,课堂上教师呈现的是主体与主导角色;学生虽参与思考与讨论,但“牛鼻子”仍被老师牵着,看似热闹的学法指导课实质仍是作文讲授课,学生的“审题能力”“选材能力”“谋篇布局能力”乃至“作文的创新能力”也许会就此被束缚了,教师指导的学法实则以经验主义的形式扼杀了学生写作的创造能力,尤其对写作能力中等偏上的学生而言。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只不过是老师提供示范或指导的翻版,新的创作无从谈起或新的创作思维就会被指导淹没,这可能与写作教学的最终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笔者建议不妨把作前指导改为作后指导。
第一,作后指导——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般来说,成人具有了许多知识,他们在生活中或在教学上的活动,主要是以知御行。他们重视得到了知识条文以后的运用、训练和评价,其认知规律是知行律。而儿童的认知规律正好相反,是先行后知的行知律,他们对人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也强调实践者要经历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故在学习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先做后学,先会后学。但是师本教育体系给我们教师的一种习惯性思维为线性思维,即我们教师始终认为学习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单向的直线型的过程,这种过程永远指向“教师——学生”“教——学”的过程。这样的思维成为师本教育体系下的通用思维。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天经地义地认为作文教学要先指导后作文。殊不知,这样的方式一直延续下去,学生的作文就成为教师指导下的产物,学生作文就出现了依赖:教师不指导不会写。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把作文当作是老师的要求,是一种学习任务。这样严重地扼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的发散性,不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笔者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认为作文教学也应该强调先做后学,即先写作后指导。
第二,作后指导——主体性(个性化)写作的真正体现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写作的过程也是一种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作文题目与写作要求从而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这正是现代主体性教育的体现,在这样的写作状态(教师不加指导的写作)下,学生的个性化才得以实现。如果教师先给以具体的指导,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就会缩短或失去,写作思维活动就会大大减少,教师看似成功的教学实质是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性的权利,阻滞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而把指导放在学生作文后,学生在自我先写的过程中,呈现的是个性化的理解与个性化的写作,便于学生的自由创作。
我们知道:任何一次写作,都有相应的写作目标或结合上次的写作目标逐步推进或深化,学生围绕写作目标,结合写作的具体要求,一定会进行审题选材及写法的基本思考。这个思考过程是学生个性化的东西,他们往往有独到的见解。“我手写我心”,这是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不加指导的自由写作,更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因为没预设的框架,不受任何约束限制与引导,这样的思维有时甚至会超出教师的意料或教师的指导,实质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运用到写作上就是创新写作,这是应该提倡的一种写作方式。在这种方式引领下,学生才会真正自我去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构建作文,这时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写作的主人,主体性才能得以彰显。
第三,作后指导——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寻求真理、探索秘密、创造的欲望,自我主动学习潜能,学习过程就是这种潜能自主发挥的过程,在合适的条件下,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欲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确实是这样,初中学生,作文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内心渴望能够自由作文,能够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写作才华。立足此点,把作文指导放在作后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在写作中学生因为有思维上的阻塞或写作表达上的一些困惑,此时他们倒真正渴望得到老师的指导,立足这个方面我们可以说,作后指导,便于针对学生写作中显露出来的问题而进行有目的的指导,针对性强,便于整体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作文的过程是一个思考、斟酌、最终定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写作习惯,写作上的一些误区或写作中存在的一些毛病,包括遣词造句、篇章的构建、材料的选择、主题的确立等等,都会呈现在作文的原料上,教师在审阅这些原料时会清晰地发现它们,并把它们作为教育指导学生写作的宝贵资源——“知不足而后改”,改中提升写作能力,因此作后指导针对性就更强,直切学生的病源。这样操作可以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另外,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自己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他们内心迫切需要老师的指导,而作后的指导正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入手教学才会高效——因为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第四,作后指导——便于挖掘潜力,利于教学相长
我们教师每每把写文章看得很神秘,把写文章看成是一大堆技法来规定的事情,于是不厌其烦重重叠叠地教方法、技巧,以迫使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技巧进行写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于是照本宣科,写了一些符合老师指导要求的文章。我们可以想到,在这样的教育下,学生懒得也不愿也许更不敢去发挥他们的天性驰骋他们的想象了,于是学生就不再去对事物的最深刻和最美妙的头脑深处的加工了,也就出现不了那种激动人心的写作成果了。这样学生的写作潜力就被老师的精心指导蒙盖了。我们看一些写作天才,一些著名的作家,他们是老师指导出来的吗?我们老师往往也惊喜于每一次作文竞赛的佳作与奇才。 作后指导,有利于教师发现写作人才,并以此为指导资源或引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创新思维,从而实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学生的思维可谓各异,写作风格也不相同。教师审阅后可以发现各种形式的作文,教师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些优秀佳作来作为作后指导的示范,因为来自于学生的示范,更易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尤其是修改之兴趣。另一个方面,以此为示范,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创新写作思维,争创写作示范,激励学生认真写作提高写作能力。同时,教师可从中学到许多,可以弥补自我指导的不足或指导材料的匮乏以做到教学相长。
作后指导不仅是笔者的建议,更是一种倡议。因为这是得到了实践检验的经验之谈。从实践来看,作后指导的基本思路是:
一.对症式作后指导——改邪归正
对症式作后指导,又称“改邪归正式”,顾名思义,把写作中的邪扭转过来,使之正起来。审阅学生作文,往往会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或审题不准确,造成跑题,或者学生作文不会展开细节描写与场面描写,导致作文平淡,或者学生作文缺乏立意不懂深化,或者学生作文材料选材不切题,或者学生的语言运用不到位等等,发现问题后,确立指导的内容和做好指导的具体过程。具体过程为:作文中选取学生显露出来的共性化问题的典型性代表性作文,以此作为案例印发学生,然后让学生加以评析讨论,指出共性的问题,并与学生一起探讨造成原因及修改的方法,然后教师归纳方法示范修改,后交流归纳示范。
二.提升式作后指导——循序渐进
即在学生写作的基础上,再进行写作的深化指导——如何写得更好,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言的“升格作文”。教师都知道,要提高作文能力,必须经历不断的写作与修改,尤其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的提升训练,更是实效明显。基本步骤为教师在学生初写的基础上,发现了学生写作中的某个优点——共性的,但优点并不是完美的,仍有可以美化的境界,但学生缺的是方法或智慧或技巧。教师据此而精心设计作后指导,循序而渐进,学生在教师的方法引导下,深化写作,从而升格自我作文,在多次的历练下,提升自我写作的悟性。
三.巩固式作后指导——稳固成形
“巩固”即在学生大多能按写作要求完成作文,教师针对满意的成功一点进行归纳指导,让学生明确某一种写作方法——当然先有学生中成功的案例引导,又有教师的方法指点,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次进行同类型作文的写作,以求稳固成形。在这样的训练下,学生可以在自我的写作中形成写作的基本经验与技巧,然后内化为自己的作文技能,逐渐推进中拓展深化写作思维与提升写作能力。
当然,三种方式可以交替使用,轮换指导,但许多教师定有疑惑,这样面对“个别”“异类”学生如何指导,因为教学要面向全体,不能一刀切或不可能面面俱到,怎么办,笔者的方法是“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所谓“集体性指导”,简言之,就是面向全班或班级中的一大部分;所谓“个体化指导”,就是面向个别学生进行单独面批或单独指导,最好是面批与面指相结合。
吴永君,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宜兴。责任编校:王 玲
无可厚非,写作指导,它最起码能给一般写作水平之下的学生以写作的方向感,使学生写作下笔如有神助,一至两节课的写作水到渠成。但笔者认为这样的作前指导教的痕迹过于明显,课堂上教师呈现的是主体与主导角色;学生虽参与思考与讨论,但“牛鼻子”仍被老师牵着,看似热闹的学法指导课实质仍是作文讲授课,学生的“审题能力”“选材能力”“谋篇布局能力”乃至“作文的创新能力”也许会就此被束缚了,教师指导的学法实则以经验主义的形式扼杀了学生写作的创造能力,尤其对写作能力中等偏上的学生而言。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只不过是老师提供示范或指导的翻版,新的创作无从谈起或新的创作思维就会被指导淹没,这可能与写作教学的最终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笔者建议不妨把作前指导改为作后指导。
第一,作后指导——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般来说,成人具有了许多知识,他们在生活中或在教学上的活动,主要是以知御行。他们重视得到了知识条文以后的运用、训练和评价,其认知规律是知行律。而儿童的认知规律正好相反,是先行后知的行知律,他们对人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也强调实践者要经历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故在学习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先做后学,先会后学。但是师本教育体系给我们教师的一种习惯性思维为线性思维,即我们教师始终认为学习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单向的直线型的过程,这种过程永远指向“教师——学生”“教——学”的过程。这样的思维成为师本教育体系下的通用思维。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天经地义地认为作文教学要先指导后作文。殊不知,这样的方式一直延续下去,学生的作文就成为教师指导下的产物,学生作文就出现了依赖:教师不指导不会写。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把作文当作是老师的要求,是一种学习任务。这样严重地扼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的发散性,不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笔者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认为作文教学也应该强调先做后学,即先写作后指导。
第二,作后指导——主体性(个性化)写作的真正体现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写作的过程也是一种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作文题目与写作要求从而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这正是现代主体性教育的体现,在这样的写作状态(教师不加指导的写作)下,学生的个性化才得以实现。如果教师先给以具体的指导,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就会缩短或失去,写作思维活动就会大大减少,教师看似成功的教学实质是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性的权利,阻滞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而把指导放在学生作文后,学生在自我先写的过程中,呈现的是个性化的理解与个性化的写作,便于学生的自由创作。
我们知道:任何一次写作,都有相应的写作目标或结合上次的写作目标逐步推进或深化,学生围绕写作目标,结合写作的具体要求,一定会进行审题选材及写法的基本思考。这个思考过程是学生个性化的东西,他们往往有独到的见解。“我手写我心”,这是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不加指导的自由写作,更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因为没预设的框架,不受任何约束限制与引导,这样的思维有时甚至会超出教师的意料或教师的指导,实质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运用到写作上就是创新写作,这是应该提倡的一种写作方式。在这种方式引领下,学生才会真正自我去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构建作文,这时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写作的主人,主体性才能得以彰显。
第三,作后指导——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寻求真理、探索秘密、创造的欲望,自我主动学习潜能,学习过程就是这种潜能自主发挥的过程,在合适的条件下,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欲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确实是这样,初中学生,作文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内心渴望能够自由作文,能够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写作才华。立足此点,把作文指导放在作后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在写作中学生因为有思维上的阻塞或写作表达上的一些困惑,此时他们倒真正渴望得到老师的指导,立足这个方面我们可以说,作后指导,便于针对学生写作中显露出来的问题而进行有目的的指导,针对性强,便于整体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作文的过程是一个思考、斟酌、最终定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写作习惯,写作上的一些误区或写作中存在的一些毛病,包括遣词造句、篇章的构建、材料的选择、主题的确立等等,都会呈现在作文的原料上,教师在审阅这些原料时会清晰地发现它们,并把它们作为教育指导学生写作的宝贵资源——“知不足而后改”,改中提升写作能力,因此作后指导针对性就更强,直切学生的病源。这样操作可以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另外,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自己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他们内心迫切需要老师的指导,而作后的指导正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入手教学才会高效——因为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第四,作后指导——便于挖掘潜力,利于教学相长
我们教师每每把写文章看得很神秘,把写文章看成是一大堆技法来规定的事情,于是不厌其烦重重叠叠地教方法、技巧,以迫使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技巧进行写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于是照本宣科,写了一些符合老师指导要求的文章。我们可以想到,在这样的教育下,学生懒得也不愿也许更不敢去发挥他们的天性驰骋他们的想象了,于是学生就不再去对事物的最深刻和最美妙的头脑深处的加工了,也就出现不了那种激动人心的写作成果了。这样学生的写作潜力就被老师的精心指导蒙盖了。我们看一些写作天才,一些著名的作家,他们是老师指导出来的吗?我们老师往往也惊喜于每一次作文竞赛的佳作与奇才。 作后指导,有利于教师发现写作人才,并以此为指导资源或引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创新思维,从而实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学生的思维可谓各异,写作风格也不相同。教师审阅后可以发现各种形式的作文,教师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些优秀佳作来作为作后指导的示范,因为来自于学生的示范,更易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尤其是修改之兴趣。另一个方面,以此为示范,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创新写作思维,争创写作示范,激励学生认真写作提高写作能力。同时,教师可从中学到许多,可以弥补自我指导的不足或指导材料的匮乏以做到教学相长。
作后指导不仅是笔者的建议,更是一种倡议。因为这是得到了实践检验的经验之谈。从实践来看,作后指导的基本思路是:
一.对症式作后指导——改邪归正
对症式作后指导,又称“改邪归正式”,顾名思义,把写作中的邪扭转过来,使之正起来。审阅学生作文,往往会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或审题不准确,造成跑题,或者学生作文不会展开细节描写与场面描写,导致作文平淡,或者学生作文缺乏立意不懂深化,或者学生作文材料选材不切题,或者学生的语言运用不到位等等,发现问题后,确立指导的内容和做好指导的具体过程。具体过程为:作文中选取学生显露出来的共性化问题的典型性代表性作文,以此作为案例印发学生,然后让学生加以评析讨论,指出共性的问题,并与学生一起探讨造成原因及修改的方法,然后教师归纳方法示范修改,后交流归纳示范。
二.提升式作后指导——循序渐进
即在学生写作的基础上,再进行写作的深化指导——如何写得更好,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言的“升格作文”。教师都知道,要提高作文能力,必须经历不断的写作与修改,尤其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的提升训练,更是实效明显。基本步骤为教师在学生初写的基础上,发现了学生写作中的某个优点——共性的,但优点并不是完美的,仍有可以美化的境界,但学生缺的是方法或智慧或技巧。教师据此而精心设计作后指导,循序而渐进,学生在教师的方法引导下,深化写作,从而升格自我作文,在多次的历练下,提升自我写作的悟性。
三.巩固式作后指导——稳固成形
“巩固”即在学生大多能按写作要求完成作文,教师针对满意的成功一点进行归纳指导,让学生明确某一种写作方法——当然先有学生中成功的案例引导,又有教师的方法指点,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次进行同类型作文的写作,以求稳固成形。在这样的训练下,学生可以在自我的写作中形成写作的基本经验与技巧,然后内化为自己的作文技能,逐渐推进中拓展深化写作思维与提升写作能力。
当然,三种方式可以交替使用,轮换指导,但许多教师定有疑惑,这样面对“个别”“异类”学生如何指导,因为教学要面向全体,不能一刀切或不可能面面俱到,怎么办,笔者的方法是“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所谓“集体性指导”,简言之,就是面向全班或班级中的一大部分;所谓“个体化指导”,就是面向个别学生进行单独面批或单独指导,最好是面批与面指相结合。
吴永君,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宜兴。责任编校:王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