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作后指导之动因与策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o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学生作文往往都希望教师指导,因为在他们看来,有了教师的指导,写作就会有素材,写作思路就会明朗,即使不太明白写作的学生,也能按照老师的指导来个“依葫芦画瓢”,最起码能完成写作任务。依据学生的需要,教师常常顺应“生意”,作前指导可谓精心准备,为学生指导如何审题立意,如何选择材料,如何组织材料,甚至不惜提供范文或自己下水作文,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本领都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写作能挥洒自如。
  无可厚非,写作指导,它最起码能给一般写作水平之下的学生以写作的方向感,使学生写作下笔如有神助,一至两节课的写作水到渠成。但笔者认为这样的作前指导教的痕迹过于明显,课堂上教师呈现的是主体与主导角色;学生虽参与思考与讨论,但“牛鼻子”仍被老师牵着,看似热闹的学法指导课实质仍是作文讲授课,学生的“审题能力”“选材能力”“谋篇布局能力”乃至“作文的创新能力”也许会就此被束缚了,教师指导的学法实则以经验主义的形式扼杀了学生写作的创造能力,尤其对写作能力中等偏上的学生而言。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只不过是老师提供示范或指导的翻版,新的创作无从谈起或新的创作思维就会被指导淹没,这可能与写作教学的最终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笔者建议不妨把作前指导改为作后指导。
  第一,作后指导——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般来说,成人具有了许多知识,他们在生活中或在教学上的活动,主要是以知御行。他们重视得到了知识条文以后的运用、训练和评价,其认知规律是知行律。而儿童的认知规律正好相反,是先行后知的行知律,他们对人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也强调实践者要经历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故在学习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先做后学,先会后学。但是师本教育体系给我们教师的一种习惯性思维为线性思维,即我们教师始终认为学习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单向的直线型的过程,这种过程永远指向“教师——学生”“教——学”的过程。这样的思维成为师本教育体系下的通用思维。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天经地义地认为作文教学要先指导后作文。殊不知,这样的方式一直延续下去,学生的作文就成为教师指导下的产物,学生作文就出现了依赖:教师不指导不会写。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把作文当作是老师的要求,是一种学习任务。这样严重地扼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的发散性,不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笔者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认为作文教学也应该强调先做后学,即先写作后指导。
  第二,作后指导——主体性(个性化)写作的真正体现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写作的过程也是一种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作文题目与写作要求从而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这正是现代主体性教育的体现,在这样的写作状态(教师不加指导的写作)下,学生的个性化才得以实现。如果教师先给以具体的指导,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就会缩短或失去,写作思维活动就会大大减少,教师看似成功的教学实质是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性的权利,阻滞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而把指导放在学生作文后,学生在自我先写的过程中,呈现的是个性化的理解与个性化的写作,便于学生的自由创作。
  我们知道:任何一次写作,都有相应的写作目标或结合上次的写作目标逐步推进或深化,学生围绕写作目标,结合写作的具体要求,一定会进行审题选材及写法的基本思考。这个思考过程是学生个性化的东西,他们往往有独到的见解。“我手写我心”,这是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不加指导的自由写作,更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因为没预设的框架,不受任何约束限制与引导,这样的思维有时甚至会超出教师的意料或教师的指导,实质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运用到写作上就是创新写作,这是应该提倡的一种写作方式。在这种方式引领下,学生才会真正自我去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构建作文,这时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写作的主人,主体性才能得以彰显。
  第三,作后指导——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寻求真理、探索秘密、创造的欲望,自我主动学习潜能,学习过程就是这种潜能自主发挥的过程,在合适的条件下,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欲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确实是这样,初中学生,作文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内心渴望能够自由作文,能够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写作才华。立足此点,把作文指导放在作后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在写作中学生因为有思维上的阻塞或写作表达上的一些困惑,此时他们倒真正渴望得到老师的指导,立足这个方面我们可以说,作后指导,便于针对学生写作中显露出来的问题而进行有目的的指导,针对性强,便于整体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作文的过程是一个思考、斟酌、最终定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写作习惯,写作上的一些误区或写作中存在的一些毛病,包括遣词造句、篇章的构建、材料的选择、主题的确立等等,都会呈现在作文的原料上,教师在审阅这些原料时会清晰地发现它们,并把它们作为教育指导学生写作的宝贵资源——“知不足而后改”,改中提升写作能力,因此作后指导针对性就更强,直切学生的病源。这样操作可以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另外,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自己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他们内心迫切需要老师的指导,而作后的指导正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入手教学才会高效——因为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第四,作后指导——便于挖掘潜力,利于教学相长
  我们教师每每把写文章看得很神秘,把写文章看成是一大堆技法来规定的事情,于是不厌其烦重重叠叠地教方法、技巧,以迫使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技巧进行写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于是照本宣科,写了一些符合老师指导要求的文章。我们可以想到,在这样的教育下,学生懒得也不愿也许更不敢去发挥他们的天性驰骋他们的想象了,于是学生就不再去对事物的最深刻和最美妙的头脑深处的加工了,也就出现不了那种激动人心的写作成果了。这样学生的写作潜力就被老师的精心指导蒙盖了。我们看一些写作天才,一些著名的作家,他们是老师指导出来的吗?我们老师往往也惊喜于每一次作文竞赛的佳作与奇才。   作后指导,有利于教师发现写作人才,并以此为指导资源或引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创新思维,从而实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学生的思维可谓各异,写作风格也不相同。教师审阅后可以发现各种形式的作文,教师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些优秀佳作来作为作后指导的示范,因为来自于学生的示范,更易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尤其是修改之兴趣。另一个方面,以此为示范,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创新写作思维,争创写作示范,激励学生认真写作提高写作能力。同时,教师可从中学到许多,可以弥补自我指导的不足或指导材料的匮乏以做到教学相长。
  作后指导不仅是笔者的建议,更是一种倡议。因为这是得到了实践检验的经验之谈。从实践来看,作后指导的基本思路是:
  一.对症式作后指导——改邪归正
  对症式作后指导,又称“改邪归正式”,顾名思义,把写作中的邪扭转过来,使之正起来。审阅学生作文,往往会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或审题不准确,造成跑题,或者学生作文不会展开细节描写与场面描写,导致作文平淡,或者学生作文缺乏立意不懂深化,或者学生作文材料选材不切题,或者学生的语言运用不到位等等,发现问题后,确立指导的内容和做好指导的具体过程。具体过程为:作文中选取学生显露出来的共性化问题的典型性代表性作文,以此作为案例印发学生,然后让学生加以评析讨论,指出共性的问题,并与学生一起探讨造成原因及修改的方法,然后教师归纳方法示范修改,后交流归纳示范。
  二.提升式作后指导——循序渐进
  即在学生写作的基础上,再进行写作的深化指导——如何写得更好,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言的“升格作文”。教师都知道,要提高作文能力,必须经历不断的写作与修改,尤其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的提升训练,更是实效明显。基本步骤为教师在学生初写的基础上,发现了学生写作中的某个优点——共性的,但优点并不是完美的,仍有可以美化的境界,但学生缺的是方法或智慧或技巧。教师据此而精心设计作后指导,循序而渐进,学生在教师的方法引导下,深化写作,从而升格自我作文,在多次的历练下,提升自我写作的悟性。
  三.巩固式作后指导——稳固成形
  “巩固”即在学生大多能按写作要求完成作文,教师针对满意的成功一点进行归纳指导,让学生明确某一种写作方法——当然先有学生中成功的案例引导,又有教师的方法指点,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次进行同类型作文的写作,以求稳固成形。在这样的训练下,学生可以在自我的写作中形成写作的基本经验与技巧,然后内化为自己的作文技能,逐渐推进中拓展深化写作思维与提升写作能力。
  当然,三种方式可以交替使用,轮换指导,但许多教师定有疑惑,这样面对“个别”“异类”学生如何指导,因为教学要面向全体,不能一刀切或不可能面面俱到,怎么办,笔者的方法是“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所谓“集体性指导”,简言之,就是面向全班或班级中的一大部分;所谓“个体化指导”,就是面向个别学生进行单独面批或单独指导,最好是面批与面指相结合。
  吴永君,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宜兴。责任编校:王 玲
其他文献
鹿门书院,肇光绪之学宫,历百代之杏坛。蓄鸾藏凤。大成殿之楠木;腾龙跃蚊,状元桥之泮池。世纪汤汤,厚德载物,书香致远。卓闻遐迩……  这是历史的存在,文化的存在,更是教育承载之所在。正是承载着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湖北襄樊五中才得以张扬自己独特的生命内涵。这所创建于1902年的历史名校,从早期的襄阳府中学堂、湖北省立十中、省立第五中学、省立襄阳中学……发展到今天的中国百强中学、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湖北
中学生记叙文写作内容基本有两大类:一是虚构的、想象性的写作,二是事实性的写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缺少辨析,尤其在事实性记叙文写作中充斥以假为真’、虚饰矫情的现象。  鲁迅先生在《怎么写——夜记之—》中认为,文学“是创作,即是他个人的创作”,允许而且必然要有幻想和虚构。不能向文学要求“新闻记事”那样的“真实”。鲁迅由此引出一个重要的意见:“一般的幻灭的悲哀,我以为不在假,而在以假为真。” 学生的作
高考备考应该强化教师的超前备考意识,只有我们备考的意识超前了,我们备考方略才可能击中要害,备考的对策才可能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科学性。反复研究前几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题,笔者以为有如下方面在2009年高考备考中应该强化与提高。    一、加强对湖北近五年高考题的研究,找出湖北自主命题的规律,提升高考指导的预测性与科学性    深入研究前几年的高考试题,总能找到湖北省自主命题的总体思想与基本思路,也就
在中学的古诗文中,涉及到有关盛器之类的名称的篇目还是较多的。在此,我们集纳了其中一部分,并略加说明,以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箪(dān)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孟子·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  瓢(piáo):用来舀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多用剖开的匏瓜做成。也有用木头挖成的。(例句同上)  钵(bō):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和尚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著名作家林语堂就尖锐地批评了我们的课堂:“从小学到大学研究院,老师有一种‘天才’,就是把读书的乐趣挤出,使之变得枯燥乏味。”这句话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反省。语文课枯燥乏味,学生不爱听;语文学习不能够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情,学生不愿学;语文课堂充斥着分析和理性总结,教师不好教;语文学习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社会不满意……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语文教学就一直处于一种被批评和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07年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能力要求”中增加了第六层级(F),即“探究能力”的考查,于是“探究题”应运而生,当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高考卷都在现代文阅读中设置了“探究性试题”。作为新课标“培养探究能力”目标的评价形式,新高考“探究题”正在成为命题专家、中学语文界师生及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一、探究题的呈现形式    探究试题在现代文阅读中以简答题的形式呈现,赋分5-8分。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师生平等对话,是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的最基本的方式。但这种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的对话,只有做到彼此理解,相互悦纳,感悟共享,教学才能有效。然而,当前作为课堂常态的对话教学,明显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低效现状:学生的感悟常常处于肤浅、零散状态。  究其原因,一是限于阅读能力,学生本身对课文的理解肤浅、片面,甚而错误;二是学生表述不清或不到位,内
不久前,好友的新著问世,书名叫《零度的眺望》,凝神一揣摩,便为他的灵思妙想而感叹!是的,教育的诸多问题和现象,确实是需要冷静地反思和高瞻远瞩,特别是在热情膨胀、急功近利的超现实驱动的背景之下,更需要拥有一份平和的心境和前瞻的眼光,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剔除浮华、摆脱狭隘,走向率真和希望。透过这一理念的立意,让人称羡的是:这部书所极具的磁性还源于作者所拟定的书名,它以自然的生态和人文的诗意的融合,借
徐江,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语文教育家。2005年他以《中学语文教学无效批判》介入中学语文教学。多年来他十分关注中学语文教学,在《人民教育》《中国青年报》《语文学习》《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著名报刊发表多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在进行理论思考的同时,他与厦门集美中学、安徽桐城中学等多所国内重点中学积极进行议论文写作教学重构实验研究和阅读教学解读新思维实验研究,其研究成果收集于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它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因而有着较鲜明的政治倾向。它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作和女性阅读等。笔者试以女权主义批评的视角,重新解读鲁迅小说中的几位女性形象,以期更深入地理解鲁迅先生在批判封建主义呼唤妇女解放中所倾注的心血。  让我们先极简略地回顾一下,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女性所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