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设计高中英语单元学习活动,提升思维品质的策略

来源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讨了围绕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如何开展以单元为依托的学习活动设计。通过整体把握单元主题意义,利用语境创设、语篇分析,引入合作化学习,改善学生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使用基于多态经验价键模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对水溶液中质子的水合结构及其在质子传递过程中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在价键模型的方法下,质子的水合结构主要以H9O4+(Eigen)以及过渡态的H5O2+(Zundel)结构形态存在,且在这两种结构中以Eigen的形态表现明显.通过对质子传递过程中不同水合结构的态密度频谱分析,发现一个在2000-3000 cm-1范围内的明显连续的宽吸收谱带,主要归因于Eigen结构的贡献,这些特征峰的出现与水合氢离子第一溶剂化层内的强氢键作用密切相关.对于
“深度学习”最早来源于计算机专业领域,指的是为了能够让计算机实现更为准确的输入、分析和输出信息,进而借助特定的算法来实现“人工智能”的目标。与此类推,“深度学习”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则指让学生们能更灵活地收集、分析、处理数学知识,进而构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本文将以实际案例来谈谈高中数学中“深度学习”的具体内容。
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和追求的目标,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新颖的教学方法。本文概述了高中数学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创新,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英语教学工作的合理开展对于学生英语知识水平与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发现,现阶段,在高中生群体英语书面表达过程中,由于受到母语语法思维与语言逻辑的影响,部分学生在英语写作与表达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较为明显的母语迁移现象,本文以该问题作为切入点,针对导致学生英语书面表达中母语迁移现象的潜在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在有效推动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与优化,以便为我国英语人才队伍的培养提供强劲的助力。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双铑催化3-重氮吲哚啉-2-亚胺与2H-吖丙因[3+3]内环化反应过程.该过程主要包含铑金属卡宾体形成、C―N键活化裂解和吲哚啉[3+3]内环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双铑催化剂发生偶联作用,促进C-N偶联及2H-吖丙因C―N键裂解;反应控速步骤为吲哚[3+3]环化反应过程,铑催化剂在[3+3]环化前脱出.对产物吡嗪并吲哚类化合物光电性质的分析表明产物具有较低空穴重组能,吸收与荧光发射光谱存在较大斯托克斯位移.因此该产物可作为潜在的空穴传输材料和荧光发射材料.
当前素质教育要求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不仅注重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更应当重视学生英语技能的训练,读写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素养的关键一环,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英语成绩,更要把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当做教学的重点任务。只有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不再望而生畏,学生在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中可以真正领略英语的魅力,从而达到英语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2个基于Keggin型杂多酸的无机-有机杂化物,化学式分别为{[Cu2(4,4′-bipy)4(H2O)4](Si Mo12O40)·18H2O}n(1)和{[Cu2(4,4′-bipy)4(H2O)4](PMo6W6O40)·18H2O}n(2)(bipy=bipyridine).结构分析表明2个化合物同构,Cu2+是六配位,分别与4个4,4′-bipy上的N原子和2个水分子上的O原子结合,形成[Cu(4,4′-bipy)2(H2O)2]n2n+二维层状结构.杂多阴离子通过静电与配
研究了低功率超声(US,<38 W)对NaClO氧化非离子型碘代X射线造影剂—碘帕醇(IPM)的增强作用及机理,考察了NaClO添加浓度和超声功率的影响,分析并计算了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种及其贡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对降解产物进行分析,推测IPM的降解路径.结果表明,低功率US显著增强了NaClO对IPM的氧化效果,在25℃,pH=5.8,NaClO浓度为0.12 mmol/L条件下,10 mg/L IPM在60 min的降解率达到85.8%.其中NaClO氧化、HO·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被广泛认可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在高中数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强化学生主动性,可以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高温裂解光刻胶制备的碳薄膜(PPF)是一种新型的性能优异的碳基电极.为了拓展其在功能器件中的应用,利用电化学重氮还原法在PPF电极表面生长了三氟甲基苯胺重氮盐(CF3-PD)和对氨基苯甲醚重氮盐(OCH3-PD)两种组分的混合膜.通过调节两组分溶液在混合膜中的摩尔浓度比例,实现了对PPF电极功函的可控调节.紫外光电子能谱(UPS)和开尔文探针显微镜(KPFM)对修饰前后PPF电极功函(φ)的表征表明,随着混合溶液中CF3-PD组分的摩尔分数从0增至100%,PPF电极的φ(4.75 eV)从4.5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