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洛伦佐·瓦拉(Lorenzo Valla, 1407-1457)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最杰出的人文主义学者之一。他在伦理学著作《论快乐》(De Voluptate)中通过伦理学、修辞学和语史学的研究方法对“快乐”、“道义”、“善”、“恶”等关键词进行追根溯源的剖析,提出了“以人为尊,寓善于乐”的伦理思想,首次从理论高度自觉且明确地批判了中世纪时期的禁欲主义思潮。通过研究《论快乐》,可以理解十五世纪以追求快乐为导向的人文主义伦理思想如何有力地推动欧洲社会跨入近代社会。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挖掘其物质与精神共举、天性舒展与理性节制并济的伦理思想精髓,并探讨这一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洛伦佐·瓦拉;《论快乐》;人文主义;伦理观
一、洛伦佐·瓦拉及其《论快乐》
洛伦佐·瓦拉是十五世纪意大利的重要学者,因其对古希腊文和古拉丁文的高深造诣及其豪放不羁、直言无讳的性情而著称。他一生以笔为戈,人生之路起伏坎坷。1429-1437年,才华初显的瓦拉先后辗转于帕维亚、费拉拉、米兰等地。直至1437年,瓦拉才得以定居那不勒斯,效力于阿拉贡王朝的阿方索国王(Alfonso V d’Aragona,1394-1458)。这一时期,瓦拉发表了一系列政治、宗教和伦理学作品。其中,1440年发表的《<君士坦丁赠礼>辨伪》(De falso credita et ementita Constantini donatione declamatio)细数了被罗马教廷奉为经典的《赠礼》文献中的诸多伪造痕迹,揭穿了基督教有史以来最大的谎言。由于其对天主教廷权威的种种质疑和批驳,瓦拉于1444年被送上了那不勒斯宗教法庭,直至阿方索五世干预,瓦拉才免于被判罪。1457年,瓦拉在罗马英年早逝。1825年,他的遗体迁葬于罗马最为显赫的教堂之一——拉特兰圣若望教堂。不难看出,尽管瓦拉生前曾数度引起天主教廷震怒,却在离世之后得到了教廷的敬重。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其“求真”、“求善”的思想最终被世人理解,其价值亦得到应有的肯定和尊崇。
《论快乐》是瓦拉最为重要的伦理学作品,先后存在四个公开发行的版本。[1]在这部三卷本对话体的作品中,三位主要对话者分别作為斯多葛派、伊壁鸠鲁派和基督教神学思想的代言人发表演说,就“何谓真正的人生至善”展开辩论。[2]
第一卷由斯多葛派代言人——律师加图·萨库斯开场。他首先责难自然,将其比作歹毒的继母,令世间恶行泛滥。随后,加图控诉人类的天性本恶,世间的芸芸众生皆是恶人,只有少数的智者才能勉强企及真正的善——“道义”。若要达到该目标,就必须与自然和人之天性对抗,通过禁欲修行,抗拒邪恶诱惑。针对加图的悲观言论,伊壁鸠鲁派代言人维吉乌斯开始为自然和人类的天性进行辩护。他赞颂自然为慈母,赋予人类丰富的感官和多种快乐。伊壁鸠鲁派认为:快乐是所有美德的统领,获得快乐是人生的最根本目标。
在第二卷里,维吉乌斯逐一分析斯多葛派推崇的所谓“道义之举”,将其统统解读为以追求快乐或利益为动机的行为,夯实了“以人为尊,寓善于乐”的结论。
在第三卷中,神学家安东尼乌斯·达洛针对先前两位发言者的观点作出评判,表明两者观点均有失偏颇,但相较而言,伊壁鸠鲁派的观点更为可取。随后,他提出了基督教的“至善”概念,将其定义为“完美且永恒的天国真福”,结束了整场讨论。
二、十五世纪人文主义视角下的“快乐”内涵
从整部作品的结构来看,作者本人的观点应落脚于第三卷基督教神父安东尼乌斯·达洛的总结发言。然而,倘若将这部作品简单地理解为一曲称颂基督教伦理观的赞歌,则不免流于肤浅。在此,有必要对中世纪意大利的历史背景作简要交代。
中世纪时期,意大利在政治上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基督教罗马教皇行使着作为宗教领袖和政治、军事、文化领导的多重职能。在思想文化领域,教廷按照自身需求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加以改造,将其确立为正统的权威神学体系,并通过宗教裁判所对任何质疑这一体系的学者实施制裁。作为早期人文主义学者之一,瓦拉的确通过学习古代语言、研读和重译古代经典文献,挖掘出了与基督教神学体系不同的,不以“上帝”为中心,而以“人”为中心的古代思想文化精髓,但他本人毕竟是天主教徒。即使他曾数度质疑和驳斥罗马教廷的权威,却从未想过将矛头指向基督教信仰本身。因此,为了能够使自身观点不被得到顺利的传播,也为了对自身进行最起码的保护,瓦拉选择将自己的人文主义伦理观置于基督教伦理体系的大框架之内,亦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该作品的重点并不在于探讨基督教信仰是否可靠,而在于人们信仰上帝的动力何在:究竟是像斯多葛派所说为了追求“道义”,还是像伊壁鸠鲁派所主张的,为了追求“快乐”?显然,在该作品中,所谓的“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并不与古希腊的两大哲学派别完全重合。在瓦拉那里,斯多葛派代表了所有持禁欲主义观点的流派,而伊壁鸠鲁派则代表了包括普通民众、人文主义学者、甚至是基督教神学家在内的所有“尊重人之天性,主张人性自然舒展”的群体。因此,瓦拉批驳的,不仅仅是狭义的古希腊“斯多葛派”的思想,而他赞颂的“快乐”,也绝非“纵欲享乐”。基于此,我们可对以瓦拉所说的“快乐”内涵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首先,追求“快乐”是自然(上帝)赐予人类的天赋和权力。瓦拉借维吉乌斯之口赞颂自然,称其为人类“慷慨的慈母”,并在此基础上大胆肯定人类的天性,表明人类与生俱来的种种欲望均是自然的恩赐。人类需要做的,不是以任何理由否定人世生活的价值,压抑自身欲望,而是正视自身的尊严,善用自然的赐予,遵从天性,追求快乐。倘若每一个生命个体能够认识自身的尊严,认识生命的短暂和宝贵,就能理解幸福快乐的可贵
其次,瓦拉提出获得“快乐”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行的唯一动因,也是对人类行为的最佳褒奖。由此,瓦拉夯实了快乐对促进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不仅法律条文是为了追求能带来快乐的利益,整个城邦国家的法律系统也是如此,民众不会选择无法为他们谋利的人成为城邦的统治者或管理者。人文科学之外的各种技艺,诸如农业、建筑业、纺织业、绘画、造船、雕塑、印染等等,哪种不是为了使人类的生活更为丰富高尚而存在的?又有哪种是为追求道义而服务的呢?人文科学不也是如此?难道数学和声乐能教会我们追求道义?那么医学呢?医者的宗旨是治病救人,并从中谋求利益……谈到友谊,其目的何在?自古以来,这种普天之下共同追求、赞颂的美好情谊若不是相互帮助,不是为了彼此的快乐付出与接受,不是在一起说说笑笑,共同努力,又能是什么呢?至于主仆之间,就更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又如何?师生关系的融洽基于学生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教诲,老师期待从学生那里获得荣耀……再来看看父母与子女之间,这人世间最为亲密的关系难道不是靠利益和快乐来维系的吗?”[3]
关于“快乐包含的具体内容”,瓦拉在《论快乐》的第二卷里通过伊壁鸠鲁派代言人洋洋洒洒的发言,对不同种类的“快乐”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描述(包括健康的体魄、美丽的外貌、男女之间的两情相悦、悠扬的音乐、丰富的文化生活、合宜的运动、舒适的住宅、丰盛的美酒佳肴、怡人的馨香、愉快的精神生活……),并一一肯定其價值。这其中既包括身体的快乐,也包括精神的愉悦;既包括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也包括其带给受益者的心里满足感。所有这一切,都来自人的自然天性和正常欲望,都应得以认同、尊重和满足。
作为天主教徒,瓦拉也赞颂天国的“永恒真福”。但在《论快乐》一书中,“上帝”和“天国”不再是冷冰冰的抽象神学概念,被赋予了一种明显的人文色彩。“天国之乐”固然可贵,但它并不处于“人间之乐”的对立面,而是对后者的提升和完善。既然如此,人类又何须按照禁欲派的主张为了获得天国真福而放弃人间快乐呢?
“所谓极乐世界定然是个充满极致享乐的地方,处处是生龙活虎的竞技、歌舞升平的宴会以及其他娱乐。因此,即便有极乐世界,那也是我们的世界,因为我们的日子与真福者的生活是十分相似的。”[4]
三、瓦拉“寓善于乐”伦理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在《论快乐》一书中,瓦拉提出了“道义和快乐,何为真正的人生至善?”这一论题,并最终选择了“寓善于乐”。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瓦拉属于“败德辱行”之流。在禁欲主义的阴云依旧密布的十五世纪,瓦拉以“快乐”作为武器,捍卫人的尊严和人世生活的价值。尤为可贵的是,瓦拉率先指出了禁欲主义将身体欲望与精神享受一分为二,以“追求精神愉悦为名”打压“合理肉体欲望”的荒谬。此外,他还阐明了利益与快乐的统一性,从而捍卫了人类需求的整体性。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两重不同的快乐,一重是感官之乐,另一重则是精神之乐。我不禁疑惑,明明是同一个字眼,怎可生生将其割裂为两重呢?无论是哪一种快乐,都是由身体和心灵共同感受的。有谁能够质疑只有通过心灵的配合,身体才能感受快乐,同样,有了身体的合作,心灵才会愉悦?”[5]
瓦拉提出的是一种与基督教伦理系统相融合的,同时颇具实用主义色彩的伦理观。在以“利益”、“快乐”为主导的实用主义伦理观影响下,人们逐渐摆脱抽象空洞的禁欲主义思想的束缚,日益重视对财富和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社会风尚呈现出世俗化的态势。如果说中世纪的禁欲主义令世人消颓萎靡,社会经济萧条,瓦拉提出的“寓善于乐”则让世人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使个人生活水准提升、社会物资丰富、经济繁荣、文化繁盛。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的确在经济和文化领域达到了极大繁荣的鼎盛时期,但社会思潮的世俗化也令其遭遇了诸多问题:金钱至上的观念日益普遍,骄奢腐败、道德沦丧的行为时有发生,实用主义逐渐渗入政治学,理性至上主义暗流涌动,人类高估自身对自然的征服能力等等。反观今日,五百年余年后的中国又何尝不在面临上述种种困扰呢?今日之中国,经济极大繁荣、社会高速进步、国力稳步提升,然而生存环境恶化、生活压力增大、腐败现象普遍等社会问题却十分严峻。笔者以为,瓦拉虽无法为我们提出现成的答案,却能带来诸多启发。
瓦拉认为,金钱虽好,却不是唯一的财富,也不是衡量快乐与幸福的标准,高品质生活不等于花天酒地、挥霍无度。为了享受更为长久和完满的快乐,节制是必不可少的美德。
“所以我很谨慎也很克制,不让自己舍本逐末……我既不会用食物把自己撑出胃病,也不会让美酒令自己终日涣散。我要控诉那些骄奢淫逸的家伙,他们把餐桌当战场,吃到精疲力竭才起身,醉醺醺地东倒西歪,靠人搀扶。所以说,伊壁鸠鲁派赞扬节制是很有道理的,只有节制,才能更好体会吃的乐趣。诚如他们所言,饥饿和干渴是美酒佳肴的最好伴侣。”[6]
此外,瓦拉虽主张个人利益至上,但却反对因为个人欲望的膨胀而肆意践踏他人的利益。否则,内心无法获得平静,所谓“快乐幸福”也就成了无稽之谈。事实上,所有道德沦丧之举,均是对“快乐”一词进行错误理解所带来的恶果。
“若不懂这样的处世之道,毫无顾忌地陷害他人,则是断不可取的低劣行为,最终必定伤及自身,不仅不能从友人的关怀中获取利益,还将给自己带来损失和危险。”[7]
四、结语
布克哈特有言: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个文明对另一个文明的模仿和复兴,但却不是“进化论”和“遗传学”,是具有选择性的“再现”和“美化”。笔者以为,今日中国社会之发展,同样需要借鉴人类文明史上的优秀成果,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通过研读瓦拉的伦理学著作《论快乐》,我们可以探讨以“追求快乐”为主导的伦理观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并结合今日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如何获得真正的快乐?”进行与时俱进的思考,为今日中国的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注释:
[1]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马里斯泰拉·德·帕尼扎·洛克(Maristella De Panizza Lorch)考证:第一版题为《论快乐》(De voluptate),成书于1431年。瓦拉当时年仅二十四岁,是帕维亚大学年轻的演说学教授。第二版(更名为《论真善与伪善》(De vero falsoque bono))成书于1433年,完成于米兰;第三版(再度更名为《论真善》(De vero bono))完成于1444-1449年间,是瓦拉在那不勒斯阿拉贡王朝担任宫廷秘书官时期的作品,他呈献给罗马教宗的,正是这一版本;随后,瓦拉又在第三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最后一次润色,题为《论真善与伪善》,具体成书年代不详。 [2]在1431年版的《论快乐》中,列奥纳多·布鲁尼(Leonardo Bruni)代表斯多葛派、巴勒莫的安东尼乌斯·贝卡德里(Antonio Beccadelli)代表伊壁鸠鲁派、尼科洛·尼科里(Niccolo Niccoli)为基督教神学思想代言。在1433年版的《论真善与伪善》中,斯多葛派代言人变为加图·萨库斯(Catone Sacco),伊壁鸠鲁派代言人变为马菲乌斯·维吉乌斯(Maffeo Vegio),而基督教伦理代言人尼科洛·尼科里则被安东尼乌斯·达洛(Antonio da Rho)取代。在第三版和第四版中,三位主要对话者保持不变,但在次要人物的设置上,弗朗西斯科·皮奇尼诺(Francesco Piccinino)的角色被坎迪杜斯·德琴布尔(Candido Decembrio)所替代。
[3]Maristella De Panizza Lorch. De vero falsoque bono (Critical edition) [M]. Bari, Adriatica Editrice, 1970:87-88.
[4]Maristella De Panizza Lorch. De vero falsoque bono (Critical edition) [M]. Bari, Adriatica Editrice, 1970:85.
[5]Maristella De Panizza Lorch. De vero falsoque bono (Critical edition) [M]. Bari, Adriatica Editrice, 1970:80.
[6]Maristella De Panizza Lorch. De vero falsoque bono (Critical edition) [M]. Bari, Adriatica Editrice, 1970:37.
[7]Maristella De Panizza Lorch. De vero falsoque bono (Critical edition) [M]. Bari, Adriatica Editrice, 1970:79.
参考文献:
外文文献:
[1]Eugenio Garin, La cultura filosofica del Rinascimento italiano [M]. Bompiani, 2001.
[2]Giorgio Radetti. Lorenzo Valla: scritti filosofici e religiosi [M]. Sansoni, 2009.
[3]Giovanni Gentile. Storia della filosofia italiana (fino a Lorenzo Valla) [M]. Sansoni, 1961.
[4]Mariangela Regoliosi. Lorenzo Valla e la Riforma del XVI secolo [C]. Studia Philologica Valentina, 2007.
[5]Mario Fois. Il pensiero cristiano di Lorenzo Valla nel quadro storico-culturale del suo ambiente [M]. Libreria editrice dell’Università Gregoriana, 1969.
[6]Maristella De Panizza. Lorenzo Valla, ?De Vero falsoque Bono? (critical edition) [M]. Adriatica Editrice, 1970.
[7]Riccardo Fubini. Umanesimo e secolarizzazione da Petrarca a Valla [M]. Bulzone Editore, 1990.
[8]Maristella De Panizza, A Defense of Life. Lorenzo Valla’s Theory of Pleasure [M]. Wilhelm Fink Verlag, 1985.
中文文献:
[9]Allen G. Debus,周雁翎.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 [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0]Eugenio Garin,李玉成. 意大利人文主义 [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1]H.Tristram Engelhardt,李学钧,喻琳. 生命伦理学和世俗人文主义 [M].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12]Jacob Burckhardt,何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M]. 商务印书馆,1979.
[13]蒋承勇. 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 [M]. 人民出版社,2005.
[14]刘明翰等. 欧洲文艺复兴史:哲学卷 [M]. 人民出版社,2008.
[15]吕同六等. 意大利文艺复兴——历史与现实性 [M]. 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16]米辰峰. 劳伦佐·瓦拉的生平与思想 [J]. 史学月刊编辑部,2004.
[17]宋希仁. 西方伦理思想史 [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8]王军,徐秀云. 意大利文学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19]张椿年. 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 [M].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本文是2013年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Young Elite Teacher Project,YETP0834)成果之一。在写作过程中,本人得到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军教授、麦克雷教授(Michele Ferrero)、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田时纲研究员、文学研究所吴正仪研究员、安娜·内托教授(Anna Netto)和张明明博士夫妇、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卡罗·卫芥教授(Carlo Vecce)、佛罗伦萨大学玛利安杰拉·雷格里奥西教授(Mariangela Regoliosi)、里卡多·福比尼教授(Riccardo Fubini)、罗马智慧大学罗贝托·安东内利教授(Roberto Antonelli)的帮助或指正,在此一并感谢。
作者简介:李婧敬,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歐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研究。
关键词:洛伦佐·瓦拉;《论快乐》;人文主义;伦理观
一、洛伦佐·瓦拉及其《论快乐》
洛伦佐·瓦拉是十五世纪意大利的重要学者,因其对古希腊文和古拉丁文的高深造诣及其豪放不羁、直言无讳的性情而著称。他一生以笔为戈,人生之路起伏坎坷。1429-1437年,才华初显的瓦拉先后辗转于帕维亚、费拉拉、米兰等地。直至1437年,瓦拉才得以定居那不勒斯,效力于阿拉贡王朝的阿方索国王(Alfonso V d’Aragona,1394-1458)。这一时期,瓦拉发表了一系列政治、宗教和伦理学作品。其中,1440年发表的《<君士坦丁赠礼>辨伪》(De falso credita et ementita Constantini donatione declamatio)细数了被罗马教廷奉为经典的《赠礼》文献中的诸多伪造痕迹,揭穿了基督教有史以来最大的谎言。由于其对天主教廷权威的种种质疑和批驳,瓦拉于1444年被送上了那不勒斯宗教法庭,直至阿方索五世干预,瓦拉才免于被判罪。1457年,瓦拉在罗马英年早逝。1825年,他的遗体迁葬于罗马最为显赫的教堂之一——拉特兰圣若望教堂。不难看出,尽管瓦拉生前曾数度引起天主教廷震怒,却在离世之后得到了教廷的敬重。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其“求真”、“求善”的思想最终被世人理解,其价值亦得到应有的肯定和尊崇。
《论快乐》是瓦拉最为重要的伦理学作品,先后存在四个公开发行的版本。[1]在这部三卷本对话体的作品中,三位主要对话者分别作為斯多葛派、伊壁鸠鲁派和基督教神学思想的代言人发表演说,就“何谓真正的人生至善”展开辩论。[2]
第一卷由斯多葛派代言人——律师加图·萨库斯开场。他首先责难自然,将其比作歹毒的继母,令世间恶行泛滥。随后,加图控诉人类的天性本恶,世间的芸芸众生皆是恶人,只有少数的智者才能勉强企及真正的善——“道义”。若要达到该目标,就必须与自然和人之天性对抗,通过禁欲修行,抗拒邪恶诱惑。针对加图的悲观言论,伊壁鸠鲁派代言人维吉乌斯开始为自然和人类的天性进行辩护。他赞颂自然为慈母,赋予人类丰富的感官和多种快乐。伊壁鸠鲁派认为:快乐是所有美德的统领,获得快乐是人生的最根本目标。
在第二卷里,维吉乌斯逐一分析斯多葛派推崇的所谓“道义之举”,将其统统解读为以追求快乐或利益为动机的行为,夯实了“以人为尊,寓善于乐”的结论。
在第三卷中,神学家安东尼乌斯·达洛针对先前两位发言者的观点作出评判,表明两者观点均有失偏颇,但相较而言,伊壁鸠鲁派的观点更为可取。随后,他提出了基督教的“至善”概念,将其定义为“完美且永恒的天国真福”,结束了整场讨论。
二、十五世纪人文主义视角下的“快乐”内涵
从整部作品的结构来看,作者本人的观点应落脚于第三卷基督教神父安东尼乌斯·达洛的总结发言。然而,倘若将这部作品简单地理解为一曲称颂基督教伦理观的赞歌,则不免流于肤浅。在此,有必要对中世纪意大利的历史背景作简要交代。
中世纪时期,意大利在政治上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基督教罗马教皇行使着作为宗教领袖和政治、军事、文化领导的多重职能。在思想文化领域,教廷按照自身需求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加以改造,将其确立为正统的权威神学体系,并通过宗教裁判所对任何质疑这一体系的学者实施制裁。作为早期人文主义学者之一,瓦拉的确通过学习古代语言、研读和重译古代经典文献,挖掘出了与基督教神学体系不同的,不以“上帝”为中心,而以“人”为中心的古代思想文化精髓,但他本人毕竟是天主教徒。即使他曾数度质疑和驳斥罗马教廷的权威,却从未想过将矛头指向基督教信仰本身。因此,为了能够使自身观点不被得到顺利的传播,也为了对自身进行最起码的保护,瓦拉选择将自己的人文主义伦理观置于基督教伦理体系的大框架之内,亦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该作品的重点并不在于探讨基督教信仰是否可靠,而在于人们信仰上帝的动力何在:究竟是像斯多葛派所说为了追求“道义”,还是像伊壁鸠鲁派所主张的,为了追求“快乐”?显然,在该作品中,所谓的“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并不与古希腊的两大哲学派别完全重合。在瓦拉那里,斯多葛派代表了所有持禁欲主义观点的流派,而伊壁鸠鲁派则代表了包括普通民众、人文主义学者、甚至是基督教神学家在内的所有“尊重人之天性,主张人性自然舒展”的群体。因此,瓦拉批驳的,不仅仅是狭义的古希腊“斯多葛派”的思想,而他赞颂的“快乐”,也绝非“纵欲享乐”。基于此,我们可对以瓦拉所说的“快乐”内涵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首先,追求“快乐”是自然(上帝)赐予人类的天赋和权力。瓦拉借维吉乌斯之口赞颂自然,称其为人类“慷慨的慈母”,并在此基础上大胆肯定人类的天性,表明人类与生俱来的种种欲望均是自然的恩赐。人类需要做的,不是以任何理由否定人世生活的价值,压抑自身欲望,而是正视自身的尊严,善用自然的赐予,遵从天性,追求快乐。倘若每一个生命个体能够认识自身的尊严,认识生命的短暂和宝贵,就能理解幸福快乐的可贵
其次,瓦拉提出获得“快乐”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行的唯一动因,也是对人类行为的最佳褒奖。由此,瓦拉夯实了快乐对促进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不仅法律条文是为了追求能带来快乐的利益,整个城邦国家的法律系统也是如此,民众不会选择无法为他们谋利的人成为城邦的统治者或管理者。人文科学之外的各种技艺,诸如农业、建筑业、纺织业、绘画、造船、雕塑、印染等等,哪种不是为了使人类的生活更为丰富高尚而存在的?又有哪种是为追求道义而服务的呢?人文科学不也是如此?难道数学和声乐能教会我们追求道义?那么医学呢?医者的宗旨是治病救人,并从中谋求利益……谈到友谊,其目的何在?自古以来,这种普天之下共同追求、赞颂的美好情谊若不是相互帮助,不是为了彼此的快乐付出与接受,不是在一起说说笑笑,共同努力,又能是什么呢?至于主仆之间,就更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又如何?师生关系的融洽基于学生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教诲,老师期待从学生那里获得荣耀……再来看看父母与子女之间,这人世间最为亲密的关系难道不是靠利益和快乐来维系的吗?”[3]
关于“快乐包含的具体内容”,瓦拉在《论快乐》的第二卷里通过伊壁鸠鲁派代言人洋洋洒洒的发言,对不同种类的“快乐”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描述(包括健康的体魄、美丽的外貌、男女之间的两情相悦、悠扬的音乐、丰富的文化生活、合宜的运动、舒适的住宅、丰盛的美酒佳肴、怡人的馨香、愉快的精神生活……),并一一肯定其價值。这其中既包括身体的快乐,也包括精神的愉悦;既包括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也包括其带给受益者的心里满足感。所有这一切,都来自人的自然天性和正常欲望,都应得以认同、尊重和满足。
作为天主教徒,瓦拉也赞颂天国的“永恒真福”。但在《论快乐》一书中,“上帝”和“天国”不再是冷冰冰的抽象神学概念,被赋予了一种明显的人文色彩。“天国之乐”固然可贵,但它并不处于“人间之乐”的对立面,而是对后者的提升和完善。既然如此,人类又何须按照禁欲派的主张为了获得天国真福而放弃人间快乐呢?
“所谓极乐世界定然是个充满极致享乐的地方,处处是生龙活虎的竞技、歌舞升平的宴会以及其他娱乐。因此,即便有极乐世界,那也是我们的世界,因为我们的日子与真福者的生活是十分相似的。”[4]
三、瓦拉“寓善于乐”伦理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在《论快乐》一书中,瓦拉提出了“道义和快乐,何为真正的人生至善?”这一论题,并最终选择了“寓善于乐”。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瓦拉属于“败德辱行”之流。在禁欲主义的阴云依旧密布的十五世纪,瓦拉以“快乐”作为武器,捍卫人的尊严和人世生活的价值。尤为可贵的是,瓦拉率先指出了禁欲主义将身体欲望与精神享受一分为二,以“追求精神愉悦为名”打压“合理肉体欲望”的荒谬。此外,他还阐明了利益与快乐的统一性,从而捍卫了人类需求的整体性。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两重不同的快乐,一重是感官之乐,另一重则是精神之乐。我不禁疑惑,明明是同一个字眼,怎可生生将其割裂为两重呢?无论是哪一种快乐,都是由身体和心灵共同感受的。有谁能够质疑只有通过心灵的配合,身体才能感受快乐,同样,有了身体的合作,心灵才会愉悦?”[5]
瓦拉提出的是一种与基督教伦理系统相融合的,同时颇具实用主义色彩的伦理观。在以“利益”、“快乐”为主导的实用主义伦理观影响下,人们逐渐摆脱抽象空洞的禁欲主义思想的束缚,日益重视对财富和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社会风尚呈现出世俗化的态势。如果说中世纪的禁欲主义令世人消颓萎靡,社会经济萧条,瓦拉提出的“寓善于乐”则让世人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使个人生活水准提升、社会物资丰富、经济繁荣、文化繁盛。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的确在经济和文化领域达到了极大繁荣的鼎盛时期,但社会思潮的世俗化也令其遭遇了诸多问题:金钱至上的观念日益普遍,骄奢腐败、道德沦丧的行为时有发生,实用主义逐渐渗入政治学,理性至上主义暗流涌动,人类高估自身对自然的征服能力等等。反观今日,五百年余年后的中国又何尝不在面临上述种种困扰呢?今日之中国,经济极大繁荣、社会高速进步、国力稳步提升,然而生存环境恶化、生活压力增大、腐败现象普遍等社会问题却十分严峻。笔者以为,瓦拉虽无法为我们提出现成的答案,却能带来诸多启发。
瓦拉认为,金钱虽好,却不是唯一的财富,也不是衡量快乐与幸福的标准,高品质生活不等于花天酒地、挥霍无度。为了享受更为长久和完满的快乐,节制是必不可少的美德。
“所以我很谨慎也很克制,不让自己舍本逐末……我既不会用食物把自己撑出胃病,也不会让美酒令自己终日涣散。我要控诉那些骄奢淫逸的家伙,他们把餐桌当战场,吃到精疲力竭才起身,醉醺醺地东倒西歪,靠人搀扶。所以说,伊壁鸠鲁派赞扬节制是很有道理的,只有节制,才能更好体会吃的乐趣。诚如他们所言,饥饿和干渴是美酒佳肴的最好伴侣。”[6]
此外,瓦拉虽主张个人利益至上,但却反对因为个人欲望的膨胀而肆意践踏他人的利益。否则,内心无法获得平静,所谓“快乐幸福”也就成了无稽之谈。事实上,所有道德沦丧之举,均是对“快乐”一词进行错误理解所带来的恶果。
“若不懂这样的处世之道,毫无顾忌地陷害他人,则是断不可取的低劣行为,最终必定伤及自身,不仅不能从友人的关怀中获取利益,还将给自己带来损失和危险。”[7]
四、结语
布克哈特有言: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个文明对另一个文明的模仿和复兴,但却不是“进化论”和“遗传学”,是具有选择性的“再现”和“美化”。笔者以为,今日中国社会之发展,同样需要借鉴人类文明史上的优秀成果,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通过研读瓦拉的伦理学著作《论快乐》,我们可以探讨以“追求快乐”为主导的伦理观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并结合今日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如何获得真正的快乐?”进行与时俱进的思考,为今日中国的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注释:
[1]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马里斯泰拉·德·帕尼扎·洛克(Maristella De Panizza Lorch)考证:第一版题为《论快乐》(De voluptate),成书于1431年。瓦拉当时年仅二十四岁,是帕维亚大学年轻的演说学教授。第二版(更名为《论真善与伪善》(De vero falsoque bono))成书于1433年,完成于米兰;第三版(再度更名为《论真善》(De vero bono))完成于1444-1449年间,是瓦拉在那不勒斯阿拉贡王朝担任宫廷秘书官时期的作品,他呈献给罗马教宗的,正是这一版本;随后,瓦拉又在第三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最后一次润色,题为《论真善与伪善》,具体成书年代不详。 [2]在1431年版的《论快乐》中,列奥纳多·布鲁尼(Leonardo Bruni)代表斯多葛派、巴勒莫的安东尼乌斯·贝卡德里(Antonio Beccadelli)代表伊壁鸠鲁派、尼科洛·尼科里(Niccolo Niccoli)为基督教神学思想代言。在1433年版的《论真善与伪善》中,斯多葛派代言人变为加图·萨库斯(Catone Sacco),伊壁鸠鲁派代言人变为马菲乌斯·维吉乌斯(Maffeo Vegio),而基督教伦理代言人尼科洛·尼科里则被安东尼乌斯·达洛(Antonio da Rho)取代。在第三版和第四版中,三位主要对话者保持不变,但在次要人物的设置上,弗朗西斯科·皮奇尼诺(Francesco Piccinino)的角色被坎迪杜斯·德琴布尔(Candido Decembrio)所替代。
[3]Maristella De Panizza Lorch. De vero falsoque bono (Critical edition) [M]. Bari, Adriatica Editrice, 1970:87-88.
[4]Maristella De Panizza Lorch. De vero falsoque bono (Critical edition) [M]. Bari, Adriatica Editrice, 1970:85.
[5]Maristella De Panizza Lorch. De vero falsoque bono (Critical edition) [M]. Bari, Adriatica Editrice, 1970:80.
[6]Maristella De Panizza Lorch. De vero falsoque bono (Critical edition) [M]. Bari, Adriatica Editrice, 1970:37.
[7]Maristella De Panizza Lorch. De vero falsoque bono (Critical edition) [M]. Bari, Adriatica Editrice, 1970:79.
参考文献:
外文文献:
[1]Eugenio Garin, La cultura filosofica del Rinascimento italiano [M]. Bompiani, 2001.
[2]Giorgio Radetti. Lorenzo Valla: scritti filosofici e religiosi [M]. Sansoni, 2009.
[3]Giovanni Gentile. Storia della filosofia italiana (fino a Lorenzo Valla) [M]. Sansoni, 1961.
[4]Mariangela Regoliosi. Lorenzo Valla e la Riforma del XVI secolo [C]. Studia Philologica Valentina, 2007.
[5]Mario Fois. Il pensiero cristiano di Lorenzo Valla nel quadro storico-culturale del suo ambiente [M]. Libreria editrice dell’Università Gregoriana, 1969.
[6]Maristella De Panizza. Lorenzo Valla, ?De Vero falsoque Bono? (critical edition) [M]. Adriatica Editrice, 1970.
[7]Riccardo Fubini. Umanesimo e secolarizzazione da Petrarca a Valla [M]. Bulzone Editore, 1990.
[8]Maristella De Panizza, A Defense of Life. Lorenzo Valla’s Theory of Pleasure [M]. Wilhelm Fink Verlag, 1985.
中文文献:
[9]Allen G. Debus,周雁翎.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 [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0]Eugenio Garin,李玉成. 意大利人文主义 [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1]H.Tristram Engelhardt,李学钧,喻琳. 生命伦理学和世俗人文主义 [M].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12]Jacob Burckhardt,何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M]. 商务印书馆,1979.
[13]蒋承勇. 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 [M]. 人民出版社,2005.
[14]刘明翰等. 欧洲文艺复兴史:哲学卷 [M]. 人民出版社,2008.
[15]吕同六等. 意大利文艺复兴——历史与现实性 [M]. 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16]米辰峰. 劳伦佐·瓦拉的生平与思想 [J]. 史学月刊编辑部,2004.
[17]宋希仁. 西方伦理思想史 [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8]王军,徐秀云. 意大利文学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19]张椿年. 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 [M].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本文是2013年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Young Elite Teacher Project,YETP0834)成果之一。在写作过程中,本人得到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军教授、麦克雷教授(Michele Ferrero)、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田时纲研究员、文学研究所吴正仪研究员、安娜·内托教授(Anna Netto)和张明明博士夫妇、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卡罗·卫芥教授(Carlo Vecce)、佛罗伦萨大学玛利安杰拉·雷格里奥西教授(Mariangela Regoliosi)、里卡多·福比尼教授(Riccardo Fubini)、罗马智慧大学罗贝托·安东内利教授(Roberto Antonelli)的帮助或指正,在此一并感谢。
作者简介:李婧敬,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歐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