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迅到莫言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j4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的毕业论文《诺贝尔文学奖离中国还有多远》该怎么写下去啊!”据说这是一个大四学生的QQ签名,近几天在网上以段子的方式广泛流传。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诺贝尔文学奖离中国作家到底有多远”式的提问几乎成了中国文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尤其在每年10月前后诺奖揭晓的那段日子,对这道题的解答就变得迫切而艰难。
  准确地说,中国作家患上“诺贝尔文学奖焦虑症”,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作家》杂志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回忆说:“在整个80年代,诺贝尔文学奖情结弥漫着京城,甚至有一些文坛前辈在著名报刊著文探讨,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作家无缘?大有愤愤不平的感觉。”
  1927年,在中国考察的瑞典文学院院士斯文赫定曾考虑提名鲁迅,被婉言拒绝。鲁迅在给“中间人”台静农的信中说:“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鲁迅无疑是清醒的,但他的话仿佛一道紧箍咒,在此后的许多年中牢牢套在饥渴难耐的中国作家头上,直到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荒地上终于长出了“红高粱”。
  不过,莫言的获奖,真的会成为治疗中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焦虑症”的一剂良药吗?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狂喜并惶恐”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正式宣布前20分钟,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彼得·恩格隆德给莫言打了个电话,告知他得奖的消息。恩格隆德告诉媒体记者,当时莫言的反应是:“He was overjoyed and scared(他狂喜并惶恐)”。
  这多少凸显了中国作家长期以来对诺奖的扭曲心态:既渴望,又自卑。莫言也承认,自己对获奖并没有太多期待:“我一直感觉诺贝尔文学奖离我非常遥远,全世界有很多优秀的、伟大的作家,都在排着队等候,轮到我这么一个相对‘年轻’的作家可能性很小,所以刚接到这个消息感到很惊讶。”
  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里,鲁迅、胡适、林语堂、老舍、沈从文、巴金、王蒙、北岛……许多中国作家都曾主动或被动地在诺贝尔文学奖前排队。
  首先是“拒绝提名”的鲁迅,不少人在潜意识里把他等同于拒绝领奖的萨特。但事实却让我们泄气:被提名诺奖不是多么重要的荣誉,世界各国的高等院校文學教授和语言学教授都有资格作为提名人,每年获得提名的作家都有二三百号,要最终获奖还得经过重重筛选。所以说,鲁迅即使被提名,能否获奖,还很难说。
  据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瑞典文学院惟一的汉学家马悦然透露,如果沈从文没有去世,1988年就肯定能获奖—而他不幸在当年5月去世。马悦然说,这个话他本不应该说,因为按规定,任何与诺贝尔文学奖有关的事情,都有50年的保密期。虽然马悦然的话无从验证,但自尊心得到些许满足的中国人大都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既感到欣慰,又遗憾不已。
  而另一位中国作家老舍,也曾被风传因为1966年去世,而遗憾地没有获得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让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捡了个便宜。由于这个有板有眼的说法是老舍的儿子舒乙说的,所以大家都半信半疑。还好,要验证舒乙的说法,只要再等6年就可以了。
  几十年来,借诺奖炒作的中国作家数不胜数,甚至还包括桀骜不驯的李敖,2000年,有媒体报道说他凭借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获得提名。而围绕着马悦然更是谣言纷起,去年的“受贿门”事件更逼他公开抖出“中国作家”的丑闻:每个月,他都会收到来自中国作家的作品和信件,“信的内容,不外乎是要我帮助他们,当然与诺奖有关”,其中“一位山东的文化干部在两年之内给我写过十八封信,其中说他本人很阔,奖金我可以留下,名誉归他”。
  关键是翻译
  不可否认,没有西方文学的影响,就没有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上世纪80年代,一批中国作家、诗人在模仿西方中成长,成为今天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在向西方看齐的过程中,中国作家渴望受到西方认可,渴望跻身世界文坛。而作为世界最重要文学奖项的诺贝尔文学奖,自然而然成为中国作家心目中的桂冠。
  因此,只要是获诺奖作家的书,在中国出版时一定会标明“诺贝尔文学获得者”,成为普通读者辨识国外作家分量的一个重要标签。不少诺奖得主的书在中国风靡一时,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次莫言获奖,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在对他的介绍中,也指出他的小说让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作品。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近20年在欧美漂泊的诗人北岛一度被认为离诺奖最近。进入2000年后,莫言、余华开始替代北岛,被认为是中国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从1994年《活着》被翻译到法国开始,余华的作品不断被翻译到西方国家。去年余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的《兄弟》、《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都已被翻译到二十个国家,而即使“翻译得不多”的《在细雨中呼喊》,也被翻译到七八个国家。其中,法国出版了他绝大部分作品,韩国更是出版了他所有作品。
  中国作家心里都清楚,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自己的作品要征服外国读者,关键还是翻译。
  在获诺奖前,莫言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在美、日、法、意、德等国家出版,使他成为中国当代最有世界性知名度的作家之一,尤其是他十几部小说的英语译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和三部主要作品的瑞典语译者陈安娜,成为他获奖的重要因素。对莫言获奖唱反调的德国汉学家顾彬,就将莫言的获奖归功于葛浩文的翻译。
  “在中国有许多(比莫言)更好的作家,他们不那么著名,是因为他们没有被翻译成英文,也没有葛浩文这样一位杰出的美国翻译家。”顾彬说。
  出生于1939年的葛浩文,20世纪60年代在台湾学习汉语,后获得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目前是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他翻译了包括莫言、萧红、白先勇、张洁、杨绛、贾平凹、李锐、苏童、王朔、虹影、阿来等20多位中国作家的作品,用严谨而讲究的语言,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欧美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译介幅度不断加大。然而,顾彬和葛浩文都批评中国不够重视翻译。“目前中国对文学翻译重视不够,是错误的”。顾彬说。葛浩文则表示,中国在推动和资助文学翻译方面的确是落后了。“美国、欧洲的一些国家,以及日本,都在积极资助以各种外语为母语的译者,促使其作品进入这些语言区的本土市场。中国在这方面理应做得更好。”
  提升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
  就在两年前的首届“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美国翻译家白睿文提供了一个让中国作家触目惊心的数据:“2009年,全美国只出版了8本中国小说,仅占美国外国文学出版总数的4%。”英国翻译家蓝诗玲则以一个形象的说法,表明中国文学在英国的推介情况同样糟糕:“在英国剑桥大学城最好的学术书店,中国文学古今所有书籍也不过占据了书架的一层,其长度不足一米。”
  此次莫言的获奖,多少缓解了中国文坛的焦虑和不自信的情绪,对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也会有一定提升。中国作家协会在贺辞中称:“莫言的获奖,表明国际文坛对中国当代文学及作家的深切关注,表明中国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围绕着莫言获奖,不少“狗血”言论在网上蔓延。其中最典型的,是将莫言诺奖与国家强盛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的诺奖梦背后,闪烁着文化复兴梦和大国崛起梦。
  “莫言获奖是诺贝尔委员会的一个大战略,可以看出诺贝尔委员是从全球格局和视角下考虑看待这个事情的。这次获奖可以视作是诺贝尔委员会对中国崛起的肯定,是对中华文明、中国成就的肯定。”面对莫言获奖这一“里程碑式的时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以外交部发言人的口吻说。
  他的话在新浪微博上被转发2万多次,引起上万网友吐槽。“莫言获奖不代表中国文學的崛起,中国文学依然乏善可陈。” 学者张鸣则表达了不同看法。
  莫言获奖次日,新华读书对此展开了一项调查。截止到记者发稿时,52%的网友认为莫言获奖会激发大批作家创作热情,涌现更多优秀作品;64.8%的网友认为莫言获奖能提升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
  作家韩东表示,莫言获奖首先对其个人意义重大,其次可促使西方更加关注中国当代文学。朱大可、马悦然等众多作家、评论家、汉学家均持类似看法。
  “对年轻作家而言,这种大奖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它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严重衰退的中国文学,为青年写手们提供了无限美妙的荣誉前景。”朱大可说。
  莫言想不想得诺贝尔奖?如果我说不想,那我太装孙子了!能正大光明地获得百万奖金有什么不好?我是想得,但我怎么得啊?难道我知道怎样写才可以得奖吗?难道我会为了这个奖来改变自己的创作吗?
  (2006年,接受《南方周末》专访)
  那些与诺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作家
  鲁迅
  1927年,瑞典文学院院士斯文赫定到中国考察时,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被鲁迅婉言谢绝。
  林语堂
  1975年夏,国际笔会在维也纳召开,林语堂被选为副会长,国际笔会还推荐林语堂获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结果,该年诺贝尔文学奖给了意大利诗人蒙塔莱。
  老舍
  老舍的儿子舒乙曾披露,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投票结果的第一名就是老舍。但瑞典方面得知老舍已经去世,于是将奖项授予日本的川端康成。
  沈从文
  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曾透露,1988年沈从文是最有机会获奖的候选人,但可惜的是,他于1988年5月10日去世,因此与诺奖失之交臂。
  巴金
  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曾推选中国著名作家巴金角逐2001年诺奖,但最终该年度的诺奖授予英国籍特立尼达作家奈保尔。
  王蒙
  美国一文学团体曾提名王蒙参加2000年诺奖的评选,称“他的巨大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造就了他成为一代文化大家和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家”。
  李敖
  2000年,台湾媒体爆出新闻说“李敖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李敖所著的《北京法源寺》因此而洛阳纸贵,甚至连本来冷冷清清的法源寺也跟着火了起来。
  北岛
  2000年前后,中国诗人北岛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欧洲各大博彩公司的获奖热门作家名单中。但最后,北岛总与该奖失之交臂。
其他文献
资本主义已让太多人感到失望  皮凯提(Thomas Piketty)《21世纪资本论》今年3月英译版发行后,立即引爆话题,热销全球。书中,他以完整的数据证明了“财富世袭”的事实,巨大、强烈,但又合情合理地掀起一阵资本主义反思狂浪。  得到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法国经济学家提霍勒(Jean Tirole),他一路走来的研究著述,几乎也都冲着资本主义的毛病。“他虽然研究产业理论,着重寡占、公用事业领域,
每天早上六点,当窗外的热气球飘满玫瑰色的山谷,他便翻身起床,给大家做早餐。这个半工半读的土耳其少年,在卡帕多奇亚的格雷梅小镇一家旅店工作。十多年来,这里旅游业越来越旺,热气球从零到一天升降百来个,他的人生轨迹也随之改变:报考旅游专业,学英语,韩国游客增多后,开始对韩国文化好奇,却不知为什么在某个清晨喜欢上一个独自投宿的中国女生。  他把脸憋得红红的,用不够熟练的英文问我,中国各地方言里“我爱你”怎
品牌也有本命年吗?需不需要去安太岁?  如果有,蛇年一定就是宝格丽的本命年了。他们的“Serpenti蛇形珠宝表”实在经典。可惜我们没有“豹年”,不然卡地亚也可以热闹一番。  总而言之,因为华人市场大盛,众品牌无不设法制作各种精美珍贵的蛇形表款,来抢市场。  蛇,并不是一个好处理的主题。即使是华人,很多也都会以“小龙年”来代替。蛇年的吉祥话是最难想的吧!由此可见,今年要叫瑞士人处理蛇的主题,可真是
1945年8月15日正午12时,东京传来裕仁天皇“停战诏书”的录音讲话,他用略带嘶哑的声音,正式宣布日本向盟国无条件投降,命令入侵各国的330万日军一律放下武器,停止作战。至此,中华民族历经14年山河尽染血与泪的抗日战争宣告取得全面胜利。这一天,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满含热泪,提笔写下《凯歌》:胜仗!胜仗!日本跪下来投降!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踏破
托马斯·皮克迪小档案  1971年生,法国经济学家、巴黎经济学院教授,精于研究经济不平等问题。已婚,有3个女儿;是神童型学者,18岁进大学,22岁获法国经济学院和伦敦政经学院双博士学位;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当两年助理教授,在柏克莱加州大学驻足半年即返回法国,政治立场倾向于法国社会党。他花15年的时间,搜罗19世纪与20世纪欧洲国家收入与纳税材料,写成《21世纪的资本》。  美国学术界和读书界已多年
一个企业能在英国获得成功并不意味着也能在美国获得成功,著名连锁超市特易购(Tesco)在美国市场的遭遇就是一个例证。  特易购2007年曾在美国推出一家名叫“Fresh
亮堂的岳家屋内,空气像要快被什么撕裂。因被认为打破了家中最重要的一口缸,岳飞之子岳云低着头不知所措。岳飞母正色道:“棍棒之下出孝子,以后岳云归我管。”岳飞妻不服:“我儿,我管。”双方相持不下。岳云把脸偷偷转向岳飞,迷茫地问:“爹,我从谁?”  “从我。”“从我!”难题瞬间抛向岳飞,一对婆媳各自拽着他的衣角,使出浑身解数。从母?从妻?“唰”,岳飞无奈甩开一张招兵令:“我……我从军!”  台下观众爆笑
一心一衣  MSGM 心形图案嵌花羊毛毛衣  MSGM羊毛混纺裹身迷你半身裙  早秋将至,要献上温暖,不如选择这款质地轻盈的羊毛套装。毛衣肩饰与迷你裙对比鲜明的心形图案,质地易于层搭,整套着装显得时尚俏丽,分开搭配亦全年适合。  毛衣 USD 285.49  裙子 USD 251.36 爱藏脚下  CHARLOTTE OLYMPIA Love Me  心形贴花绒面革高跟鞋  爱对了人,情人节每天都
一说到零食总是联想到超高的热量吗?但有些零食可是能让人从里到外变年轻的“好物”,丢掉那些只会让你长肉的坏零食,换上黑巧克力、杏仁、芝麻、酸梅这些好零食吧!  好零食1号:黑巧克力  巧克力是女人难以拒绝的“疗愈系”零食,心情不好、好朋友闹脾气都想来一块。研究指出,摄取过多的糖分会造成醣老化,并破坏好皮肤最需要的胶原蛋白,其实,只要选对种类,大啖巧克力还会让人变年轻!来自瑞典的研究指出,一周吃两片黑
中国最新一代战机歼31和运20军事运输机在珠海航展亮相。歼31有第四代战机的隐形、超音速、超视距打击等先进能力和技术,定位为中型战机,和重型战机歼20“高低搭配”。军事专家认为歼31在国际市场上具价格优势。  很少能有一架飞机像歼31这样引起如此巨大的关注,在两年前的珠海航展上,它的一架小小模型已经备受瞩目,人们猜测这便是中国最新的第四代中型战机。到了2014年,这款中国第四代战机终于揭开了神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