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能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获得更多的情感经历,完善他们的健康人格,升华他们的综合感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丰富他们的情感内涵。
【关键词】语文 情感渗透 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61-02
文字是知识传播的媒介,也是情感表达的载体。语文教学中我们除了引导学生做好基础知识学习之外,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经历,通过课文知识、课外知识的综合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情感认知,不断升华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他们的综合学习效率。
一、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感受情感基调
作为一项人文学科,语文教学中我们除了做好基础的字、词、句、段、章教学之外,更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情感基调与情感内涵,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也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可见朗读是语文阅读学习的重要形式。朗读的过程把抽象的文字化为具体的声音,把储存信息的文字符号载体变成带有朗读者情感色彩的抑扬顿挫的语音,往往会还原出作者本身所要传达的情意,这样才能更好地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理解。如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口无心,很难收到阅读的效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朗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
比如教师要做好示范朗读,引导学生听中生情。学生通过听,通过观察教师朗读时的表情,初步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是喜爱还是愤恨?是讽刺还是赞美?从而正确把握自己的情感,逐渐培养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渗透情感内涵的能力。另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自己朗读,让学生在自行阅读中感悟文章的情感内涵。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学生必须要自己朗读,才能借助体味和揣摩课文内在意蕴。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体验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准确把握文章情感基调,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作品中的人物、情景来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这样的阅读方式能够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情感体验,深化他们对于课文中心思想的整体感知。
二、通过情境创设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中学生由于情感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文章的情感难以完全体会。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来创设不同的情境,以便能够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进行文章情感内涵的体会,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比如教师可以创设模拟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理解与感悟。比如在教学《春》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演示春天的花花草草、春天的动物、春天的景象。让学生能够随着课文内容、跟着教学情境感受到春天的生命力,体会到春天的生机勃勃。深化他们对于春天的综合情感认知。
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探究学习,提升他们的情感認知。比如在教学《观沧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学生提问:如果一个人总把精力放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事事斤斤计较,还会有宽广的胸怀吗?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有豁达的情怀、宽阔的胸襟?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进行诗词的阅读,体会诗人的远大抱负!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场景来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散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自己与父母相处的态度进行思考:如果你是文章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处理母亲与儿子的分歧呢?你在家的时候是怎么处理与父母的矛盾呢?让青春期的孩子们能够通过饱含深情的课文学习来养成尊老爱幼、及时行孝的良好品质,升华他们的情感认知。
三、通过知识整合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
语文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涉及我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进行知识整合,将自己的各项学习认知、生活体验进行归纳梳理,不断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更好的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比如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获得良好的语言交流技能与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好的开展学习生活。语言是人与人进行知识交流、情感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抽象意识的物质外壳,是意识的基本载体。人们总是通过语言来加深认识,加强了解,交流思想,增进感情。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运用自身巧妙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分析,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丰富他们的学习心得。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感情,以声带情。含情的语言能使人受到感染,引起共鸣。以恰如其分的情感、精当准确的措辞、绘声绘色的讲述,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与学习感知。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语言表达技巧,收获更多的语言知识,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此外教学中我们也要善于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升华他们的情感认知。比如在教学《春》一课的时候,除了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教师还可以运用相关的描写春的诗词(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歌唱春天的歌曲(《春泥》《春天的故事》《春天在哪里》)、关于春天的名句(一年之计在于春)、美文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让他们能够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音像资源、通过不同的感知器官来感受到更多的春日特征,体会到大自然的可爱,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不断完善他们的情感认知,进而更好的丰富学生对于自然变化、对于美好事物的综合体验。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渗透教育对于加深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经历有着重要的促进价值。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情感基调,通过情境创设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知识整合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养成良好的情感认知,培养学生样测量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高峰.多元渗透,优化语文情感教育《语文天地》.2017.
[2]路华俊.感性课堂中的情感渗透——关于初中语文情感教育融合思路研究《中华少年》.2017.
【关键词】语文 情感渗透 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61-02
文字是知识传播的媒介,也是情感表达的载体。语文教学中我们除了引导学生做好基础知识学习之外,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经历,通过课文知识、课外知识的综合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情感认知,不断升华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他们的综合学习效率。
一、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感受情感基调
作为一项人文学科,语文教学中我们除了做好基础的字、词、句、段、章教学之外,更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情感基调与情感内涵,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也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可见朗读是语文阅读学习的重要形式。朗读的过程把抽象的文字化为具体的声音,把储存信息的文字符号载体变成带有朗读者情感色彩的抑扬顿挫的语音,往往会还原出作者本身所要传达的情意,这样才能更好地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理解。如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口无心,很难收到阅读的效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朗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
比如教师要做好示范朗读,引导学生听中生情。学生通过听,通过观察教师朗读时的表情,初步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是喜爱还是愤恨?是讽刺还是赞美?从而正确把握自己的情感,逐渐培养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渗透情感内涵的能力。另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自己朗读,让学生在自行阅读中感悟文章的情感内涵。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学生必须要自己朗读,才能借助体味和揣摩课文内在意蕴。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体验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准确把握文章情感基调,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作品中的人物、情景来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这样的阅读方式能够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情感体验,深化他们对于课文中心思想的整体感知。
二、通过情境创设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中学生由于情感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文章的情感难以完全体会。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来创设不同的情境,以便能够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进行文章情感内涵的体会,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比如教师可以创设模拟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理解与感悟。比如在教学《春》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演示春天的花花草草、春天的动物、春天的景象。让学生能够随着课文内容、跟着教学情境感受到春天的生命力,体会到春天的生机勃勃。深化他们对于春天的综合情感认知。
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探究学习,提升他们的情感認知。比如在教学《观沧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学生提问:如果一个人总把精力放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事事斤斤计较,还会有宽广的胸怀吗?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有豁达的情怀、宽阔的胸襟?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进行诗词的阅读,体会诗人的远大抱负!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场景来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散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自己与父母相处的态度进行思考:如果你是文章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处理母亲与儿子的分歧呢?你在家的时候是怎么处理与父母的矛盾呢?让青春期的孩子们能够通过饱含深情的课文学习来养成尊老爱幼、及时行孝的良好品质,升华他们的情感认知。
三、通过知识整合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
语文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涉及我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进行知识整合,将自己的各项学习认知、生活体验进行归纳梳理,不断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更好的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比如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获得良好的语言交流技能与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好的开展学习生活。语言是人与人进行知识交流、情感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抽象意识的物质外壳,是意识的基本载体。人们总是通过语言来加深认识,加强了解,交流思想,增进感情。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运用自身巧妙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分析,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丰富他们的学习心得。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感情,以声带情。含情的语言能使人受到感染,引起共鸣。以恰如其分的情感、精当准确的措辞、绘声绘色的讲述,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与学习感知。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语言表达技巧,收获更多的语言知识,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此外教学中我们也要善于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升华他们的情感认知。比如在教学《春》一课的时候,除了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教师还可以运用相关的描写春的诗词(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歌唱春天的歌曲(《春泥》《春天的故事》《春天在哪里》)、关于春天的名句(一年之计在于春)、美文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让他们能够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音像资源、通过不同的感知器官来感受到更多的春日特征,体会到大自然的可爱,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不断完善他们的情感认知,进而更好的丰富学生对于自然变化、对于美好事物的综合体验。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渗透教育对于加深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经历有着重要的促进价值。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情感基调,通过情境创设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知识整合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养成良好的情感认知,培养学生样测量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高峰.多元渗透,优化语文情感教育《语文天地》.2017.
[2]路华俊.感性课堂中的情感渗透——关于初中语文情感教育融合思路研究《中华少年》.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