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以396名大二年级英语学习者为被试,探讨了我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焦虑诱发因素及表现特征,研究结论如下:英语写作焦虑主要包含写作者个体焦虑诱发因素(表达能力、语言能力和篇章能力)和写作过程焦虑诱发因素(评阅反馈、任务特征和输出方式)六个构成成分;英语写作焦虑及其诱发因素表现不存在性别差异,不同性别英语学习者在课堂英语写作过程中普遍存在英语写作焦虑情绪;英语写作焦虑及其诱发因素与英语写作水平变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语言能力和评阅反馈两个诱发因素联合对英语写作水平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语言能力诱发因素
【机 构】
: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天津 3002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396名大二年级英语学习者为被试,探讨了我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焦虑诱发因素及表现特征,研究结论如下:英语写作焦虑主要包含写作者个体焦虑诱发因素(表达能力、语言能力和篇章能力)和写作过程焦虑诱发因素(评阅反馈、任务特征和输出方式)六个构成成分;英语写作焦虑及其诱发因素表现不存在性别差异,不同性别英语学习者在课堂英语写作过程中普遍存在英语写作焦虑情绪;英语写作焦虑及其诱发因素与英语写作水平变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语言能力和评阅反馈两个诱发因素联合对英语写作水平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语言能力诱发因素对英语写作水平影响力大于评阅反馈诱发因素.
其他文献
中世纪英国诗人约翰·高厄在他的盎格鲁-诺曼语诗歌《人类之镜》中进行社会批判和道德考量.本文旨在回归语境,研究高厄如何采用拟人化寓言、等级讽刺文和训诫文等形式阐释罪恶和美德的关系,表达对道德丧失的愤怒,并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扩大道德说教范围,达到向社会说教之效,与同时代文本构成互文.在14世纪70年代英国内外交困的境况下,高厄为个人救赎和社会发展谏言,表达了对精神家园和社会风气的道德召唤.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相关课程具有天然的思政优势,但因课程开设的诸多现状和特点,其课程思政容易陷入“各自为政”“老生常谈”的局面.本文以四川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的教改实践为基础,提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课程思政一体化”模式,充分挖掘显性和隐性思政元素,从个人层面、家国层面和国际层面进行一体化思政教育,旨在打破课程间壁垒,探讨课程思政更为行之有效的新思路.
英语教育是能力、知识与人格塑造相结合的全人教育.课程思政就是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产出导向法(POA)也是契合教学需求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教育教学理论.该体系构建运用POA理论框架,从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方面,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一次实践,最终使思政教育与英语写作教学协调同步,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在英语写作表达中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而且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成为具备明辨是非、人文素养、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国家传播是由国家(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实施或引导展开的,反映了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意志系统化的社会传播活动.区别于传统以官方为主体、内容大多关涉重大议题的硬传播活动,新时代的国家传播更加侧重通过软传播的方式来勾勒一国形象,其过程具备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主要围绕文化生活主题等特征.在此时势背景下,本文主要探讨作为西方饮食文化代表的意大利饮食文化在国家传播这一层面上的话语实践,其中包括对话语内容的符号化、话语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在话语传播策略上使用多重媒介三个方面的讨论,以期揭示意大利依凭符号化传播活动成功建构
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狂人日记》莱尔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分析两个版本的译者翻译风格,并结合译者时代背景、翻译标准和策略、翻译目的三个方面进一步探究译者风格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杨、戴译本短句多,口语特征明显,句式灵活多变,更易读;莱尔译本句法复杂度高,长句多,口语特征略微平缓,文学性更强.本研究旨在促进《狂人日记》的跨文化交流和传播,延续和扩展鲁迅作品生命的长度和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