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六回开头写西门庆与夏提刑接了新巡按,至晚来家,有平安进门就禀:“今日有东昌府下文书快手,往京里顺便捎了一封书帕来,说是太师爷府里翟大爹寄来的书与爹。”又:“蔡状元那日封了一端绢帕、一部书、一双云履;安进士亦是书帕二事、四袋芽茶、四柄杭扇。各具宫袍乌纱,先投拜帖进去。西门庆冠冕迎接至厅上,叙礼交拜。家僮献毕贽仪,然后分宾主而坐。”第三十四回写应伯爵走到西门庆书房内,见“两边彩漆描金书橱,盛的都是送礼的书帕、尺头,几席文具书籍堆满”。这里的“书帕”就兼具多重含义:一是指书信;二是指巾帕;三是指书籍和巾帕的结合体,即线装书加上包书之绢帛。
明代中期以降,凡官司到任、任满入觐、奉使回朝的官员,例以一书一帕或一书二帕馈赠亲故津要,成为一种官场礼仪风俗。其书即所谓的“书帕本”,多以官银刊刻,“其仓卒不暇自刊者,则因旧官司所刊稍改面目而用之”,对内在质量了不经意,而受者更不关心,故“其不工反在坊本下”,为后人所诟病。万历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以及政治的腐败,书帕更易为金银珠宝,而成贿赂之雅称、金银之别名。至此,“书帕”完成了从书信、书籍、礼品到金玉的角色转变,堪称是中国书籍社会史上的独特个案。
书博风雅帕示礼仪—书帕之缘起
书帕,本指书与帕两物。古人书信,通常函一封,帕三幅;又指书籍与巾帕。正如《西京杂记》所谓:“秘阁图书,表以牙签,覆以锦帕。”至此,书与帕已经联系在一起了。
“帕”之所以能与“书”联为一体,乃是因为其本身有着礼仪的内涵。帕即巾帕,汉代刘熙《释名》:“巾,谨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当自谨修四教也。”同时,作为一种成人服饰,帕本身也是高雅的象征,所以汉末“以幅巾为雅”,袁绍之徒“虽为将帅,皆著缣巾”。魏晋南北朝时期,巾帕也被当做重要的礼品。东晋大将军王敦欲伐梁州刺史甘卓,“遣使送大巾”。梁武帝礼聘陶弘景,“手敕招之,锡以鹿皮巾”。直到明代,巾帕仍然作为一种常见的礼品。卒于弘治十二年(1499年)的王在其《寓圃杂记》卷四中记载玄妙观道士张宗茂尸解之前,“凡亲故同袍之家,皆往奉手帕一方为别”。另《明史》卷一六三《鲁铎传》记载正德初年,“大学士李东阳生日,铎为司业,与祭酒赵永皆其门生也,相约以二帕为寿。比检笥,亡有……”耿定向《先进遗风》卷上:“有兴化守亦公(李东阳)门下士,以觐事至京,缄两帕四扇令从吏馈公。公曰:‘扇以染翰固可,但多帕奈何?’吏顿首于庭,乃启缄取扇而归其帕。”可见当时以帕为礼颇为盛行。
从明朝中期以后,以书为礼之风大行于官场,所谓“今宦途率以书为贽,惟上之人好焉”。成书于弘治初年的陆容《菽园杂记》卷十在谈论出版业复兴时也涉及刻书送礼的风气:“宣德、正统间,书籍印版尚未广。今所在书版,日增月益,天下右文之象,愈隆于前已。但今士习浮靡,能刻正大古书以惠后学者少,所刻皆无益,令人可厌。上官多以馈送往来,动辄印至百部,有司所费亦繁。”其实这种风气的流行还要早得多。成化七年(1471年)湖广按察司佥事尚褫上奏:“《大统历》,我国家正朔所系,近在外两司官视为家藏之书,滥作私门之馈,纸费动以万计,航运巨如山积,无非借以结权贵,求名誉,而图升荐也。”(《明宪宗实录》卷九三)正德年间的陆深《金台纪闻》则写道:“胜国时郡县俱有学田,其所入谓之学粮,以供师生廪饩,余则刻书以足一方之用,工大者则纠数处为之,以互易成帙,故雠校刻画颇有精者,初非图鬻也。国初下江南郡县,悉收上国学,今南监十七史诸书,地里岁月勘校工役并存,可识也。今学既无田,不复刻书,而有司间或刻之,然以充馈赆之用,其不工反出坊本下,工者不数见也。”前引《先进遗风》卷下记载:梁材在正德年间为杭州守,“会入觐,止具一书二帕以贽京贵,橐中无一长物,知者诧之”。李乐《见闻杂记》卷二:“吾乡孙屏石公,前嘉靖戊戌进士。余询前时大座师受礼不,公曰:时二主考为费公某、公某,出帘即分付曰:‘诸生休听人言,买坏了段币,每生各具清帕四方、书一册送我两。’一时诸进士皆如其言。”嘉靖年间这种情况已经非常严重,清官海瑞“访得各抚院按院临将复命,往往牌行府县印刷书籍,为入京封帕,用费以数十两,计工百余两亦有之,合各府县算,不啻数百两矣”。于是行文禁约,以整饬政风。
当然,也有单独以书为礼的,《先进遗风》卷下:“方司徒公钝,当分宜柄国时,宠赂滋章,天下仕宦靡然顾化,即下之簿丞尉,无不贿其里之尊贵以邀庇植,而里之尊贵人亦多以是为饵若辈计者。公见里中此辈以竿牍通者,辄峻却之。其人或因以请曰:‘此具薄俸,非取诸民也。’……或复曲为词曰:‘此书一帙耳。’公则又曰:‘余一自入仕,所习惟一《大明律》耳,何暇读他书?书积不读,而徒以累他日归途夫役,大非阴德事也。’竟片札不受。”也有单独以帕为礼的,焦《玉堂丛语》引《国琛录》:“石公瑶,澹约性成,躬躬自戢,位跻台鼎,供具如寒素士。正德末造,侈局肇开,公不逐世好,亦不迥立异帜。嘉靖初入阁,严戒阍从,不滥交与,谒者以帕为仪,见则还贽。”而从《金瓶梅词话》的书帕例证中还可看出,送礼与受礼者并不局限于官员,书帕本也不是自家随时刊刻的,赠遗书帕已经成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交往的一种普遍的礼节和时尚。
书帕之风的兴起,首先是基于明代印刷复制业的空前发展,刊刻图书的成本大为降低,周期大为缩减,使得刻书为礼既可行,又风雅;同时也源于官场恶风的浸染,明代官俸最薄,加之实行俸钞折色,自洪武晚年已“渐启贪赂之习”,以至“官以赂升,罪以赂免,辇毂之下,贿赂公行,郡县之间,诛求无忌”,而书帕不过其一个名目而已;此外,其中也有明人“立名不朽”的因素在。于是乎,官刻纷纷,书帕大行,“则诸经史类书卷帙丛重者,不逾时而集矣。朝贵达官多有数万以上者,往往猥复相糅,芟之不能万余,精绫锦标,连窗委栋”(《经籍会通》)。
贿赂雅称金银别名—书帕之异化
官场应酬、礼尚往来的书帕之风,可谓附庸风雅之举。而当这种雅贿之风弥漫于官场士林时,就不免甚而过之,走向极端。正如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监本二十一史》所说:“至于历官任满,必刻一书,以充馈遗,此亦甚雅,而卤莽就工,殊不堪读。”又注谓:“昔时入觐之官,其馈遗一书一帕而已,谓之书帕。自万历以后,改用白金。”书帕也因之异化为贿赂的代名词,即所谓的“书帕仪”、“书帕金”。
其实自嘉靖末年开始,书帕已经不再纯粹,而要夹带黄白了,官场问候之礼逐步演变为一种公贿行为。前引《先进遗风》卷下载耿定向督学南畿,“得士甚盛,士入长安,多持贽来见公。公他物无所受,独受书,即书中有缄金,亦令去金而受之,邸中书积与廪齐”。隆庆以后,“书帕仪”就更为通行。前引李乐《见闻杂记》载平湖令谢良弼隆庆五年(1571年)应朝,“在官无所取,空囊北上,于京官书帕仪概不相通,毁誉得失之际,漠然不介其怀也”。而“自谓俭约过人”的李乐,也不能免俗,“自揣不及谢君”,感叹“贤矣哉”!同时再三感慨书帕之仪“迄今难言哉!难言哉”!
此风一开,其长何有底止!艾纳居士《豆棚闲话》第四则“藩伯子破产兴家”说阎光斗为万历初年进士,初为昆山知县,行取吏科给事,自到了吏科,连上了两三个利害本章,“那在外官儿人人惧怕,不论在朝在家,天下的贪酷官员送他书帕,一日不知多少”。所谓“上台礼仪不缺,京中书帕不少”成了为官必备的常识;而“仕途包封书帕”也贻累不浅,被称为“屈辱十八事”之一。明徐树丕《识小录》卷四《禁书帕》言:“往时,书帕惟重两衙门,然至三四十金至矣。外舅宫詹姚公为翰林时,外官书帕,少者仅三四金,余所亲见。此不过往来交际之常,亦何足禁?自今上严旨屡申,而白者易以黄者矣。犹嫌其重,更易以圆白而光圜者。近年来每于相见揖时,一口叙寒暄,两手接受。世风日偷,如江河之下,不可止矣。”徐树丕外舅(岳父)姚希孟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其叙述当可代表万历末年的状况。而成书于万历癸丑年(1613年)的顾起元《说略》记载:“晋抚缺,晋人尹同皋、潘云翼欲推其座师郭尚友。时魏廓园掌吏科,以此公惯送书帕,为言余曰:‘书帕未足定人优劣,且今世界,馈遗公行,有以违俗为高,有以随俗为贤。有自己洁,而遗人不敢不厚;有自己浊,而遗人亦不肯过丰。其才品正邪,当另于书帕外论之。’”清姚之《元明事类钞》卷七《书帕长安》引赵南星疏:“司选者每遇退朝,群遮留讲升讲调;至署则公书私书,阗户盈几,所谓面皮世界、书帕长安也。”
巧合的是,姚希孟的进士同年韩一良成了崇祯整顿书帕的焦点人物。《明史》卷二五八《毛羽健传附韩一良传》:“澄城人韩一良者,元年授户科给事中,言:‘陛下平台召对,有文官不爱钱语,而今何处非用钱之地?何官非爱钱之人?向以钱进,安得不以钱偿。以官言之,则县官为行贿之首,给事为纳贿之尤。今言者俱咎守令不廉,然守令亦安得廉?俸薪几何,上司督取,过客有书仪,考满、朝觐之费,无虑数千金。此金非从天降,非从地出,而欲守令之廉,得乎?臣两月来,辞却书帕五百金,臣寡交犹然,余可推矣。伏乞陛下大为惩创,逮治其尤者。’”刚刚登基、励精图治的崇祯皇帝览奏甚喜,欲借此整顿吏治,端正官风,召见廷臣,令一良宣读,并嘉勉“一良忠鲠,可佥都御史”。然而在吏部尚书王永光的咄咄逼问下,韩一良唯唯不敢言。令其密奏,亦不应。一再召问,“卒以风闻谢”,而不指实。结果韩一良被罢官,而崇祯整顿书帕的行动也随之以失败告终,腐败不堪、政争不断的明朝国家机器也在内忧外患中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
官场风气如此,民间也受其影响,“书帕”几乎成了金银的代名词。张岱《柳敬亭说书》:“南京柳麻子……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王月生》:“南京勋戚大老力致之,亦不能竟一席。富商权胥得其主席半晌,先一日送书帕,非十金则五金,不敢亵订。”这里书帕的意义实际上已经等同于银两了。
体例参差刊刻拙陋—书帕本之谬
关于书帕本,袁栋《书隐丛话》谓:“官刻之风,至明极盛,内而南北两京,外而道学两署,无不盛行雕造。官司至任,数卷新书与土仪,并充馈品,称为书帕本。”而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明时书帕本之谬》专论其事:“明时官吏奉使出差,回京必刻一书,以一书一帕相馈赠,世即谓之书帕本。语详顾炎武《日知录》。王士祯《居易录》云:‘明时翰林官初上或奉使回,例以书籍送署中书库,后无复此制矣。又如御史巡盐茶、学政部郎权关等差,率出俸钱刊书,今亦罕见。宋王琪守苏州,假库钱数千缗大修设厅。既成,漕司不肯破除。琪家有杜集善本,即俾公使库镂板印万本,每部值千钱,士人争买之。既偿省库,羡余以给公厨。此又大裨帑费,不但文雅也。’按明时官出俸钱刻书,本缘宋漕司郡斋好事之习。然校勘不精,讹谬滋多。至今藏书家均视当时书帕本比之经厂坊肆,名低价贱,殆有过之。然则昔人所谓刻一书而书亡者,明人固不得辞其咎矣。”
书帕本既专为馈赆之用,借以博风雅之名,所以“潦草刊版,苟应故事”,“异书秘本,百无二三”。揆诸名实,其谬甚多,我们可以借助《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评价略窥一斑。《四库全书总目》共著录书帕本23种,提要中对其问题多有批评,颇能切中肯綮:《素王记事》条下:“体例丛脞,殊不可晓。”《治河总考》条下:“体例参差,刊刻拙陋。”《石鼓书院志》条下:“潦草漏略,殊无义例。”《群公小简》条下:“其标题颠舛,固不足深诘也。”《三事忠告》条下:“盖明人书帕之本,好立新名,而不计其合于古义否也。”《历代小史》条下:“中间时代颠倒,漫无端绪。”《医垒元戎》条下:“体例颇为参差,盖书帕之本,往往移易其旧式。”《记纂渊海》条下:“盖复经合并,益失其真……盖明人书帕之本,经校称补,率随意填刻姓名,不足为凭,亦不足为异。”《丹铅总录》条下:“校雠草率,讹字如林。”《书学会编》条下:“无一字之考证,而讹脱至不可读。”《牧鉴》条下:“所征引甚略,大抵随意摭拾,无关体要。”《中都四子集》条下:“其书刊版颇拙,校雠亦略,又于古注之后时时妄有附益,殆类续貂,遂全失古本之面目,书帕本之最下者也。”《唐文鉴》条下:“是编杂采唐文,所见殊为隘陋。”《蜀藻幽胜集》条下:“去取颇无条理,盖当时书帕之本,不足以言别裁也。”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根据四库馆臣所举例证,将书帕本归纳总结为六个特点:一是乱题书名,二是著者不明,三是体例参差,四是东拼西凑,五是校勘不精,六是刊刻拙劣,比较系统地概括了书帕本编辑出版所存在的问题。
书帕本作为明代出版世俗化的典型体现,扮演了并不光彩的社会角色。从编辑出版的角度而言,上文所列举的谬误,例证详确,编刊者自然难辞其咎。然审视四库馆臣之论,亦不免基于政治立场,失之偏颇。受其影响,叶德辉《书林清话》以下,几乎异口同声地将书帕本作为“明人刻书而书亡”的注脚,贬得一无是处,一无足取。平心而论,书帕本尽管质量不高,但毕竟使不少典籍化身百千,具有保存文献之功;尤其是其中有不少是关于地方史志、胜迹、人物之类的作品,也有多重的参考价值。例如黄裳《插图的故事》所举的翼城王泰《文潞公轩诗》三卷。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而言,书帕之风行乃是出版昌盛的一个体现,正是出版文化的发达,方使书籍发挥了多重的社会功能;也正是包括书帕本在内的明代出版物的“兴南贩北”,流通天下,才营造出晚明文化的繁华景象,这也是我们在指出书帕本之谬的同时所应辩证地看待的。
作者单位:文心出版社
明代中期以降,凡官司到任、任满入觐、奉使回朝的官员,例以一书一帕或一书二帕馈赠亲故津要,成为一种官场礼仪风俗。其书即所谓的“书帕本”,多以官银刊刻,“其仓卒不暇自刊者,则因旧官司所刊稍改面目而用之”,对内在质量了不经意,而受者更不关心,故“其不工反在坊本下”,为后人所诟病。万历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以及政治的腐败,书帕更易为金银珠宝,而成贿赂之雅称、金银之别名。至此,“书帕”完成了从书信、书籍、礼品到金玉的角色转变,堪称是中国书籍社会史上的独特个案。
书博风雅帕示礼仪—书帕之缘起
书帕,本指书与帕两物。古人书信,通常函一封,帕三幅;又指书籍与巾帕。正如《西京杂记》所谓:“秘阁图书,表以牙签,覆以锦帕。”至此,书与帕已经联系在一起了。
“帕”之所以能与“书”联为一体,乃是因为其本身有着礼仪的内涵。帕即巾帕,汉代刘熙《释名》:“巾,谨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当自谨修四教也。”同时,作为一种成人服饰,帕本身也是高雅的象征,所以汉末“以幅巾为雅”,袁绍之徒“虽为将帅,皆著缣巾”。魏晋南北朝时期,巾帕也被当做重要的礼品。东晋大将军王敦欲伐梁州刺史甘卓,“遣使送大巾”。梁武帝礼聘陶弘景,“手敕招之,锡以鹿皮巾”。直到明代,巾帕仍然作为一种常见的礼品。卒于弘治十二年(1499年)的王在其《寓圃杂记》卷四中记载玄妙观道士张宗茂尸解之前,“凡亲故同袍之家,皆往奉手帕一方为别”。另《明史》卷一六三《鲁铎传》记载正德初年,“大学士李东阳生日,铎为司业,与祭酒赵永皆其门生也,相约以二帕为寿。比检笥,亡有……”耿定向《先进遗风》卷上:“有兴化守亦公(李东阳)门下士,以觐事至京,缄两帕四扇令从吏馈公。公曰:‘扇以染翰固可,但多帕奈何?’吏顿首于庭,乃启缄取扇而归其帕。”可见当时以帕为礼颇为盛行。
从明朝中期以后,以书为礼之风大行于官场,所谓“今宦途率以书为贽,惟上之人好焉”。成书于弘治初年的陆容《菽园杂记》卷十在谈论出版业复兴时也涉及刻书送礼的风气:“宣德、正统间,书籍印版尚未广。今所在书版,日增月益,天下右文之象,愈隆于前已。但今士习浮靡,能刻正大古书以惠后学者少,所刻皆无益,令人可厌。上官多以馈送往来,动辄印至百部,有司所费亦繁。”其实这种风气的流行还要早得多。成化七年(1471年)湖广按察司佥事尚褫上奏:“《大统历》,我国家正朔所系,近在外两司官视为家藏之书,滥作私门之馈,纸费动以万计,航运巨如山积,无非借以结权贵,求名誉,而图升荐也。”(《明宪宗实录》卷九三)正德年间的陆深《金台纪闻》则写道:“胜国时郡县俱有学田,其所入谓之学粮,以供师生廪饩,余则刻书以足一方之用,工大者则纠数处为之,以互易成帙,故雠校刻画颇有精者,初非图鬻也。国初下江南郡县,悉收上国学,今南监十七史诸书,地里岁月勘校工役并存,可识也。今学既无田,不复刻书,而有司间或刻之,然以充馈赆之用,其不工反出坊本下,工者不数见也。”前引《先进遗风》卷下记载:梁材在正德年间为杭州守,“会入觐,止具一书二帕以贽京贵,橐中无一长物,知者诧之”。李乐《见闻杂记》卷二:“吾乡孙屏石公,前嘉靖戊戌进士。余询前时大座师受礼不,公曰:时二主考为费公某、公某,出帘即分付曰:‘诸生休听人言,买坏了段币,每生各具清帕四方、书一册送我两。’一时诸进士皆如其言。”嘉靖年间这种情况已经非常严重,清官海瑞“访得各抚院按院临将复命,往往牌行府县印刷书籍,为入京封帕,用费以数十两,计工百余两亦有之,合各府县算,不啻数百两矣”。于是行文禁约,以整饬政风。
当然,也有单独以书为礼的,《先进遗风》卷下:“方司徒公钝,当分宜柄国时,宠赂滋章,天下仕宦靡然顾化,即下之簿丞尉,无不贿其里之尊贵以邀庇植,而里之尊贵人亦多以是为饵若辈计者。公见里中此辈以竿牍通者,辄峻却之。其人或因以请曰:‘此具薄俸,非取诸民也。’……或复曲为词曰:‘此书一帙耳。’公则又曰:‘余一自入仕,所习惟一《大明律》耳,何暇读他书?书积不读,而徒以累他日归途夫役,大非阴德事也。’竟片札不受。”也有单独以帕为礼的,焦《玉堂丛语》引《国琛录》:“石公瑶,澹约性成,躬躬自戢,位跻台鼎,供具如寒素士。正德末造,侈局肇开,公不逐世好,亦不迥立异帜。嘉靖初入阁,严戒阍从,不滥交与,谒者以帕为仪,见则还贽。”而从《金瓶梅词话》的书帕例证中还可看出,送礼与受礼者并不局限于官员,书帕本也不是自家随时刊刻的,赠遗书帕已经成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交往的一种普遍的礼节和时尚。
书帕之风的兴起,首先是基于明代印刷复制业的空前发展,刊刻图书的成本大为降低,周期大为缩减,使得刻书为礼既可行,又风雅;同时也源于官场恶风的浸染,明代官俸最薄,加之实行俸钞折色,自洪武晚年已“渐启贪赂之习”,以至“官以赂升,罪以赂免,辇毂之下,贿赂公行,郡县之间,诛求无忌”,而书帕不过其一个名目而已;此外,其中也有明人“立名不朽”的因素在。于是乎,官刻纷纷,书帕大行,“则诸经史类书卷帙丛重者,不逾时而集矣。朝贵达官多有数万以上者,往往猥复相糅,芟之不能万余,精绫锦标,连窗委栋”(《经籍会通》)。
贿赂雅称金银别名—书帕之异化
官场应酬、礼尚往来的书帕之风,可谓附庸风雅之举。而当这种雅贿之风弥漫于官场士林时,就不免甚而过之,走向极端。正如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监本二十一史》所说:“至于历官任满,必刻一书,以充馈遗,此亦甚雅,而卤莽就工,殊不堪读。”又注谓:“昔时入觐之官,其馈遗一书一帕而已,谓之书帕。自万历以后,改用白金。”书帕也因之异化为贿赂的代名词,即所谓的“书帕仪”、“书帕金”。
其实自嘉靖末年开始,书帕已经不再纯粹,而要夹带黄白了,官场问候之礼逐步演变为一种公贿行为。前引《先进遗风》卷下载耿定向督学南畿,“得士甚盛,士入长安,多持贽来见公。公他物无所受,独受书,即书中有缄金,亦令去金而受之,邸中书积与廪齐”。隆庆以后,“书帕仪”就更为通行。前引李乐《见闻杂记》载平湖令谢良弼隆庆五年(1571年)应朝,“在官无所取,空囊北上,于京官书帕仪概不相通,毁誉得失之际,漠然不介其怀也”。而“自谓俭约过人”的李乐,也不能免俗,“自揣不及谢君”,感叹“贤矣哉”!同时再三感慨书帕之仪“迄今难言哉!难言哉”!
此风一开,其长何有底止!艾纳居士《豆棚闲话》第四则“藩伯子破产兴家”说阎光斗为万历初年进士,初为昆山知县,行取吏科给事,自到了吏科,连上了两三个利害本章,“那在外官儿人人惧怕,不论在朝在家,天下的贪酷官员送他书帕,一日不知多少”。所谓“上台礼仪不缺,京中书帕不少”成了为官必备的常识;而“仕途包封书帕”也贻累不浅,被称为“屈辱十八事”之一。明徐树丕《识小录》卷四《禁书帕》言:“往时,书帕惟重两衙门,然至三四十金至矣。外舅宫詹姚公为翰林时,外官书帕,少者仅三四金,余所亲见。此不过往来交际之常,亦何足禁?自今上严旨屡申,而白者易以黄者矣。犹嫌其重,更易以圆白而光圜者。近年来每于相见揖时,一口叙寒暄,两手接受。世风日偷,如江河之下,不可止矣。”徐树丕外舅(岳父)姚希孟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其叙述当可代表万历末年的状况。而成书于万历癸丑年(1613年)的顾起元《说略》记载:“晋抚缺,晋人尹同皋、潘云翼欲推其座师郭尚友。时魏廓园掌吏科,以此公惯送书帕,为言余曰:‘书帕未足定人优劣,且今世界,馈遗公行,有以违俗为高,有以随俗为贤。有自己洁,而遗人不敢不厚;有自己浊,而遗人亦不肯过丰。其才品正邪,当另于书帕外论之。’”清姚之《元明事类钞》卷七《书帕长安》引赵南星疏:“司选者每遇退朝,群遮留讲升讲调;至署则公书私书,阗户盈几,所谓面皮世界、书帕长安也。”
巧合的是,姚希孟的进士同年韩一良成了崇祯整顿书帕的焦点人物。《明史》卷二五八《毛羽健传附韩一良传》:“澄城人韩一良者,元年授户科给事中,言:‘陛下平台召对,有文官不爱钱语,而今何处非用钱之地?何官非爱钱之人?向以钱进,安得不以钱偿。以官言之,则县官为行贿之首,给事为纳贿之尤。今言者俱咎守令不廉,然守令亦安得廉?俸薪几何,上司督取,过客有书仪,考满、朝觐之费,无虑数千金。此金非从天降,非从地出,而欲守令之廉,得乎?臣两月来,辞却书帕五百金,臣寡交犹然,余可推矣。伏乞陛下大为惩创,逮治其尤者。’”刚刚登基、励精图治的崇祯皇帝览奏甚喜,欲借此整顿吏治,端正官风,召见廷臣,令一良宣读,并嘉勉“一良忠鲠,可佥都御史”。然而在吏部尚书王永光的咄咄逼问下,韩一良唯唯不敢言。令其密奏,亦不应。一再召问,“卒以风闻谢”,而不指实。结果韩一良被罢官,而崇祯整顿书帕的行动也随之以失败告终,腐败不堪、政争不断的明朝国家机器也在内忧外患中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
官场风气如此,民间也受其影响,“书帕”几乎成了金银的代名词。张岱《柳敬亭说书》:“南京柳麻子……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王月生》:“南京勋戚大老力致之,亦不能竟一席。富商权胥得其主席半晌,先一日送书帕,非十金则五金,不敢亵订。”这里书帕的意义实际上已经等同于银两了。
体例参差刊刻拙陋—书帕本之谬
关于书帕本,袁栋《书隐丛话》谓:“官刻之风,至明极盛,内而南北两京,外而道学两署,无不盛行雕造。官司至任,数卷新书与土仪,并充馈品,称为书帕本。”而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明时书帕本之谬》专论其事:“明时官吏奉使出差,回京必刻一书,以一书一帕相馈赠,世即谓之书帕本。语详顾炎武《日知录》。王士祯《居易录》云:‘明时翰林官初上或奉使回,例以书籍送署中书库,后无复此制矣。又如御史巡盐茶、学政部郎权关等差,率出俸钱刊书,今亦罕见。宋王琪守苏州,假库钱数千缗大修设厅。既成,漕司不肯破除。琪家有杜集善本,即俾公使库镂板印万本,每部值千钱,士人争买之。既偿省库,羡余以给公厨。此又大裨帑费,不但文雅也。’按明时官出俸钱刻书,本缘宋漕司郡斋好事之习。然校勘不精,讹谬滋多。至今藏书家均视当时书帕本比之经厂坊肆,名低价贱,殆有过之。然则昔人所谓刻一书而书亡者,明人固不得辞其咎矣。”
书帕本既专为馈赆之用,借以博风雅之名,所以“潦草刊版,苟应故事”,“异书秘本,百无二三”。揆诸名实,其谬甚多,我们可以借助《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评价略窥一斑。《四库全书总目》共著录书帕本23种,提要中对其问题多有批评,颇能切中肯綮:《素王记事》条下:“体例丛脞,殊不可晓。”《治河总考》条下:“体例参差,刊刻拙陋。”《石鼓书院志》条下:“潦草漏略,殊无义例。”《群公小简》条下:“其标题颠舛,固不足深诘也。”《三事忠告》条下:“盖明人书帕之本,好立新名,而不计其合于古义否也。”《历代小史》条下:“中间时代颠倒,漫无端绪。”《医垒元戎》条下:“体例颇为参差,盖书帕之本,往往移易其旧式。”《记纂渊海》条下:“盖复经合并,益失其真……盖明人书帕之本,经校称补,率随意填刻姓名,不足为凭,亦不足为异。”《丹铅总录》条下:“校雠草率,讹字如林。”《书学会编》条下:“无一字之考证,而讹脱至不可读。”《牧鉴》条下:“所征引甚略,大抵随意摭拾,无关体要。”《中都四子集》条下:“其书刊版颇拙,校雠亦略,又于古注之后时时妄有附益,殆类续貂,遂全失古本之面目,书帕本之最下者也。”《唐文鉴》条下:“是编杂采唐文,所见殊为隘陋。”《蜀藻幽胜集》条下:“去取颇无条理,盖当时书帕之本,不足以言别裁也。”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根据四库馆臣所举例证,将书帕本归纳总结为六个特点:一是乱题书名,二是著者不明,三是体例参差,四是东拼西凑,五是校勘不精,六是刊刻拙劣,比较系统地概括了书帕本编辑出版所存在的问题。
书帕本作为明代出版世俗化的典型体现,扮演了并不光彩的社会角色。从编辑出版的角度而言,上文所列举的谬误,例证详确,编刊者自然难辞其咎。然审视四库馆臣之论,亦不免基于政治立场,失之偏颇。受其影响,叶德辉《书林清话》以下,几乎异口同声地将书帕本作为“明人刻书而书亡”的注脚,贬得一无是处,一无足取。平心而论,书帕本尽管质量不高,但毕竟使不少典籍化身百千,具有保存文献之功;尤其是其中有不少是关于地方史志、胜迹、人物之类的作品,也有多重的参考价值。例如黄裳《插图的故事》所举的翼城王泰《文潞公轩诗》三卷。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而言,书帕之风行乃是出版昌盛的一个体现,正是出版文化的发达,方使书籍发挥了多重的社会功能;也正是包括书帕本在内的明代出版物的“兴南贩北”,流通天下,才营造出晚明文化的繁华景象,这也是我们在指出书帕本之谬的同时所应辩证地看待的。
作者单位:文心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