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网络环境管理班级,通过建设班级网络平台,加强师生、生与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课内与课外的沟通,通过网络对话,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挖掘学生心灵深处的潜意识,从而获取最佳的教育效果。本文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班级管理的特点及班级网络管理的作用等,以期对网络环境下的班级管理有所裨益。
【关键词】网络;班级管理;有效管理 互联网环境下中学班级的有效管理 教育教学教育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中学班级的有效管理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的平台,对广大中学生在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该说,网络的迅速发展是好事,但网络也弊端不少,以至于不少教师、家长“谈网色变”,有的家长甚至将网络比做“慢性海洛因”。可以说,网络的发展,给班级管理带来的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一名班主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就要充分认识在这个大时代里自己扮演什么角色,从而不断加强学习研究,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班主任,要引导好、教育好学生,就要经常与学生沟通。在新形势下,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需构建交流的立交桥。但很多沟通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以网络为平台,交流的立交桥就实现了畅通无阻。前面班级建立了QQ群,现在班级不仅有QQ群,而且我建立了网络班级。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一下网络环境下班级管理的特点及班级网络管理的作用等,以期对网络环境下的班级管理有所裨益。
一、网络环境下班级管理的内涵与特点
(一)网络环境下班级管理的内涵
班级管理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就是班级的网络管理,就是围绕班级管理的思想、目标和内容来开展一系列班级管理活动。这种活动是传统班级管理工作的延伸和补充。
(二)网络环境下班级管理的特点
1.开放性
班级网络管理的最大特点是其开放性。这种管理没有明显的教室界限,以数据库为中心,学校、家庭、社会的连接时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这种开放式的班级管理不受时间、空间、现实的约束,让大家敞开心扉,相互了解,并利用这个虚拟空间充分展示、张扬自己的个性魅力。
2.相互性
班级网络管理的一大特点是其相互性。在网络进行的交流是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受管理者可以在网上开辟的论坛上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大家一起讨论。
3.趣味性
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影视集于一身,从而使网上班级活动乐趣无穷。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习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学生要了解教育内容或者进行游戏体验,完全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
4.便捷性
多年来,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是请家长来学校,或者教师进行家访,或者开家长会。这些做法的局限性是不能做到及时性、针对性。但是通过班级网站形式,可以把全班每个同学的特色,在校表现发布于网上。如:班级相册等配以图片,更加生动具体。
5.平等性
在网络环境下,“师生”关系变成了“网友”关系,彼此之间的交流少了一种拘束,少了一丝严谨。同学有问题可以在留言板上讨论,也可以通过留下的E-mail直接进行个别交流。有一阶段我们班内曾多次出现丢失钱、物现象,据同学反映徐某某的嫌疑较大,苦于没有证据,我们就在“班级论坛”搞了一个小论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大家从道德到法律分不同方面进行了讨论。过了几天,我打开我的电子信箱,发现他写给我的一封道歉信,向我承认了错误,说他把所拿的东西都偷偷的放到了讲台里,并请求老师保密。我以朋友的身份回复他的电子邮件,原来这个孩子很可怜无母,父亲因遇到车祸神智也不清楚。我对他表示了充分的关心,并对他勇于承认错误的态度进行了充分肯定,教育他今后改正错误,放下包袱,并为他终身保密。
6.共育性
教师的个人智慧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时在班级管理方面家长往往会有“金点子”,但苦于没有与教师交流的手段和方法,这些好的建议往往“付诸东流”。有了网络的介入,家长就可以把他的“金点子”无偿奉献。班级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但有时存在的问题又有相通性,如:上课好动、爱说话、作业不认真等。几个家长就在班级论坛发出倡议,组建互帮小组,6人以小组如何互帮互助,家长监督等,通过网络的途径征求家长的意见。
二、网络环境下班级管理的作用
(一)以网络为平台,教育更加实效
网络班级管理定期更新内容,班级要添加文章和照片,每次有新东西看,大家才会来,走入良性循环就不用费心了。大家总会隔一段就期待来一次,来一次就会留下数条留言,不断地更新,这是班级生命力的保证。比如,制定主题,要求大家按惯例每周汇报一次自己的生活工作实况,也可以是日志,不用避讳和攀比,这样气氛很好。“百宝箱”为班里的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料、下载各种学习资源,老师们也可以将学习资料上传上去,让学生相互交流教学成果。
(二)以网络为平台,教育更加及时
如“班级互动”模块是网络班级最有效的管理模式,有了这个模块展示平台,学生、老师、家长都可以参与其中。老师可以据此知道学生的考勤,上课,以及完成作业情况,学生也会因为网络平台的监督机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同时家长也可以很容易的了解到学生的在校情况,及时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有效的督促和管理。
(三)以网络为平台减免家长的尴尬
教师工作比较繁忙,难以做到对每个学生都上门家访,而请家长到校也有诸多不便。有的家长工作比较繁忙,如果请家长来办公室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家长也会有种被“数落”的感觉,会十分尴尬。而通过班级网站把学生最近取得的成绩通过“说悄悄话”单独发给该家长,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能够传递学生情况可以避免这一弊端。
(四)以网络为平台激起学生的奋进
在班级的网站首页设计一个“班级明日之星”的专栏,可以把这一周或者学期学习好或者进步大的同学的照片、姓名等发布上去,并对他做出肯定的评价。这样就可以激励班里的学生都来争当“班级明日之星”,都会刻苦的学习,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积极进取的班级。
总之,以网络为平台,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家校关系。 通过网络平台,班主任可以及时的和家长们沟通联系,有利于取得家长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学生也可以和老师自由交谈、畅所欲言,家校关系在网络的联系下会更加融洽。教育界领导和专家认为:尽管该网站稍显稚嫩,但它的开通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它的出现,为学生接触社会、学以致用、提高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提供了机会和舞台;首家班级网站的开通,显示了其较强的宣传性、教育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其中,我最大的感慨就是:在网络环境下对班级进行管理,是育人手段和信息技术的结合。
三、网络环境下的“我们班级”
在网络班级创建后,我接着在“班级论坛”里发表了题为《扬帆远航开启了》的文章,欢迎各位家长、学生的加入。同时,在“我的小屋”里,连续发表了五篇的日志。在班级相册中,创建了不同的相册,运动会、开学了、上课中、班级文化、朗诵比赛等。上传了部分精彩照片。通过“家校联系本”,发通知作业等。
同时鼓励学生让家长参与,发表日志、上传资料。杨某妈妈留言说:“感谢杨老师创建了一个了解班级、学生动态,和孩子们分享彼此快乐的平台,让我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她还积极上传资料,丰富了班级内容。
到目前为止,班级论坛里的各种文章有10多篇,照片有40多张,班级总人数达到65人。在班级百宝箱中的资料有30个,包括:学习方法指导、教师心得、风景名胜、课件等,目前已经被下载过140多次,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自从创建网络班级以来,笔者每天都要上传一些文字、图片资料。虽然工作刚刚起步,班级内的各项内容都比较欠缺,但笔者坚信网络班级在老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会更加精彩,内容会更丰富。
【作者简介】
杨晓平,供职于西安交大二附中。
【关键词】网络;班级管理;有效管理 互联网环境下中学班级的有效管理 教育教学教育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中学班级的有效管理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的平台,对广大中学生在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该说,网络的迅速发展是好事,但网络也弊端不少,以至于不少教师、家长“谈网色变”,有的家长甚至将网络比做“慢性海洛因”。可以说,网络的发展,给班级管理带来的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一名班主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就要充分认识在这个大时代里自己扮演什么角色,从而不断加强学习研究,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班主任,要引导好、教育好学生,就要经常与学生沟通。在新形势下,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需构建交流的立交桥。但很多沟通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以网络为平台,交流的立交桥就实现了畅通无阻。前面班级建立了QQ群,现在班级不仅有QQ群,而且我建立了网络班级。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一下网络环境下班级管理的特点及班级网络管理的作用等,以期对网络环境下的班级管理有所裨益。
一、网络环境下班级管理的内涵与特点
(一)网络环境下班级管理的内涵
班级管理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就是班级的网络管理,就是围绕班级管理的思想、目标和内容来开展一系列班级管理活动。这种活动是传统班级管理工作的延伸和补充。
(二)网络环境下班级管理的特点
1.开放性
班级网络管理的最大特点是其开放性。这种管理没有明显的教室界限,以数据库为中心,学校、家庭、社会的连接时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这种开放式的班级管理不受时间、空间、现实的约束,让大家敞开心扉,相互了解,并利用这个虚拟空间充分展示、张扬自己的个性魅力。
2.相互性
班级网络管理的一大特点是其相互性。在网络进行的交流是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受管理者可以在网上开辟的论坛上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大家一起讨论。
3.趣味性
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影视集于一身,从而使网上班级活动乐趣无穷。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习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学生要了解教育内容或者进行游戏体验,完全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
4.便捷性
多年来,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是请家长来学校,或者教师进行家访,或者开家长会。这些做法的局限性是不能做到及时性、针对性。但是通过班级网站形式,可以把全班每个同学的特色,在校表现发布于网上。如:班级相册等配以图片,更加生动具体。
5.平等性
在网络环境下,“师生”关系变成了“网友”关系,彼此之间的交流少了一种拘束,少了一丝严谨。同学有问题可以在留言板上讨论,也可以通过留下的E-mail直接进行个别交流。有一阶段我们班内曾多次出现丢失钱、物现象,据同学反映徐某某的嫌疑较大,苦于没有证据,我们就在“班级论坛”搞了一个小论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大家从道德到法律分不同方面进行了讨论。过了几天,我打开我的电子信箱,发现他写给我的一封道歉信,向我承认了错误,说他把所拿的东西都偷偷的放到了讲台里,并请求老师保密。我以朋友的身份回复他的电子邮件,原来这个孩子很可怜无母,父亲因遇到车祸神智也不清楚。我对他表示了充分的关心,并对他勇于承认错误的态度进行了充分肯定,教育他今后改正错误,放下包袱,并为他终身保密。
6.共育性
教师的个人智慧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时在班级管理方面家长往往会有“金点子”,但苦于没有与教师交流的手段和方法,这些好的建议往往“付诸东流”。有了网络的介入,家长就可以把他的“金点子”无偿奉献。班级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但有时存在的问题又有相通性,如:上课好动、爱说话、作业不认真等。几个家长就在班级论坛发出倡议,组建互帮小组,6人以小组如何互帮互助,家长监督等,通过网络的途径征求家长的意见。
二、网络环境下班级管理的作用
(一)以网络为平台,教育更加实效
网络班级管理定期更新内容,班级要添加文章和照片,每次有新东西看,大家才会来,走入良性循环就不用费心了。大家总会隔一段就期待来一次,来一次就会留下数条留言,不断地更新,这是班级生命力的保证。比如,制定主题,要求大家按惯例每周汇报一次自己的生活工作实况,也可以是日志,不用避讳和攀比,这样气氛很好。“百宝箱”为班里的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料、下载各种学习资源,老师们也可以将学习资料上传上去,让学生相互交流教学成果。
(二)以网络为平台,教育更加及时
如“班级互动”模块是网络班级最有效的管理模式,有了这个模块展示平台,学生、老师、家长都可以参与其中。老师可以据此知道学生的考勤,上课,以及完成作业情况,学生也会因为网络平台的监督机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同时家长也可以很容易的了解到学生的在校情况,及时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有效的督促和管理。
(三)以网络为平台减免家长的尴尬
教师工作比较繁忙,难以做到对每个学生都上门家访,而请家长到校也有诸多不便。有的家长工作比较繁忙,如果请家长来办公室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家长也会有种被“数落”的感觉,会十分尴尬。而通过班级网站把学生最近取得的成绩通过“说悄悄话”单独发给该家长,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能够传递学生情况可以避免这一弊端。
(四)以网络为平台激起学生的奋进
在班级的网站首页设计一个“班级明日之星”的专栏,可以把这一周或者学期学习好或者进步大的同学的照片、姓名等发布上去,并对他做出肯定的评价。这样就可以激励班里的学生都来争当“班级明日之星”,都会刻苦的学习,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积极进取的班级。
总之,以网络为平台,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家校关系。 通过网络平台,班主任可以及时的和家长们沟通联系,有利于取得家长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学生也可以和老师自由交谈、畅所欲言,家校关系在网络的联系下会更加融洽。教育界领导和专家认为:尽管该网站稍显稚嫩,但它的开通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它的出现,为学生接触社会、学以致用、提高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提供了机会和舞台;首家班级网站的开通,显示了其较强的宣传性、教育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其中,我最大的感慨就是:在网络环境下对班级进行管理,是育人手段和信息技术的结合。
三、网络环境下的“我们班级”
在网络班级创建后,我接着在“班级论坛”里发表了题为《扬帆远航开启了》的文章,欢迎各位家长、学生的加入。同时,在“我的小屋”里,连续发表了五篇的日志。在班级相册中,创建了不同的相册,运动会、开学了、上课中、班级文化、朗诵比赛等。上传了部分精彩照片。通过“家校联系本”,发通知作业等。
同时鼓励学生让家长参与,发表日志、上传资料。杨某妈妈留言说:“感谢杨老师创建了一个了解班级、学生动态,和孩子们分享彼此快乐的平台,让我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她还积极上传资料,丰富了班级内容。
到目前为止,班级论坛里的各种文章有10多篇,照片有40多张,班级总人数达到65人。在班级百宝箱中的资料有30个,包括:学习方法指导、教师心得、风景名胜、课件等,目前已经被下载过140多次,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自从创建网络班级以来,笔者每天都要上传一些文字、图片资料。虽然工作刚刚起步,班级内的各项内容都比较欠缺,但笔者坚信网络班级在老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会更加精彩,内容会更丰富。
【作者简介】
杨晓平,供职于西安交大二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