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学中心的5次大转移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wangxin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贝尔奖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诺贝尔奖成为一种具有指标性意义的奖项,这并不在诺贝尔本人的预料之中。
  诺贝尔奖科技类奖项的评选标准,历经了多次变革,有的内容甚至违背了诺贝尔本人的意愿。1895年,也就是诺贝尔死前的一年,他原本设立的遗嘱是这样的:“我所留下的全部可成为现金的财产,将以下列方式予以处理……建立一种基金。它的利息每年以奖金的形式,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诺贝尔本人的遗愿是,获奖者是在前一年有所贡献的人。
  然而,后来的诺贝尔奖评委会在决定颁奖前,会对获奖者进行长时间的考察。
  这就导致了很多遗憾。比如说,女生物学家富兰克林对20世纪最伟大的生物学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贡献很大,然而在今天,人们关于这项成就的记忆,只有两位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
  原因很简单,在诺贝尔奖评委会决定颁奖时,富兰克林已经去世了。类似遗憾有很多。坊间有传言,鲁迅、林语堂等人去世得早,是他们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之一。
  只此一个变化,就改变了诺贝尔奖的“意义”。
  诺贝尔本人的想法是,通过鼓励杰出贡献者,来支持他或她的科研事业,所以获奖时间不宜太迟。要知道,早期诺贝尔奖的3万美元奖金,可以支持一个科学家无负担地进行20年的科研工作。
  但在今天,诺贝尔奖颁奖时,获奖者早就功成名就了,奖金的支持意义被削弱。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但这一变化,却让诺贝尔奖有了“终生成就奖”的意义。而这,是它迈向世界性参考指标的第一步。

科技史,私人史?


  尽管诺贝尔本人对获奖者的时间有限制,后来没能贯彻,但它以另一种形式被执行下来。即在颁奖时,奖项并不针对获奖者本人,而是针对他或她的某一项成就。
  有的科学家名气很大,但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比如霍金。

  科学成果超过同时期内全球科学成果25%的国家,就被称为世界科学中心。

  相反,有的科学家不止一次获得奖项。比如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在1903年发现了物质的放射性,和她的丈夫一起获得诺贝尔奖。1911年,她又因为发现镭元素而再次获得诺贝尔奖。
  正是因为这种变动,诺贝尔奖所强调的,是杰出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而不是科学家本人。
  所以,它能够标记出科技的创新点在全球版图上的出现和转移。这也是它能成为一幅“活地图”的条件之一。
  但只是这样,还远远不够。其实,诺贝尔奖诞生在一个很巧的时间(1901年),可以说它生逢其时,彼时的世界正需要一个有标志作用的科学奖项。
  在这之前,它存在的必要性是不大的。在没有诺贝尔奖的时代,也存在科学的“地图”,事实上,那时的科学地图相对而言更加清晰。
  科学史家所公认的是,世界科学中心有过5次大的转移。什么叫世界科学中心?这最早是由英国学者贝尔纳创造的概念,他借此描述科学力量的转移现象。后来,学者汤浅光朝受到启发,用了定量的方法,“很科学地”界定了世界科学中心。
  根据定义,科学成果数量超过同时期内全球科学成果25%的国家,就被称为世界科学中心。
  从近代科学的诞生之日算起,世界科学中心有过5次大的转移,分别是在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转移,发生在二战时期。世界科学中心从德国转移到了美国,根据资料,二战之前,美国只有8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英国有10人,德国有11人。而在二战之后,美国获奖人数突然大幅增加,至今几乎从不缺席,一家独大。
  可以看出,在诺贝尔奖诞生后,它的科技类奖项,如实地反映了各个国家的科学力量大小的实际情况。这就是它作为“活地图”的功能的一面。
  然而,在沒有诺贝尔奖以前,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又是怎样得到界定的呢?
  世界科学中心的前几次转移,与科学史中的伟大人物的生卒时间相对应。
  比如说,意大利是第一个世界科学中心,伽利略的出现功不可没。在当时,大量古希腊古罗马学派的书籍,从阿拉伯世界传回了西欧,意大利凭借其靠近阿拉伯世界的地理位置,在当时兴起了最为活跃的思潮。伽利略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古希腊古罗马学派的书籍,从阿拉伯世界传回了西欧

  美国在当年用了全国1/3的电力,来支持核武器的发明。

  然后是英国,很显然,牛顿开始放射光芒了。根据现行的历法,牛顿正好出生在伽利略逝世那年。在牛顿时代,西欧科学的中心无疑在英国。无论是经典物理学大厦的建成,还是微积分的发明,都让英国保持领先地位。
  关于微积分的发明权,牛顿与莱布尼茨争执了大半生。有趣的是,莱布尼茨是法国人,法国当权者选择支持自己的国民。英国皇家政府也当仁不让,他们捍卫牛顿式微积分的正统。然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微积分,是莱布尼茨式的,因为它的表现更直观更简洁,牛顿式的微积分过于繁琐。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物质的放射性,和她的丈夫一起获得诺贝尔奖
  法国作为接替者,它的先天条件也足够硬。前有思想家笛卡尔,后有莱布尼茨,其后更是涌现出各个学科的创始人,如法拉第、麦克斯韦等。
  可以说,在19世纪以前,“一部科技史,就是几个科学家的私人史”。
  比诺奖时,在比什么?
  既然是“私人史”,它的发展脉络自然是很清晰的。
  界定了世界科学中心的日本学者汤浅光朝提出,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大概以80年为周期。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在科技发展上的领先地位,只能维持80年左右。
  “汤浅现象”在20世纪以前是适用的,科学力量的前4次转移都被验证了。不难揣测,周期为80年,这与独立的科学家本人的寿命,有着很大的对应关系。
  不过,来到20世纪,一切都变了。
  首先,“汤浅现象”失效了。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始于1920年,根据规律,它应该在20世纪末丧失领先地位。再不济,将美国的科技兴盛的起点定在二战结束(1945年),那么,此时的它毫无疑问理应后继乏力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截至目前,美国籍科学家仍然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上的常客;过去20年,每年都有美国籍的科学家获此殊荣。这一现象不但没有衰落的迹象,甚至在创立新学科、发明新技术方面,保持着绝对领先的地位。
  为什么?
  科技激烈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简单来说,20世纪以前的科技时代已经过去了,在那个时代,草根出身的法拉第,能够在简单学习电线圈的理论知识后,业余发现电磁效应。更有毫无知识背景的爱迪生,仅仅在自己帐篷大的地下室里,创造出他最负盛名的发明。
  20世纪伊始,科学研究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它拒绝“民科”,再也不会有“个体户”。换言之,科研此时成为一项耗费巨大的事业,不再是个人或小型的独立团队所能承受的。

  以物理学科为例,早期伽利略的实验工具,只是斜面、计时器、涡轮滑轮等简单工具,但到了20世纪,最富成就的发明当属核能量的释放。据了解,美国在当年用了全国1/3的电力,来支持核武器的发明。
  试想,除了国家,还有谁能完成这一项科技研究呢?

举国趋势


  核武器是个极端的例子,但科技发展到20世纪,或多或少地都顺应了“举国趋势”。此时,科技成就的出现,不再是单纯仰仗个别的天才,参与竞争的实际上是国家实力。
  更具体地说,20世纪后的科技拼的是三种实力:经济实力、科研实力和教育实力。
  毫无疑问,二战过后,美国至今仍然在全球占据霸主地位,以上三种实力,美国都独占鳌头。因此,它拥有最多的和最先进的科技成就,也就拥有最多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获得者。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汤浅现象”的失效,应当归咎于全球化。他们的论据有两方面,一是,世界科学中心最后一次转移时,从德国到美国,人才的转移是决定性的。二是,时至今日,尽管获奖者多在美国,但其中约38%的获奖者是移民。
  以上两种论据,都涉及移民。在他们看来,美国科技的强大,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吸收了大量全球范围内的他国人才。所以,不是“汤浅现象”错了,而是相當于美国作了弊。
  诚然,世界科学中心从德国向美国的转移,取决于在它背后极为特殊的历史。二战时期,在德国被迫害的犹太民族,在美国才终于找到一张安静的书桌。历史地看,这让美国捡到了大便宜。
  不过,特殊的历史条件,在今天已经不具备,但全球范围内的人才,依然持续地往美国跑。这能反映出,过往那种以国别区分民族科研力量的做法,在今天已经失效。
  其实,把逻辑倒过来,或许更说得通:不是诺奖人才往美国跑,而是只有美国的环境能给诺奖候选人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机会。
其他文献
包豪斯建筑风格  1919年,整个德国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的低落气氛和混乱局面中。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逊位了,俾斯麦一手打造的绝对君主制走到了终点,以普鲁士王国为主导的德意志帝国艰难地开始探索共和道路,政治上极右和极左两端都试图从乱局中捞到自己的资本。  然而在这个政治上混乱的时期,德国现代文化走向了高峰,德国的音乐、戏剧、电影、文学和建筑设计都达到二战前的高潮,在世界上占据了前沿地位。为平民服务
7月14日,英国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迎来新主人。原内政大臣特雷莎· 梅(Theresa May)在以出乎意料地速度拿下执政的保守党党魁位置后,顺理成章地接任辞职后的卡梅伦成为新一任联合王国的首相——以及该国历史上的第二位女首相。  在此之前,媒体曾预计首相之争会异常激烈,但没想到特雷莎的热门竞争对手、包括前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以及前能源和气候变化大臣安德里亚·利德索姆等人都在正式竞选拉票阶段前就
2019年的气氛还没营造出来,扑面的寒流让人措手不及。在没有暖气供应的南方城市,寒流正在考验着人们对于庞大、滞塞、现代主义之物的耐心。  随着新年献词渐渐淡出视野,媒体一呼百应的时代仿佛过去了,而个人总结、新年愿望、年度清单在更加私人的社交场景里流行。  旧时过传统节日的喜庆热闹,甚至神秘的气氛,似乎已经没有了现实意义。你更找不到那种耗费几个月来准备节日礼物的人了。现在,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被“双11
拔除定时炸弹  7月5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突然向外界宣布:在经历长时间的调查后,决定建议检方不就“邮件门”事件起诉正在竞选下届美国总统的民主党提名人希拉里·克林顿。  美媒称FBI在召开新闻发布会之前并未透露任何风声,包括总统奥巴马和希拉里本人在内的关键人物事前都不知道会有这么一场“重大新闻”将要发生。“事实上,他们两人当时正在空军一号上,准备前往北卡罗来纳州参加一场竞选集会,”Polit
俄羅斯生物学家丹尼斯·雷布里科夫已开始对听力正常的女性捐赠的卵子进行基因编辑,以了解如何让一些聋哑夫妇生下没有听力障碍的孩子。他在10月17日发送给《自然》杂志的电子邮件中,详细说明了这一设想。当时,雷布里科夫告诉《自然》杂志,将使用流行的CRISPR工具,来创建有HIV抗体的“基因编辑婴儿”。  丹尼斯·雷布里科夫表示,在获得监管部门批准之前,他不会编辑胚胎的基因。扑朔迷离  9月,俄罗斯杂志《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国家的代表色是红色。红黄配色的国旗,国家队出征时的红色战袍,弗拉门戈舞者摇曳的红裙,番茄狂欢节上满地狼藉的红色酱汁。还有,最重要的,斗牛士手中摆动的红色斗篷。  极具冲击力和吸引力的颜色,带出这个国家的名字—西班牙。马德里的阳光,巴塞罗那的海滩,塞维利亚的橘子香气,无不散发出热辣而动感的气息。无怪乎“斗牛”会成为这个国家的代名词,它彰显着勇敢、节制、优雅、历史悠久又极富
說起来,西方人还真的挺稀里糊涂的,堂、姑、舅、姨亲等全然不分,秧苗、稻谷、大米、米饭也一概只以莱斯(rice)称之,甚至对严加防范的入侵之敌,也似乎懒得正名细分。  鲤鱼和鲢鱼,浅眼一看就非常不同,但是,瞪大了眼睛的美国人却依然将其通称为Asian carps。而正是这所谓的Asian carps,让今天的美国人如临大敌,深恐其继续滋蔓,无从遏制。  虽然在中国人的意识中,跳龙门的是鲤鱼,但是,真
英《自然》11月27日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一支研究团队,最近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小组鉴定出了人类血液干细胞的关键调节因子——MLLT3,将之激活后,可以显著提升血液干细胞在“体外”的自我更新能力。利用特殊修饰的病毒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研究人员把一个活跃的MLLT3基因送入血液干细胞。提高MLLT3的活力后,培养体系中可移植的功能性血液干细胞,至少可以增加12倍!正因为
何子维  2019年10月1日,由10万名激情澎湃的群众、1.5万名身着戎装的军人和一系列重型武器组成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仪式,在北京天安门隆重上演。  这既是新中国的历史注脚,也勾勒着新中国的国运前程。  在漫长而充满了韧性的70年间,中国举行了15次国庆阅兵。自春秋时期“观兵以威诸侯”沿袭而来的阅兵仪式,既是强化个人对于国家的一种需要,也令中国的叙事自有一种特殊的意味,放
因为长得像周杰伦,AV男优东尼大木常被叫作“暗黑周董”。习惯了这些外号,他并不忌讳别人这样叫,有时还会在微博发周式Pose的照片博网友一笑。  2018年10月,他受邀来到成都参加某个动漫展,为此准备了两首歌。一首是《灌篮高手》的片尾曲《直到世界尽头》,一首是周杰伦的《说好的幸福呢》。  东尼出现在会场的瞬间,人群兴奋起来。“大木老师”“周杰伦来了”“真的好像啊”,大家纷纷掏出手机,镜头对准,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