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必须依据科学的方法,提高的不仅是语言本身的能力,而应将文化素养、道德情操的熏陶,观察认识事物能力,思维品质的培养,融入其中,对学生进行长时间地扎实有效训练,才能使他们形成和奠定起坚实的语文功力以及可供将来终生学习发展的语文基础。
【关键词】巧设练习;教材;课练;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074(2008)07-0204-01
专家呼吁:“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公开课如此,常规课亦如此”。回望当前的语文课堂,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变了,内容领域宽了,知识结构综合了,学习形式丰富了……这些变化,弥足珍贵。但是,我们也冷静地看到由于教学内容“胖”了、教学环节“碎”了、能力训练“浮”了、教学形式“花”了,导致教学效果也有些“虚化”了。因此,我们的心情在兴奋之余又有些许沉重,语文教学到底如何是好?“万变不离其宗”,应通过万变转其宗,删繁就简,把“根”抓住,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1把“根”抓住,就是要落实语文的本体
语文课是学习者感受文字魅力,学习文字整合的诀窍,并能成功地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的过程。说“白”一点,语文课是学习怎样把“话”说“美”,把文章写“美”的一门课。因此,可以这样思考:
1.1“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为特定的教学对象在生活中,我们读一篇文章着眼点往往在于获取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内容,是“得意忘言”的;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目标不仅在于语文负载、传达的内容,更在于语文本身。即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如学习《桂林山水》,我们不但要记住桂林的山和水具有哪些特征,更重要的是学习作者抓住这些特征,如何进行组织语言,遣词造句来表达的,是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的等,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着力点。
1.2“言语能力”——“言语行动”优化组合(人品、文品综合表现)的必然结果成了语文教学的目的这里的优化组合是“言语”与“精神”同构共生,即要丰富和优化学生的语言系统,使之拥有适合年龄阶段的言语能力,又要完善和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使之情趣、情思越来越丰妙。但后者绝不是游离在外,必须是融入前者之中。这样说来,我们可以这样考虑:语文的本体是——识(识字)、写(写字)、读(阅读)、背(背诵积累)、说(说话和口语交际)、作(习作)、习(良好习惯)。这七项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基本方面——基本的语文能力,基本的语文知识积累,基本的习惯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根,要牢牢抓住,不能忽略和放松。“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语文教学的根要立在“七字经”上。
2把“根”抓住,就是要落实教学的效率
例举几种效率低下的现象:
2.1教学漫无边际而无“标”度如课前让学生或个人或小组自主收集有关的资料。课中,进行各种展示。可是,课文学习完了,学生不会感情朗读课文,不会品其间的精美诗句,不会积累优美的语言,更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了。
2.2答案丰富多彩而无“准”度为了尊重学生个性化体验,鹿可以是马,马可以是鹿,没有基本准则的多元理解其实也等于无元。在学生交流资料或汇报读书时,教师始终不置可否,也不加以引导,造成学生漫无边际的交流,云山雾海的汇报,学生的学习和认识活动过于多元化,还谈什么价值取向可言。
2.3言语随意平淡而无“深”度 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活动的“捧场人”。无论学生读书、发言的情况如何,教师总是赞不绝口,“棒极了!”,“真了不起!”,“想不到你这么聪明!”,学生回答的问题总是留于表面的积极,留于形式的热闹。而教师不能把握自己的角色地位,使得课堂上该引导的得不到是适时引导,该深化的得不到及时深化,该训练的得不到有效训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异化为“自由学习”或“自愿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这中“不作为”行为,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2.4偏重熏陶感染而无“厚”度课堂教学或一味地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朗读,再朗读,或教师单方面地煽情,煽情,再煽情,或集中大量声音图象信息的课件在课堂上全方位的轰炸……以为语文能力只需所谓熏陶和感染,即可习得。
乱花渐欲迷人眼,斑斓未必皆春色。大而不当的喧嚣与语文教学无补。朴素、平常才是真。抓住语文教学的“根”,就要求落实语文的本体。依据科学的方法(提高的不仅是语言本身的能力,而应将文化素养、道德情操的熏陶,观察认识事物能力,思维品质的培养,融入其中),对学生进行长时间地扎实有效训练,才能使他们形成和奠定起坚实的语文功力以及可供将来终生学习发展的语文基础。
【关键词】巧设练习;教材;课练;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074(2008)07-0204-01
专家呼吁:“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公开课如此,常规课亦如此”。回望当前的语文课堂,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变了,内容领域宽了,知识结构综合了,学习形式丰富了……这些变化,弥足珍贵。但是,我们也冷静地看到由于教学内容“胖”了、教学环节“碎”了、能力训练“浮”了、教学形式“花”了,导致教学效果也有些“虚化”了。因此,我们的心情在兴奋之余又有些许沉重,语文教学到底如何是好?“万变不离其宗”,应通过万变转其宗,删繁就简,把“根”抓住,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1把“根”抓住,就是要落实语文的本体
语文课是学习者感受文字魅力,学习文字整合的诀窍,并能成功地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的过程。说“白”一点,语文课是学习怎样把“话”说“美”,把文章写“美”的一门课。因此,可以这样思考:
1.1“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为特定的教学对象在生活中,我们读一篇文章着眼点往往在于获取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内容,是“得意忘言”的;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目标不仅在于语文负载、传达的内容,更在于语文本身。即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如学习《桂林山水》,我们不但要记住桂林的山和水具有哪些特征,更重要的是学习作者抓住这些特征,如何进行组织语言,遣词造句来表达的,是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的等,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着力点。
1.2“言语能力”——“言语行动”优化组合(人品、文品综合表现)的必然结果成了语文教学的目的这里的优化组合是“言语”与“精神”同构共生,即要丰富和优化学生的语言系统,使之拥有适合年龄阶段的言语能力,又要完善和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使之情趣、情思越来越丰妙。但后者绝不是游离在外,必须是融入前者之中。这样说来,我们可以这样考虑:语文的本体是——识(识字)、写(写字)、读(阅读)、背(背诵积累)、说(说话和口语交际)、作(习作)、习(良好习惯)。这七项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基本方面——基本的语文能力,基本的语文知识积累,基本的习惯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根,要牢牢抓住,不能忽略和放松。“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语文教学的根要立在“七字经”上。
2把“根”抓住,就是要落实教学的效率
例举几种效率低下的现象:
2.1教学漫无边际而无“标”度如课前让学生或个人或小组自主收集有关的资料。课中,进行各种展示。可是,课文学习完了,学生不会感情朗读课文,不会品其间的精美诗句,不会积累优美的语言,更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了。
2.2答案丰富多彩而无“准”度为了尊重学生个性化体验,鹿可以是马,马可以是鹿,没有基本准则的多元理解其实也等于无元。在学生交流资料或汇报读书时,教师始终不置可否,也不加以引导,造成学生漫无边际的交流,云山雾海的汇报,学生的学习和认识活动过于多元化,还谈什么价值取向可言。
2.3言语随意平淡而无“深”度 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活动的“捧场人”。无论学生读书、发言的情况如何,教师总是赞不绝口,“棒极了!”,“真了不起!”,“想不到你这么聪明!”,学生回答的问题总是留于表面的积极,留于形式的热闹。而教师不能把握自己的角色地位,使得课堂上该引导的得不到是适时引导,该深化的得不到及时深化,该训练的得不到有效训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异化为“自由学习”或“自愿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这中“不作为”行为,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2.4偏重熏陶感染而无“厚”度课堂教学或一味地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朗读,再朗读,或教师单方面地煽情,煽情,再煽情,或集中大量声音图象信息的课件在课堂上全方位的轰炸……以为语文能力只需所谓熏陶和感染,即可习得。
乱花渐欲迷人眼,斑斓未必皆春色。大而不当的喧嚣与语文教学无补。朴素、平常才是真。抓住语文教学的“根”,就要求落实语文的本体。依据科学的方法(提高的不仅是语言本身的能力,而应将文化素养、道德情操的熏陶,观察认识事物能力,思维品质的培养,融入其中),对学生进行长时间地扎实有效训练,才能使他们形成和奠定起坚实的语文功力以及可供将来终生学习发展的语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