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对如何培养良好的班级精神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遇到不利于团结、不利于班务工作、不利于学生成长等可能影响班级情绪的问题时,我就利用“从众心理”来处理。其原理是:抓住并培养学生不愿成为异端的心理,提高集体免疫力,辅之以针对治疗。比如:
一次作业有很多学生不认真,我在公布作业情况时面带笑容地说:“这一次作业有48人(共50人)做得很认真。”
一次足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考试考得不理想,我并不公布分数,说:“这一次考试大家发挥正常,有三分之一的人更是超常发挥。”
有时学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我也采用这种方式调动其积极性。
“本月的黑板报已经有八个组希望参与,我们最终要选出方案最好的一组,希望大家做好准备。”(其实只有一个组说过)
“对于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有将近40个同学报名,请愿意参加的尽快报名。”(本来只有四五个学生跟我讲过)
“这一次一二·九活动,有很多同学给我讲,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节目,想展现一下我们班的风采。”(其实只有两三个)
有时有些学生不愿请家长开家长会,有一次竟然有近一半的家长没到会,当时我很生气,但会后我是这样对班上学生说:“这次家长会,全班有47位家长到会,效果很好……”第二次来的家长明显比第一次多。
班级中出现的任何不和谐的音符,班主任都应以冷静而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这种不和谐在学习生活中、在集体生活中是正常的。如果动辄认为学生是和班集体过不去,是和班主任唱对台戏,不做细致考察就抓住不放、大肆渲染,对表现差的学生毫不客气,重拳出击,杀鸡儆猴,甚至采用极端的方式处理,这样带来的结果往往是屡说屡犯、屡犯屡说、屡禁不止,压制与反抗并存。很多班主任,将班会课上成批斗课,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直刺学生痛处,这是典型的不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一方面被处罚的学生产生一朝挨斗、再斗何妨的心态,难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另一方面次数多了,其他学生也会习以为常、见怪不怪、麻木且无所谓。
孟子认为人本“性善”,是充满良知的。青少年的性格和观念正处于塑造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模仿和从众心理很强,身边的群体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学生长期生活在群体中,随时受着同伴的审视和监督,都不愿意成为与群体格格不入的异端分子。而“从众心理”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并不是盲目忽悠,而是努力创造健康向上的群体氛围,促使异端无容身之所。
运用“从众心理”,有一个前提,就是随时向学生和科任老师获取信息,对出现的问题作详细记录,对问题对象第一时间做“地下工作”:以尽量秘密的方式好言相对,问题轻微的指派学生带去教师的意见。无论是当面还是学生传达的内容,必须体现两个字——关心。还有一个原则就是绝对不做任何形式的当众指责和批评,让表扬和被表扬的群体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目的就是让问题学生明白,老师对他们是尊重的,从而感受到爱,从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培养团结向上的班级精神。
几年以来,我就是用这种方法培养了一个个积极向上、充满凝聚力的班集体,老师、学生都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享受着那份和谐。
一次作业有很多学生不认真,我在公布作业情况时面带笑容地说:“这一次作业有48人(共50人)做得很认真。”
一次足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考试考得不理想,我并不公布分数,说:“这一次考试大家发挥正常,有三分之一的人更是超常发挥。”
有时学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我也采用这种方式调动其积极性。
“本月的黑板报已经有八个组希望参与,我们最终要选出方案最好的一组,希望大家做好准备。”(其实只有一个组说过)
“对于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有将近40个同学报名,请愿意参加的尽快报名。”(本来只有四五个学生跟我讲过)
“这一次一二·九活动,有很多同学给我讲,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节目,想展现一下我们班的风采。”(其实只有两三个)
有时有些学生不愿请家长开家长会,有一次竟然有近一半的家长没到会,当时我很生气,但会后我是这样对班上学生说:“这次家长会,全班有47位家长到会,效果很好……”第二次来的家长明显比第一次多。
班级中出现的任何不和谐的音符,班主任都应以冷静而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这种不和谐在学习生活中、在集体生活中是正常的。如果动辄认为学生是和班集体过不去,是和班主任唱对台戏,不做细致考察就抓住不放、大肆渲染,对表现差的学生毫不客气,重拳出击,杀鸡儆猴,甚至采用极端的方式处理,这样带来的结果往往是屡说屡犯、屡犯屡说、屡禁不止,压制与反抗并存。很多班主任,将班会课上成批斗课,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直刺学生痛处,这是典型的不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一方面被处罚的学生产生一朝挨斗、再斗何妨的心态,难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另一方面次数多了,其他学生也会习以为常、见怪不怪、麻木且无所谓。
孟子认为人本“性善”,是充满良知的。青少年的性格和观念正处于塑造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模仿和从众心理很强,身边的群体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学生长期生活在群体中,随时受着同伴的审视和监督,都不愿意成为与群体格格不入的异端分子。而“从众心理”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并不是盲目忽悠,而是努力创造健康向上的群体氛围,促使异端无容身之所。
运用“从众心理”,有一个前提,就是随时向学生和科任老师获取信息,对出现的问题作详细记录,对问题对象第一时间做“地下工作”:以尽量秘密的方式好言相对,问题轻微的指派学生带去教师的意见。无论是当面还是学生传达的内容,必须体现两个字——关心。还有一个原则就是绝对不做任何形式的当众指责和批评,让表扬和被表扬的群体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目的就是让问题学生明白,老师对他们是尊重的,从而感受到爱,从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培养团结向上的班级精神。
几年以来,我就是用这种方法培养了一个个积极向上、充满凝聚力的班集体,老师、学生都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享受着那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