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物理课程对工科院校学生来说,虽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但是该基础理论课程的好与坏关系到后来的专业课程学习,同时也具有提升其科技素养与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简述分析了当前大学物理在工科院校的教学现状,探讨了工科院校的大学物理教育改革路径。
【关键词】工科院校 大学物理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63-02
1.引言
大学物理作为工科院校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物理学基础知识来掌握其探索学识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作为一门理论知识,它渗透了力、电、热等一切领域的自然学科,故许多科学领域和工程技术基础的应用都与物理学有关。工科院校学生在学习大学物理上的好或者差,都会影响到后续工程类课程的学习。由此,众多工科院校将大学物理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然而,在物理课程的教学关系到未来工程技术人才的今天来说,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却是不容乐观,其原因既有教材原因,又有教学模式的原因。陈旧的教材内容与落后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大学生教育中。为提高工科院校学生的物理学知识与分析解答能力,笔者就大学物理教育的现状探究了工科院校大学物理教育改革的路径和方向。
2.工科院校的大学物理教育改革探讨
2.1教材内容改革
在经过高考之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入到一所大学,于是会存在着水平差异,故大学物理教材不能过于硬性化,不同难度的教材应当区分开来。如在各所工科院校当中,其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不同之处。工科院校注重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因此,在教材设计上其理论可以不必要那么精深。只要凸显出理论的应用就好,实例要多且不同,以便能够适用于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
此外,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当前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在工科学生来说,只要能够作为一门辅助其他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习课就可以,内容不用与研究型人才的教材内容一样深奥且全面。如土建类学生的大学物理课程,在教材内容上可以偏重于设计重力学方面的知识要点,而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则需要偏重于设计电磁学方面的知识要点,总之针对不同系别或专业做适当的内容调整。
2.2教学方式改革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大多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特别是作为工科院校学生基础理论课程之一的大学物理课程。由于课时少,并不是主要的专业课程,故教师往往是“随便了事”,不做针对性教学。但大学物理虽然是一门辅助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课程,起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关系到对其他工程专业课程的理解与应用,故教师应当重视。可挑一些与专业知识相衔接的物理学知识来重点讲解,将那些与专业不大挂钩的知识可以“去粗取精”。此外,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结合一些实际的例子,如现实生活中哪些是利用到物理知识的。此外,可以利用学生们感兴趣的、满足学生上课需求的多媒体来教学,这样就不会显得大学物理课程是一门沉闷的课,也由此说明了工科院校对于大学物理课程的一定重视。
2.3师资队伍改革
目前的众多高校中,由于师资队伍的缺乏,常常出现有一个教师同时担任两门课程的现象,即一门是专业课程,一门是非专业课程。这样的教学效果无疑是贬低了那门非专业课程,使得学生们也会产生一种非专业课程只是修分并不重要的心理。而为了大学物理教学能够得以实现其教学意义和它对其他工程学科所产生的作用,工科院校应当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即每位教师都有其固定授课的专业,并且常年只针对这一个专业授课。这样显得高校不论是在专业课程上,还是在教学质量上,都是较有保证的。此外,这些专业教师可以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与培养目标制定当中,使教师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有助于教师了解各专业方面的知识,从而根据专业需要,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2.4考核方法改革
在当前的大学物理课程中,仍然是以试卷考核分数为主要依据去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就导致物理课程改革起不到多大的效果。但为了顺应现时代的教育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应当采取多样化、多元化的评分方式来判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即可根据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平时成绩以及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法来对其评定成绩。而不是一味地单纯以一张试卷的分数来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改革的考核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抛弃传统的“死记硬背”和“临时抱佛脚”学习方式,还能够让学生在平时课程活动参与中真正掌握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知识。
3.结语
以大学物理课程的教育目的来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大学物理作为所有理工科专业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实现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关键体现。故大学物理教学务必要根据工科专业课程做相应的改革。为体现改革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改革中需与工程实际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相结合,为培养新世纪工程技术人才做更好的教学改进。
参考文献:
[1]顾广颐. 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99-101.
[2]刘敏霞,罗诗裕. 工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初探[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05):119-121.
[3]崔玉,张俊. 工科院校的大学物理教育改革[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202-203.
【关键词】工科院校 大学物理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63-02
1.引言
大学物理作为工科院校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物理学基础知识来掌握其探索学识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作为一门理论知识,它渗透了力、电、热等一切领域的自然学科,故许多科学领域和工程技术基础的应用都与物理学有关。工科院校学生在学习大学物理上的好或者差,都会影响到后续工程类课程的学习。由此,众多工科院校将大学物理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然而,在物理课程的教学关系到未来工程技术人才的今天来说,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却是不容乐观,其原因既有教材原因,又有教学模式的原因。陈旧的教材内容与落后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大学生教育中。为提高工科院校学生的物理学知识与分析解答能力,笔者就大学物理教育的现状探究了工科院校大学物理教育改革的路径和方向。
2.工科院校的大学物理教育改革探讨
2.1教材内容改革
在经过高考之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入到一所大学,于是会存在着水平差异,故大学物理教材不能过于硬性化,不同难度的教材应当区分开来。如在各所工科院校当中,其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不同之处。工科院校注重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因此,在教材设计上其理论可以不必要那么精深。只要凸显出理论的应用就好,实例要多且不同,以便能够适用于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
此外,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当前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在工科学生来说,只要能够作为一门辅助其他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习课就可以,内容不用与研究型人才的教材内容一样深奥且全面。如土建类学生的大学物理课程,在教材内容上可以偏重于设计重力学方面的知识要点,而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则需要偏重于设计电磁学方面的知识要点,总之针对不同系别或专业做适当的内容调整。
2.2教学方式改革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大多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特别是作为工科院校学生基础理论课程之一的大学物理课程。由于课时少,并不是主要的专业课程,故教师往往是“随便了事”,不做针对性教学。但大学物理虽然是一门辅助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课程,起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关系到对其他工程专业课程的理解与应用,故教师应当重视。可挑一些与专业知识相衔接的物理学知识来重点讲解,将那些与专业不大挂钩的知识可以“去粗取精”。此外,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结合一些实际的例子,如现实生活中哪些是利用到物理知识的。此外,可以利用学生们感兴趣的、满足学生上课需求的多媒体来教学,这样就不会显得大学物理课程是一门沉闷的课,也由此说明了工科院校对于大学物理课程的一定重视。
2.3师资队伍改革
目前的众多高校中,由于师资队伍的缺乏,常常出现有一个教师同时担任两门课程的现象,即一门是专业课程,一门是非专业课程。这样的教学效果无疑是贬低了那门非专业课程,使得学生们也会产生一种非专业课程只是修分并不重要的心理。而为了大学物理教学能够得以实现其教学意义和它对其他工程学科所产生的作用,工科院校应当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即每位教师都有其固定授课的专业,并且常年只针对这一个专业授课。这样显得高校不论是在专业课程上,还是在教学质量上,都是较有保证的。此外,这些专业教师可以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与培养目标制定当中,使教师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有助于教师了解各专业方面的知识,从而根据专业需要,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2.4考核方法改革
在当前的大学物理课程中,仍然是以试卷考核分数为主要依据去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就导致物理课程改革起不到多大的效果。但为了顺应现时代的教育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应当采取多样化、多元化的评分方式来判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即可根据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平时成绩以及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法来对其评定成绩。而不是一味地单纯以一张试卷的分数来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改革的考核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抛弃传统的“死记硬背”和“临时抱佛脚”学习方式,还能够让学生在平时课程活动参与中真正掌握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知识。
3.结语
以大学物理课程的教育目的来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大学物理作为所有理工科专业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实现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关键体现。故大学物理教学务必要根据工科专业课程做相应的改革。为体现改革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改革中需与工程实际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相结合,为培养新世纪工程技术人才做更好的教学改进。
参考文献:
[1]顾广颐. 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99-101.
[2]刘敏霞,罗诗裕. 工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初探[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05):119-121.
[3]崔玉,张俊. 工科院校的大学物理教育改革[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