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时代下,制度改革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深化,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来说,会计制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制度改革的落实,不仅解决了传统财务管理及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了革新和优化,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本文就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予以分析探讨。
关键词:政府会计改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一、政府会计改革
(一)改革背景
我国政府会计体系包含了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这两部分内容,其中涵盖的政策准则相对较多,如《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虽然政策制度较多,但是在落实过程中,只能针对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收付实现制的落实情况实行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及运行成本,无法完成科学的管控。再加上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分类的复杂性较强,事业单位在开展会计核算时存在较大差异,会计核算标准无法实行有效统一。基于此,为了更好的提升政府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会计核算准确性,有必要对政府会计予以改革优化。
(二)改革成效
我国在2015年开始了政府会计改革工作,并制定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这一内容,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管理实行明确说明,在其后发展的两年时间内,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准则予以完善和落实,相继提出公共基础设施及储备物资管理等相关规定,在次年年初开始落实,为政府会计改革奠定了基础。直到今年年初,政府会计改革体系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政府会计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统一会计制度标准
传统政府会计核算的独立性相对较大,再加上核算方法及内容的不同,无法实现统一管理,这不利于政府会计工作的开展。而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的内容、方法及相关标准实行了统一和优化,这样可以有效加强财会信息的可比性与统一性,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事业单位财会信息的统一性和可比性,大大改进了会计信息质量,这给单位内部预算、核算以及上级单位审核都提供了极大便利。
(二)规范会计核算行为
新政府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时,采用的是平行记账模式,构建一个统一的会计信息系统,在该系统中完成预算会计核算及财务会计核算等工作,同时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融入到该系统中来,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予以双重管理,以此来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该系统处理后生成的财务报告包含了会计报告及预算会计报告两项内容,信息更加精准、可靠。与旧制度比较,此种方式更加标准规范,可以将事业单位的财务及预决算情况如实反映出来,为财务监管与评价工作提供便利。
(三)扩大资产负债核算范围
同传统的政府会计相比,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对事业单位资产及负债核算的范围实行了进一步扩展和延伸。在事业单位资产核算时,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增添了物资储备、待摊费用、公共基础设施折旧等核算科目,对事业单位现有资产予以详细标注。而在负债核算上,新增的受托代理负债、预计负债等多项内容,将事业单位存在的担保类债务及潜在债务实行详细统计,并生成统一报表,是财务部门及领导层人员对自身的负债情况有一个准确认知,进而更为高效地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四)明确固定资产折旧时限及计提时点
我国在落实政府会计准则的同时,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予以明确划分。针对固定资产核算部分,政府提出明确的改革方向,这样可以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能力,提升资产透明度,有助于会计信息对比。
(五)绩效管理理念与财务管理的融合
绩效管理理念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也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在政府会计改革下,将绩效管理理念融入新政府会计制度,加大其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融合,能够有效降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成本损耗,降低财务风险,增强事业单位的经济实力。
三、顺应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一)落实全过程财务管理要求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完善,一方面需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充分意识到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深化改革的具体作用,了解财政赤字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带来的影响,从被动改革转变成主动改革,确保自身发展能够适应时代需求。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需明确全过程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了解和掌握事业单位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的基础上,对全过程财务管理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将长远发展目标实施细化处理,将其落实到各部门及人员中,以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革新财务信息系统,做好各方面的衔接工作
随着政府会计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上,也对原有的预算管理、核算制度等内容予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力度。结合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体系,根据时代发展特征,构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优化升级原有的财务信息系统,这样才能有效加大财会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及处理力度,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在信息化建设中,可通过先进软件的引进,优化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于资产的使用年限、折旧摊销等工作展开核查,加强有关财务的相应管理。
(三)采取合理措施优化财务风险管理
在政府会计改革影响下,事业单位要想改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就需要对财务管理风险实行科学管控。不过在新形势下,虽然事业单位已经逐渐将财务管理推向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且很多事业单位为了落实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大量借鉴其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模式,却未考虑事业单位实际发展情况及财务状况,导致在相关业务活动开展中,存在诸多風险隐患。为此,事业单位在该过程中必须对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予以进一步的优化,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在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参照实际展开科学借鉴,将管理模式和活动流程等应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对财务管理工作实行细致划分,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
(四)梳理单位资产负债
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营中会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多种问题,这为财务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资产管理问题的增多,不利于政府会计改革的落实和优化,进而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效果,引发更多风险。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需要对现有资产负债予以重新梳理,明确自身实际情况,并采取合理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在完成资产负债梳理工作后,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将收集和整理的相关资料报表上交到管理人员手中,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事业单位实际发展现状,之后根据现状作出适当的改革和变化,解决以往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降低运营风险,全面落实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内容。
四、结语
政府会计改革的深化,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了完善和优化,重新对会计核算类项目予以细致划分,达到了统一管理目标,完成事业单位的科学管控。同时政府会计改革也加大了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力度,实现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增强了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为事业单位良好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政府会计改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一、政府会计改革
(一)改革背景
我国政府会计体系包含了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这两部分内容,其中涵盖的政策准则相对较多,如《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虽然政策制度较多,但是在落实过程中,只能针对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收付实现制的落实情况实行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及运行成本,无法完成科学的管控。再加上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分类的复杂性较强,事业单位在开展会计核算时存在较大差异,会计核算标准无法实行有效统一。基于此,为了更好的提升政府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会计核算准确性,有必要对政府会计予以改革优化。
(二)改革成效
我国在2015年开始了政府会计改革工作,并制定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这一内容,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管理实行明确说明,在其后发展的两年时间内,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准则予以完善和落实,相继提出公共基础设施及储备物资管理等相关规定,在次年年初开始落实,为政府会计改革奠定了基础。直到今年年初,政府会计改革体系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政府会计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统一会计制度标准
传统政府会计核算的独立性相对较大,再加上核算方法及内容的不同,无法实现统一管理,这不利于政府会计工作的开展。而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的内容、方法及相关标准实行了统一和优化,这样可以有效加强财会信息的可比性与统一性,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事业单位财会信息的统一性和可比性,大大改进了会计信息质量,这给单位内部预算、核算以及上级单位审核都提供了极大便利。
(二)规范会计核算行为
新政府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时,采用的是平行记账模式,构建一个统一的会计信息系统,在该系统中完成预算会计核算及财务会计核算等工作,同时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融入到该系统中来,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予以双重管理,以此来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该系统处理后生成的财务报告包含了会计报告及预算会计报告两项内容,信息更加精准、可靠。与旧制度比较,此种方式更加标准规范,可以将事业单位的财务及预决算情况如实反映出来,为财务监管与评价工作提供便利。
(三)扩大资产负债核算范围
同传统的政府会计相比,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对事业单位资产及负债核算的范围实行了进一步扩展和延伸。在事业单位资产核算时,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增添了物资储备、待摊费用、公共基础设施折旧等核算科目,对事业单位现有资产予以详细标注。而在负债核算上,新增的受托代理负债、预计负债等多项内容,将事业单位存在的担保类债务及潜在债务实行详细统计,并生成统一报表,是财务部门及领导层人员对自身的负债情况有一个准确认知,进而更为高效地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四)明确固定资产折旧时限及计提时点
我国在落实政府会计准则的同时,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予以明确划分。针对固定资产核算部分,政府提出明确的改革方向,这样可以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能力,提升资产透明度,有助于会计信息对比。
(五)绩效管理理念与财务管理的融合
绩效管理理念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也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在政府会计改革下,将绩效管理理念融入新政府会计制度,加大其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融合,能够有效降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成本损耗,降低财务风险,增强事业单位的经济实力。
三、顺应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一)落实全过程财务管理要求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完善,一方面需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充分意识到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深化改革的具体作用,了解财政赤字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带来的影响,从被动改革转变成主动改革,确保自身发展能够适应时代需求。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需明确全过程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了解和掌握事业单位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的基础上,对全过程财务管理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将长远发展目标实施细化处理,将其落实到各部门及人员中,以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革新财务信息系统,做好各方面的衔接工作
随着政府会计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上,也对原有的预算管理、核算制度等内容予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力度。结合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体系,根据时代发展特征,构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优化升级原有的财务信息系统,这样才能有效加大财会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及处理力度,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在信息化建设中,可通过先进软件的引进,优化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于资产的使用年限、折旧摊销等工作展开核查,加强有关财务的相应管理。
(三)采取合理措施优化财务风险管理
在政府会计改革影响下,事业单位要想改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就需要对财务管理风险实行科学管控。不过在新形势下,虽然事业单位已经逐渐将财务管理推向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且很多事业单位为了落实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大量借鉴其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模式,却未考虑事业单位实际发展情况及财务状况,导致在相关业务活动开展中,存在诸多風险隐患。为此,事业单位在该过程中必须对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予以进一步的优化,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在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参照实际展开科学借鉴,将管理模式和活动流程等应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对财务管理工作实行细致划分,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
(四)梳理单位资产负债
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营中会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多种问题,这为财务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资产管理问题的增多,不利于政府会计改革的落实和优化,进而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效果,引发更多风险。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需要对现有资产负债予以重新梳理,明确自身实际情况,并采取合理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在完成资产负债梳理工作后,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将收集和整理的相关资料报表上交到管理人员手中,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事业单位实际发展现状,之后根据现状作出适当的改革和变化,解决以往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降低运营风险,全面落实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内容。
四、结语
政府会计改革的深化,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了完善和优化,重新对会计核算类项目予以细致划分,达到了统一管理目标,完成事业单位的科学管控。同时政府会计改革也加大了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力度,实现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增强了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为事业单位良好运营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