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爱情的帕苏克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ktj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20世纪初美国无产阶级文学的杰出代表,杰克·伦敦的作品不仅侧重于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而且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不论男女都着力展现着一种蕴藏于美国民众内心深处的冒险和牺牲精神。本文所介绍的短篇小说《女人的刚毅》中的主人公帕苏克虽然是一介女流,但是她身上所体现出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对爱情的执着,却不比任何男人逊色。正是她那份诚挚的爱给陷入绝境中的丈夫塞特卡带来了一丝温暖,并帮助他继续活了下去。
  关键词:杰克·伦敦 爱情 刚毅 帕苏克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作为美国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杰克·伦敦在美国小说史上占据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不仅继承了马克·吐温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同时也给素有“文坛硬汉”称号的海明威指明了创作方向。他的绝大多数小说都是以塑造“超人”形象为主题的,因此我们在他的作品中看到的更多的是有着些许男权色彩的故事氛围,而这样的写作风格其实也是与他传奇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的。杰克·伦敦有着一个生活贫穷、缺少快乐的童年,而这也使他过早地学会了许多成人该有的社会技能。青少年时期的杰克·伦敦打过短工、当过水手,甚至还干过许多诸如蚝贼的勾当,终其一生他始终都生活在冒险之中。而这些传奇的经历却恰恰丰富了他之后的写作素材,其中尤以他的阿拉斯加淘金之旅最为惊险,虽然由于气候和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他的淘金梦未能实现,但是这段奇特的经历却为他之后的“北方小说”提供了许多真实的素材。在这类小说当中,杰克·伦敦不仅向读者展示了北极地区冰天雪地的严酷气候和北方民族粗犷、寂寥的民风,如《荒野的呼唤》、《白牙》、《热爱生命》等;而且还着力塑造了许多与自然争斗的“超人”形象。而这种写作风格的形成也是与其多年的知识储备分不开的。虽然早年生活艰难,但是酷爱阅读的他总会挤出大部分的时间去阅读,而达尔文、斯宾塞、马克思和尼采的哲学思想正是他的人生坐标。因此,在他的“北方小说”中,我们看到的都是些不畏阻碍、精力充沛、勇往无前的男性主人公形象,如《马丁·伊登》、《海狼》、《暴日头》中的那些不愿屈服于现实社会黑暗的男性主人公形象。
   伴随着超人哲学思想的引导,杰克·伦敦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亢奋的阶段,这也正是其“北方小说”的高产期。他总是善于将小说主人公置于一种极端严酷和生死攸关的故事氛围之中,以此来展露潜藏于人性内部的最深刻品质。而这些品质不仅体现在他所塑造的那些男性主人公当中,也体现在那些看似柔弱的女性人物当中。杰克·伦敦并不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他的小说力度的博大宏伟也绝不是为了单纯来赞美男人的社会历史作用。其实,如果我们认真研读他后期的诸多作品,会认识杰克·伦敦实际也是一个女权主义的捍卫者。他后期作品中的一些女主人公所表现出的思想独立性是非常显著的。在这类作品中,女人不再只是男人的附庸,她们有着与男人一样坚毅的性格,她们的人格感染力同男主人公一样具有感染力。而本文所介绍的小说《女人的刚毅》中的主人公正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
   虽然只是杰克·伦敦小说集《他的祖先们的上帝及其他》中的一篇短篇作品,而且多年来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女人的刚毅》这部作品中却凝聚着杰克·伦敦对于女性社会价值的认识。该篇作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性格刚毅的、名叫帕苏克的印第安女人形象。这个女人出身卑微,是其丈夫塞特卡·查理从她家人手中买来的。尽管她看似有了一个家庭的归宿,但是日子过得异常艰难,为了帮助丈夫实现淘金的梦想,她尝尽了人间的疾苦,却始终对丈夫不离不弃、相依为命。在冰天雪地的克郎代克淘金地,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读者证明了心中纯洁的爱情。为了帮助平凡的丈夫塞特卡完成任务,她不畏艰辛地同丈夫一起在冰天雪地里长途跋涉,甚至于不顾自己和哥哥的生命,为了能让丈夫继续完成肩上的责任,她毅然地把分给自己的口粮偷偷藏起来留给了丈夫,最终这个刚毅的女人被活活饿死了。如果没有妻子帕苏克的帮助,塞特卡是根本不可能走出那片冰天覆盖的绝地的。而回过头来,我们发现杰克·伦敦笔下的这位爱情女“超人”,她是用自己异乎寻常的刚强和坚毅“融化了”那冰天雪地的克郎代克淘金地。在这一点上,她的个人魅力是完全不逊色杰克·伦敦笔下的其他男性形象的。
   我们纵观杰克·伦敦所有的小说会发现,他笔下的女主人公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那些金发碧眼,拥有广泛的知识和高尚美德、衣着光鲜、受人尊敬的资产阶级小姐形象,如《马丁·伊登》中的露丝;第二类是勇敢支持丈夫的淘金梦想,并同丈夫一起去实现理想的和白人妇女形象,这类女人虽生活艰难,但却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第三类则是如帕苏克一样的女人,她们或是身处底层的印第安妻子和仆女,或是丧失了人格尊严的北极舞女。尽管杰克·伦敦笔下的女性形象不会脱离这三种社会阶层,但她们仍然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从没有被模式化的迹象。属于第三类女性形象的帕苏克是一个社会地位极其低下的印第安女人。她丈夫塞特卡在从她家人手中把她买来之前甚至根本就没有注意她的容貌,只是为了寻找一个自己需要生活帮手。可见,塞特卡对自己的妻子起初是并不存在爱情的。对他来说,买帕苏克和买其他工具的性质是一样的,因为他的眼中只有北极寒冷的旅程和肩上所承担的责任,他是为了能够完成向北极送信的任务才买来这个类似于向导的女人做妻子的。但是妻子帕苏克不一样,她被买走时还是一个少女,即将为人妻的那份羞涩始终挂在她的脸上,这个刚刚从封闭的家庭走出的女孩同其他女子一样,她深知自己社会角色的转变,虽然丈夫只是为了找一个做饭、喂狗和划桨的帮手。这一对男女婚后的起初生活就是这样,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结婚,最初的帕苏克在塞特卡的眼中始终只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印第安女人,可见当时美洲社会对印第安种族的歧视。当然,帕苏克本人也是深知自己低贱的地位的,同时她内心还始终怀揣着一份恐惧。就这样,她同丈夫塞特卡和另外一个强壮的高个子男人杰夫一同开始了去往北极的征途。
   天寒地冻的北极生物种类匮乏,可以用来充饥的植物几乎没有,而这种食物短缺就成为他们旅途遭遇的最大难题,而且他们还有一个食量大的高个子伙伴杰夫,这使得他们的旅途变得异常地艰难。在这种恶劣环境的折磨下,两个男人暴躁的性格爆发了,满腹牢骚的他们拒绝做任何工作,几乎把所有的体力劳动都分配给了帕苏克。她默默承担着各种工作,如喂狗、做饭、搭帐篷、装卸雪橇等,尽职尽责从无怨言。而丈夫塞特卡却没有一点怜香惜玉之心,一味地认为帕苏克就是自己买来的生活工具,他心里考虑的只有自己送信的任务,他不仅忽略了身边这位任劳任怨的得力助手,而且也忽略了潜藏在帕苏克心中的那份浓浓的爱意。多年之后,塞特卡回忆起那段往事时不禁感叹自己年轻时的鲁莽:“当时我太年轻,不了解女人,只有在现在想起来时,我才开始懂得。”
   其次,帕苏克还是一个头脑冷静,遇事果断的理智女性,而这份果敢和理性首先就表现她对食物的分配上。当饭量大的高个子杰夫越发成为他们旅途的负担时,塞特卡决定把食物分成三份,他准备与帕苏克两人一起走。这时的帕苏克却不再沉默,她毅然地反对丈夫塞特卡的决定,认为丈夫留给杰夫一份食物完全是一种“浪费”,而塞特卡坚持认为杰夫是自己之前旅途的同伴,应该分给他一份食物。此时的帕苏克当机立断,从塞特卡的皮带上抽出手枪,结果了杰夫的生命。读者看到这里不禁会感到帕苏克行为的冷酷,但是从另一个理性的角度我们会发现她的这种做法也不无道理,因为这个小女人行为的出发点是丈夫塞特卡肩上的送信任务,这是这次旅程最为重要且唯一的目的,丈夫作为送信的承诺方必须要保存住体力和生命,而食物在这时就显得异常的重要。打死杰夫之后,塞特卡虽然一直在责骂妻子,但他的内心却清楚帕苏克的做法正确。可见,帕苏克是一个果敢和理智的女性,同时她也是一个极富大局观意识的女性。也正是这件事情,使得塞特卡重新审视了妻子的价值。
   如果打死杰夫的行为有些许残忍的话,那照顾那个不曾相识的陌生男子便是帕苏克热忱和母性特征的集中体现。游荡于冰天雪地的帕苏克和塞特卡在雪夜中遇到了一个奄奄一息的印第安男子。这个男子因为食物用尽而瘫倒在雪地里,看到此景,帕苏克“像一只母山鹑考虑应该照顾谁”,她心中理性与感性的矛盾在交织困扰着她柔弱的心灵。此时,塞特卡再次建议给这个印第安男子一份食物,帕苏克听到这话,又看了看那个虚弱的印第安男子,她眼里流露出了一丝快乐的光芒,但是她最终还是拒绝了给这个男子分配食物。她说:“李特河还远着呢!死亡在等待着我们。最好让它带走这个陌生人吧,要让我的男人查理活下去。”虽然有些许自私,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帕苏克作出这个选择时的艰难和矛盾,那个男人失望地走了。那一夜,帕苏克留下了罕见的泪水,事后塞特卡才知道那个印第安男子原来是帕苏克的亲哥哥。此时,塞特卡对帕苏克产生了更深的敬意,他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个女人对自己纯真的爱意。尽管塞特卡一直与帕苏克平分食物,但毕竟是个女人,她最终还是倒下了。在生命即将结束的那一刻,她向丈夫表达了自己心中纯洁的爱,她告诉塞特卡:
   “你是我的丈夫,查理,而我则是你称职的妻子。是我为你升起了篝火,为你做饭,帮你喂狗,替你踩雪。对这一切我无怨无悔……你说什么,我都照着去做,你吩咐的事情,我都顺从。事实不是如此吗,查理?”
   面对帕苏克的爱情告白,塞特卡的内心如春天的小鸟一般快乐,这段温情的表白使得冰雪的寒意消散,这个生硬的男人逐渐认识到了女人的爱情。当帕苏克在临终前将一满袋子食物递到他手中时,他心中悔恨这为时已晚的懂得,原来这袋谷物是帕苏克偷偷珍藏下自己的口粮为将来留给丈夫的。看到这里,我们无不为这位印第安女子的无私和坚毅感到震撼。正是这一袋充满爱意的谷物使得塞特卡最终走出了雪地,完成了送信的使命。
   综上所述,在杰克·伦敦的诸多作品中,都是在着力塑造一些男性超人形象,而《女人的刚毅》则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另类的女超人帕苏克的人格魅力。正是由于对丈夫纯真的爱情才会促使她杀人,促使她拒绝帮助没有食物的哥哥,甚至于驱使她牺牲掉自己宝贵的生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杰克·伦敦对于女性的认识是完全不同于尼采的,同尼采的“妇女唯一的使命就是生育子女”的观点不同,杰克·伦敦将女性视为生活的英雄和男人的朋友。评论家们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杰克·伦敦所塑造的那些男性主人公身上,孰知他笔下的女性超人形象也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就如帕苏克这样有着刚毅性格的女性一样,她们同样可以闪烁出我们人类独有的性格魅力。由此可见,《女人的刚毅》虽然只是杰克·伦敦1901年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但是它的思想意义的主题开创性却是影响深远的。而这篇小说从行文特征上来看语言简练,通篇采用对话体的形式,故事内容都是出自于男主人公塞特卡的口述,娓娓道来,从不拖泥带水,使得一个凝重的故事变得饶有韵味。而这种独具特色地借用第三人称来表述故事内容的风格,也是与杰克·伦敦富于冒险传奇的生活历程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 朱振武:《为赶路的人干杯——杰克·伦敦短篇小说(评注本)珍藏版(英汉对照)》,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 李金云:《克朗代克的爱情女超人——解读杰克·伦敦的〈女人的刚毅〉》,《美与时代》(上半月),2006年第6期。
   [3] 宋长琨等:《世界名人名家名传(41):雨果传 杰克·伦敦传》,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
   [4] 张宝林:《杰克·伦敦的女性观》,《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5] 虞建华:《杰克·伦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6] 杨三成:《杰克·伦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作者简介:郭学文,男,1965—,四川成都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工作单位: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王度庐作为“悲剧侠情”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孤独弥漫在他每一部作品的始终,这与作者的人生体验紧密相关。他描述给我们的是强者的孤独,是对理想的渴望和追求,是在苦难中的奋发向上。这种人生境界值得我们尊敬。  关键词:王度庐小说 孤独 孤独情结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王度庐是民国时期武侠小说作家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悲情武侠”的始祖。他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接受
期刊
摘要 东北的话剧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而萌芽,但真正发展成熟却是在日伪占领东北的沦陷时期。沦陷最早、控制最严、文化发展较全国滞后的东北地区,话剧却呈现出繁复多姿的样态。李乔是活跃在东北沦陷区话剧舞台上的领导者,他对话剧创作有着高屋建瓴的见解,作为沦陷区的作家,有对异族侵略的反抗,也有被政治压迫的无奈,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有对黑暗现实的反映,也有进行附和国策的书写。  关键词:李乔话剧 隐喻书写 “破坏
期刊
摘要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菲利普·罗斯在近作《自惭形秽》中虽然继续探讨衰老、性爱和身份等经典话题,但却并没有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是以全新的艺术表现方式赋予它们新的内涵,体现了其求新求变的创作意识。  关键词:菲利普·罗斯 《自惭形秽》 身份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2009年,被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1930-)赞为美国仍然健在的四位文学大师之一的菲利普
期刊
摘要 本文从阅读罗兰·巴特《明室》开始,试分析了巴特根据自身经验在书中提及的两种文化意义上的照片特性,但重点将放在巴特怀念和悲悼母亲的部分。此书风格较之巴特早前作品朴素、行文简洁条理明晰,巴特以一种平和内敛的笔触向母亲献上了一曲爱的挽歌。  关键词:罗兰·巴特 《明室》 摄影 照片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最终,他的作品成为了名至实归的自传。对于个人和自我的勇敢反思是他晚
期刊
摘要 本文应用巴赫金对话理论,对华裔美国文学史中的三部重要作品《华人阿五》、《女勇士》、《喜福会》进行分析,指出三部小说为东方、西方及封建男权专制这三种声音提供了一个对话的场所。小说中的第一代与第二代美国华裔女性打破了无语状态,发出了自己声音。这些声音中有对封建男权专制的控诉,有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挑战与融合。而在各种声音的对话中,小说获得了最终的意义。  关键词:对话 华裔女性声音 东西方意识形态
期刊
摘要 纵观美国犹太文学发展史,“犹太性”被不同的美国犹太文学作家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在伯纳德·马拉默德的大部分作品中,都描述了犹太人在经历种种苦难后,最终回归的故事。本文试通过长篇小说《店员》,管窥马拉默德“犹太性”的生成途径。  关键词:伯纳德·马拉默德 犹太性 《店员》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二战以后,美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及震撼了整个美国20
期刊
摘要 反复手法是海明威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的一大特点,反映了人物的个性和主题意义。通过会话含义理论对该小说的反复手法的分析可以看出:男主人公是一个虚伪、没有责任感的人,象征着“迷惘的一代”;女主人公是一个有责任感,但又摆脱不了“迷惘的一代”影响的人。而这对情侣的故事则体现了海明威文学创作一直致力的主题——重压下优雅地生活。  关键词:反复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会话含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期刊
摘要 《时间中的孩子》和《赎罪》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麦克尤恩成长小说的代表作。这两部小说都从成长形象这一角度入手,透过异彩纷呈的故事,刻画了主人公历经挫折和磨难、艰辛成长的故事,表现了麦克尤恩叙述现实、再现历史的执着,反映了麦克尤恩独特的成长叙事模式。  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 成长 小说 叙事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在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中,孩子常作为主
期刊
摘要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性。小说通过盖茨比的悲剧人生,生动刻画了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状态。作者以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强化了主人公的悲剧色彩。本文主要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小说人物关系设置和情节设计,突出作品主题。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 盖茨比 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Franc
期刊
摘要 从被誉为“美国第一部自然主义作品”的《街头女郎玛吉》中,可以看出其作者斯蒂芬·克兰深受达尔文主义“适者生存”的影响。本文试从小说主人翁所生活的环境——一个充斥着暴力和残酷的原始丛林——出发,分析环境对于女主角悲剧命运形成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达尔文主义 丛林 生存 《街头女郎玛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街头女郎玛吉》(以下简称《玛吉》)于1893年首次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