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殖民主义的一个关键词语“他者”绝好的阐释了二元对立的思想。本文旨在说明文学作品中是怎样描述“他者”的,通过《鲁滨逊漂流记》、《喜福会》的分析,将封印在文学作品中的二元对立思想再一次重现和分析,揭露了帝国主义通过这一对立来进行殖民统治,以致对心灵进行奴役。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他者;二元对立
后殖民一词的最早出现在80年代中期学术期刊中由阿什克罗夫特·格里菲思的著作当中。到了90年代中期,这个词确立了自己在学术的地位,成为了流行话语。其主题包括广泛性,差异,民族主义,后现代主义,种族,女权主义,语言等等。它诞生于人们的“挫折,对外来侵略文化所产生的个人以及文化的冲突”,还有对未来和个人身份问题等所产生的恐惧,希望和梦想,它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而它的创建更是为国际社会中最贫困和最无力的成员发生声音。“后殖民理论涉及前殖民的国家阅读和写作文学;写在殖民的国家,用于描写殖民或殖民地人民。”它尤其注重在殖民文学中被扭曲的经验和现实情况,它描绘出殖民地人民长期所处的从属地位,以及他们通过文学试图表达自己的身份,并恢复其过去长期以来所面对的不可避免的“他者”地位。
弗朗茨·法农在他的著作中发展了“他者”这一理论,并成为他日后写作在后殖民研究的方面的关键问题。对于他来说,这个“他者”,即“不是我”,成为了自己以外的别的什么人。本文旨在说明文学作品中是怎样描述“他者”。它显示了在殖民的情景下,通过“他者”的方式来以保持权力及其殖民状况是殖民者所采取的一种策略,那就是帝国主义必须把他人看作是不同于自己的存在,维持足够的身份悬殊,从而获得稳定的控制权。在政治以及文化上,“自我”和“他者”也被定义成为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他者”就等同于缺乏身份,,可谓是异质的,它属于另一团体;他是陌生的,神秘的,未经授权的,不合适的,不正确的。了解“自我”和“他者”这一二元对立的重要理念,有助于了解文本中的意义是怎样形成、创造和加强。二元对立的形成实则因为文明\野蛮之间的延续和合法化的权力结构有利于西方“文明”的白人。一个文本内的“二元对立”的存在有利于加强意义的内层含义,用以维护和加强社会或文化的主导意识形态。通过分析下面的两个作品所包含的不易被大家发觉的或者是显而易见的后殖民现象,我们将对“二元对立”关系管窥一二。
《鲁滨逊漂流记》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作品,当中主人公克鲁索和星期五的关系通常被解释为纯洁的友谊关系,但是这仅仅是表象。然而,欧洲的帝国是系统性的企业;他们绝不仅仅只是进入一个国家,掠夺它离开。是什么使殖民者成为殖民者,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简单的贪婪,同时也因为他们自认为具有超级强大的所谓的散播文明的使命。就是这一植根于殖民者心中的概念让他们感觉自己有权利和义务使当地的土人不继续陷于“吃人的行为”,这着重体现在克鲁索对于星期五的战略转型。具体而言,它涉及如何把星期五从“吃人”变成了满意的“文明”的仆人,以及星期五失去了他的文化身份后产生的悲剧。鲁宾逊和星期五之间的关系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他们的关系可能只是被看作主人和仆人之间;说它复杂,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其他的解释。从星期五的出现开始,克鲁索就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定义为主仆关系。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是是非常明确的。鲁滨逊·克鲁索是高高在上的殖民者,与此相对的就是星期五的被殖民关系。对于西方人,屬于边缘化的人天生就是是仆人。星期五注定是一个仆人,因为他属于吃过自己人的种族中的一员。因此他们的种族将永远低等于欧洲国家。这一描述显示了西方人欧洲中心主义,而星期五是来自第三世界的一个黑人,他们属于被边缘化和流离失所。
接着再来看一看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喜福会》。在这部小说中,在东西方文化对立的背景下,产生了很多的社会矛盾及冲突,作者站在移民群体的角度,表达了在这种背景之下寻求身份过程的焦虑与期望。故事中,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写在美国的两代华人,有自认是美国人,奋力追逐自由的女儿们和想守护传统同时又想融入当地社会母亲们。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许露丝的未来婆婆嘲讽她“你们越南人不会懂上层阶层的礼节”,对于这样的奚落,她愤然回击道“我是美国人”。然而,尽管她这样认为,却仍然被白人认为是落后的东方人。显然,这并非中国或者是东方人的本来面目,而是被西方人强行打上的标签。而小说中的母亲和女儿分别代表的是东西方文化,二者之间存在以下几种对立关系的,它们就是:弱势与强势、客体与主体,还有就是他者与自我之间的对立。这样的对立关系导致的了两代人之间的隔膜,从文化心态上来看这一点,那就是很难客观对待与自己立场不同的文化,从而引起文化心态的苛刻和思想的武断。谭恩美在作品中深刻指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那就是西方的强势文化和东方的弱势文化之间地位的不对等。当然,在其他方面也能看到这种由文化冲突带来的对立,如宗教。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一样,中国的宗教意识并不是清晰,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母亲到美国之后,想要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去教堂,拜见上帝。于是,小说中的四位母亲一起加入了教堂唱诗班,虽然她们表面上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英文水平去的。但是,在她们的潜意识中,无论如何,信教似乎也是通向主流社会的一道大门。在这四位母亲中,有一位的小儿子不幸坠海,这位母亲便带着女儿在其坠海处祷告上帝,祈求上帝还它儿子。关于这一段,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妈手里拿着那本白皮面的《圣经》,呼唤着上帝,她单薄微弱的声音随着海鸥飘向天堂。她除了开头一句‘亲爱的上帝’和末了‘阿门’外,她中间讲的全是中国话。”然而,她如此虔诚的祈祷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因此她对上帝也彻底失望。“从此,那本《圣经》给塞在一条短一截的桌腿下,使桌子不再晃动,同样的,也使她生活中残缺的一角也不再因失却平衡而晃动。”离开了垫桌腿的《圣经》之后,桌子便很难保持平衡,总是摇摇晃晃的,不稳固,这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象征着不信仰基督教的母亲在美国社会中难以求得认同。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母亲还是离不开《圣经》,这正是她的无奈所在。
后殖民主义在现今的社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着,更是永远被隐藏和封印在各种文学作品。对后殖民主义的研究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一个课题,直到帝国主义的消失。二元对立的解构任重道远,心理暴力的伤害是最隐蔽和影响深远的,对其进行揭露和抵制的道理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盛杨燕.浅析库切小说《青春》中对二元对立的解构[D].电子科技大学,2014.
[2]房敏.论《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行为[D].山东大学,2010.DOI:10.7666/d.y1792057.
[3]孙娜.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谭恩美的三部作品[D].河北师范大学,2013.
[4]刘辉.《鲁滨逊漂流记》及其续记之后殖民批评[D].长沙理工大学,2011.DOI:10.7666/d.y1884337.
[5]王岳川.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1):119-125.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他者;二元对立
后殖民一词的最早出现在80年代中期学术期刊中由阿什克罗夫特·格里菲思的著作当中。到了90年代中期,这个词确立了自己在学术的地位,成为了流行话语。其主题包括广泛性,差异,民族主义,后现代主义,种族,女权主义,语言等等。它诞生于人们的“挫折,对外来侵略文化所产生的个人以及文化的冲突”,还有对未来和个人身份问题等所产生的恐惧,希望和梦想,它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而它的创建更是为国际社会中最贫困和最无力的成员发生声音。“后殖民理论涉及前殖民的国家阅读和写作文学;写在殖民的国家,用于描写殖民或殖民地人民。”它尤其注重在殖民文学中被扭曲的经验和现实情况,它描绘出殖民地人民长期所处的从属地位,以及他们通过文学试图表达自己的身份,并恢复其过去长期以来所面对的不可避免的“他者”地位。
弗朗茨·法农在他的著作中发展了“他者”这一理论,并成为他日后写作在后殖民研究的方面的关键问题。对于他来说,这个“他者”,即“不是我”,成为了自己以外的别的什么人。本文旨在说明文学作品中是怎样描述“他者”。它显示了在殖民的情景下,通过“他者”的方式来以保持权力及其殖民状况是殖民者所采取的一种策略,那就是帝国主义必须把他人看作是不同于自己的存在,维持足够的身份悬殊,从而获得稳定的控制权。在政治以及文化上,“自我”和“他者”也被定义成为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他者”就等同于缺乏身份,,可谓是异质的,它属于另一团体;他是陌生的,神秘的,未经授权的,不合适的,不正确的。了解“自我”和“他者”这一二元对立的重要理念,有助于了解文本中的意义是怎样形成、创造和加强。二元对立的形成实则因为文明\野蛮之间的延续和合法化的权力结构有利于西方“文明”的白人。一个文本内的“二元对立”的存在有利于加强意义的内层含义,用以维护和加强社会或文化的主导意识形态。通过分析下面的两个作品所包含的不易被大家发觉的或者是显而易见的后殖民现象,我们将对“二元对立”关系管窥一二。
《鲁滨逊漂流记》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作品,当中主人公克鲁索和星期五的关系通常被解释为纯洁的友谊关系,但是这仅仅是表象。然而,欧洲的帝国是系统性的企业;他们绝不仅仅只是进入一个国家,掠夺它离开。是什么使殖民者成为殖民者,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简单的贪婪,同时也因为他们自认为具有超级强大的所谓的散播文明的使命。就是这一植根于殖民者心中的概念让他们感觉自己有权利和义务使当地的土人不继续陷于“吃人的行为”,这着重体现在克鲁索对于星期五的战略转型。具体而言,它涉及如何把星期五从“吃人”变成了满意的“文明”的仆人,以及星期五失去了他的文化身份后产生的悲剧。鲁宾逊和星期五之间的关系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他们的关系可能只是被看作主人和仆人之间;说它复杂,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其他的解释。从星期五的出现开始,克鲁索就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定义为主仆关系。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是是非常明确的。鲁滨逊·克鲁索是高高在上的殖民者,与此相对的就是星期五的被殖民关系。对于西方人,屬于边缘化的人天生就是是仆人。星期五注定是一个仆人,因为他属于吃过自己人的种族中的一员。因此他们的种族将永远低等于欧洲国家。这一描述显示了西方人欧洲中心主义,而星期五是来自第三世界的一个黑人,他们属于被边缘化和流离失所。
接着再来看一看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喜福会》。在这部小说中,在东西方文化对立的背景下,产生了很多的社会矛盾及冲突,作者站在移民群体的角度,表达了在这种背景之下寻求身份过程的焦虑与期望。故事中,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写在美国的两代华人,有自认是美国人,奋力追逐自由的女儿们和想守护传统同时又想融入当地社会母亲们。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许露丝的未来婆婆嘲讽她“你们越南人不会懂上层阶层的礼节”,对于这样的奚落,她愤然回击道“我是美国人”。然而,尽管她这样认为,却仍然被白人认为是落后的东方人。显然,这并非中国或者是东方人的本来面目,而是被西方人强行打上的标签。而小说中的母亲和女儿分别代表的是东西方文化,二者之间存在以下几种对立关系的,它们就是:弱势与强势、客体与主体,还有就是他者与自我之间的对立。这样的对立关系导致的了两代人之间的隔膜,从文化心态上来看这一点,那就是很难客观对待与自己立场不同的文化,从而引起文化心态的苛刻和思想的武断。谭恩美在作品中深刻指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那就是西方的强势文化和东方的弱势文化之间地位的不对等。当然,在其他方面也能看到这种由文化冲突带来的对立,如宗教。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一样,中国的宗教意识并不是清晰,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母亲到美国之后,想要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去教堂,拜见上帝。于是,小说中的四位母亲一起加入了教堂唱诗班,虽然她们表面上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英文水平去的。但是,在她们的潜意识中,无论如何,信教似乎也是通向主流社会的一道大门。在这四位母亲中,有一位的小儿子不幸坠海,这位母亲便带着女儿在其坠海处祷告上帝,祈求上帝还它儿子。关于这一段,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妈手里拿着那本白皮面的《圣经》,呼唤着上帝,她单薄微弱的声音随着海鸥飘向天堂。她除了开头一句‘亲爱的上帝’和末了‘阿门’外,她中间讲的全是中国话。”然而,她如此虔诚的祈祷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因此她对上帝也彻底失望。“从此,那本《圣经》给塞在一条短一截的桌腿下,使桌子不再晃动,同样的,也使她生活中残缺的一角也不再因失却平衡而晃动。”离开了垫桌腿的《圣经》之后,桌子便很难保持平衡,总是摇摇晃晃的,不稳固,这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象征着不信仰基督教的母亲在美国社会中难以求得认同。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母亲还是离不开《圣经》,这正是她的无奈所在。
后殖民主义在现今的社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着,更是永远被隐藏和封印在各种文学作品。对后殖民主义的研究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一个课题,直到帝国主义的消失。二元对立的解构任重道远,心理暴力的伤害是最隐蔽和影响深远的,对其进行揭露和抵制的道理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盛杨燕.浅析库切小说《青春》中对二元对立的解构[D].电子科技大学,2014.
[2]房敏.论《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行为[D].山东大学,2010.DOI:10.7666/d.y1792057.
[3]孙娜.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谭恩美的三部作品[D].河北师范大学,2013.
[4]刘辉.《鲁滨逊漂流记》及其续记之后殖民批评[D].长沙理工大学,2011.DOI:10.7666/d.y1884337.
[5]王岳川.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1):11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