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然而,受制于礼教的约束和生活水平的限制,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羞于表达对美的渴望,甚至回避对于美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温饱而思美丽”,这是更高层次的需求,是人类身体和心灵的解放。
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也存在陷阱。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表象空间的形成,比较视野的扩大加深了人们的容貌焦虑。这种焦虑随即被消费社会和大众媒体所建构的审美之网捕获,外貌变成了商品,美丽有标准、可量化。原本内涵丰富、生机勃勃的“美”被窄化为商业逻辑下的“标准美”。
面对“美”这样一个重要话题,教育领域不应失声,只有把被遮蔽、被异化的美重新舒展开,才能帮助青少年走出狭窄的审美通道,在没有焦虑与歧视的“美”的天地里自由驰骋。正确认识“美”,呼唤更加多元的审美观。
美在心灵,美在气质
中国有句俗语叫“相由心生”,“心”可以塑造“相”,精神先于样貌。“相”仅仅代表外貌,而“心”所指向的则是一个更为泛在的集合。品行、知识、思想、气质都是“心”的一部分。颜值时代里,美的精神价值逐渐被忽略,视觉效果及消费价值则被突出。“相由心生”不知不觉中被“心由相生”所取代。“心”与“气质”需要重新被重视。
“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质可以脱离外貌带给人以美的感受,它无法言说,更无法衡量。气质的修炼来自知识的滋养、能力的提升、素质的提高,你有怎样的言谈举止便会拥有怎样的气质,气质会影响人的外貌。
因出演《你好,李焕英》而走红的演员张小斐,在美女如云的娱乐圈中并不算顶级皮囊,近日却收获大量迷恋其颜值的粉丝,“感觉她五官并不出色,但不知道为什么她看起来好温柔,越看越有‘美女氛围’”。张小斐外貌固然也算清丽,但是内在的气质与演技赋予了她“美女氛围”。外表的美容易消逝,来自心灵的美才更加持久。
美在自信,美在个性
相似的面孔和身材充斥屏幕,令人陷入审美焦虑的同时也引发审美疲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种千篇一律的美是否是对的。圆脸、单眼皮,没有大长腿也没有好身材,并不符合传统审美标准的辣目洋子却美得生机勃勃。人们不自觉地被其鲜活而自信的“美”所感染。辣目洋子的走红令人们重新审视:美,源于自信;美,是一种个性。
辣目洋子曾在高中日记中写道:“漂亮的女演员一抓一大把,但想找个丑得有特点、有自信、会搞笑的女人,就我一个。我不美,但仅此一个,绝版了。”辣目洋子悦纳了自己,发掘出了自己的幽默才能,于是形成了只属于她自己的个性的美。
个性的美来源于每个人自身的特点,因而个性的美必定是自信而丰富的美。“美”的标准被突破,对于颜值低的歧视便会失效,人们就会从单一、逼仄的审美枷锁中解放出来。丰富的个性美使得美的天地包容万象,单眼皮也好双眼皮也好,大眼睛也好小眼睛也罢,都可以美出自信,美出风采。
美在健康,美在真实
在“标准化审美”中,大眼睛、锥子脸是五官美的标志,“瘦才是王道”。借钱整容、催吐厌食等新闻屡见报端,为了追求“美”,牺牲健康与安全也在所不惜。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健康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时尚COSMO》前主编王潇认为,“好看的身材不等于单纯的瘦,与体重秤的绝对数字也无必然关联。匀称、顺眼就是好看。好看的标准以镜子为准,以自己的眼睛为准。”
化妆与修图技术的出神入化使真实和野性渐失,人们沉浸在“完美”的脸庞中自我陶醉,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 2020年,某知名演员发起了国内首部女性独白剧,剧目首集《魔镜》的女主角每天要花2小时37分钟化妆,对于她来说,“全世界最恐怖的事情”就是当她回家发现自己右眼的双眼皮掉下来了。
沉溺于美颜中的人习惯用美貌为自己找到自信,但是真正的自信只能来自内心的力量和真实的自己,虚假只能支撐起虚假的真实。
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也存在陷阱。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表象空间的形成,比较视野的扩大加深了人们的容貌焦虑。这种焦虑随即被消费社会和大众媒体所建构的审美之网捕获,外貌变成了商品,美丽有标准、可量化。原本内涵丰富、生机勃勃的“美”被窄化为商业逻辑下的“标准美”。
面对“美”这样一个重要话题,教育领域不应失声,只有把被遮蔽、被异化的美重新舒展开,才能帮助青少年走出狭窄的审美通道,在没有焦虑与歧视的“美”的天地里自由驰骋。正确认识“美”,呼唤更加多元的审美观。
美在心灵,美在气质
中国有句俗语叫“相由心生”,“心”可以塑造“相”,精神先于样貌。“相”仅仅代表外貌,而“心”所指向的则是一个更为泛在的集合。品行、知识、思想、气质都是“心”的一部分。颜值时代里,美的精神价值逐渐被忽略,视觉效果及消费价值则被突出。“相由心生”不知不觉中被“心由相生”所取代。“心”与“气质”需要重新被重视。
“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质可以脱离外貌带给人以美的感受,它无法言说,更无法衡量。气质的修炼来自知识的滋养、能力的提升、素质的提高,你有怎样的言谈举止便会拥有怎样的气质,气质会影响人的外貌。
因出演《你好,李焕英》而走红的演员张小斐,在美女如云的娱乐圈中并不算顶级皮囊,近日却收获大量迷恋其颜值的粉丝,“感觉她五官并不出色,但不知道为什么她看起来好温柔,越看越有‘美女氛围’”。张小斐外貌固然也算清丽,但是内在的气质与演技赋予了她“美女氛围”。外表的美容易消逝,来自心灵的美才更加持久。
美在自信,美在个性
相似的面孔和身材充斥屏幕,令人陷入审美焦虑的同时也引发审美疲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种千篇一律的美是否是对的。圆脸、单眼皮,没有大长腿也没有好身材,并不符合传统审美标准的辣目洋子却美得生机勃勃。人们不自觉地被其鲜活而自信的“美”所感染。辣目洋子的走红令人们重新审视:美,源于自信;美,是一种个性。
辣目洋子曾在高中日记中写道:“漂亮的女演员一抓一大把,但想找个丑得有特点、有自信、会搞笑的女人,就我一个。我不美,但仅此一个,绝版了。”辣目洋子悦纳了自己,发掘出了自己的幽默才能,于是形成了只属于她自己的个性的美。
个性的美来源于每个人自身的特点,因而个性的美必定是自信而丰富的美。“美”的标准被突破,对于颜值低的歧视便会失效,人们就会从单一、逼仄的审美枷锁中解放出来。丰富的个性美使得美的天地包容万象,单眼皮也好双眼皮也好,大眼睛也好小眼睛也罢,都可以美出自信,美出风采。
美在健康,美在真实
在“标准化审美”中,大眼睛、锥子脸是五官美的标志,“瘦才是王道”。借钱整容、催吐厌食等新闻屡见报端,为了追求“美”,牺牲健康与安全也在所不惜。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健康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时尚COSMO》前主编王潇认为,“好看的身材不等于单纯的瘦,与体重秤的绝对数字也无必然关联。匀称、顺眼就是好看。好看的标准以镜子为准,以自己的眼睛为准。”
化妆与修图技术的出神入化使真实和野性渐失,人们沉浸在“完美”的脸庞中自我陶醉,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 2020年,某知名演员发起了国内首部女性独白剧,剧目首集《魔镜》的女主角每天要花2小时37分钟化妆,对于她来说,“全世界最恐怖的事情”就是当她回家发现自己右眼的双眼皮掉下来了。
沉溺于美颜中的人习惯用美貌为自己找到自信,但是真正的自信只能来自内心的力量和真实的自己,虚假只能支撐起虚假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