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成熟与推广,信息视觉化已成为潮流。在视觉创造与传播方式的数字化过程中,动画已不再局限于影视创作,而是形成了覆盖影视、出版、广告、娱乐、玩具、服装、休闲以及软件、工业设计、多媒体、信息通讯等领域的动漫游戏创意产业链及其集群。由于动画在商业收益、技术创新、文化传播和艺术创造等方面的巨大潜质,其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之一而备受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动漫游戏创意产业在国家政策和政府资金的大力扶持下,发展速度惊人,从2004年至2012年,中国动画片产量翻了10倍,在2011年达到26万分钟,制作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一。然而与发展速度和规模极不相称的是原创设计造型艺术品质的明显滞后。从国产动漫游戏创意产品形象作品中凸现为,在视觉风格上缺乏独创性;从故事到形象设计制作,依然存在对美日动漫产品的粗制模仿与拷贝;原创动画设计普遍缺乏形象品牌和可以辨识的区域性风格特征。这些因素导致国家投入的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不仅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资源浪费。国内市场上的动画原创产品形象或多或少都存在商业性、艺术性、审美独创性的缺失,这已然成为了阻碍中国动漫创意产业向国际化高端发展的一大难题。
一、国内传统美术动画创作在数字影像时代所面临的困境
造型艺术伴随着人类最早的文明而产生。与之相比,产生于19世纪的动画艺术,则是一门相当年轻的艺术门类。然而动画与传统造型艺术之间,却存在着一脉相承的亲缘关系,动画艺术语言是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动画作品的产生与发展,始终与技术进步联系在一起。其最早的雏形不过是利用视觉暂留现象而制造出来的一些流行于街头娱乐的“黑魔法”,如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费纳奇镜”“诡盘”等等。随着摄影术的发明,和早期电影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这些杂耍式的游戏器具很快被胶片拍摄与影像放映的方式所取代,但值得注意的是动画对于美术风格的坚持,使其与实拍电影之间保持着本质的差别。一直以来,动画艺术家们采用手工绘制、逐格拍摄的方法进行创作,尽管较比真人实景的拍摄更加复杂、繁琐,但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造型艺术的审美趣味和天马行空的幻想与自由。艺术家通过将各种艺术样式与风格,作用于动画美术风格的实验性探索上,创作出了剪纸、粘土、木偶、油画、版画、速写等各种不同风格类型的动画作品。
动画的产生早于实拍电影,但它最终没有因为动态摄影技术的完善而被电影所取代,根本原因就在于动画对造型艺术风格的持守。乔治·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中描述了数十种动画制作样式后指出:“在美学方法上,这些样式主要是使用图像和造型,而且有排除用摄影机与机械方法来重现人物及其动作的趋势,它们更多地属于造型艺术(绘画与雕刻),而不属于传统的电影……”正是由于形式各异的造型艺术样式被用于动画视觉风格的主要参照来源,致使动画片在中国一度也被称作美术片。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动画的诞生并非无本之木。其也曾因独树一帜的美术风格,被冠以“中国学派”而享誉世界,开创过以《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为代表的“水墨动画”,也曾创造了《大闹天宫》这样民族风格鲜明、艺术表现精湛的世界级经典作品。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动画创作方向面向市场化、产业化转型。巨大的市场空挡造成美国、日本商业动漫产品的大量涌入,国产动画便至此转入了创作的低谷,中国美术片的发展正逐渐被动漫商品消费市场的洪流所湮没。为什么在近30年的市场化进程中,中国动画完全丧失了自己曾经拥有的优势,形成了与传统之间难以修复的断层,面临着艺术创造力的极度匮乏?其根源首先在于动画制作机构急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创作态度,从而导致了对造型艺术传统的自我否定,进而产生出某种对于动画产品自身所包含的艺术性与审美追求的漠视。
商业动画产业模式的形成,虽然使美术风格更趋于类型化,但仍然没有脱离其造型艺术的特点。直到随着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动画的创作的手工流程完全为无纸操作所替代,不仅简化了生产工序,大大降低了动画的制作难度和成本,而且动画的视觉风格也得到了拓展。尤其是自从数字虚拟影像技术能够生成十分逼近于真实的三维角色与场景以来,不仅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影特效,同时在动画中电脑生成的三维立体效果,也已开始取代了以造型艺术风格为特征的二维动画,使动画向计算机模拟真人影片的方向发展,例如2001年由美国哥伦比亚三星公司出品的《最终幻想》,该片成为首部没有摄像机和真人演员,完全凭借三维数字影像技术在电脑上生成的影片。影片营造出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的同时,也提升了在商业动画产业中动画制作技术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从此动画与电影的边界不再是泾渭分明,在数字特效电影中,二者之问在形式风格上的相互融合、殊途同归,似乎已经成为可以预见的发展前景。从对数字影像媒体的发展走向的分析可看出,数码影像技术带来的并非是对动画本体的消解,反而是电影语言在虚拟现实基础上的又一次重大拓展,即在一个虚拟的真实I廿界里,非现实特性将会越发凸显出艺术审美与造型基础作为场景与形象的主观性设计前提所包含的重要性。
可见,无论在手绘动画时代还是在数码影像时代,造型艺术始终与电影技术彼此交融、相辅相成地共同推动着电影语言的创新与发展。然而,关于造型艺术的研究却是电影学研究所无法覆盖的部分。因此,对于造型艺术的学习、认知与训练,就是在对动画本体特性的学习、研究与探索。
二、造型能力、审美素质训练过程之再现、发现与构建
美术基础类课程对于审美经验的获得、造型能力的培养、创作观念的养成以及艺术实验与探索精神的激发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毫无疑问是专业学习的重要前提。美术基础教育覆盖的范围十分宽泛。而造型能力与审美素质的训练是核心,然而这一切都是要以建立正确的美学认知作为起点。传统造型艺术的来源有两个,或师法自然造化,从对客观真实的再现性呈现中获取形象;或从传统程式为原创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以学习与传承。同时,动画及今天的虚拟数字影像中视觉呈现所依赖的主观设计,致使造型与审美的训练必然要经历一个再现、发现到构建的过程。 1.再现——对自然的学习
再现自然的渴望,来自于远古人类的童年时期。从西班牙阿尔卡米拉和法国拉斯科最早的人类洞穴壁画中可看出,再现性艺术已进入萌芽阶段;希腊时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在二元论的前提下建立了体系化的艺术“摹仿论”;中世纪以后,再现性艺术成为西方艺术发展的主流,深刻影响到后来文艺复兴风格的形成;在经过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递进式发展,直到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无论从题材的选取、形式风格的确立,到写实性的技术技艺对客观真实的呈现,无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并由此形成了以写实性素描为基础的学院派教学体系。
动画艺术形态所追求的再现,并非局限于视觉形象与运动状态的真实,而是更趋于心理感受的真实、本质原理的真实,以及形象概念的真实。对形象及运动方式的夸张、变形等,作为动画艺术表现的常规性手法,已远远超出了客观事物原始样貌的局限。当然,传统绘画写生的美术教学方式所训练的写实性绘画技巧,对于掌握解剖、透视等普遍的绘画知识,在观察认知自然对象的过程中培养艺术感受的敏锐性、微妙性,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单一的写实性绘画训练的同时,也很容易造成绘画者对于客观对象的依赖,导致造型的被动,从而局限了绘画者主观创造的可能性,从而远远不能达到动画灵活多变的造型要求。
2.发现——智性的探索
罗丹认为:“美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存在,而是缺少发现。”罗丹所指的美,不是道德性的美或者依赖于视觉写真的美,而是指相对抽象的内在形式结构所产生的力量之美。
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和理性主义时代的来临以及现代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其结果导致艺术单纯的记录功能逐渐为摄影所取代,造型艺术从重视客观对象的视觉真实,进而转向对人内在感知的总体把握。近代的结构学理论更是鲜明地指出,任何科学研究都应该超越事物现象本身,直探在现象背后的操纵全局的系统与规则。故此造型艺术中的形式结构,正如音乐中的乐理结构、文学中的叙事结构一样,成为研究与关注的焦点。于是形式的提纯,使现代设计从传统造型艺术中逐渐分离出来。同样产生于19世纪的动画中的绘画与设计性元素,都是从对客观对象的形式归纳与创造中产生的,由于动画造型运动变化的特性,不仅要求造型的简约概括,而且要求建立对形式秩序、规律及原理的抽象性认知。
如果说再现是被动的呈现,那么发现则是经过思维判断的主动提取;再现依赖于视觉,发现则是思维的抽象认知,同时也无法脱离感性和直觉而存在。在专业基础美术教育中,强调对事物内在秩序、形式结构和审美规则的总结与发现,作为建立艺术认知和创造前提的重要性得以凸显。造型原本不是客观的自然形象,而是通过人为的认知,进而归纳出来的形式特征、形式关系、形式结构,形式秩序的总和。因此,加强学生对空间造型进行透过视觉表象之外的抽象认知能力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在动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启发学生采取以发现造型为目的的多样性观察方法来分析和认知物象的深层结构。大致有5种观察手段如下:①剪影式观察:对于平面形式的概括,建立在形象与画面结构的基础之上。因此剪影式观察是建立对平面几何式特征、比例、方圆转折、角度等基础性的认知。此观察方法是掌握画面构成形式布局的重要途径。②几何式的立体观察:通过基础简约的几何体,解构认知较为复杂的结构形式与结构关系。③强调特征的多角度观察:从多角度建立对形象特征和空间方位的综合认知。④打破固定视点的观察:突破视觉的局限性,建立对形象与形式规则的总体认知。⑤动态观察:通过对运动过程的观察,发现连续运动的方式及其动态规律。
造型的塑造属于空间艺术,核心是对位置与关系的处理,速写是抓住造型空间最直接的方法;对于造型练习需要建立一种秩序与规则的框架;最终的动画效果是视觉选择的结果,是自由的借助于形象的主观表达;造型空间训练作为动画课程方面观察与认知的一种途径,具有智性的探索与发挥功能。
3.构建——主观意志的王国
动画与数字电影的虚拟性,注定一切的形象与场景都建立在主观认知前提下的审美表达。从角色到场景空间,都来自于主观的设计构建。
了解自然、认识规律是为了创造一个存在于主观意识中的世界。因此对形象记忆力、艺术想象力、形式重组与创造能力的训练,应该成为专业美术教育不可遗漏的教学重点。
艺术创造的本质,并非沿着一条现成的道路抵达既定的目标,而是要根据每一位创作者自身的个体性主观思维来寻找和拓展不同的艺术语言表达途径。因此,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对学生的全面素质修养的再提升,是对探索精神和个体创造潜质的开掘与释放。近年来的国内美术教育,对于造型培养存任着功利性与盲目性。由于长期忽视艺术普及性教育,造成艺术语言个性发展的受阻和人文文化发展的被动与消极。由于中国动画产业被商业时尚所驱使,失去了艺术的主观个性表达的空间,导致动画艺术水准难以和国际高端审美品位抗衡。
因此,构建主观意志的王国,首先要加强对于动画电影主要受众群体,即青少年的艺术素养和审美判断力的培养。原创动画的创作群体以及动画专业美术教育模式,重要的是要摒弃陈旧与落后的创作与教育理念,根据动画美术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从动画与造型艺术之间寻找属于自身个性发展空间的审美语境。专业教师当重视对于学生在审美素养和艺术趣味方面的培养,启发学生加强形式概括与形式抽象能力,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造型空间的形象感知力和手绘能力的方面提高。
三、结语
在消费至上、技术为主导的时代,人们的关注点更多聚焦于新科技带来的视觉新奇感,更多关注市场运作方式带来的票房收益,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就是作为文化产品的动画艺术语言,其所承载的文化与审美内涵才是最首要的创造力核心价值的体现。
为了重新振作中国动画曾经拥有的辉煌,提高动画制作团队以及广大受众群体的艺术修养和高品位的审美取向,多媒体以及动画艺术的教学理念,必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弃绝功利化的指导思想,从造型审美人手,在启发和引导艺术创造力的基础上,指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精益求精,在动画造型设计和创作风格方面,调动和启发学生的主观思维意识,在专业课堂上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探索与创新。如此,才有可能及时扭转当代中国动画艺术性不断下滑的局面,有效地提升动画作品的艺术品质,快速向世界高端的动画艺术水准看齐。
一、国内传统美术动画创作在数字影像时代所面临的困境
造型艺术伴随着人类最早的文明而产生。与之相比,产生于19世纪的动画艺术,则是一门相当年轻的艺术门类。然而动画与传统造型艺术之间,却存在着一脉相承的亲缘关系,动画艺术语言是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动画作品的产生与发展,始终与技术进步联系在一起。其最早的雏形不过是利用视觉暂留现象而制造出来的一些流行于街头娱乐的“黑魔法”,如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费纳奇镜”“诡盘”等等。随着摄影术的发明,和早期电影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这些杂耍式的游戏器具很快被胶片拍摄与影像放映的方式所取代,但值得注意的是动画对于美术风格的坚持,使其与实拍电影之间保持着本质的差别。一直以来,动画艺术家们采用手工绘制、逐格拍摄的方法进行创作,尽管较比真人实景的拍摄更加复杂、繁琐,但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造型艺术的审美趣味和天马行空的幻想与自由。艺术家通过将各种艺术样式与风格,作用于动画美术风格的实验性探索上,创作出了剪纸、粘土、木偶、油画、版画、速写等各种不同风格类型的动画作品。
动画的产生早于实拍电影,但它最终没有因为动态摄影技术的完善而被电影所取代,根本原因就在于动画对造型艺术风格的持守。乔治·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中描述了数十种动画制作样式后指出:“在美学方法上,这些样式主要是使用图像和造型,而且有排除用摄影机与机械方法来重现人物及其动作的趋势,它们更多地属于造型艺术(绘画与雕刻),而不属于传统的电影……”正是由于形式各异的造型艺术样式被用于动画视觉风格的主要参照来源,致使动画片在中国一度也被称作美术片。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动画的诞生并非无本之木。其也曾因独树一帜的美术风格,被冠以“中国学派”而享誉世界,开创过以《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为代表的“水墨动画”,也曾创造了《大闹天宫》这样民族风格鲜明、艺术表现精湛的世界级经典作品。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动画创作方向面向市场化、产业化转型。巨大的市场空挡造成美国、日本商业动漫产品的大量涌入,国产动画便至此转入了创作的低谷,中国美术片的发展正逐渐被动漫商品消费市场的洪流所湮没。为什么在近30年的市场化进程中,中国动画完全丧失了自己曾经拥有的优势,形成了与传统之间难以修复的断层,面临着艺术创造力的极度匮乏?其根源首先在于动画制作机构急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创作态度,从而导致了对造型艺术传统的自我否定,进而产生出某种对于动画产品自身所包含的艺术性与审美追求的漠视。
商业动画产业模式的形成,虽然使美术风格更趋于类型化,但仍然没有脱离其造型艺术的特点。直到随着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动画的创作的手工流程完全为无纸操作所替代,不仅简化了生产工序,大大降低了动画的制作难度和成本,而且动画的视觉风格也得到了拓展。尤其是自从数字虚拟影像技术能够生成十分逼近于真实的三维角色与场景以来,不仅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影特效,同时在动画中电脑生成的三维立体效果,也已开始取代了以造型艺术风格为特征的二维动画,使动画向计算机模拟真人影片的方向发展,例如2001年由美国哥伦比亚三星公司出品的《最终幻想》,该片成为首部没有摄像机和真人演员,完全凭借三维数字影像技术在电脑上生成的影片。影片营造出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的同时,也提升了在商业动画产业中动画制作技术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从此动画与电影的边界不再是泾渭分明,在数字特效电影中,二者之问在形式风格上的相互融合、殊途同归,似乎已经成为可以预见的发展前景。从对数字影像媒体的发展走向的分析可看出,数码影像技术带来的并非是对动画本体的消解,反而是电影语言在虚拟现实基础上的又一次重大拓展,即在一个虚拟的真实I廿界里,非现实特性将会越发凸显出艺术审美与造型基础作为场景与形象的主观性设计前提所包含的重要性。
可见,无论在手绘动画时代还是在数码影像时代,造型艺术始终与电影技术彼此交融、相辅相成地共同推动着电影语言的创新与发展。然而,关于造型艺术的研究却是电影学研究所无法覆盖的部分。因此,对于造型艺术的学习、认知与训练,就是在对动画本体特性的学习、研究与探索。
二、造型能力、审美素质训练过程之再现、发现与构建
美术基础类课程对于审美经验的获得、造型能力的培养、创作观念的养成以及艺术实验与探索精神的激发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毫无疑问是专业学习的重要前提。美术基础教育覆盖的范围十分宽泛。而造型能力与审美素质的训练是核心,然而这一切都是要以建立正确的美学认知作为起点。传统造型艺术的来源有两个,或师法自然造化,从对客观真实的再现性呈现中获取形象;或从传统程式为原创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以学习与传承。同时,动画及今天的虚拟数字影像中视觉呈现所依赖的主观设计,致使造型与审美的训练必然要经历一个再现、发现到构建的过程。 1.再现——对自然的学习
再现自然的渴望,来自于远古人类的童年时期。从西班牙阿尔卡米拉和法国拉斯科最早的人类洞穴壁画中可看出,再现性艺术已进入萌芽阶段;希腊时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在二元论的前提下建立了体系化的艺术“摹仿论”;中世纪以后,再现性艺术成为西方艺术发展的主流,深刻影响到后来文艺复兴风格的形成;在经过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递进式发展,直到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无论从题材的选取、形式风格的确立,到写实性的技术技艺对客观真实的呈现,无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并由此形成了以写实性素描为基础的学院派教学体系。
动画艺术形态所追求的再现,并非局限于视觉形象与运动状态的真实,而是更趋于心理感受的真实、本质原理的真实,以及形象概念的真实。对形象及运动方式的夸张、变形等,作为动画艺术表现的常规性手法,已远远超出了客观事物原始样貌的局限。当然,传统绘画写生的美术教学方式所训练的写实性绘画技巧,对于掌握解剖、透视等普遍的绘画知识,在观察认知自然对象的过程中培养艺术感受的敏锐性、微妙性,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单一的写实性绘画训练的同时,也很容易造成绘画者对于客观对象的依赖,导致造型的被动,从而局限了绘画者主观创造的可能性,从而远远不能达到动画灵活多变的造型要求。
2.发现——智性的探索
罗丹认为:“美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存在,而是缺少发现。”罗丹所指的美,不是道德性的美或者依赖于视觉写真的美,而是指相对抽象的内在形式结构所产生的力量之美。
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和理性主义时代的来临以及现代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其结果导致艺术单纯的记录功能逐渐为摄影所取代,造型艺术从重视客观对象的视觉真实,进而转向对人内在感知的总体把握。近代的结构学理论更是鲜明地指出,任何科学研究都应该超越事物现象本身,直探在现象背后的操纵全局的系统与规则。故此造型艺术中的形式结构,正如音乐中的乐理结构、文学中的叙事结构一样,成为研究与关注的焦点。于是形式的提纯,使现代设计从传统造型艺术中逐渐分离出来。同样产生于19世纪的动画中的绘画与设计性元素,都是从对客观对象的形式归纳与创造中产生的,由于动画造型运动变化的特性,不仅要求造型的简约概括,而且要求建立对形式秩序、规律及原理的抽象性认知。
如果说再现是被动的呈现,那么发现则是经过思维判断的主动提取;再现依赖于视觉,发现则是思维的抽象认知,同时也无法脱离感性和直觉而存在。在专业基础美术教育中,强调对事物内在秩序、形式结构和审美规则的总结与发现,作为建立艺术认知和创造前提的重要性得以凸显。造型原本不是客观的自然形象,而是通过人为的认知,进而归纳出来的形式特征、形式关系、形式结构,形式秩序的总和。因此,加强学生对空间造型进行透过视觉表象之外的抽象认知能力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在动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启发学生采取以发现造型为目的的多样性观察方法来分析和认知物象的深层结构。大致有5种观察手段如下:①剪影式观察:对于平面形式的概括,建立在形象与画面结构的基础之上。因此剪影式观察是建立对平面几何式特征、比例、方圆转折、角度等基础性的认知。此观察方法是掌握画面构成形式布局的重要途径。②几何式的立体观察:通过基础简约的几何体,解构认知较为复杂的结构形式与结构关系。③强调特征的多角度观察:从多角度建立对形象特征和空间方位的综合认知。④打破固定视点的观察:突破视觉的局限性,建立对形象与形式规则的总体认知。⑤动态观察:通过对运动过程的观察,发现连续运动的方式及其动态规律。
造型的塑造属于空间艺术,核心是对位置与关系的处理,速写是抓住造型空间最直接的方法;对于造型练习需要建立一种秩序与规则的框架;最终的动画效果是视觉选择的结果,是自由的借助于形象的主观表达;造型空间训练作为动画课程方面观察与认知的一种途径,具有智性的探索与发挥功能。
3.构建——主观意志的王国
动画与数字电影的虚拟性,注定一切的形象与场景都建立在主观认知前提下的审美表达。从角色到场景空间,都来自于主观的设计构建。
了解自然、认识规律是为了创造一个存在于主观意识中的世界。因此对形象记忆力、艺术想象力、形式重组与创造能力的训练,应该成为专业美术教育不可遗漏的教学重点。
艺术创造的本质,并非沿着一条现成的道路抵达既定的目标,而是要根据每一位创作者自身的个体性主观思维来寻找和拓展不同的艺术语言表达途径。因此,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对学生的全面素质修养的再提升,是对探索精神和个体创造潜质的开掘与释放。近年来的国内美术教育,对于造型培养存任着功利性与盲目性。由于长期忽视艺术普及性教育,造成艺术语言个性发展的受阻和人文文化发展的被动与消极。由于中国动画产业被商业时尚所驱使,失去了艺术的主观个性表达的空间,导致动画艺术水准难以和国际高端审美品位抗衡。
因此,构建主观意志的王国,首先要加强对于动画电影主要受众群体,即青少年的艺术素养和审美判断力的培养。原创动画的创作群体以及动画专业美术教育模式,重要的是要摒弃陈旧与落后的创作与教育理念,根据动画美术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从动画与造型艺术之间寻找属于自身个性发展空间的审美语境。专业教师当重视对于学生在审美素养和艺术趣味方面的培养,启发学生加强形式概括与形式抽象能力,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造型空间的形象感知力和手绘能力的方面提高。
三、结语
在消费至上、技术为主导的时代,人们的关注点更多聚焦于新科技带来的视觉新奇感,更多关注市场运作方式带来的票房收益,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就是作为文化产品的动画艺术语言,其所承载的文化与审美内涵才是最首要的创造力核心价值的体现。
为了重新振作中国动画曾经拥有的辉煌,提高动画制作团队以及广大受众群体的艺术修养和高品位的审美取向,多媒体以及动画艺术的教学理念,必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弃绝功利化的指导思想,从造型审美人手,在启发和引导艺术创造力的基础上,指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精益求精,在动画造型设计和创作风格方面,调动和启发学生的主观思维意识,在专业课堂上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探索与创新。如此,才有可能及时扭转当代中国动画艺术性不断下滑的局面,有效地提升动画作品的艺术品质,快速向世界高端的动画艺术水准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