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元认知策略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导向与协调作用。本文以《新世纪视听说教程》第一单元的教学为例,阐述了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元认知策略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运用
一、元认知理论
在众多的元认知定义中,以元认知研究的开创者Flavell所下的定义最具代表性。1976年,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在其《认知发展》中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他将元认知表述为“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它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1981年,他又对元认知作了更简练的概括:“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A.Brown与L.Baker也认为,元认知是“个人对认知领域的知识和控制”。可见,元认知这一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二是对认知的调节。也就是说,一方面,元认知是一個知识实体,它包含关于静态的认知能力、动态的认知活动等知识,另一方面,元认知也是一种过程,即对当前认知活动的意识过程、调节过程。作为“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被认为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听力教学中对学生元认知的培养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其实质是认知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它包含三个部分:元认知知识(对认知活动过程、结果及相关信息的认识)、元认知体验(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主体对认知活动的监控与调节)。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的主体,它表现为主体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知识的特点和学习的要求等制定出计划、选择策略、评价其有效性、作出补救措施等。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具有较高的元认知水平,就能有效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调节,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1.训练元认知的主要方法
(1)自我提问法
自我提问法就是在元认知训练中,通过提供一系列供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表单,不断地促进学生自我反省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例如,在《新世纪视听说教程》第一单元“New Friends,New Faces”中,我们可以提出以下供学生自我提问的问题:理解听力材料阶段问:未知听力信息是什么?已知听力信息是什么?已知信息足以确定未知信息吗?拟定听力计划阶段问:过去听过这种题材吗?若听过是否它以稍许不同的方式出现?我能应用一个具有相同或相似未知信息的熟悉问题解答当前问题吗?如果不能解答当前问题应问:我能从已知信息中获得什么有用的内容?执行听力阶段问:我能清楚地获得听力材料的信息吗?回顾听力过程问:我能运用这个过程或方法于其它场景的听力吗?
通过采用上述波利亚的提问模式发现,参加这种训练的学生比非元认知教学的学生更能成功地理解听力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2)相互提问法
相互提问法,即将学生每两人分为一组,给每个学生一份类似于上述自我提问的表单,要求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同时根据提问表单相互提问并作出回答。例如,在第二部分的听力过程中,通过对已知信息的理解:包括5个已经给出的专有名词:Fiona,Miguel,Hiromi,Damen and University of Canberra,以及需要解决的10个问题:Who lives in Tokyo?Who lives in Australian?Who is from Mexico?Who is 19?...,在开始听材料之前,两个学生可以相互就已知信息进行提问,例如“Can you guess who lives in Tokyo?”等。这种相互提问的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考与竞争,发展其元认知。
(3)知识传授法
知识传授法是不同于以上训练的另一种方法。它主要是通过传授学习理论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关于元认知的知识,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元认知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自觉地将元认知运用于学习中,生成适当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几种元认知训练,都能一定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特别是对于复杂困难的听力问题,元认知的训练就更为有效。
2.培养元认知的具体途径
(1)提高元认知学习的意识性
教师要提高元认知水平,首先必须提高学生五个方面的意识性:①清晰了解听力任务的意识性。要求学生准确、全面把握学习任务,明确任务的性质、特点、任务的要求,以及要达到的程度。②掌握学习材料特点的意识性。每种学习材料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应培养学生认真分析每种学习材料的性质、结构、难度、主次,以便能合理分配学习的时间和注意力。③使用策略的意识性。不同学习材料、不同学习要求需要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在解决任务之前,教师应要求学生考虑有哪些策略可供使用,哪种策略解决当前任务最佳,要有意识地选择并运用有效学习策略。④把握自己学习特点的意识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认知特点,例如,自己是善于视觉学习,还是听觉学习;是记得快忘得快,还是记得慢忘得慢。⑤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节的意识性。教师应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敏锐判断出现的困难、障碍,准确分析它们出现的原因,并能适时地进行调整。
例如,第一单元第二课的A部分,学生在听之前应该先了解这一部分的听力任务是根据听到的信息选择正确的答案。五个问题都是关于数字的,学生在听的过程就应该把理解的重点放在对听力材料中出现的数字辨析上。本单元的主题是“Describing Yourself and Others”,在听力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熟悉此类听力材料通常会出现的词块,以便学生先对即将听到的材料有个印象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获得更多的信息。
(2)加强元认知操作的指导
教师根据学习过程特点,按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元认知指导,会收到较好效果。听之前,教师着重指导学生对活动进行计划和安排,为听做好各种具体准备。在听力活动中,教师注重指导学生明确听的目标、对象和任务;讲究听的策略,善于根据所听材料的特点和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听力方法,并能控制自己排除内外干扰,保证听力计划顺利执行。在听力活动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听力效果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注重在听力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能认真分析,加以及时补救。
(3)创设反馈的条件与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民主的反馈环境,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评价他人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也可以为他人畅所欲言地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逐步地引导学生从以教师为主导的外部反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部反馈,并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者将外在的矫正性指示转变为自己的矫正性机能,才可以说真正地学会了元认知学习。
综上所述,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意识,丰富元认知知识和体验,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在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元认知指导,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的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明确听力目的和任务,还能使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全过程进行有效规划、监控和合理评价,使英语听力成为学生自觉、能动的认知活动,从而使他们英语听力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Flavell,J.H.Metacognitive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Er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 American Psychologist[M].34:906-911.
[2]O’Mallex Michael J.,Chamot Anna Uh.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关键词: 元认知策略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运用
一、元认知理论
在众多的元认知定义中,以元认知研究的开创者Flavell所下的定义最具代表性。1976年,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在其《认知发展》中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他将元认知表述为“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它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1981年,他又对元认知作了更简练的概括:“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A.Brown与L.Baker也认为,元认知是“个人对认知领域的知识和控制”。可见,元认知这一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二是对认知的调节。也就是说,一方面,元认知是一個知识实体,它包含关于静态的认知能力、动态的认知活动等知识,另一方面,元认知也是一种过程,即对当前认知活动的意识过程、调节过程。作为“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被认为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听力教学中对学生元认知的培养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其实质是认知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它包含三个部分:元认知知识(对认知活动过程、结果及相关信息的认识)、元认知体验(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主体对认知活动的监控与调节)。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的主体,它表现为主体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知识的特点和学习的要求等制定出计划、选择策略、评价其有效性、作出补救措施等。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具有较高的元认知水平,就能有效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调节,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1.训练元认知的主要方法
(1)自我提问法
自我提问法就是在元认知训练中,通过提供一系列供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表单,不断地促进学生自我反省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例如,在《新世纪视听说教程》第一单元“New Friends,New Faces”中,我们可以提出以下供学生自我提问的问题:理解听力材料阶段问:未知听力信息是什么?已知听力信息是什么?已知信息足以确定未知信息吗?拟定听力计划阶段问:过去听过这种题材吗?若听过是否它以稍许不同的方式出现?我能应用一个具有相同或相似未知信息的熟悉问题解答当前问题吗?如果不能解答当前问题应问:我能从已知信息中获得什么有用的内容?执行听力阶段问:我能清楚地获得听力材料的信息吗?回顾听力过程问:我能运用这个过程或方法于其它场景的听力吗?
通过采用上述波利亚的提问模式发现,参加这种训练的学生比非元认知教学的学生更能成功地理解听力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2)相互提问法
相互提问法,即将学生每两人分为一组,给每个学生一份类似于上述自我提问的表单,要求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同时根据提问表单相互提问并作出回答。例如,在第二部分的听力过程中,通过对已知信息的理解:包括5个已经给出的专有名词:Fiona,Miguel,Hiromi,Damen and University of Canberra,以及需要解决的10个问题:Who lives in Tokyo?Who lives in Australian?Who is from Mexico?Who is 19?...,在开始听材料之前,两个学生可以相互就已知信息进行提问,例如“Can you guess who lives in Tokyo?”等。这种相互提问的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考与竞争,发展其元认知。
(3)知识传授法
知识传授法是不同于以上训练的另一种方法。它主要是通过传授学习理论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关于元认知的知识,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元认知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自觉地将元认知运用于学习中,生成适当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几种元认知训练,都能一定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特别是对于复杂困难的听力问题,元认知的训练就更为有效。
2.培养元认知的具体途径
(1)提高元认知学习的意识性
教师要提高元认知水平,首先必须提高学生五个方面的意识性:①清晰了解听力任务的意识性。要求学生准确、全面把握学习任务,明确任务的性质、特点、任务的要求,以及要达到的程度。②掌握学习材料特点的意识性。每种学习材料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应培养学生认真分析每种学习材料的性质、结构、难度、主次,以便能合理分配学习的时间和注意力。③使用策略的意识性。不同学习材料、不同学习要求需要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在解决任务之前,教师应要求学生考虑有哪些策略可供使用,哪种策略解决当前任务最佳,要有意识地选择并运用有效学习策略。④把握自己学习特点的意识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认知特点,例如,自己是善于视觉学习,还是听觉学习;是记得快忘得快,还是记得慢忘得慢。⑤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节的意识性。教师应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敏锐判断出现的困难、障碍,准确分析它们出现的原因,并能适时地进行调整。
例如,第一单元第二课的A部分,学生在听之前应该先了解这一部分的听力任务是根据听到的信息选择正确的答案。五个问题都是关于数字的,学生在听的过程就应该把理解的重点放在对听力材料中出现的数字辨析上。本单元的主题是“Describing Yourself and Others”,在听力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熟悉此类听力材料通常会出现的词块,以便学生先对即将听到的材料有个印象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获得更多的信息。
(2)加强元认知操作的指导
教师根据学习过程特点,按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元认知指导,会收到较好效果。听之前,教师着重指导学生对活动进行计划和安排,为听做好各种具体准备。在听力活动中,教师注重指导学生明确听的目标、对象和任务;讲究听的策略,善于根据所听材料的特点和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听力方法,并能控制自己排除内外干扰,保证听力计划顺利执行。在听力活动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听力效果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注重在听力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能认真分析,加以及时补救。
(3)创设反馈的条件与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民主的反馈环境,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评价他人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也可以为他人畅所欲言地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逐步地引导学生从以教师为主导的外部反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部反馈,并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者将外在的矫正性指示转变为自己的矫正性机能,才可以说真正地学会了元认知学习。
综上所述,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意识,丰富元认知知识和体验,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在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元认知指导,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的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明确听力目的和任务,还能使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全过程进行有效规划、监控和合理评价,使英语听力成为学生自觉、能动的认知活动,从而使他们英语听力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Flavell,J.H.Metacognitive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Er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 American Psychologist[M].34:906-911.
[2]O’Mallex Michael J.,Chamot Anna Uh.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