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托尼·莫里森作为世界文学大奖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她的作品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她在作品中以凄婉和锋利的笔触关注了在历史上被边缘化的美国黑人的命运。在莫里森所创作的九部长篇小说中,其中第三部小说《所罗门之歌》和第五部小说《宠儿》被关注最多。本文在对这两部作品文本细读基础之上,对两部作品所具有的特色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更好研究世界文坛巨匠的文学作品,同时也为解读莫里森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向。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 《宠儿》 魔幻现实主义 双重文化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女作家。迄今为止,莫里森共创作出版了九部长篇小说。在这九部作品中,莫里森以凄婉的笔触关注了美国黑人的命运,特别是黑人女性的命运,使在历史上被边缘的美国黑人在她的作品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可以说,莫里森以一位具有超强责任感的作家身份,在作品中书写了美国黑人作为奴隶的那段屈辱历史。在莫里森目前所出版的的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史诗性的主题,行文中充满了生动的对白,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众多黑人角色。在她所出版的九部长篇小说中,其中《所罗门之歌》和《宠儿》得到评论界的关注最多。《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正是这部小说使托尼·莫里森步入了美国当代最伟大作家之列。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评价道:“塑造我人生、让我最感动的书是《圣经》。我最喜爱的书是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这真是一本很美、很美的书。”《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唯一一部描写美国黑人男性成长历程的小说。而出版于1987年的《宠儿》则是莫里森的第五部小说。这部小说可以说是莫里森的巅峰之作,也被誉为获得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莫里森创作这部小说的背景是在美国重建时期,小说着重刻画了已经获得自由的那些黑奴难以走出奴隶制的阴霾,过去的历史成了现在生活的一种重负,是他们竭尽全力想要忘记的东西。这部小说在1987年出版后的第二年即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真正成为评论界的宠儿。有的评论者甚至都评论说不读莫里森的《宠儿》就没有办法理解美国文学。《所罗门之歌》和《宠儿》这两部小说使莫里森的小说创作步入巅峰时期,也为莫里森步入职业作家写作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莫里森的九部作品中,《所罗门之歌》和《宠儿》这两部小说得到评论界的关注最多,更是国内学者评论的焦点。纵观我国学者对莫里森作品的研究,在1993年以前只是有莫里森的个别作品的中文译作,对其作品的评价非常少。从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国内学者才开始关注莫里森的作品,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评论她的作品,但是评论的学术文章比较集中研究的是她的单部作品,其中研究最多应该是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和《宠儿》,而把莫里森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的不是很多,因此本文就在通读这两部文本的基础上,对这两部小说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研读莫里森系列小说创作特色,同时也为解读莫里森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向。
一 《所罗门之歌》和《宠儿》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文学流派,它产生于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体裁上以小说为主。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原型,加入神秘、神奇甚至古怪诡异的内容表现社会现实,魔幻只是手段,表现社会现实才是真正的目的。莫里森在这两部小说中都增添了一些诡异的描写。首先在《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描写小说主人公奶娃的母亲露丝,她的丈夫怀疑她与自己的亲生父亲有不正当关系而冷落她,因此她就通过一些古怪的行为来释放自己压抑的情感。比如说,给自己的儿子奶娃喂奶到八岁,经常到死亡的父亲墓前去寻找心灵的安慰,甚至每年至少有一天的时间在凌晨时躺在父亲的坟前,和死亡的父亲对话。小说中的派拉特更是具有神秘的色彩,她生来就没有肚脐眼,是自己从母亲的子宫里爬出来的;她也是每每遇到困难就向死亡的父亲的魂灵求助。小说中这种扑朔迷离、诡异怪诞的描写比比皆是。这种具有诡秘色彩的描写使小说充满了神秘的气息。《宠儿》也是同样充满诡异描写的作品,该小说开篇就提到:“124号恶意充斥。充斥着一个婴儿的怨毒。房子里的女人们清楚,孩子们也清楚。多年以来,每个人都以各自的方式忍受着这恶意”。紧接着小说就描写了这个恶毒的婴儿就是小说主人公塞丝18年前杀死的女儿宠儿的鬼魂。这个鬼魂把已经获得自由之身的塞丝一家搅得惶惶不可终日,塞丝的两个儿子相继离家出走,塞丝的婆婆贝比·萨格斯整天在床上靠琢磨颜色来度日。直到有一天,原来在奴隶主种植庄园甜蜜之家塞丝的昔日情人保罗·D来到塞丝家驻足,和塞丝驱走了冤魂,塞丝开始和保罗·D过着奴隶制后回暖的生活。可是小说行文至此,莫里森笔锋一转,又把宠儿以18岁少女肉体还身的形式再现出来,和塞丝一起生活。莫里森的这种鬼魂再现的描写为小说增添了很多诡秘色彩,使作者在感到惊悚的同时,也深深体会作者的用意。莫里森在巧借鬼魂的再现以告诫已经从奴隶制解放出来的美国黑人,过去的屈辱岁月不能忘记,只有正视历史,勇敢面对过去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二 《所罗门之歌》和《宠儿》中的双重文化特色
莫里森既是非洲祖先的后代,又是在美国出生长大并且在美国接受了正规的教育,同时莫里森家里又保持着非常深厚的非洲文化传统,作者的这种家庭氛围为日后莫里森的小说创作中对非洲文化的理解奠定了基础,而美国的主流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浸染着莫里森的创作。可以说,莫里森的这两部小说既体现了美国主流文化的“白”,又体现了美国边缘文化的“黑”,同时也体现了在以白人为主流文化的社会中,莫里森黑色的身躯中仍然有着不能漂白的黑色的灵魂,在小说创作中仍然根植于本土文化,巧妙地把二种文化融合在一起。首先在《所罗门之歌》中,所罗门就是《圣经》中以智慧著称的以色列国王的名字。这个名字来自《旧约》中《所罗门之歌》的篇名。还有小说中很多人物的名字也来自于《圣经》,比如,小说中一个黑人奴隶的名字也叫所罗门,并且莫里森在创作中赋予他飞翔的本领,莫里森的这种艺术手法隐喻了美国黑人在以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社会中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己文化之根的渴望。《所罗门之歌》中一个很重要的女性人物派拉特的名字也来源于《圣经》。莫里森采用《圣经》里面的名字给小说人物命名,表明了《圣经》对美国黑人生活的影响以及他们对《圣经》的尊重和敬畏。其次,《所罗门之歌》中还体现了很多非洲文化中的超自然现象。小说中的人物派拉特本身就是具有很强的超自然能力,她用一些“灰绿色,像草一样的东西”激活了哥哥戴德的欲望,使嫂子露丝成功怀孕,并成功生下侄子奶娃。派拉特生来就与自然有着直接的关系,她可以通过观察天空来判断时间。她一直坚持自己生活方式,体现了深厚的非洲文化传统。在小说的结尾处,当派拉特死去的时候,象征着她母亲灵魂的鸟儿飞来并衔走了装有她名字的耳环,这就意味着派拉特已经与她的祖辈取得了联系。作者以这种神奇诡异的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神秘的气息,吸引着读者不断对小说进行品味研读。 《宠儿》这部小说和《所罗门之歌》一样,也是双重文化的载体。《宠儿》小说的名字来自于《新约·罗马书》第9章25节。在《旧约·创世纪》中记录了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后被逐出伊甸园,而小说中也把奴隶主的种植庄园“甜蜜之家”描写成乐园:奴隶主教黑奴隶们写写算算,还信誓旦旦想把这些黑奴们栽培成像样的男子汉。塞丝可以自由选择丈夫,甚至还为他们举办婚礼,黑尔可以用五年周末劳动换来母亲贝比·萨格斯的永久自由。然而,当奴隶主死后接替管理种植庄园的新奴隶主是加纳的妹夫,被称之“学校老师”。他的高压政策使黑奴们无法忍受,黑奴们被当做动物来看待。很明显,作者用巧妙的方式表现了代表主流文化的《圣经》对美国黑人的欺骗。《宠儿》也体现了浓郁的超自然色彩。其中一个重要人物宠儿就是一个集鬼魂、魔力和记忆于一身的人物,她先是以鬼魂的形式在塞丝家闹鬼,然后又肉体还身成一个18岁少女出现在塞丝家。莫里森就在小说《宠儿》中成功巧借历史事实刻画了这样的一个鬼故事,通过这个代表过去的鬼的出现,作者的真实目的就是使代表过去的奴隶制历史和美国黑人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莫里森巧借历史使作品最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三 《所罗门之歌》和《宠儿》中的象征手法的运用
象征手法是文学创作当中最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莫里森在这两部作品中,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表示抽象的事物及意义,通过有限的现象走向无限的丰富世界。首先,在《所罗门之歌》中的人物的命名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小说中的麦肯·戴德这个名字就有特殊的寓意。当年已经获得自由之身的祖父去白人登记官那里登记自己的名字时候,由于白人登记官醉酒,本应写在父亲状况一栏下面的死亡(dead),结果却错写在姓名栏下,而不识字的祖父就将戴德作为姓氏传承下去,同时也使戴德一家永远失去了自己身份。从更深层意义上来说,莫里森是想通过这个简单的名字故事告诉读者,虽然美国黑人在名义上已经获得自由,但是在白人眼里黑人如同死亡,在以白人为主体的社会中仍然处于边缘化的地位。黑人的姓名背后其实就是一个种族歧视的历史见证。莫里森在《宠儿》中,也是通过大量的人名的象征以及场景的象征,巧妙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学校老师本来是知识和道德的传播者,然而在《宠儿》中,莫里森却为代替加纳先生管理奴隶主庄园的人命名“学校老师”,虽然是文雅的名字但是在文中无不体现出“学校老师”的罪恶。还有,奴隶主种植庄园更有一个非常甜蜜动听的名字——甜蜜之家,虽然名字很甜蜜,但是黑人奴隶在这里却遭受非人待遇,莫里森通过这样具有强烈的反讽意义的名字体现出奴隶制的欺骗和邪恶。仔细研读这两部作品,各种象征遍布全文,相互呼应,为展现小说的内涵和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展现了莫里森高超的创作技巧。
四 结语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莫里森作为美国黑人作家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文化身份,她在《所罗门之歌》和《宠儿》这两部作品中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再现了美国奴隶制的残酷现实。因此,莫里森也被誉为善于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描绘“现代神话”的小说家。其次,莫里森的这两部作品又体现出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同时,莫里森还采用象征的手法言说了美国黑人的过去,更为主要的是在警示黑人同胞,虽然现在已经获得自由,但不能忘记过去受奴役的屈辱岁月。正如爱丽丝·沃克曾评价说:“没有人能够写得比托尼·莫里森更美。她始终如一探索美国黑人生活纠纷,残酷和爱的主题。苛刻的评论不能阻止她,得奖没有使她停步。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殊荣她是当之无愧的。”
参考文献:
[1] 曾梅:《托尼·莫里森作品的文化定位》,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 毛信德:《美国黑人的文学巨星——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托尼·莫里森,潘岳、雷格译:《宠儿》,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版。
[4] 托尼·莫里森,胡允桓译:《所罗门之歌》,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兰玉玲,齐齐哈尔大学大学英语教研部讲师)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 《宠儿》 魔幻现实主义 双重文化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女作家。迄今为止,莫里森共创作出版了九部长篇小说。在这九部作品中,莫里森以凄婉的笔触关注了美国黑人的命运,特别是黑人女性的命运,使在历史上被边缘的美国黑人在她的作品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可以说,莫里森以一位具有超强责任感的作家身份,在作品中书写了美国黑人作为奴隶的那段屈辱历史。在莫里森目前所出版的的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史诗性的主题,行文中充满了生动的对白,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众多黑人角色。在她所出版的九部长篇小说中,其中《所罗门之歌》和《宠儿》得到评论界的关注最多。《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正是这部小说使托尼·莫里森步入了美国当代最伟大作家之列。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评价道:“塑造我人生、让我最感动的书是《圣经》。我最喜爱的书是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这真是一本很美、很美的书。”《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唯一一部描写美国黑人男性成长历程的小说。而出版于1987年的《宠儿》则是莫里森的第五部小说。这部小说可以说是莫里森的巅峰之作,也被誉为获得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莫里森创作这部小说的背景是在美国重建时期,小说着重刻画了已经获得自由的那些黑奴难以走出奴隶制的阴霾,过去的历史成了现在生活的一种重负,是他们竭尽全力想要忘记的东西。这部小说在1987年出版后的第二年即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真正成为评论界的宠儿。有的评论者甚至都评论说不读莫里森的《宠儿》就没有办法理解美国文学。《所罗门之歌》和《宠儿》这两部小说使莫里森的小说创作步入巅峰时期,也为莫里森步入职业作家写作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莫里森的九部作品中,《所罗门之歌》和《宠儿》这两部小说得到评论界的关注最多,更是国内学者评论的焦点。纵观我国学者对莫里森作品的研究,在1993年以前只是有莫里森的个别作品的中文译作,对其作品的评价非常少。从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国内学者才开始关注莫里森的作品,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评论她的作品,但是评论的学术文章比较集中研究的是她的单部作品,其中研究最多应该是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和《宠儿》,而把莫里森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的不是很多,因此本文就在通读这两部文本的基础上,对这两部小说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研读莫里森系列小说创作特色,同时也为解读莫里森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向。
一 《所罗门之歌》和《宠儿》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文学流派,它产生于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体裁上以小说为主。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原型,加入神秘、神奇甚至古怪诡异的内容表现社会现实,魔幻只是手段,表现社会现实才是真正的目的。莫里森在这两部小说中都增添了一些诡异的描写。首先在《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描写小说主人公奶娃的母亲露丝,她的丈夫怀疑她与自己的亲生父亲有不正当关系而冷落她,因此她就通过一些古怪的行为来释放自己压抑的情感。比如说,给自己的儿子奶娃喂奶到八岁,经常到死亡的父亲墓前去寻找心灵的安慰,甚至每年至少有一天的时间在凌晨时躺在父亲的坟前,和死亡的父亲对话。小说中的派拉特更是具有神秘的色彩,她生来就没有肚脐眼,是自己从母亲的子宫里爬出来的;她也是每每遇到困难就向死亡的父亲的魂灵求助。小说中这种扑朔迷离、诡异怪诞的描写比比皆是。这种具有诡秘色彩的描写使小说充满了神秘的气息。《宠儿》也是同样充满诡异描写的作品,该小说开篇就提到:“124号恶意充斥。充斥着一个婴儿的怨毒。房子里的女人们清楚,孩子们也清楚。多年以来,每个人都以各自的方式忍受着这恶意”。紧接着小说就描写了这个恶毒的婴儿就是小说主人公塞丝18年前杀死的女儿宠儿的鬼魂。这个鬼魂把已经获得自由之身的塞丝一家搅得惶惶不可终日,塞丝的两个儿子相继离家出走,塞丝的婆婆贝比·萨格斯整天在床上靠琢磨颜色来度日。直到有一天,原来在奴隶主种植庄园甜蜜之家塞丝的昔日情人保罗·D来到塞丝家驻足,和塞丝驱走了冤魂,塞丝开始和保罗·D过着奴隶制后回暖的生活。可是小说行文至此,莫里森笔锋一转,又把宠儿以18岁少女肉体还身的形式再现出来,和塞丝一起生活。莫里森的这种鬼魂再现的描写为小说增添了很多诡秘色彩,使作者在感到惊悚的同时,也深深体会作者的用意。莫里森在巧借鬼魂的再现以告诫已经从奴隶制解放出来的美国黑人,过去的屈辱岁月不能忘记,只有正视历史,勇敢面对过去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二 《所罗门之歌》和《宠儿》中的双重文化特色
莫里森既是非洲祖先的后代,又是在美国出生长大并且在美国接受了正规的教育,同时莫里森家里又保持着非常深厚的非洲文化传统,作者的这种家庭氛围为日后莫里森的小说创作中对非洲文化的理解奠定了基础,而美国的主流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浸染着莫里森的创作。可以说,莫里森的这两部小说既体现了美国主流文化的“白”,又体现了美国边缘文化的“黑”,同时也体现了在以白人为主流文化的社会中,莫里森黑色的身躯中仍然有着不能漂白的黑色的灵魂,在小说创作中仍然根植于本土文化,巧妙地把二种文化融合在一起。首先在《所罗门之歌》中,所罗门就是《圣经》中以智慧著称的以色列国王的名字。这个名字来自《旧约》中《所罗门之歌》的篇名。还有小说中很多人物的名字也来自于《圣经》,比如,小说中一个黑人奴隶的名字也叫所罗门,并且莫里森在创作中赋予他飞翔的本领,莫里森的这种艺术手法隐喻了美国黑人在以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社会中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己文化之根的渴望。《所罗门之歌》中一个很重要的女性人物派拉特的名字也来源于《圣经》。莫里森采用《圣经》里面的名字给小说人物命名,表明了《圣经》对美国黑人生活的影响以及他们对《圣经》的尊重和敬畏。其次,《所罗门之歌》中还体现了很多非洲文化中的超自然现象。小说中的人物派拉特本身就是具有很强的超自然能力,她用一些“灰绿色,像草一样的东西”激活了哥哥戴德的欲望,使嫂子露丝成功怀孕,并成功生下侄子奶娃。派拉特生来就与自然有着直接的关系,她可以通过观察天空来判断时间。她一直坚持自己生活方式,体现了深厚的非洲文化传统。在小说的结尾处,当派拉特死去的时候,象征着她母亲灵魂的鸟儿飞来并衔走了装有她名字的耳环,这就意味着派拉特已经与她的祖辈取得了联系。作者以这种神奇诡异的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神秘的气息,吸引着读者不断对小说进行品味研读。 《宠儿》这部小说和《所罗门之歌》一样,也是双重文化的载体。《宠儿》小说的名字来自于《新约·罗马书》第9章25节。在《旧约·创世纪》中记录了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后被逐出伊甸园,而小说中也把奴隶主的种植庄园“甜蜜之家”描写成乐园:奴隶主教黑奴隶们写写算算,还信誓旦旦想把这些黑奴们栽培成像样的男子汉。塞丝可以自由选择丈夫,甚至还为他们举办婚礼,黑尔可以用五年周末劳动换来母亲贝比·萨格斯的永久自由。然而,当奴隶主死后接替管理种植庄园的新奴隶主是加纳的妹夫,被称之“学校老师”。他的高压政策使黑奴们无法忍受,黑奴们被当做动物来看待。很明显,作者用巧妙的方式表现了代表主流文化的《圣经》对美国黑人的欺骗。《宠儿》也体现了浓郁的超自然色彩。其中一个重要人物宠儿就是一个集鬼魂、魔力和记忆于一身的人物,她先是以鬼魂的形式在塞丝家闹鬼,然后又肉体还身成一个18岁少女出现在塞丝家。莫里森就在小说《宠儿》中成功巧借历史事实刻画了这样的一个鬼故事,通过这个代表过去的鬼的出现,作者的真实目的就是使代表过去的奴隶制历史和美国黑人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莫里森巧借历史使作品最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三 《所罗门之歌》和《宠儿》中的象征手法的运用
象征手法是文学创作当中最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莫里森在这两部作品中,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表示抽象的事物及意义,通过有限的现象走向无限的丰富世界。首先,在《所罗门之歌》中的人物的命名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小说中的麦肯·戴德这个名字就有特殊的寓意。当年已经获得自由之身的祖父去白人登记官那里登记自己的名字时候,由于白人登记官醉酒,本应写在父亲状况一栏下面的死亡(dead),结果却错写在姓名栏下,而不识字的祖父就将戴德作为姓氏传承下去,同时也使戴德一家永远失去了自己身份。从更深层意义上来说,莫里森是想通过这个简单的名字故事告诉读者,虽然美国黑人在名义上已经获得自由,但是在白人眼里黑人如同死亡,在以白人为主体的社会中仍然处于边缘化的地位。黑人的姓名背后其实就是一个种族歧视的历史见证。莫里森在《宠儿》中,也是通过大量的人名的象征以及场景的象征,巧妙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学校老师本来是知识和道德的传播者,然而在《宠儿》中,莫里森却为代替加纳先生管理奴隶主庄园的人命名“学校老师”,虽然是文雅的名字但是在文中无不体现出“学校老师”的罪恶。还有,奴隶主种植庄园更有一个非常甜蜜动听的名字——甜蜜之家,虽然名字很甜蜜,但是黑人奴隶在这里却遭受非人待遇,莫里森通过这样具有强烈的反讽意义的名字体现出奴隶制的欺骗和邪恶。仔细研读这两部作品,各种象征遍布全文,相互呼应,为展现小说的内涵和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展现了莫里森高超的创作技巧。
四 结语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莫里森作为美国黑人作家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文化身份,她在《所罗门之歌》和《宠儿》这两部作品中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再现了美国奴隶制的残酷现实。因此,莫里森也被誉为善于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描绘“现代神话”的小说家。其次,莫里森的这两部作品又体现出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同时,莫里森还采用象征的手法言说了美国黑人的过去,更为主要的是在警示黑人同胞,虽然现在已经获得自由,但不能忘记过去受奴役的屈辱岁月。正如爱丽丝·沃克曾评价说:“没有人能够写得比托尼·莫里森更美。她始终如一探索美国黑人生活纠纷,残酷和爱的主题。苛刻的评论不能阻止她,得奖没有使她停步。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殊荣她是当之无愧的。”
参考文献:
[1] 曾梅:《托尼·莫里森作品的文化定位》,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 毛信德:《美国黑人的文学巨星——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托尼·莫里森,潘岳、雷格译:《宠儿》,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版。
[4] 托尼·莫里森,胡允桓译:《所罗门之歌》,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兰玉玲,齐齐哈尔大学大学英语教研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