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正确认识太极拳的重要性,以及太极拳的健身功效,提出了太极拳教学与练习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农村高中正确认识太极拳健身功效快拳教学法身心放松自然稳静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体育文化遗产之一。它是一种老少皆宜,内涵丰富的养生健身之术,已然走向世界。它经过历代先辈们不断地创新、提炼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融哲理、医理和拳理于一身,并具有强身健体、娱乐表演等多种功能的传统武术拳种。为了更好地培养农村高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农村高中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的兴趣,使农村高中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好太极拳,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 正确认识太极拳,是练好太极拳的首要条件
太极拳运动在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其思维方式突出表现为综合整体观点。这种整体观点体现在整体优化的生命观、形神皆备的审美观和身心俱健的健康观。在人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方面,主要体现顺应自然,与自然界和谐同韵;注重人的武德修养,与人协作共勉。我们今天练习太极拳应该站在辨证法的高度上,这就会使我们眼界更宽广,视野更深远,科学的底蕴更深刻、扎实。不仅要考察太极拳的过去,挖掘整理珍贵的遗产,又要分析太极拳的现状,找出其新的生长点,要展望太极拳的未来,掌握发展的总趋势。
2太极拳的健身功效
根据近年来生理学的发展,特别是许多生理学家对中枢神经的研究,使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了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任何一种锻炼方法,如果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对全身来说就有很好的保健意义。太极拳的优越之点就在于此。对于现代“快节奏”社会来说,太极拳运动能有效的缓解人们的身心疲惫,促进身心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3太极拳教学与练习中的要点
3.1重视基本功训练
压腿是武术中的重要基本功,但多数练习者往往忽视压腿,直接练习太极拳套路,从而使练习效果不佳,导致节奏感不强,架势懒散;下肢稳固性差,步伐漂浮慌乱。武术具有“练拳无桩步,房屋无立柱”、“百练不如一站”的经验总结。“站桩功”既有稳定身心之功,又有稳定平衡之能;它既是基本功,又是达到高深层次不可缺少的练功手段。
3.2 熟练套路,明确姿势,调整身法
所谓“套路”是指太极拳的整套架式。所谓“姿势”是指每个架式的动作结构。初学时要侧重于套路熟练,方位正确,同时适当注意姿势的规范。所谓“身法”,是指练拳时对周身各部位要求的原则。初学者一般身体都很僵硬,周身运转不灵便,或者身体某一部分仍很僵硬,因而要调整身法,就必须在放松上下功夫。
3.3 合理运用“快拳教学法”
根据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先快后慢的特点。在太极拳教学中应针对24式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及人的记忆规律,抓住重点,从步型步法和里合圈、外開圈入手,将基本功、每个式子的分解动作、几个式子的连接、完整套路,采用快拳教学法。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识记能力,减少遗忘,及时消化吸收,巩固所学动作技术,缩短教学时间。每堂课结束前用5~10分钟,再采用慢拳教法,巩固正确动作,纠正错误动作,也可更好地体会太极拳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滑自然、刚柔相济的特点,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3.4 正确运动太极音乐组织教学
配置音乐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动作的整体感,活跃课堂气氛。泛化阶段,能起提示动作、帮助记忆作用;分化阶段,以音乐为诱导,能使学生精神专注,做到节节贯通,一气呵成;自动化阶段,可为学生创造一个“乐哉悠哉”的谐美松畅的学习环境,增加感情色彩。
3.5 注重身心放松和自然稳静
走架未出势之前,先要安静下来,摒除杂念,身心放松,去掉拘束,这样才能恢复自然稳静及天生具有的美感。稳静之后再出势,在动时仍要保持稳静,不可因动,将身心的稳静打散了。太极拳不是西洋拳的一味操练身体的外形,也不是如和尚道士的静坐养神修练内部,而是动静参半,身心兼修,故效果最佳。
4 注意事项
4.1 客观条件的选择
在环境方面,只有选择好的环境,才能提高练拳的质量。场地宜宽广平坦,同时要选择四周有树木花草,空气新鲜,环境安静,气候较湿润的地方。在时间的选择上,早晨约在5~7点,夜晚约在9~10点,对于农村高中学生来说早上、早锻炼结束后练习十分钟太极拳,晚上晚自修结束后睡觉前练习十分钟太极拳效果较好。切忌饱食后练拳。
4.2 主观方面
要想练好太极拳首先要有信心,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练好太极拳还要经过五个阶段:一是学拳。必须扎扎实实,一式一式去学习。二是修拳。需要一招一式的纠正动作,使之达到标准。三是练拳。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接下来就需要个人去苦练,俗语讲“功夫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拳打万遍自然精”。四是内外合一。学会了套路,依样画葫芦地打拳是太极拳的初级阶段,只有内外合一即内劲,呼吸和形体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进入太极拳的“懂劲”即中级阶段。五是随心所欲也就是“神明”阶段。这个阶段进入了太极拳的高层次,一套拳不仅从外形上打的舒展、漂亮,而且从内劲、呼吸上畅通无阻、一气呵成。使人感觉如春风杨柳、行云流水。
许多农村高中生练拳难以做到持之以恒,原因有三:一是思想懒惰,生活习性散漫。练拳时断时续。二是骄傲自满,稍有收获,便沾沾自喜,不求进取。三是畏难泄气,认为太极拳高深莫测,难成大器,望而生畏。这些人练拳既不能持之以恒,就谈不上练拳质量。太极拳运动的疗病功效与药物治病相比,疗程更长。这种医疗特点,决定了太极拳需要长期坚持练。太极拳运动与健身长寿之间,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通过学习,培养静心,克服浮躁,强键身体,真正是内外兼修,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体育心理学教材编写组.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吕广臣.简化太极拳的练法与教法.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3)
3李秀华.太极拳教学中音乐与注意规律的运用.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2)
关键词农村高中正确认识太极拳健身功效快拳教学法身心放松自然稳静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体育文化遗产之一。它是一种老少皆宜,内涵丰富的养生健身之术,已然走向世界。它经过历代先辈们不断地创新、提炼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融哲理、医理和拳理于一身,并具有强身健体、娱乐表演等多种功能的传统武术拳种。为了更好地培养农村高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农村高中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的兴趣,使农村高中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好太极拳,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 正确认识太极拳,是练好太极拳的首要条件
太极拳运动在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其思维方式突出表现为综合整体观点。这种整体观点体现在整体优化的生命观、形神皆备的审美观和身心俱健的健康观。在人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方面,主要体现顺应自然,与自然界和谐同韵;注重人的武德修养,与人协作共勉。我们今天练习太极拳应该站在辨证法的高度上,这就会使我们眼界更宽广,视野更深远,科学的底蕴更深刻、扎实。不仅要考察太极拳的过去,挖掘整理珍贵的遗产,又要分析太极拳的现状,找出其新的生长点,要展望太极拳的未来,掌握发展的总趋势。
2太极拳的健身功效
根据近年来生理学的发展,特别是许多生理学家对中枢神经的研究,使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了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任何一种锻炼方法,如果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对全身来说就有很好的保健意义。太极拳的优越之点就在于此。对于现代“快节奏”社会来说,太极拳运动能有效的缓解人们的身心疲惫,促进身心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3太极拳教学与练习中的要点
3.1重视基本功训练
压腿是武术中的重要基本功,但多数练习者往往忽视压腿,直接练习太极拳套路,从而使练习效果不佳,导致节奏感不强,架势懒散;下肢稳固性差,步伐漂浮慌乱。武术具有“练拳无桩步,房屋无立柱”、“百练不如一站”的经验总结。“站桩功”既有稳定身心之功,又有稳定平衡之能;它既是基本功,又是达到高深层次不可缺少的练功手段。
3.2 熟练套路,明确姿势,调整身法
所谓“套路”是指太极拳的整套架式。所谓“姿势”是指每个架式的动作结构。初学时要侧重于套路熟练,方位正确,同时适当注意姿势的规范。所谓“身法”,是指练拳时对周身各部位要求的原则。初学者一般身体都很僵硬,周身运转不灵便,或者身体某一部分仍很僵硬,因而要调整身法,就必须在放松上下功夫。
3.3 合理运用“快拳教学法”
根据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先快后慢的特点。在太极拳教学中应针对24式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及人的记忆规律,抓住重点,从步型步法和里合圈、外開圈入手,将基本功、每个式子的分解动作、几个式子的连接、完整套路,采用快拳教学法。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识记能力,减少遗忘,及时消化吸收,巩固所学动作技术,缩短教学时间。每堂课结束前用5~10分钟,再采用慢拳教法,巩固正确动作,纠正错误动作,也可更好地体会太极拳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滑自然、刚柔相济的特点,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3.4 正确运动太极音乐组织教学
配置音乐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动作的整体感,活跃课堂气氛。泛化阶段,能起提示动作、帮助记忆作用;分化阶段,以音乐为诱导,能使学生精神专注,做到节节贯通,一气呵成;自动化阶段,可为学生创造一个“乐哉悠哉”的谐美松畅的学习环境,增加感情色彩。
3.5 注重身心放松和自然稳静
走架未出势之前,先要安静下来,摒除杂念,身心放松,去掉拘束,这样才能恢复自然稳静及天生具有的美感。稳静之后再出势,在动时仍要保持稳静,不可因动,将身心的稳静打散了。太极拳不是西洋拳的一味操练身体的外形,也不是如和尚道士的静坐养神修练内部,而是动静参半,身心兼修,故效果最佳。
4 注意事项
4.1 客观条件的选择
在环境方面,只有选择好的环境,才能提高练拳的质量。场地宜宽广平坦,同时要选择四周有树木花草,空气新鲜,环境安静,气候较湿润的地方。在时间的选择上,早晨约在5~7点,夜晚约在9~10点,对于农村高中学生来说早上、早锻炼结束后练习十分钟太极拳,晚上晚自修结束后睡觉前练习十分钟太极拳效果较好。切忌饱食后练拳。
4.2 主观方面
要想练好太极拳首先要有信心,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练好太极拳还要经过五个阶段:一是学拳。必须扎扎实实,一式一式去学习。二是修拳。需要一招一式的纠正动作,使之达到标准。三是练拳。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接下来就需要个人去苦练,俗语讲“功夫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拳打万遍自然精”。四是内外合一。学会了套路,依样画葫芦地打拳是太极拳的初级阶段,只有内外合一即内劲,呼吸和形体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进入太极拳的“懂劲”即中级阶段。五是随心所欲也就是“神明”阶段。这个阶段进入了太极拳的高层次,一套拳不仅从外形上打的舒展、漂亮,而且从内劲、呼吸上畅通无阻、一气呵成。使人感觉如春风杨柳、行云流水。
许多农村高中生练拳难以做到持之以恒,原因有三:一是思想懒惰,生活习性散漫。练拳时断时续。二是骄傲自满,稍有收获,便沾沾自喜,不求进取。三是畏难泄气,认为太极拳高深莫测,难成大器,望而生畏。这些人练拳既不能持之以恒,就谈不上练拳质量。太极拳运动的疗病功效与药物治病相比,疗程更长。这种医疗特点,决定了太极拳需要长期坚持练。太极拳运动与健身长寿之间,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通过学习,培养静心,克服浮躁,强键身体,真正是内外兼修,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体育心理学教材编写组.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吕广臣.简化太极拳的练法与教法.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3)
3李秀华.太极拳教学中音乐与注意规律的运用.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