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13050621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在光镜下对DLBCL分型,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DL-BCL的免疫表型特点,使用的抗体有CD20、CD79、CD10、CD45RO、CD30、CD68、CD43、CD5、bcl-2、EMA、CK、S-100等.结果:根据不同的形态学特点可将DLBCL分为以下几种亚型:中心母细胞性13例、免疫母细胞性3例、浆母细胞性1例、B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例,大多叶核淋巴瘤1例和富于组织细胞和(或)T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3例.一般均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有4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16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49例乳腺癌及14例癌旁组织中p16及CyclinD1蛋白表达。结果:Cyclin
课间翻阅老师们的备课,大多在开始工工整整地写上“导入(略)”。可是,有的老师认为课前导入是无足轻重的,因而无需认真设计。课前导入真的无足轻重,可以略去吗?  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或某个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教学导课,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导课艺术讲求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后边
为了培养与世界接轨的高素质人才,双语教学的开展和教学效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的重视。本文结合实践,总结了在动物生物化学双语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拟为双语教学的有效
通过医学构词学习、文化背景介绍、实际应用指导三个方面对医学英语词汇教学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教学效果,为专业课程学习服务。
基于给定的性能指标,将受模型不确定性影响的线性不确定系统的基于观测器的鲁棒故障检测滤波器设计问题归结为H∞优化问题。通过选取适当的加权矩阵和观测器增益,使残差信号
通过数学实验这种教与学的方式,致力于影响学生数学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精神和发现、创造能力的同时,把握数学教育的时代性、科学性,深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生活应该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每个人切实的经历,它对人产生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而担任多年斑主任工作的我,在带班过程中确实体会到:由于学
2008年11月12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第十期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在长沙开学。  参加研修的50名小学校长将接受为期一个月的理论研修,内容涉及教育管理理念、校长办学思想、教育科研方法、校本培训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明年上半年,学员们将集中赴上海进行名校管理现场见习、研修。返校后,通过自修、反思、撰写结业论文,并经过相关的论文答辩,完成高级研修的基本任务。  出席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