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r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要求。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途径
  义务教育是国家整个教育的基础,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还很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异很大。这一问題已经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探索如何解决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对于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是非常必要。
  为了探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选择江西省分宜县第六中学为个案,进行了调查走访。
  一、分宜县第六中学概况
  分宜县第六中学之所以引起人们关注,主要在于它是一所全封闭寄宿制农村初中生进城就读的学校。
  (一)学校基本情况
  2009年上半年,分宜县委、县政府通过调查了解到,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农村学校生源明显减少,教师则多有富余。由于农村学校普遍办学规模小、布局分散,师资、设施、生源条件不平衡,教育教学质量下滑,引起家长的忧虑和不满。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家长千方百计把子女送到县城就读,导致县城学校生源激增,师资、教学设施等严重不足。
  在客观分析了办学条件、经济条件、交通条件后,分宜县委、县政府作出决策,在全省率先启动"初中进城"工程,推进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大调整,在县城新建一所中学,实现农村中学向县城集中、小学三、四年级以上学生向乡镇所在地集中,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成长;
  兴建分宜六中由分宜县财政投入1.2亿元。学校始建于2009年9月,于2010年9月1日正式开学,一次性招收初一、初二、初三3个年级的学生4130余人,学生均来自本县乡镇农村。有教职工230余人,教师均从全县农村中学教师和优秀大学毕业生中通过笔试、面试及专业技能测试择优录取。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住宿条件。校园占地面积186亩,建筑面积64766平方米。有3栋教学楼, 1栋行政办公楼, 1栋综合实验楼, 5栋宿舍楼(其中教工宿舍1栋,学生公寓4栋),1栋食堂及风雨体育馆,基本设施配套齐全。从教学设施看,学校按照国家一类标准装备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音体美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学校每个办公室安装了电脑,接通校园网。合理的校园布局、宽敞的教室、标准的运动场、崭新的教学设备设施、现代化的办公条件等,为优质的教育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生活条件看,学生宿舍设施也很完备,有单独的卫生间和24小时热水供应,并实行智能化管理。
  据分宜六中的校长吴华安所言:分宜六中围绕"江西一流、独具特色的初中进城寄宿制示范校"的办学定位,秉承"教育即服务,安全即生命,质量即灵魂,特色即品牌"的办学理念和"让学生成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办学承诺,对孩子一生幸福负责,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努力营造"师生快乐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二)学校的日常教学与管理
  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投影设备,很多课程都采用了课件教学。与原农村中学不同的是,学生们感受到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所带来的教学形式的变化,新的上课方式也让学生觉得更具有吸引力与趣味性,老师也可以利用先进的设备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好地传授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
  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了兴趣班、特色班、学生社团等。旨在挖掘和提高学生除学习书本知识之外的兴趣和能力,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
  由于是寄宿制管理,学校很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校园里安装了由160多个摄像头、50多个报警器组成的监控系统,建立了一个综合监控室,每天安排24小时值班,以及时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保障学生的日常安全。
  为保证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学校正逐步建立和完善贫困生救助制度:在当地政府财政的支持下,全部学生都免费住宿;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还给予生活补助。同时与公交主管部门协商安排公交车每周五接学生回家,周日送学生返校,由县政府对交通费进行50%的补贴,直接补给学生个人;每栋学生宿舍楼都配有专门的生活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实行24小时亲情监护。学校还在学生公寓、每层教学楼、校门口专门安装了20多部亲情电话,免费为学生与父母、亲人通话联系提供便利。
  调查中了解到,六中的学生有不少是留守儿童,根据校方统计,全校留守学生有1520余人,占全校学生的36.8%。第六中学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留守儿童入学难、受教育质量低的状况。学校对留守学生从生活、学习上给予特别的关注、关心,并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学生纳入到"贫困住宿生补助"及"特困生补助"之中,对他们进行捐助。
  (三)办学成效
  从学生的精神面貌看,在调查期间,给我们感受很深的是学生比较有礼貌。据六中老师介绍,这种现象在学生刚到六中时是很难见到的,而现在这些来自农村的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有了明显好转,自立、自主、自强意识增强了,自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明显提高,也爱学习了。
  六中学生参加市、县各学科竞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在分宜县组织的语数外三科竞赛中,初一4名同学在数学、英语两科中分别获得两个二等奖,初二1名同学获得语文一等奖,2名同学获得语文二等奖,初三1名同学参加2011年全国数学竞赛江西赛区初赛获县第一名,初一1名同学参加"鄱阳湖---美丽的家"全省少年儿童绘画大赛获优秀奖。
  2011年7月,六中有了第一届初中毕业生。首届毕业生中有7人进入全市前100名,而2010年全县农村中学仅有1人进入全市前100百名;英语、政治、地理三科平均成绩全县第一;达到县重点高中统招线的有128人。六中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初步的印证和学生家长的认可。   二、分析与思考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分宜六中模式的可借鉴之处
  在分宜六中建立之前,分宜县的农村学校与县城学校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有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在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等方面差距很大,导致了农村教育资源的结构性短缺和教育质量的低下。分宜六中建成后,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质量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这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可以对其他地区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应强化地方政府在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上的責任,特别是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的投入。中国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面临着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双重缺失,分宜六中是在县政府1.2亿元的财政支持下,有效地整合原农村中学的教育资源而兴办的,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迈出了一大步,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分宜县农村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分宜县政府还对六中这所全部招收农村初中学生的学校给予了后续的投入,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行。分宜县政府在促进本县义务教育的发展上发挥了良好的职能作用。
  2.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保障教师收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分宜六中师资的来源为两条途径,一是从全县农村中学教师中选拔,二是从大学毕业生中择优招聘,且均经过了笔试、面试和技能测试。这就保证了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另外,分宜县政府将中小学绩效工资列入重点保障范围,足额发放,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当地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
  3.优化学校管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健康的氛围里成长。六中提出了"让老师享受职业幸福,让学生体验成长快乐"的理念,很具有自己的特色。农村孩子进城会有一段时间的心理调试期,尤其是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再加上实行寄宿制封闭管理,这就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宜县六中的老师在上岗前都经过了专业的培训,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宿舍楼都配有生活教师。班主任老师除了要进行日常的班级管理外,还定期到乡镇走访,确保农村的适龄儿童青少年都能依法接受义务教育。这些做法也是可以借鉴的。
  (二)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分宜六中是在走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办学道路,很多方面都是在进行尝试,也可能隐含着新的问题,因而有待完善。
  首先,六中是由县财政投入建成的,标准高,硬件设施齐全,超出分宜县城原有的中学,这虽然弥补了原农村中学的不足,让农家子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但又可能会造成县域内校际间新的不平衡。另外,分宜县政府除了每年补贴六中的水电费用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拨款,学生也享受到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如住宿费减免、交通费补贴等。这在别的学校和学生看来就可能形成新的不公平。
  其次,农村学生从初中开始都进城读书,是否会影响农村的后续建设?这也可能是一个潜在的问题。调查中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得知,不少学生在逐渐适应了县城生活后就不愿意再回到农村,这就可能导致农村的建设难以为继。目前我国不少农村地区由于年青人大量外出务工,使得当地的发展缺乏生机与活力,初中生进城亦有可能切断其与农村的感情纽带,把进城读书作为离开农村的跳板。
  三是分宜县实施初中进城工程后,农村原有中学的设施如何合理有效利用才不至于造成浪费,是需要妥善考虑和处理的。
  四是分宜六中模式能在多大范围内推广?分宜县2009年的财政收入为12.9亿元,对六中建校投资1.2亿元并无困难;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101亿,增长16.1%,财政总收入18.2亿元。也就是说,分宜县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作基础,而其他县不一定都具备这样的实力。因此,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还需要有更多的探索。
  三、研究建议
  目前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基本实现,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仍然是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我国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是历史地形成的,有的是制度性原因,也有的是教育政策上的非均衡导向所致。针对这些原因,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来促进均衡发展,增进教育公平,应作为主要手段。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使教育资源公平地分配到学校和学生,即面向全体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这个原则,不仅指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也包括在接受高质量教育上的机会均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1]
  政府是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者,在合理配置区域内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地方政府应是最重要的责任主体。分宜县政府响应国家的方针政策,力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这一举措是值得肯定的。分宜县六中的发展模式无疑可以为其他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但仅靠当地政府的财政投入是不够,还需要各级政府和各方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
  首先,在理念上,政府、相关教育部门、学校以及全体公民都应深刻认识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在教育事业上的投入。政府有责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特别是在社会转型阶段,存在贫富差距的拉大和资源分配的不均,政府更应该从资金上、政策上、制度上采取措施,优化教育资源,努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公平配置。同时还可以通过拓宽资金渠道,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对教育的投入。
  其次,可以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探索多种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教育部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指导意见》提出应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确定现有优质学校辐射的范围,探索通过实行学区化管理、集团办学、结对帮扶等多种模式,发挥优质学校人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水平和应用水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2]亦可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实行教师轮岗和定期交流制度,鼓励优秀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使有限的教育投入和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同时相应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薪酬待遇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让优质师资愿意来这些学校任教。
  其三,教育主管部门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推进中小学的标准化建设和对薄弱学校的改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并据此加强对学校的监督。比如对其管辖内的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以不断促进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教育部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0]6号)[EB/ OL].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559/201011/110507.html.
其他文献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也是鲁迅自认为写得最好的小说,小说情节生动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突出,环境典型具体,在看似平淡的记叙中寄予了作者对孔乙己深切的同情,集中体现了小说的艺术特色,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秀小说。然而不少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对孔乙己形象的分析,只注重讨论"笑声"在情节中的作用,只注重分析酒客对孔乙己的态度,以及体会结尾句子的深刻含义
【摘要】历史教学应创新教法,更新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历史知识讲活,拓展边缘学科,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历史教学 与时俱进 创新教法 主体地位 人文精神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总量激增膨胀的今天,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推广,历史课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它给历史教师带来了无法回避的机遇和挑战,这种挑战,莫过于对传统教学旧角色和旧观
多普勒效应这一节课主要是从声音的现象入手来引入课题——当波源与观察者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在笔者的教学中有两个问题,有两个实验方面的收获与读者分享:  一、视听同步分析声音的两个要素  第一是对于声音三要素的介绍,我们一直在设想能否突破初中的文字介绍,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声音三要素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声音效果的。于是设计如下实验,可视听同步观察、感受声音的变化:  将低频信号
牛津小学英语四、五年级的教材每一单元最后的Fun house都有一个Look and read环节。对于这个部分的教学处理,很多老师都会将其视为鸡肋,或让学生自学,或带着学生快速的读一读,走个过场。如何化这如鸡肋般的Look and read为营养价值极为丰富的熊掌?  一、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对于学生来说,一般在学习该部分内容时,已对本单元的知识点心中有数,因此在适当的时候会要求他们自主预习,
当前,语文教学的效率不那么高,学生成绩不那么好,基本功差,表现在写作能力上更为突出,许多学生写作文,文理不通,用词不当,错别字多,错标点多。这种现象,分析起来,原因不止一端。可是不重视朗读,不重视背诵,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其文章学了不少,教师一篇篇讲过去,学生一篇篇听过去,讲也讲了,听也听了,时间一过,也就随之消逝,没在大脑皮层留下痕迹,学习的东西积累不起来。这怎么能学好呢?好文章的语汇、句子和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我国古代伟人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动力,能促使学生愿学、好学、乐学、勤学。要想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要做到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为本,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就能提高
【关键词】 农村 小学 班主任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现在农村大部分孩子的家长都到外地打工去了,他们跟着爷爷奶奶一块生活,爷爷奶奶的疼爱,使他们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贪玩,不爱学习。孩子是祖国的花朵,那班主任就是其中最辛勤的园丁。班主任就像蜡烛,默
随着新课改的出台和实施,创新教育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英语教师,应如何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1 更新教育观念  英语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只有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会采用创新方法,培养创新人才。教师要变传统“标准件”型教育观为创新型教育观;变“师道尊严”为师生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变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总是处于主要地位,二忽略了孩子们的感受,所以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质量,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初中英语教育的效率。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我对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改进的一点认识。  一、“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
摘要:“走进学生心灵”是班级管理的策略之一。教师要“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采用赏识激励策略,帮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心。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人人参与班级管理。  关键词:走进学生心灵 班级管理 蹲下身子 赏识激励 展示自我  “走进学生心灵”是班级管理的策略之一。小学生单纯幼稚,但是他们对学习、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其中也夹杂着超出现实的美好想象。许多在成年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