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透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成才护航。但我们目前使用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中几乎没有德育的内容,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网络德育方面存在着脱节现象。那么,如何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呢?
一、立足课堂,从细节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道德情操和守法意识
好的习惯能够使人终身受益,而高中时期正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平时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尤其是在上机训练课的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爱护计算机设备、形成规范操作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是我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第一步。比如,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时,我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正确的开、关机顺序进行计算机操作,并让学生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的数据安全。这样不但养成了学生平时使用计算机的好习惯,更能让学生养成爱护公共财物的好品德。此外,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通过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帮助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教育学生注意保持机房的卫生,而后扩展到要学生爱护校园,保护环境,最终达到德育的目的。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它们的高速发展和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法律与道德问题。高中时期是学生思想意识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信息技术课堂是最好的媒介和途径。因此,作为信息技术老师的我们可以使用实际案例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比如:我在讲述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及病毒的相关知识时,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计算机一旦遭到病毒攻击,很可能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和危害。不论出于何种目的,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教育学生不能利用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和不健康的内容,不非法窃取他人的信息等,是课堂教学中网络德育的关键。平时,教育学生在机房或网吧等公共场合使用计算机不能随意删除文件、随意更改系统设置,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另外,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
二、德育渗透,正确引导,教育学生利用网络时,学会沙里淘金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上网看新闻、搜索信息、网上聊天、网购、收发电子邮件等,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上的信息众多,其中有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良信息。而处于青少年时期的高中生,人生观、世界观等尚未成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从而迷失方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有的学生不会真正利用网络来学习,而是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用QQ聊天,或是迷恋于打打杀杀的网络游戏,更有个别学生对制造网络混乱的黑客“敬佩不已”等等。这些现象都表明,如果不及时对他们进行网络德育,那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就成了网络的破坏者,或者上网成瘾,难以戒掉。所以,我在平时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时刻不忘对学生渗透网络德育,并引导他们在使用网络时能自觉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现在有的学生缺乏感恩之心,我们通过现代的信息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很好的方法。在教学中利用网络,引导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等。比如:在教授《E-Mail》一课中,我演示注册电子信箱和收发电子邮件的过程后,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给同学、朋友或亲人发电子邮件,通过电子邮件让网络送去祝福。我顺势教导学生,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各种节日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传递祝福。让学生对亲人、师长多点关心,使学生逐步养成关爱别人的好品德。
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网络德育渗透应注意的问题
网络德育不同于传统的德育,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教育者要以网络为载体。但是,如果教师为了上课轻松,而让学生不带任务无目的、无限制地上网,那么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为在这种上网环境中与校外的网吧没什么区别,学生随时可能接触到大量的不良信息,从而导致网络德育失效,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作为一名负责任的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利用网络教学软件对学生上网做出严格的限制和引导,让学生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网络德育渗透,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探求网络德育与信息技术课的切合点,把握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到学生易接受的点,在教学中自然地进行网络德育教学。如果说信息技术是硬件,德育就是软件。良好的德育渗透如同海上的灯塔,可以为学生成才护航,让学生们在掌握这门课程的同时,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不至于在网络中迷失方向,使信息技术成为他们未来实现人生价值、奉献社会的力量源泉。
一、立足课堂,从细节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道德情操和守法意识
好的习惯能够使人终身受益,而高中时期正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平时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尤其是在上机训练课的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爱护计算机设备、形成规范操作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是我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第一步。比如,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时,我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正确的开、关机顺序进行计算机操作,并让学生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的数据安全。这样不但养成了学生平时使用计算机的好习惯,更能让学生养成爱护公共财物的好品德。此外,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通过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帮助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教育学生注意保持机房的卫生,而后扩展到要学生爱护校园,保护环境,最终达到德育的目的。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它们的高速发展和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法律与道德问题。高中时期是学生思想意识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信息技术课堂是最好的媒介和途径。因此,作为信息技术老师的我们可以使用实际案例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比如:我在讲述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及病毒的相关知识时,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计算机一旦遭到病毒攻击,很可能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和危害。不论出于何种目的,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教育学生不能利用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和不健康的内容,不非法窃取他人的信息等,是课堂教学中网络德育的关键。平时,教育学生在机房或网吧等公共场合使用计算机不能随意删除文件、随意更改系统设置,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另外,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
二、德育渗透,正确引导,教育学生利用网络时,学会沙里淘金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上网看新闻、搜索信息、网上聊天、网购、收发电子邮件等,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上的信息众多,其中有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良信息。而处于青少年时期的高中生,人生观、世界观等尚未成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从而迷失方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有的学生不会真正利用网络来学习,而是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用QQ聊天,或是迷恋于打打杀杀的网络游戏,更有个别学生对制造网络混乱的黑客“敬佩不已”等等。这些现象都表明,如果不及时对他们进行网络德育,那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就成了网络的破坏者,或者上网成瘾,难以戒掉。所以,我在平时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时刻不忘对学生渗透网络德育,并引导他们在使用网络时能自觉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现在有的学生缺乏感恩之心,我们通过现代的信息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很好的方法。在教学中利用网络,引导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等。比如:在教授《E-Mail》一课中,我演示注册电子信箱和收发电子邮件的过程后,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给同学、朋友或亲人发电子邮件,通过电子邮件让网络送去祝福。我顺势教导学生,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各种节日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传递祝福。让学生对亲人、师长多点关心,使学生逐步养成关爱别人的好品德。
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网络德育渗透应注意的问题
网络德育不同于传统的德育,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教育者要以网络为载体。但是,如果教师为了上课轻松,而让学生不带任务无目的、无限制地上网,那么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为在这种上网环境中与校外的网吧没什么区别,学生随时可能接触到大量的不良信息,从而导致网络德育失效,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作为一名负责任的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利用网络教学软件对学生上网做出严格的限制和引导,让学生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网络德育渗透,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探求网络德育与信息技术课的切合点,把握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到学生易接受的点,在教学中自然地进行网络德育教学。如果说信息技术是硬件,德育就是软件。良好的德育渗透如同海上的灯塔,可以为学生成才护航,让学生们在掌握这门课程的同时,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不至于在网络中迷失方向,使信息技术成为他们未来实现人生价值、奉献社会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