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虹桥修禊 一个城市的300年诗酒年华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l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0多年前的扬州,一群前明的失意文人在扬州虹桥聚会,他们饮酒赋诗,追忆前朝,由此诞生了一场足以与东晋兰亭修禊相媲美的活动——虹桥修禊。此后,虹桥修禊成为扬州的文化盛事,自创办之日起参与过的诗人已不下万人,著名的瘦西湖也在这场盛事中得以命名。如今,兰亭修禊早已默然,而虹桥修禊却在沉沦百年之后由今人发起,在当下时节焕发出新的生机,诗意满扬州……
  2014年4月2日,家住扬州的李淑仪起了个大早,然后洗漱、挑选衣服、打理头发,将自己收拾得妥妥帖帖,才抱着一个本子出门,临出门还不忘又照了照镜子,整理一下仪容。如此郑重其事的小李,并非去参加时下流行的相亲,而是去瘦西湖参加一场关于诗歌的盛会——瘦西湖虹桥修禊。
  文静的李淑仪是个诗歌爱好者,在她的怀里抱着的那个本子,正是她自己闲暇无事时写的诗集,这次带过去,是想获得自己心仪诗人的签名和点评。李淑仪到了瘦西湖后,现场早已是人的海洋,每个人都戴着诗人脸谱艺术面具,看起来神秘而富有艺术气息,于是她也戴上一张面具,加入到人群中。
  这次的虹桥修禊活动将持续五天,会有来自国内外的著名诗人参加,扬州市民将和诗人们共同参与“虹桥春祀”、“天降诗雨”、“四桥烟雨诗会”等活动,作为一位扬州市民,李淑仪无疑正是其中之一。
  其实,这并非扬州头一次举办这样的诗歌活动,实际上早在300多年前的康熙年间,虹桥修禊就已经创办,并在之后的很长时间影响了扬州的历史,“瘦西湖”与“二十四景”之名,也正是由此而来……
  祭祀变诗会
  前明文人开创的盛举
  修禊,是中国古代春、秋两季时在水边进行的一种祭礼,汉代的《风俗通义》里说“时于水上洗濯,防病疗病”。不过,真正让这种消灾祈福仪式声名大噪的,却是魏晋时期发生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当时的书法名家王羲之,邀请好友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亭举行修禊活动,引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诞生了著名的《兰亭集》和那更著名的《兰亭集序》,修禊也由此演变成为一种艺术活动。
  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修禊除了兰亭修禊之外,就当属扬州的虹桥修禊。扬州自古就是一座不乏诗意的城市,既有李白的“烟花三月”,又有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还有欧阳修的“一饮千钟”,姜夔的“青楼梦好”……因此,虹桥修禊在扬州的诞生,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康熙元年(1662年)的春天,担任扬州推官的王士祯走出自己的官衙,准备快步回家去和自己的朋友谈论诗词歌赋,这已经是他保持多年的习惯——“昼了公事,夜接词人”。这时,他发现道路旁边的鲜花正艳,柳条抽青,夕阳的余晖照在水面上,有种别样的美,于是他不禁突发奇想,为何不学习东晋王羲之开兰亭修禊,也召集大家在扬州开一个呢?
  关于召开修禊的地点,王士祯煞费思量,但最终敲定了红桥——这是一座明朝崇祯年间修建的木板桥,有四层桥桩,六层桥板,两侧装有木雕护栏,漆成红色,正在保扬湖(今瘦西湖)和护城河的交接处,是一处要道。红桥的修建时间对于王士祯和他的朋友们还有着特别的意义:他们大多是明朝遗民,“扬州十日”的大屠城在他们心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因此选择红桥,或多或少有些追忆前朝的意思。
  随后,王士祯召集了杜浚、陈维崧、张养重、丘象随、陈允衡等朋友讨论此事,这些人都是当时扬州有名的文人雅士,他们对于王士祯计划的这个活动欣然应允。就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王士祯和朋友们来到红桥,一边追忆往昔,针砭时弊,抒发对清王朝统治的不满,一边饮酒赋诗,赞美春光日好与扬州风物,“红桥修禊”自此诞生。
  与东晋兰亭修禊不同的是,红桥修禊少了几分高不可攀的风雅,多了几分贴近生活的世俗,集会上大家除了吟诗作赋外,还大开宴席,在喝酒的同时还玩着一种类似“击鼓传花”的游戏:在酒桌上放一枝桃花,当铜钹被敲响时,文人们就开始传递桃花,铜钹停下时,桃花在谁的手中,谁就得站出来赋诗一首。尽管这个游戏很有逼曹植七步吟诗的意思,但是在场的文人雅士大多饱读诗书,这点问题根本难不住他们。而这次修禊中诞生的不少作品,也在扬州城中广为流传,王士祯的《浣溪沙》即是其中之一。
  就在第一次红桥修禊后两年,王士祯再次召开红桥修禊,这次参加的人员相比第一次更多,林古度、张纲孙、孙枝蔚、程邃、孙默、许承宣等名士也加入进来,王士祯连做《冶春绝句》20首,众人纷纷和诗,一时形成了“江楼齐唱《冶春》词”的情景,成为当时文化界的空前盛景。在修禊后,这些诗歌被编成《红桥唱和集》,在扬州广为传唱。
  重修之桥长虹卧波
  “虹桥修禊”成就瘦西湖
  王士祯创办红桥修禊26年后,著名戏曲作家孔尚任再次在扬州发起“红桥修禊”,这次的集会范围更广,共有8个省的24位名士参加,所以这次的聚会也被叫做“八省之会”。自此之后,约定成俗,红桥修禊成为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
  1738年的秋天,久慕扬州的浙西词派领袖人物厉鹗,与扬州诗人闵华、江昱、陈章等在秋日畅游瘦西湖后,留下了一组流传极广的《湘月》词作,这就是后来红桥“秋禊”的开端。随后,杭州诗人汪沆来到扬州看望老师厉鹗时,写下《红桥秋禊词》,里面写到:“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自此,“瘦西湖”之名不胫而走,一经叫开立即取代了原来的“保扬湖”之名。
  因为修禊,除了瘦西湖得以命名,红桥也有了新的名字——虹桥,有趣的是,这次更名事件,还和著名的乾隆皇帝下江南有关。自从红桥修禊成为扬州约定成俗的活动后,瘦西湖的红桥也不再只是一座桥,而成为了集宴饮、娱乐、商贸、游憩于一身的度假胜地,红桥修禊本身贴近世俗生活的特质,也让这里成为普通游人和商人们欢庆的乐园。不过这种欢乐却带来一阵尴尬——由于每年参与红桥修禊的百姓太多,到乾隆时,这座年老的木板桥已经不堪重负,在多年的踩踏之下有摇摇欲坠的势头。与此同时,乾隆皇帝要下江南的消息也传到了扬州,要是让皇帝看见这样的红桥,扬州官员多半会被治罪。   于是,在扬州两淮巡盐御史衙门的牵头下,有扬州“四大元宝”之称的黄氏盐商黄履昴慷慨解囊,掷出万金重建红桥。新的桥用石材修建,加盖了凉亭的桥身高大坚固,造型优美,如同长虹卧波,所以原来的“红桥”便更名为“虹桥”。1751年,乾隆皇帝终于到了扬州,住在扬州的天宁寺内,而他从寺前的御码头乘坐画舫游览瘦西湖,穿过的第一座桥便是虹桥。传说,乾隆皇帝过虹桥时,还曾遇见一个乞丐在虹桥上吟诗,结果这个乞丐的才华令乾隆感叹:“扬州城真是了不得呀,连乞丐都是诗人”。
  乾隆皇帝的驾临,令“虹桥修禊”的声势达到顶峰,各地的诗人都知道扬州有“虹桥修禊”,于是纷纷前往。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三月三日,扬州两淮盐运使的卢见曾(亦称卢雅雨)再次发起了“虹桥修禊”,这次修禊吸引了各地的文人雅士共7000人前来参加,最后编辑刊印诗集达三百余卷,并绘《虹桥览胜图》以作纪念。
  此次聚会上,卢见曾还独创了“牙牌二十四景”的游戏——将瘦西湖二十四景刻在象牙骨牌上,由大家依次摸牌,得到那一景的诗人,就要作跟这个景相关的诗。后来,这种游戏在全国流行,扬州二十四景也随着文人们的诗句声名远扬。
  沉寂多年之后
  诗意重绕瘦西湖
  从王士祯首次发起“红桥修禊”的时间开始算起,参加过虹桥修禊的诗人不下万人,从康熙到清朝末年的两百多年间,上至君王宰相,下至名士优伶,都在虹桥留下了他们的诗作,成为扬州文化的见证,但这个文化盛世,最终也不免衰落。
  从道光年间开始,由于漕运改道和盐政改制,原本兴盛的运河逐渐沉寂,河道淤塞之下,再也没人泛舟游湖,虹桥修禊也因此受到冲击。原本的虹桥亭,竟然由于无人修缮而坍塌,至于乾隆皇帝走过的大虹桥,也在太平天国运动中遭到极大的损坏,虹桥胜景再也不复以前的风光。
  光绪末年,扬州曾有一些志同道合的耆宿名流,如名士臧谷、梁公约、吉亮工、孔小山、陈含光等,试图学习王士祯再开“虹桥修禊”。他们以王士祯的“冶春”为社名,自发地组织聚会。但可叹的是,此时的集会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风雅与欢乐,有的只是对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悲愤,虹桥修禊成为文人们忧愁风雨家国的集会与发泄场所。
  民国建立后,扬州人曾一度想重建虹桥,不过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诗社被迫解散,虹桥修禊也就此消失在硝烟和炮火中,然后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这一沉寂就是几十年,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扬州市政建设部门为了建设城市,对虹桥进行了改造。他们拓宽桥面,延长桥身,拉平坡度,将单孔的虹桥再次改建为三孔拱券结构桥,昔日的虹桥才得以再现人间。
  不过,与以前不同的是,虹桥比以前更适用了,桥面上可以通行汽车。尽管它的桥面不再是半圆的虹,缺乏优雅的美感,但在扬州人心里,一些关于虹桥修禊的记忆正在隐隐苏醒。2011年3月,已经定居伦敦的著名诗人杨炼来扬州观光,席间说出想在扬州搞诗歌活动的愿望,扬州的文化人士趁机祭出了“虹桥修禊”,双方一拍即合,商议决定举办“虹桥修禊·国际诗会”。
  2011年12月,瘦西湖内碧水环流,秋林如染,修禊厅前陈放着早已准备好的祀品,诗人们学习古人,进行“执兰入场”、“禊词祝诵”、“香汤净手”、“佩戴香囊“、“酾酒祀春”等一系列仪式,这如同开启了记忆的大门,刹那之间,关于虹桥修禊在历史上的画面蜂拥而来,再次投射在三百多年后的扬州,虹桥又出现了诗人们吟诗作赋,朗诵唱和的奇妙情景。
  2013年,虹桥修禊继续举办,在这次的活动中,有不少应邀前来参加的外国诗人,扬州的虹桥修禊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国诗人波莉·克拉克在孩子们的热情邀约下,走上船头朗诵;德国诗人叶亚希姆·萨尔托里乌斯则以一首《月神狄安娜》回应童声吟诵的《春江花月夜》;扬州籍著名诗人唐晓渡则难掩浓浓乡情,情不自禁地与孩童们一同吟诵。
  如今,虹桥修禊再次成为扬州城的盛会,那些纷扬的古意不但在虹桥上重生,而且因此有了新的意义和内涵。首届国际诗人瘦西湖虹桥修禊发起人唐晓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天我们重新发明‘修禊’,就是要借助这一形式,重建诗与自然万物、与人类心灵、与社会秩序、与语言自身的神性关联。它当然也包括精神上大洁身心、防疾祛病,从而为未来消灾祈福的意味。从中我们甚至能发现中国的‘诗教’传统何以源远流长的秘密。”
  在2014年的民间诗歌爱好者的列队中,笔者看到了李淑仪,尽管她吟咏的不是千古绝句,只是自己写的一些句子,但她脸上洋溢的自信与幸福,与瘦西湖烟花般盛开的花一样精致、美丽……
其他文献
【摘要】思维品质是学生在高中阶段英语学习中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终身有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等,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提供机会,创设情景,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学;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葛玉燕(1990-),女,甘肃张掖人,白银市实验中学,一级教师,教育硕士,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落实党的
自古诗与酒、酒与诗便已缔结连理。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就已有诗酒相伴的记录,古时候的文人墨客喜欢借酒助兴,彰显英雄本色,坦露真实情感。  古往今来,泸州老窖的浓浓酒香蕴含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思想与激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泸州诗酒文化传奇。无数英雄豪杰、文人墨客曾手捧酒樽,感受凝聚着蜀人精魂的滴滴浓香,并与之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纷纷以酒入诗、入文、入赋、入词、入联,至今,我们依旧能从
【摘要】初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初高中阶段的词汇教学衔接教学更是推动学生英语学习质量提升的核心内容。作为教师,要想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就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以词汇衔接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的信心不断增强,进而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当前的初高中英语课本主要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情况和学生所需接受的教育内容,充分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同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主要将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十分必要,本文展示了我校初一年级开展的持续默读活动实践,用数据说明开展持续默读前后学生阅读能力的变化,并总结了开展持续默读活动的收获与反思,希望可以为老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持续默读;实践  【作者简介】朱文佳(1989.01-),女,北京人,北京四中璞瑅学校,中学英语教师,硕士。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我国中小学生的英语阅
雷州半岛有着极为特殊的地理位置——长约130公里的半岛伸入南海,全境属于热带地区;雷州半岛地属边陲,向北群山阻隔,向南茫茫大海,因此雷州半岛开发较晚,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半岛大部分地区独自发展。这些地理因素,使雷州半岛孕育出了特点鲜明、独领风骚的雷州文化。  由于地处热带,空气湿润,天气复杂多变,雷州半岛雷电频发,一年中有200多天打雷。这一天气特征便在雷州半岛上形成了绝无仅有的“雷神崇拜”。其次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和影响力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开始设立英文版网站对外宣传当地文化与产业。本篇论文旨在通过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根据三维转换(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探讨昆明信息港网站的外宣翻译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为网站翻译工作者提供些许参考价值。  【关键词】生态翻译學;网站外宣翻译;三维转换;昆明信息港  【作者简介】陈俊宏(1996-),男,汉族,河南信阳人,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
都兰猎场累计接待外籍猎人668人次,捕猎野生动物近千只。  即使发现了目标,猎人也不能随意开枪,导猎员会尽量指定年龄大的雄性动物作为猎物——“打公不打母、打老不打幼”是国际惯例。  当地的一位牧民被雇作向导,在都兰猎场里奔波劳累了几天,狩猎结束时他得到了1万美元的酬劳,从当地的收入水平看,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角。  许多人开始关注这一神秘陌生的体育运动——它的发生地、经营者、参与者以及种种细节。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变革,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手段都有了转型与发展。对于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来说,互联网给翻译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拓展了课堂教学,而且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便利。本文主要解析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顾菲(1979-),女,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
巫家拳创始人巫必达左脚微跛,因此摒弃了少林拳里的长桥大马、跳跃翻滚等腿脚动作,转而添加一些内家拳的心法,编创出刚柔相济的巫家拳。  巫家拳在湖南流传广泛,练习者众多。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的黄兴和“鉴湖女侠”秋瑾都曾练过巫家拳。  湖南自古便是一块尚武之地,不仅民间练武风气极盛,乡社武装遍布全省,在军中也有“无湘不成军”的谚语。在湖南,“全国武术之乡”就有东安和新化两个。据1936年的统计数据,湖南每
【摘要】英语分层教学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作业分层设计是分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能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帮助其更好地完成初中英语学习。本文从分层教学的含义入手,探究分层教学及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分层作业  【作者简介】吴金姬,福建省顺昌县第一中学。  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