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译生态学是“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是一个‘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胡庚申教授从译者的角度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基础,以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之一的适应与选择理论为依托,以许渊冲先生两首英译唐诗为例证,研究译者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过程中如何遵循“适应与选择”理论,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译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佳的译文。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适应与选择;翻译生态环境;古典诗歌英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1-0149-02
一、生态翻译学构建背景及理论内涵
1.生态翻译学构建背景
生态翻译学,循名责实,它涉及“生态学”和“翻译学”两门学科。“生态学”被定义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分支科学”。现代生态学也已经扩展到了研究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本质和逻辑关系。“翻译学”这门学科的实质是对翻译的性质,翻译的原理程、方法和翻译的标准等翻译知识进行的认知和研究。在生态学和翻译学理论研究基础之上,借用生态学中的“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等要义和概念,结合翻译理论与实践,诸如“译者适应”、“译者选择”、“翻译生态环境”和“翻译生态系统”等术语应势而生。
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12月登上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宣读题为“翻译适应选择初探”的论文,首次提出我国翻译界学者自主创导的生态翻译学的观点。2004年6月,胡庚申教授出版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点燃中国生态翻译学理论研究之火。2006年8月在“翻译文化国际会议”上胡庚申教授宣读了题为“生态翻译学诠释”(UnderstandingEco-Translatology)的研究论文。“生态翻译学”正式登上国际译坛,并引起国内外翻译界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
2.生态翻译学理论内涵
生态翻译学是由胡庚申教授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新翻译理论。它以翻译学和生态学两个学科之间存在的类似性和同构性为基础,以生态学的整体观为方法论,以翻译者和翻译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用生态翻译学的方法来研究翻译领域中的问题。
目前,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包括九大研究焦点和理论视角:生态范式、关联序链、生态理性、译有所为、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适应与选择、“三维”转换、事后追惩。
二、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理论
作为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石,“适应与选择”理论是借用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的原理,经过转意和隐喻,由探讨具体翻译问题所形成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基于“适应与选择”理论,胡庚申教授将翻译定义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适应与选择”理论对翻译过程的描述可以用图1来概括。
图1第一个虚线框中的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过程的第一步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即“天择”译者)。虚线框下面指向译者的箭头使用细线,意在表明它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上面指向原文的粗线箭头表明翻译者对原文所在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就是对原文的理解和对原语的熟练掌握,即翻译者具有翻译热情和愿望也具备相应的翻译能力。下一个阶段是翻译者在经历了“天择”的基础之上,又转过来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行对译文的选择(即“人择”译文)。因此,翻译过程可以被描述为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
三、中国古典诗歌英译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古典诗歌内容丰富,绚丽多彩,不仅具有优雅的文辞之美,更兼有悠远的意境之美。中国古典诗歌可谓中华民族的精神之花,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诗歌英译工作者肩负着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和文学走向世界的光荣使命。
胡庚申教授从译者的角度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这一理论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翻译的第一个阶段是“天择”译者,它要求译者具备与作品相适应的能力去翻译,这个能力包含翻译者处理原语和目标语的能力,对原语和目标语所在的两种文化的了解以及在翻译中恰当转达原文中的文学风貌的能力。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许渊冲教授将毕生的精力投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中,他的中英译《中国不朽诗三百首》在英国出版,得到“绝妙好译”的评价,他的中译法《中国古诗词三百首》在法国出版,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称作“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样本”。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是许渊冲先生对其翻译能力的选择。此后是翻译者对以原文的翻译生態环境的适应,也就是翻译者对原文、原语、译语以及两种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的认知和理解。译者在接受了“天择”的前提下,完成对原文的生态翻译环境的适应之后,又转过来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即“人择”译文)。这一阶段可理解为译者在翻译时对译文加以选择,使得译文在语言维和文化维上都与译文读者相符合。下面以许渊冲翻译的两首唐诗为例解读“适应与选择”理论在古诗英译中的指导意义。
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在字形、字音和字义各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它已经超越了数的概念,渗透到传统的民俗文化中。古代传说中人们相信有九重天,后来用以形容天空之高远。但在英语文化中数字“nine”并没有这样的文化涵义。 诗中最后一句话中“九天”若译为“nineskies”,必然会使得英语读者产生疑惑。许渊冲先生将此处意译为:“AsiftheSilverRiverfellfromazuresky”。许渊冲先生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维度上的差异性,对译文的词汇加以斟酌,变换说法,恰到好处,减少了译文读者对原文的歧义和不解。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有这样两句被广为传颂: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因不善言辞,得罪朝廷而屡遭貶谪。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故友辛渐时写下这首诗:寒气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秋雨绵绵一夜之间洒遍吴地;天亮时送你回洛阳,远望你即将启程,我孤对楚山离愁无限!家乡的亲友如询问我的近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像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诗人以此来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许渊冲先生博览古今,深谙中西方文化,因此在翻译时能够熟练驾驭直译和意译,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方法,使译文语言文体自然流畅。诗中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采用了增译的方法,译为“Tellthem,Iamfreefromblameasiceincrystalvase,”增加了原文中诗人并没有写到的“blame”一词。“冰心”和“玉壶”都用来赞誉人品德的美好和高洁。诗人借此意象来表明,尽管有莫须有的罪名和诋毁,但我依然坚持纯洁的操守,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此处翻译为“Iamfreefromblame”,准确地表达出原作者面对污蔑诽谤时的坦荡胸怀,是翻译者对译文进行适应性的选择。
四、结语
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不只是词语的简单转换,更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是翻译领域中的难点。生态翻译学中的适应与选择理论所创导的“翻译就是译者的适应与译者的选择”这一理念,为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在翻译实践中翻译者首先适应原文和原语所在的翻译生态环境,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认知基础只是对译文做出适应性的选择,进而使用正确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提供可借鉴和研究的范本。
参考文献:
[1]Hermans,T.TranslationinSystems:DescriptiveandSystem-orientedApproaches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Pulishing.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张根云.唐诗三百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5]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英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责任编辑:林丽华)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适应与选择;翻译生态环境;古典诗歌英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1-0149-02
一、生态翻译学构建背景及理论内涵
1.生态翻译学构建背景
生态翻译学,循名责实,它涉及“生态学”和“翻译学”两门学科。“生态学”被定义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分支科学”。现代生态学也已经扩展到了研究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本质和逻辑关系。“翻译学”这门学科的实质是对翻译的性质,翻译的原理程、方法和翻译的标准等翻译知识进行的认知和研究。在生态学和翻译学理论研究基础之上,借用生态学中的“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等要义和概念,结合翻译理论与实践,诸如“译者适应”、“译者选择”、“翻译生态环境”和“翻译生态系统”等术语应势而生。
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12月登上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宣读题为“翻译适应选择初探”的论文,首次提出我国翻译界学者自主创导的生态翻译学的观点。2004年6月,胡庚申教授出版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点燃中国生态翻译学理论研究之火。2006年8月在“翻译文化国际会议”上胡庚申教授宣读了题为“生态翻译学诠释”(UnderstandingEco-Translatology)的研究论文。“生态翻译学”正式登上国际译坛,并引起国内外翻译界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
2.生态翻译学理论内涵
生态翻译学是由胡庚申教授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新翻译理论。它以翻译学和生态学两个学科之间存在的类似性和同构性为基础,以生态学的整体观为方法论,以翻译者和翻译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用生态翻译学的方法来研究翻译领域中的问题。
目前,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包括九大研究焦点和理论视角:生态范式、关联序链、生态理性、译有所为、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适应与选择、“三维”转换、事后追惩。
二、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理论
作为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石,“适应与选择”理论是借用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的原理,经过转意和隐喻,由探讨具体翻译问题所形成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基于“适应与选择”理论,胡庚申教授将翻译定义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适应与选择”理论对翻译过程的描述可以用图1来概括。
图1第一个虚线框中的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过程的第一步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即“天择”译者)。虚线框下面指向译者的箭头使用细线,意在表明它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上面指向原文的粗线箭头表明翻译者对原文所在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就是对原文的理解和对原语的熟练掌握,即翻译者具有翻译热情和愿望也具备相应的翻译能力。下一个阶段是翻译者在经历了“天择”的基础之上,又转过来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行对译文的选择(即“人择”译文)。因此,翻译过程可以被描述为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
三、中国古典诗歌英译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古典诗歌内容丰富,绚丽多彩,不仅具有优雅的文辞之美,更兼有悠远的意境之美。中国古典诗歌可谓中华民族的精神之花,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诗歌英译工作者肩负着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和文学走向世界的光荣使命。
胡庚申教授从译者的角度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这一理论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翻译的第一个阶段是“天择”译者,它要求译者具备与作品相适应的能力去翻译,这个能力包含翻译者处理原语和目标语的能力,对原语和目标语所在的两种文化的了解以及在翻译中恰当转达原文中的文学风貌的能力。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许渊冲教授将毕生的精力投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中,他的中英译《中国不朽诗三百首》在英国出版,得到“绝妙好译”的评价,他的中译法《中国古诗词三百首》在法国出版,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称作“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样本”。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是许渊冲先生对其翻译能力的选择。此后是翻译者对以原文的翻译生態环境的适应,也就是翻译者对原文、原语、译语以及两种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的认知和理解。译者在接受了“天择”的前提下,完成对原文的生态翻译环境的适应之后,又转过来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即“人择”译文)。这一阶段可理解为译者在翻译时对译文加以选择,使得译文在语言维和文化维上都与译文读者相符合。下面以许渊冲翻译的两首唐诗为例解读“适应与选择”理论在古诗英译中的指导意义。
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在字形、字音和字义各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它已经超越了数的概念,渗透到传统的民俗文化中。古代传说中人们相信有九重天,后来用以形容天空之高远。但在英语文化中数字“nine”并没有这样的文化涵义。 诗中最后一句话中“九天”若译为“nineskies”,必然会使得英语读者产生疑惑。许渊冲先生将此处意译为:“AsiftheSilverRiverfellfromazuresky”。许渊冲先生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维度上的差异性,对译文的词汇加以斟酌,变换说法,恰到好处,减少了译文读者对原文的歧义和不解。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有这样两句被广为传颂: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因不善言辞,得罪朝廷而屡遭貶谪。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故友辛渐时写下这首诗:寒气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秋雨绵绵一夜之间洒遍吴地;天亮时送你回洛阳,远望你即将启程,我孤对楚山离愁无限!家乡的亲友如询问我的近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像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诗人以此来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许渊冲先生博览古今,深谙中西方文化,因此在翻译时能够熟练驾驭直译和意译,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方法,使译文语言文体自然流畅。诗中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采用了增译的方法,译为“Tellthem,Iamfreefromblameasiceincrystalvase,”增加了原文中诗人并没有写到的“blame”一词。“冰心”和“玉壶”都用来赞誉人品德的美好和高洁。诗人借此意象来表明,尽管有莫须有的罪名和诋毁,但我依然坚持纯洁的操守,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此处翻译为“Iamfreefromblame”,准确地表达出原作者面对污蔑诽谤时的坦荡胸怀,是翻译者对译文进行适应性的选择。
四、结语
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不只是词语的简单转换,更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是翻译领域中的难点。生态翻译学中的适应与选择理论所创导的“翻译就是译者的适应与译者的选择”这一理念,为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在翻译实践中翻译者首先适应原文和原语所在的翻译生态环境,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认知基础只是对译文做出适应性的选择,进而使用正确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提供可借鉴和研究的范本。
参考文献:
[1]Hermans,T.TranslationinSystems:DescriptiveandSystem-orientedApproaches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Pulishing.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张根云.唐诗三百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5]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英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责任编辑:林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