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详尽的实例全面分析了运动镜头的表现作用和镜头运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镜头 运动 表现 艺术
电影诞生初期,一直是以固定画面展示给受众,如《火车进站》这部影片。当卢米埃尔公司的摄影师普洛米奥在一次钓鱼的过程中,通过流淌的河水感受到一种运动的存在,瞬间突发奇想,于是运动镜头就产生了。在运动的方式上逐步出现了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形式。对影视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运动镜头的表现作用
运动摄影作为画面外部的运动形式,所带来效果是丰富的。与固定镜头相比,固定镜头只能让观众看到一个视平面上的主体运动状态,而运动镜头却可以利用角度方向的变化,构成多角度,多视点的观看运动对象。运动与变化有无限的可能性。因为摄影机是建立在场景关系、人物运动关系之上的一种主观运动形式,所以导演、摄影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机位运动方式得到不同的画面效果。摄影运动本身并没有规律可言,也没有现成的模式。但当它与影片中画面具体内容、运动结合起来时就会产生作用。在如今的影片中运动镜头已经无处不在。
运动镜头在影视作品中有以下几种表现作用。
1、调节画面构成
当拍摄距离和拍摄角度确定后,面临着如何把被摄对象装进画面里来,这就是构图。运动镜头在此的作用是帮助平衡画面内主体的运动。主体不可能呆在画面中一动不动,他或从画面一侧再到另一侧,或干脆走出画面。此时,镜头就必须以主体为主,保持主体中心地位,跟随主体运动,调整画面构图。这时运动镜头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受众只看到主体的运动,而看不到摄影机的运动。
2、突出主体、展示空间
运动镜头使受众强迫性地接受信息。在表现人物时通过运动镜头既能突出主体,也能与内容结合为主题服务。比如影片《巴顿将军》中有一个经典镜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一具尸体脸上爬过的蝎子,将镜头拉开,逐渐展示出战场的规模,横尸遍野一片凄凉,使观众在视觉上融入环境进入规定情景。这一切都与运动镜头分不开。
3、节奏的形成
节奏是声音艺术的术语,是由声音运动的轻重、长短,缓急而形成的,是听觉对速度的感受。影视艺术是视听的艺术,也是时空的艺术,本身就具有音乐艺术的特征。在影视艺术里制造节奏有各种不同的手段,对摄影师来说运动摄影是把握节奏的重要方法。
①、缓慢的移动拍摄静止的对象,这种方式不仅给画面增添动感,还能造成舒缓的节奏。如在影片《燃情岁月》中山姆在女友的钢琴伴奏下唱着悠扬的小曲。此时,画面与音乐相辅,共同完成这一舒畅的感觉,镜头缓缓移动,移动到他兄弟身上,全家人共同沉浸在这份感觉之中。
②、快节奏的拍摄,一个缓慢的运动镜头摄影师保持匀速运动是很难的,而要在屏幕上制造出极快的速度感也是不易的。摄影师会采用各种技巧制造高速度,如影片《东京攻略》中长焦镜头的应用,甩镜头的多次出现,加快了影片的节奏感。在《保镖》一片中,一些追逐场面利用前景和后景的关系,使画面形成一定的节奏感。警匪片中常用运动镜头来表现节奏。
4、叙事、表意作用
利用画面的运动进行叙事及表意。影片中的对话在叙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并在某种程度上推进情节向前发展。运动是创造叙事冲突和解决冲突的载体,运动不单是反映人的世界,同时也是推动叙事进展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如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一片中,当汤姆·汉克斯扮演的军官在被战火炸得失去听觉后。画面以他的视点出发,以运动镜头展示了其他战士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画面。说明了战友们都快死光了,而他自己也已经不行了,但为了瑞恩,为完成光荣的任务他们在坚持,在用鲜血坚持到最后一刻。这个镜头达到了叙事表意的效果。
5、帮助演员表演
运动镜头可以帮助演员达到表情达意的效果。如当一个女歌手在演唱一首抒情歌曲的时候,通过缓慢的移动镜头表现了女歌手演唱时积极投入的状态,也可以表现台下观众听着动人的歌曲被陶醉的感觉;而如果这个歌手换一首节奏强烈伴随着欢快舞蹈的歌曲时,可以用不规则摇动镜头来塑造另外一种青春活泼的演员形象。在要表现人物内心的一种恐慌心理时,可以利用快速的运动镜头伴随着演员的一些面部表情或形态动作来共同完成。当要表演的整体动作对于演员来说有困难时,可以通过运动镜头来帮助演员完成,达到一种以假乱真的效果。如一无武术基础的演员表演武戏,用三节棒打斗,难免打到自己身上。而用镜头的快速推拉可以扰乱观众的视觉。当他打到自身时用急推上去。这样看上去还真像那么一回事,让观众不易察觉其实演员根本不会武术。
6、导演运用运动镜头形成风格
风格是影片创作中的一种个人化倾向。任何技巧元素、造型元素的重复使用和复合使用都可以形成导演的影片风格。影片中运动镜头的处理首先在叙事上、视觉上成为导演镜头的语言风格。如《罗拉快跑》、《有话好好说》、《黑暗中的舞者》等影片,自始至终都是运动镜头。说它是一种风格,其实更是一种手段,为内容服务。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中全片几乎无一固定机位,都是手持摄影机拍摄。纪实性拍摄的运动镜头,以强烈视觉风格,表达了影片中男主角执着固执的人物性格。而在影片《罗拉快跑》中运动镜头的运用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流畅自然给观众一种美感,使该片获得了广大受众的喜爱。
7、引导和强调视觉重点
从严格意义上讲,所有画面显现出来的运动,无论是在任何叙事条件下都是主观的,都是一种强烈的导演叙事风格和镜头风格。因此,运动镜头的应用起一个引导和强调视觉重点的作用,它的每一个运动方式都是事先设计好的,为内容服务。在固定镜头中,摄影机的视点视线固定不变不等于观众的视点视线固定不变,恰恰相反,观众的视线可以在银幕上自由移动,可以任意地浏览画面中的各个部分。而在运动镜头中画面内的一切都在流动,瞬间变化很快,观众只能看到画面上规定看到的主体,其它次要部分就来不及看了。战争题材的影片中运动镜头给观众带来的视觉引导感尤为强烈。
在运动镜头运用过程中长镜头的出现打破了蒙太奇占全局的表现方式。蒙太奇曾经是垄断电影创作的一种手法。通过画面的剪辑与影片整体叙事思想相结合,最终完成导演所表达的叙述任务。随着电影创作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长镜头来完成叙事。这种手法在与蒙太奇相结合共同完成叙事的过程中被好多人亲切的称为内部蒙太奇。而运动镜头则是构成长镜头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通过运动镜头丰富了画面内容,增加了观众观看影片的信息量。
二、运动中注意的问题
运动镜头的出现丰富了画面语言,增添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但在运用运动镜头中必须依照规律而行,切不可滥用。
1、以画面主体为主,运动可以使画面增加更多含义,但必须以内容为主。观众更多关注的是画面内部的运动,摄像机运动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与画面内部运动互补;
2、以遵循人先动、机后动的原则。但也要因实际情况而定,力求让受众只感到主体运动,而感受不到摄影机的运动。
3、匀速是运动镜头应用的基本功。当然不规则运动除外。如手持摄影的《有话好好说》是一种风格的体现,《拯救大兵瑞恩》中则是一种真实的体现,运动可以再现战争场面。除此之外,运动还是以流畅自然为主,所以力求匀速。
4、为了保持上下画面连贯一致,要保持人物运动速度和摄影机运动速度上下镜头一致。
5、起幅和落幅画面要事先设计好。一定会出现一个静止状态、运动状态、静止状态的变化过程。
运动镜头在当今的影视作品中随处所见,当一部作品中没有运动镜头时,真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它已被人们的视觉欣赏和心理感受所接受。我们期望着运动镜头的运用能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人们审美感受的不断需求不断变化,为影视这门大众艺术增添异彩。
关键词:镜头 运动 表现 艺术
电影诞生初期,一直是以固定画面展示给受众,如《火车进站》这部影片。当卢米埃尔公司的摄影师普洛米奥在一次钓鱼的过程中,通过流淌的河水感受到一种运动的存在,瞬间突发奇想,于是运动镜头就产生了。在运动的方式上逐步出现了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形式。对影视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运动镜头的表现作用
运动摄影作为画面外部的运动形式,所带来效果是丰富的。与固定镜头相比,固定镜头只能让观众看到一个视平面上的主体运动状态,而运动镜头却可以利用角度方向的变化,构成多角度,多视点的观看运动对象。运动与变化有无限的可能性。因为摄影机是建立在场景关系、人物运动关系之上的一种主观运动形式,所以导演、摄影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机位运动方式得到不同的画面效果。摄影运动本身并没有规律可言,也没有现成的模式。但当它与影片中画面具体内容、运动结合起来时就会产生作用。在如今的影片中运动镜头已经无处不在。
运动镜头在影视作品中有以下几种表现作用。
1、调节画面构成
当拍摄距离和拍摄角度确定后,面临着如何把被摄对象装进画面里来,这就是构图。运动镜头在此的作用是帮助平衡画面内主体的运动。主体不可能呆在画面中一动不动,他或从画面一侧再到另一侧,或干脆走出画面。此时,镜头就必须以主体为主,保持主体中心地位,跟随主体运动,调整画面构图。这时运动镜头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受众只看到主体的运动,而看不到摄影机的运动。
2、突出主体、展示空间
运动镜头使受众强迫性地接受信息。在表现人物时通过运动镜头既能突出主体,也能与内容结合为主题服务。比如影片《巴顿将军》中有一个经典镜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一具尸体脸上爬过的蝎子,将镜头拉开,逐渐展示出战场的规模,横尸遍野一片凄凉,使观众在视觉上融入环境进入规定情景。这一切都与运动镜头分不开。
3、节奏的形成
节奏是声音艺术的术语,是由声音运动的轻重、长短,缓急而形成的,是听觉对速度的感受。影视艺术是视听的艺术,也是时空的艺术,本身就具有音乐艺术的特征。在影视艺术里制造节奏有各种不同的手段,对摄影师来说运动摄影是把握节奏的重要方法。
①、缓慢的移动拍摄静止的对象,这种方式不仅给画面增添动感,还能造成舒缓的节奏。如在影片《燃情岁月》中山姆在女友的钢琴伴奏下唱着悠扬的小曲。此时,画面与音乐相辅,共同完成这一舒畅的感觉,镜头缓缓移动,移动到他兄弟身上,全家人共同沉浸在这份感觉之中。
②、快节奏的拍摄,一个缓慢的运动镜头摄影师保持匀速运动是很难的,而要在屏幕上制造出极快的速度感也是不易的。摄影师会采用各种技巧制造高速度,如影片《东京攻略》中长焦镜头的应用,甩镜头的多次出现,加快了影片的节奏感。在《保镖》一片中,一些追逐场面利用前景和后景的关系,使画面形成一定的节奏感。警匪片中常用运动镜头来表现节奏。
4、叙事、表意作用
利用画面的运动进行叙事及表意。影片中的对话在叙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并在某种程度上推进情节向前发展。运动是创造叙事冲突和解决冲突的载体,运动不单是反映人的世界,同时也是推动叙事进展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如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一片中,当汤姆·汉克斯扮演的军官在被战火炸得失去听觉后。画面以他的视点出发,以运动镜头展示了其他战士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画面。说明了战友们都快死光了,而他自己也已经不行了,但为了瑞恩,为完成光荣的任务他们在坚持,在用鲜血坚持到最后一刻。这个镜头达到了叙事表意的效果。
5、帮助演员表演
运动镜头可以帮助演员达到表情达意的效果。如当一个女歌手在演唱一首抒情歌曲的时候,通过缓慢的移动镜头表现了女歌手演唱时积极投入的状态,也可以表现台下观众听着动人的歌曲被陶醉的感觉;而如果这个歌手换一首节奏强烈伴随着欢快舞蹈的歌曲时,可以用不规则摇动镜头来塑造另外一种青春活泼的演员形象。在要表现人物内心的一种恐慌心理时,可以利用快速的运动镜头伴随着演员的一些面部表情或形态动作来共同完成。当要表演的整体动作对于演员来说有困难时,可以通过运动镜头来帮助演员完成,达到一种以假乱真的效果。如一无武术基础的演员表演武戏,用三节棒打斗,难免打到自己身上。而用镜头的快速推拉可以扰乱观众的视觉。当他打到自身时用急推上去。这样看上去还真像那么一回事,让观众不易察觉其实演员根本不会武术。
6、导演运用运动镜头形成风格
风格是影片创作中的一种个人化倾向。任何技巧元素、造型元素的重复使用和复合使用都可以形成导演的影片风格。影片中运动镜头的处理首先在叙事上、视觉上成为导演镜头的语言风格。如《罗拉快跑》、《有话好好说》、《黑暗中的舞者》等影片,自始至终都是运动镜头。说它是一种风格,其实更是一种手段,为内容服务。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中全片几乎无一固定机位,都是手持摄影机拍摄。纪实性拍摄的运动镜头,以强烈视觉风格,表达了影片中男主角执着固执的人物性格。而在影片《罗拉快跑》中运动镜头的运用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流畅自然给观众一种美感,使该片获得了广大受众的喜爱。
7、引导和强调视觉重点
从严格意义上讲,所有画面显现出来的运动,无论是在任何叙事条件下都是主观的,都是一种强烈的导演叙事风格和镜头风格。因此,运动镜头的应用起一个引导和强调视觉重点的作用,它的每一个运动方式都是事先设计好的,为内容服务。在固定镜头中,摄影机的视点视线固定不变不等于观众的视点视线固定不变,恰恰相反,观众的视线可以在银幕上自由移动,可以任意地浏览画面中的各个部分。而在运动镜头中画面内的一切都在流动,瞬间变化很快,观众只能看到画面上规定看到的主体,其它次要部分就来不及看了。战争题材的影片中运动镜头给观众带来的视觉引导感尤为强烈。
在运动镜头运用过程中长镜头的出现打破了蒙太奇占全局的表现方式。蒙太奇曾经是垄断电影创作的一种手法。通过画面的剪辑与影片整体叙事思想相结合,最终完成导演所表达的叙述任务。随着电影创作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长镜头来完成叙事。这种手法在与蒙太奇相结合共同完成叙事的过程中被好多人亲切的称为内部蒙太奇。而运动镜头则是构成长镜头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通过运动镜头丰富了画面内容,增加了观众观看影片的信息量。
二、运动中注意的问题
运动镜头的出现丰富了画面语言,增添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但在运用运动镜头中必须依照规律而行,切不可滥用。
1、以画面主体为主,运动可以使画面增加更多含义,但必须以内容为主。观众更多关注的是画面内部的运动,摄像机运动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与画面内部运动互补;
2、以遵循人先动、机后动的原则。但也要因实际情况而定,力求让受众只感到主体运动,而感受不到摄影机的运动。
3、匀速是运动镜头应用的基本功。当然不规则运动除外。如手持摄影的《有话好好说》是一种风格的体现,《拯救大兵瑞恩》中则是一种真实的体现,运动可以再现战争场面。除此之外,运动还是以流畅自然为主,所以力求匀速。
4、为了保持上下画面连贯一致,要保持人物运动速度和摄影机运动速度上下镜头一致。
5、起幅和落幅画面要事先设计好。一定会出现一个静止状态、运动状态、静止状态的变化过程。
运动镜头在当今的影视作品中随处所见,当一部作品中没有运动镜头时,真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它已被人们的视觉欣赏和心理感受所接受。我们期望着运动镜头的运用能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人们审美感受的不断需求不断变化,为影视这门大众艺术增添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