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进行早期营养限制对光唇鱼仔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光唇鱼仔鱼进入平游期5 d内属于混合营养期,有无外源性营养物质的摄入以及开口饵料的营养成分对其成活率、生长性能的影响较大。连续饥饿5 d不投喂开口饲料的处理体长SGR虽然与大多数组差异不大,但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死亡率最高、体长最小。由于豆浆营养价值比蛋黄和轮虫低,仅投喂豆浆的处理开口期成活率不高,但对后期成活率、生长性能影响不大。以蛋黄作为开口饵料的处理,成活率、生长性能均较高,这与蛋黄的营养成分较为全面有关。以轮虫作为开口饵料的处理成活率最高,这可能与轮虫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有关。因此,蛋黄和轮虫都是光唇鱼仔鱼比较理想的开口饵料,可以根据养殖成本和可得性选择使用,如果两者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关键词 光唇鱼仔鱼;早期营养限制;存活率;生长;活力
中图分类号 S9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56-02
鱼类仔鱼破膜后依靠卵黄囊内营养物质发育,当卵黄囊逐渐变小,仔鱼口和肛门与外界环境相通时开始少量摄食,该阶段被称为“混合营养阶段”。此阶段要想成功育苗,就需要选择好仔鱼的开口饵料,因为开口饵料的营养成分和可利用性对仔鱼成活和生长至关重要,一般要求开口饵料不仅适口性好而且营养全面。开口饵料不仅要提较多的蛋白满足仔鱼的快速生长,还要求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如DHA(22:6n-3)、EPA(20:5n-3)和ARA(20:4n-6),以确保仔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1]。此外,有些饵料最好可以为仔鱼提供外源性消化酶,以帮助仔鱼成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开口饵料配制材料为冰鲜海水轮虫、豆浆和蛋黄,其中冰鲜海水轮虫数量为200个/mL;豆浆是用50 g干黄豆经水泡制6 h后加水1 L研磨煮沸而成;蛋黄为煮熟的,数量为1个,并将其碾碎溶于1 L水中。将上述材料按照 1∶1∶1的比例进行混合,即可配成试验用开口饵料,配成后将其置于4 ℃冰箱备用。供试仔鱼为同一批人工孵化、破膜后第4天的光唇鱼仔鱼,此时期仔鱼处于由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的过渡期。仔鱼共180尾,体长为(0.71±0.11)mm。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投喂适量的熟豆浆(A);投喂适量的熟蛋黄(B);投喂适量的冻干轮虫(C);投喂适量的三者混合物(D);以连续饥饿5 d,即饥饿组作为对照(CK)。其中处理A、B、C、D每天分别在6:00、9:00、12:00、15:00、18:00、21:00各投喂1次,共投喂6 次,每次投喂量为1.5 mL,连续投喂5 d(开口期),自第6天始均改投喂微颗粒饲料(山东升索),投喂量为0.1 g/次。将供试仔鱼随机分为5组(3个平行/组),分别饲养在规格为40 cm×60 cm×10 cm 的白色塑料盒内,共15个白色塑料盒。
1.3 试验实施
试验期间,饲养水体处于持续充气状态,水温控制在(26±1)℃,光周期为12 L∶12 D,水中溶氧量保持在7.8~8.0 mg/L,pH值控制在6.9~7.0。每天清理盒内的粪便残饵,要清理2次;同时还要坚持换水,每次换去1/3的水,要换2次。记录试验仔鱼的死亡数量,每隔5 d测量其体长(mm)。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1.4.1 存活与生长指标。存活率[2](survival rate,SR)的计算公式为式(1);特定体长生长率[3](specific growth rate,SGRL)的计算公式为式(2)。
1.4.2 数理统计方法。试验数据均按照平均值±标准误的格式表示,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组间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检验,并用LSD进行(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多重比较[4-5]。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早期营养限制对光唇鱼仔鱼存活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投喂微颗粒饲料的 0~5 d各处理光唇鱼仔鱼的存活率以轮虫组即处理C最高,为94.00%;以饥饿组即对照CK最低,为 75.00%,其次是豆浆组即处理A,为 79.31%。在投喂微颗粒饲料的5~10 d期间,仅混合组即处理D的仔鱼存活率较底,为 76.66%,其余各处理均较高。总体来看,饥饿组存活率最低,豆浆组和蛋黄组最高,轮虫组居中。
2.2 早期营养限制对光唇鱼仔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图1、2可知,开口期(前5 d):饥饿组别体长与豆浆组无统计差异(P>0.05),2组均显著小于轮虫组、蛋黄组、混合组(P<0.05)。轮虫组和混合组体长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改喂微颗粒饲料后,第5天豆浆组体长明显增加,出现了补偿生长,且与轮虫组、蛋黄组、混合组无统计差异。但饥饿组体长在第5天和第20天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体长SGR均呈现出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第5天各组间均无统计差异,且饥饿组、豆浆组、轮虫组、混合组体长SGR在第10天均出现峰值,但蛋黄组体长SGR在第15天达到峰值,在第20天显著低于轮虫组和混合组(P<0.05)。总体来看,饥饿组与豆浆组体长SGR变化趋势较为同步,而轮虫组和混合组体长SGR变化趋势较为同步,蛋黄组较为特殊。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光唇鱼仔鱼进入平游期5 d内属于混合营养期,有无外源性营养物质的摄入以及开口饵料的营养成分对其成活率、生长性能的影响较大[5]。饥饿组体长SGR虽然与大多数组差异不大,但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死亡率最高、体长最小。由于豆浆营养价值要比蛋黄和轮虫低,开口期成活率不高,但对后期成活率、生长性能影响不大。以蛋黄作为开口饵料,成活率、生长性能均较高,这与蛋黄的营养成分较为全面有关。以轮虫作为开口饵料成活率最高,这可能与轮虫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有关[6]。因此,蛋黄和轮虫都是光唇鱼仔鱼比较理想的开口饵料,可以根据养殖成本和可得性选择使用,如果两者混合使用效果更佳[7-8]。
4 参考文献
[1] 田照辉,胡红霞,马国庆,等.鲟鱼仔幼鱼饲料营养需求和仔鱼最佳开口时间[J].中国水产,2010(7):81-82.
[2] 吴兴兵,杨德国,朱永久,等.不同开口饵料对四川裂腹鱼仔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J].淡水渔业,2014(6):9-12.
[3] 高平,吉红,于海淼,等.斑马鱼仔鱼人工开口饲料的初步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2007(4):189-192.
[4] 张颂,文华,蒋明.胭脂鱼仔鱼饵料及蛋白质和脂肪需求量的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13(10):27-29.
[5] 李园园,徐育强,蒋骄云,等.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仔鱼生长和鱼体成分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4(6):863-866.
[6] 吴格天,徐子伟.水产动物开口饲料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6(4):28-31.
[7] 龚宏伟,蔡春芳,阙林林,等.长江胭脂鱼开口饵料的研究[J].水产科学,2005(11):7-9.
[8] 董崇智,陈海燕,赵春刚,等.大麻哈鱼稚鱼开口颗粒饲料的饲养试验[J].黑龙江水产,1994(2):4-6.
关键词 光唇鱼仔鱼;早期营养限制;存活率;生长;活力
中图分类号 S9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56-02
鱼类仔鱼破膜后依靠卵黄囊内营养物质发育,当卵黄囊逐渐变小,仔鱼口和肛门与外界环境相通时开始少量摄食,该阶段被称为“混合营养阶段”。此阶段要想成功育苗,就需要选择好仔鱼的开口饵料,因为开口饵料的营养成分和可利用性对仔鱼成活和生长至关重要,一般要求开口饵料不仅适口性好而且营养全面。开口饵料不仅要提较多的蛋白满足仔鱼的快速生长,还要求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如DHA(22:6n-3)、EPA(20:5n-3)和ARA(20:4n-6),以确保仔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1]。此外,有些饵料最好可以为仔鱼提供外源性消化酶,以帮助仔鱼成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开口饵料配制材料为冰鲜海水轮虫、豆浆和蛋黄,其中冰鲜海水轮虫数量为200个/mL;豆浆是用50 g干黄豆经水泡制6 h后加水1 L研磨煮沸而成;蛋黄为煮熟的,数量为1个,并将其碾碎溶于1 L水中。将上述材料按照 1∶1∶1的比例进行混合,即可配成试验用开口饵料,配成后将其置于4 ℃冰箱备用。供试仔鱼为同一批人工孵化、破膜后第4天的光唇鱼仔鱼,此时期仔鱼处于由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的过渡期。仔鱼共180尾,体长为(0.71±0.11)mm。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投喂适量的熟豆浆(A);投喂适量的熟蛋黄(B);投喂适量的冻干轮虫(C);投喂适量的三者混合物(D);以连续饥饿5 d,即饥饿组作为对照(CK)。其中处理A、B、C、D每天分别在6:00、9:00、12:00、15:00、18:00、21:00各投喂1次,共投喂6 次,每次投喂量为1.5 mL,连续投喂5 d(开口期),自第6天始均改投喂微颗粒饲料(山东升索),投喂量为0.1 g/次。将供试仔鱼随机分为5组(3个平行/组),分别饲养在规格为40 cm×60 cm×10 cm 的白色塑料盒内,共15个白色塑料盒。
1.3 试验实施
试验期间,饲养水体处于持续充气状态,水温控制在(26±1)℃,光周期为12 L∶12 D,水中溶氧量保持在7.8~8.0 mg/L,pH值控制在6.9~7.0。每天清理盒内的粪便残饵,要清理2次;同时还要坚持换水,每次换去1/3的水,要换2次。记录试验仔鱼的死亡数量,每隔5 d测量其体长(mm)。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1.4.1 存活与生长指标。存活率[2](survival rate,SR)的计算公式为式(1);特定体长生长率[3](specific growth rate,SGRL)的计算公式为式(2)。
1.4.2 数理统计方法。试验数据均按照平均值±标准误的格式表示,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组间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检验,并用LSD进行(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多重比较[4-5]。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早期营养限制对光唇鱼仔鱼存活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投喂微颗粒饲料的 0~5 d各处理光唇鱼仔鱼的存活率以轮虫组即处理C最高,为94.00%;以饥饿组即对照CK最低,为 75.00%,其次是豆浆组即处理A,为 79.31%。在投喂微颗粒饲料的5~10 d期间,仅混合组即处理D的仔鱼存活率较底,为 76.66%,其余各处理均较高。总体来看,饥饿组存活率最低,豆浆组和蛋黄组最高,轮虫组居中。
2.2 早期营养限制对光唇鱼仔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图1、2可知,开口期(前5 d):饥饿组别体长与豆浆组无统计差异(P>0.05),2组均显著小于轮虫组、蛋黄组、混合组(P<0.05)。轮虫组和混合组体长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改喂微颗粒饲料后,第5天豆浆组体长明显增加,出现了补偿生长,且与轮虫组、蛋黄组、混合组无统计差异。但饥饿组体长在第5天和第20天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体长SGR均呈现出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第5天各组间均无统计差异,且饥饿组、豆浆组、轮虫组、混合组体长SGR在第10天均出现峰值,但蛋黄组体长SGR在第15天达到峰值,在第20天显著低于轮虫组和混合组(P<0.05)。总体来看,饥饿组与豆浆组体长SGR变化趋势较为同步,而轮虫组和混合组体长SGR变化趋势较为同步,蛋黄组较为特殊。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光唇鱼仔鱼进入平游期5 d内属于混合营养期,有无外源性营养物质的摄入以及开口饵料的营养成分对其成活率、生长性能的影响较大[5]。饥饿组体长SGR虽然与大多数组差异不大,但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死亡率最高、体长最小。由于豆浆营养价值要比蛋黄和轮虫低,开口期成活率不高,但对后期成活率、生长性能影响不大。以蛋黄作为开口饵料,成活率、生长性能均较高,这与蛋黄的营养成分较为全面有关。以轮虫作为开口饵料成活率最高,这可能与轮虫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有关[6]。因此,蛋黄和轮虫都是光唇鱼仔鱼比较理想的开口饵料,可以根据养殖成本和可得性选择使用,如果两者混合使用效果更佳[7-8]。
4 参考文献
[1] 田照辉,胡红霞,马国庆,等.鲟鱼仔幼鱼饲料营养需求和仔鱼最佳开口时间[J].中国水产,2010(7):81-82.
[2] 吴兴兵,杨德国,朱永久,等.不同开口饵料对四川裂腹鱼仔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J].淡水渔业,2014(6):9-12.
[3] 高平,吉红,于海淼,等.斑马鱼仔鱼人工开口饲料的初步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2007(4):189-192.
[4] 张颂,文华,蒋明.胭脂鱼仔鱼饵料及蛋白质和脂肪需求量的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13(10):27-29.
[5] 李园园,徐育强,蒋骄云,等.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仔鱼生长和鱼体成分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4(6):863-866.
[6] 吴格天,徐子伟.水产动物开口饲料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6(4):28-31.
[7] 龚宏伟,蔡春芳,阙林林,等.长江胭脂鱼开口饵料的研究[J].水产科学,2005(11):7-9.
[8] 董崇智,陈海燕,赵春刚,等.大麻哈鱼稚鱼开口颗粒饲料的饲养试验[J].黑龙江水产,199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