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职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激发中职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创新思维、引导创新追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积极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的观念、优势、方法、手段,发挥其在培养中职生创新素质方面的功能。
【关键词】 中职生;创新素质;思想道德教育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要求,作为我国教育体系里的重要一环,中职学校应该顺应时代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适应经济建设的高水平的劳动者。中职生作为我国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力量之一,能否具有相应的创新素质,既关系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竞争力的保持。无论从教育功能还是从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加强对中职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培养中职生的创新素质,是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之一。
一、思想道德教育在中职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1.思想道德教育可以激发创新动机和意识
创新是人性的基本要求,人人都可以创新,创新带给人的精神愉悦是无限的,生命因创新而显示出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思想道德教育在促发人们的创造动机、激发人们的创造意向、激励人们的创新追求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思想道德教育中价值观的教育可使学生意识到创新对于人的价值,促进创新意识的觉醒。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不在于观念本身,在于它能促进人们的创造动机,让人们积极投身于创造活动以求价值的实现。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年少期,思维本身就活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新思维的课堂气氛,采取适当的激发手段,激起学生的创新动机和意识,使之进入创新状态,充分发挥想象,激发活跃思维。
2.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培养科学创新的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是指主体在创新意识的驱使下,以新颖独创的方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关键。
首先,思想道德教育在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中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培养人的创新思维上。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引领学生探索未知的思维领域,鼓励他们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提倡标新立异。通过发散式思维、逆向式思维、比较式思维和批判式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求异思维,对所从事的职业有新颖、科学的独特见解,能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本专业中遇到的问题。
其次,在实践能力、人的个性、观察能力等这些与人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的品格方面,思想道德教育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思想道德教育宣传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等时代精神,强调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旧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的解放和对由传统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的突破。
3.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引导健康向上的创新追求
思想道德教育所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人生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激发人们的创造意向和创造愿望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激励人们进行更高层次的创新追求。职业道德教育可增强学生开拓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一个人高度的创造热情。人生理想教育可为人们不断的探索、创造提供精神上的支柱。心理健康教育能使人明白不能低估和轻视自己的创造性和过分低估自己的创造能力与创造需求。
这一系列的教育在帮助学生明白创新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创新的使命感、责任感的同时,还促使他们不断地进行崇高的创新追求。“创新”,是指有利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是一般的标新立异,无论是理论创新、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本身,还是它们的创新成果,都会存在着方向性的问题。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各种活动,对于帮助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态度,进而保证其创新及成果在正确的方向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中职生创新素质的途径
1.认清系统关系,倡导“大德育”观念
创新素质的形成、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思想品德素质与创新素质,都是由各自的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的多维结构,各子系统及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应该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确立系统观念,考虑创新素质教育的内容、规格和特点,搞清楚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并且在动态中协调它们的关系。
从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来讲,要彻底转变思想道德教育是德育教师和班主任之“专利”的认识误区,自觉地树立“大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识,即全体教师都是思想道德教育者。不论是领导,还是一般的管理人员;不论是德育课教师,还是一般的专业课教师,都要树立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识,善于在日常工作和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要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惟有这样,才能在思想道德教育与创新素质培养之间找到结合点,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教育合力。面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任务,教育者在教育观念上也要实现转变:一是要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习和创造为主;二是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三是教师要有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
2.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发挥思想道德教育优势
宽松和谐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不仅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而且能够启迪智慧,激发灵感,有利于创新潜能的开发、创新素质的培养。对于思想道德教育者来讲,在创新素质培养过程中,要改变“板着面孔说教”的枯燥刻板的印象,要提高亲和力和可接受性,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创造个性是创新活动的动力因素,它可以促进学生从事创新性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表现,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就能消除胆怯和依赖心理,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提出不同观点,发表不同见解,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勇敢地进行思考、探索,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学生的创新潜能一旦被引导或激活,就可能提高创新能力。这不仅发挥了思想道德教育的优势,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也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3.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
中职学校开设的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为搞好德育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德育课教师要恰当地使用电影、录像、幻灯、照片、录音及计算机等现代科技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通过事先制作好的视听材料取代教师的口讲手写进行教学,创设一种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切实提高德育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培养中职生创新素质的必要手段。如开辟网上讨论园地,回答和讨论学生关注的问题,开辟学习的第二课堂,对学生正确引导,保证创新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还可建立师生交流的电子信箱,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及时沟通,特别是对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可“一对一”解决,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创新素质的发展。创新能力来自并形成于实践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体现在日常的教学中,还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实践。教师应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总之,要出创新成果,必须有创新的人才;要有创新的人才,必须有创造的思维;要有创新思维,必须依赖于创新教育的开展。在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势在必行。作为思想道德教育者,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民族才能在迎接世界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玄武.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梁良良.创新思维训练[M].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2000
【关键词】 中职生;创新素质;思想道德教育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要求,作为我国教育体系里的重要一环,中职学校应该顺应时代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适应经济建设的高水平的劳动者。中职生作为我国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力量之一,能否具有相应的创新素质,既关系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竞争力的保持。无论从教育功能还是从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加强对中职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培养中职生的创新素质,是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之一。
一、思想道德教育在中职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1.思想道德教育可以激发创新动机和意识
创新是人性的基本要求,人人都可以创新,创新带给人的精神愉悦是无限的,生命因创新而显示出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思想道德教育在促发人们的创造动机、激发人们的创造意向、激励人们的创新追求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思想道德教育中价值观的教育可使学生意识到创新对于人的价值,促进创新意识的觉醒。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不在于观念本身,在于它能促进人们的创造动机,让人们积极投身于创造活动以求价值的实现。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年少期,思维本身就活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新思维的课堂气氛,采取适当的激发手段,激起学生的创新动机和意识,使之进入创新状态,充分发挥想象,激发活跃思维。
2.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培养科学创新的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是指主体在创新意识的驱使下,以新颖独创的方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关键。
首先,思想道德教育在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中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培养人的创新思维上。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引领学生探索未知的思维领域,鼓励他们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提倡标新立异。通过发散式思维、逆向式思维、比较式思维和批判式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求异思维,对所从事的职业有新颖、科学的独特见解,能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本专业中遇到的问题。
其次,在实践能力、人的个性、观察能力等这些与人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的品格方面,思想道德教育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思想道德教育宣传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等时代精神,强调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旧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的解放和对由传统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的突破。
3.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引导健康向上的创新追求
思想道德教育所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人生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激发人们的创造意向和创造愿望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激励人们进行更高层次的创新追求。职业道德教育可增强学生开拓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一个人高度的创造热情。人生理想教育可为人们不断的探索、创造提供精神上的支柱。心理健康教育能使人明白不能低估和轻视自己的创造性和过分低估自己的创造能力与创造需求。
这一系列的教育在帮助学生明白创新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创新的使命感、责任感的同时,还促使他们不断地进行崇高的创新追求。“创新”,是指有利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是一般的标新立异,无论是理论创新、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本身,还是它们的创新成果,都会存在着方向性的问题。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各种活动,对于帮助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态度,进而保证其创新及成果在正确的方向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中职生创新素质的途径
1.认清系统关系,倡导“大德育”观念
创新素质的形成、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思想品德素质与创新素质,都是由各自的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的多维结构,各子系统及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应该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确立系统观念,考虑创新素质教育的内容、规格和特点,搞清楚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并且在动态中协调它们的关系。
从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来讲,要彻底转变思想道德教育是德育教师和班主任之“专利”的认识误区,自觉地树立“大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识,即全体教师都是思想道德教育者。不论是领导,还是一般的管理人员;不论是德育课教师,还是一般的专业课教师,都要树立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识,善于在日常工作和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要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惟有这样,才能在思想道德教育与创新素质培养之间找到结合点,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教育合力。面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任务,教育者在教育观念上也要实现转变:一是要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习和创造为主;二是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三是教师要有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
2.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发挥思想道德教育优势
宽松和谐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不仅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而且能够启迪智慧,激发灵感,有利于创新潜能的开发、创新素质的培养。对于思想道德教育者来讲,在创新素质培养过程中,要改变“板着面孔说教”的枯燥刻板的印象,要提高亲和力和可接受性,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创造个性是创新活动的动力因素,它可以促进学生从事创新性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表现,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就能消除胆怯和依赖心理,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提出不同观点,发表不同见解,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勇敢地进行思考、探索,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学生的创新潜能一旦被引导或激活,就可能提高创新能力。这不仅发挥了思想道德教育的优势,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也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3.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
中职学校开设的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为搞好德育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德育课教师要恰当地使用电影、录像、幻灯、照片、录音及计算机等现代科技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通过事先制作好的视听材料取代教师的口讲手写进行教学,创设一种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切实提高德育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培养中职生创新素质的必要手段。如开辟网上讨论园地,回答和讨论学生关注的问题,开辟学习的第二课堂,对学生正确引导,保证创新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还可建立师生交流的电子信箱,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及时沟通,特别是对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可“一对一”解决,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创新素质的发展。创新能力来自并形成于实践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体现在日常的教学中,还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实践。教师应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总之,要出创新成果,必须有创新的人才;要有创新的人才,必须有创造的思维;要有创新思维,必须依赖于创新教育的开展。在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势在必行。作为思想道德教育者,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民族才能在迎接世界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玄武.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梁良良.创新思维训练[M].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