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是极具个性的生命体,对同一问题往往有诸多不同“独到见解”和“独特体验”,并由此创设一些“意外情景”。这种新资源与其他教学资源相比,具有随机性、动态生成性,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及时引导,灵活重构,使课堂上的意外事件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 意外 生成资源 课堂实效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通道和美丽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没有激情的旅行。”新课标提出“自由、合作、探究”学习理念,每一节课不再是预先设计的、唯一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开放性生成过程。课堂中的意外不可避免,更不能排斥,教师应恰当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对意外进行巧妙引导,更多加以思考和关注,让这些意外转变为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有效促进课堂动态生成,这才是我们要真正思考的问题。
一、巧用生成资源,抓住教学契机
课程实施过程是师生双方在具体教学情景中相互合作、共同创新教育经验的过程。不免出现“意外”,对于这些生成性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意外的教学契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变动。放手让学生操作、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这个“意外”转化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有效课堂形成。
如Word中《输入文字》教学版块,让学生按照老师分发下去的图片文件进行文字对照输入,但由于我的失误,竟然忘记将文字转换成图片格式。一会儿就有学生举手示意完成了,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输入完毕,我感到不解。只听见有人在下面小声议论:“老师是怎么了,发来的文章是可以复制粘贴的啊,复制一下岂不是很方便吗?”我这才发现了自己的纰漏,于是调侃大家:“你们输入得这么快都是我的功劳,复制粘贴大家都会,那么如何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呢?”这可难倒了大家,小组之间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有人实践操作,有人上网查资料,终于得出了结论:在word中可以把文字信息变成图片文件。课堂由此继续下去……
当学生的反馈是错误的时候,我们不要轻易否定学生,而要挖掘学生错误中的积极因素。这样,不仅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大胆思考、主动探究,通过暴露思维过程,修正错误,消除疑惑,正确构建新知。
二、巧用生成资源,培养自学能力
生成性资源是学生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的充分体现,一定意义上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可程度的检测指标。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尽可能地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和方法。教师不仅要有驾驭“意外”的能力,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性。
《编辑文档》是关于字号大小的设置,菜单中设置最大为72号字。当大家都练习过半的时候,只见一位同学还停留在第一题。我仔细一看,对于字号的大小他还在不停地试,原来他想知道文字的字号究竟最大可以设置到多少?我故作惊讶:“最大的字号难道不是72号吗?”大家的好奇心和注意力都被这个问题紧紧抓住了。“大家试试100、200、300、800号如何?还可以再大些。”这时候,我趁机演示并教会大家用快捷键放大字号的方法,“还能不能更大些呢?我们输个10000,怎么样?”“不行,系统提示数字必须介于1-1638之间,原来最大的字号是1638啊!”在师生共同探索下,学生品尝到了自主学习的果实。
尽管从过程看,这可能会打破正常教育教学,使课堂知识目标当堂无法实现,但从学生角度看,研究性学习过程对学生而言是自主学习和选择性学习的过程,学生收获远大于单一的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有驾驭“意外”的能力,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通过组织学生共同研讨、分析缘由,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和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
三、巧用生成资源,减少学生差异
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透视课堂,敏锐捕捉这些意外中有价值的信息。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保护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调整预设,利用学生对新知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发现、思考、探索,让学生学习更有激情、更投入。利用生成资源,减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非常有意义的。
《操作计算机》一课的任务是每个同学完成不同桌面背景设置。由于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有些同学做得非常快,早早完成了,而有些同学还在摸索中,更有人提出图片都不好看,能不能自己拍照片的要求。面对混乱的课堂我实行分层作业,基本任务是完成“属性”中自带的图片,第二难度是用电脑文件夹中存储的图片,第三难度是寻找网络中的图片。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立刻高了,非常认真地寻找答案。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最后大家都找到了满意的桌面图片。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少学生之间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整合到课程资源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情操。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完全预见,教师要确立“生成”意识,把握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及教学过程中随机出现的生成性主题,关注学生情感和体验。面对意外,我们应该泰然处之,不断努力提高应变能力,迅速、灵活、高效地判断教学过程中动态信息的价值,让这些意外转变成为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有效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参考文献:
[1]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钱国兵.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中小学电教,20005期.
关键词: 意外 生成资源 课堂实效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通道和美丽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没有激情的旅行。”新课标提出“自由、合作、探究”学习理念,每一节课不再是预先设计的、唯一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开放性生成过程。课堂中的意外不可避免,更不能排斥,教师应恰当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对意外进行巧妙引导,更多加以思考和关注,让这些意外转变为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有效促进课堂动态生成,这才是我们要真正思考的问题。
一、巧用生成资源,抓住教学契机
课程实施过程是师生双方在具体教学情景中相互合作、共同创新教育经验的过程。不免出现“意外”,对于这些生成性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意外的教学契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变动。放手让学生操作、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这个“意外”转化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有效课堂形成。
如Word中《输入文字》教学版块,让学生按照老师分发下去的图片文件进行文字对照输入,但由于我的失误,竟然忘记将文字转换成图片格式。一会儿就有学生举手示意完成了,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输入完毕,我感到不解。只听见有人在下面小声议论:“老师是怎么了,发来的文章是可以复制粘贴的啊,复制一下岂不是很方便吗?”我这才发现了自己的纰漏,于是调侃大家:“你们输入得这么快都是我的功劳,复制粘贴大家都会,那么如何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呢?”这可难倒了大家,小组之间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有人实践操作,有人上网查资料,终于得出了结论:在word中可以把文字信息变成图片文件。课堂由此继续下去……
当学生的反馈是错误的时候,我们不要轻易否定学生,而要挖掘学生错误中的积极因素。这样,不仅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大胆思考、主动探究,通过暴露思维过程,修正错误,消除疑惑,正确构建新知。
二、巧用生成资源,培养自学能力
生成性资源是学生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的充分体现,一定意义上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可程度的检测指标。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尽可能地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和方法。教师不仅要有驾驭“意外”的能力,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性。
《编辑文档》是关于字号大小的设置,菜单中设置最大为72号字。当大家都练习过半的时候,只见一位同学还停留在第一题。我仔细一看,对于字号的大小他还在不停地试,原来他想知道文字的字号究竟最大可以设置到多少?我故作惊讶:“最大的字号难道不是72号吗?”大家的好奇心和注意力都被这个问题紧紧抓住了。“大家试试100、200、300、800号如何?还可以再大些。”这时候,我趁机演示并教会大家用快捷键放大字号的方法,“还能不能更大些呢?我们输个10000,怎么样?”“不行,系统提示数字必须介于1-1638之间,原来最大的字号是1638啊!”在师生共同探索下,学生品尝到了自主学习的果实。
尽管从过程看,这可能会打破正常教育教学,使课堂知识目标当堂无法实现,但从学生角度看,研究性学习过程对学生而言是自主学习和选择性学习的过程,学生收获远大于单一的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有驾驭“意外”的能力,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通过组织学生共同研讨、分析缘由,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和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
三、巧用生成资源,减少学生差异
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透视课堂,敏锐捕捉这些意外中有价值的信息。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保护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调整预设,利用学生对新知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发现、思考、探索,让学生学习更有激情、更投入。利用生成资源,减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非常有意义的。
《操作计算机》一课的任务是每个同学完成不同桌面背景设置。由于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有些同学做得非常快,早早完成了,而有些同学还在摸索中,更有人提出图片都不好看,能不能自己拍照片的要求。面对混乱的课堂我实行分层作业,基本任务是完成“属性”中自带的图片,第二难度是用电脑文件夹中存储的图片,第三难度是寻找网络中的图片。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立刻高了,非常认真地寻找答案。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最后大家都找到了满意的桌面图片。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少学生之间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整合到课程资源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情操。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完全预见,教师要确立“生成”意识,把握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及教学过程中随机出现的生成性主题,关注学生情感和体验。面对意外,我们应该泰然处之,不断努力提高应变能力,迅速、灵活、高效地判断教学过程中动态信息的价值,让这些意外转变成为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有效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参考文献:
[1]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钱国兵.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中小学电教,200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