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山岛林屋梅海是我国最大的赏梅基地之一,太湖地区有“种梅如种谷”之说。在每学期的开学初,梅花悄然开放,惹来幼儿的观察、交流,我们很多孩子又是家中有梅花,对梅花的了解与喜爱,让我们自然地生成了这个“梅”的主题。让幼儿通过与梅花的互动,了解梅花的特征与衍生产品,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我们的孩子一个个变成了梅娃。下面以“梅”为例谈谈我园全面开发环境、游戏和课程的特色建设。
一、梅娃创造“梅”环境
为了“让每一面墙都能说话”,每学年的开学初,我们以“梅”为突破口,鼓励幼儿进行环境创设,构建出以“梅”为主基调的底楼大厅、楼梯、走廊等公共环境:“古村石径幽”“林屋梅海香”等,孩子们一一记录着家乡的梅花、梅树、梅林、梅海,也记录了对家乡的美好记忆。各个班级也分别在活动室、走廊中、游戏区域专僻一角,作为自己班级的特色版面。在走廊墙面版块上有著名诗人游玩西山时留下的关于“梅”的诗篇介绍,并配备形象的图片;楼梯上有西山的各色梅花、梅子的介绍、梅树的四季等图文并茂的介绍。在创设的同时我们始终将孩子放在首位,让孩子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我们将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小手绘、折、剪、印染等制作的关于“梅”作品悬挂在三个楼层的走廊,在布置的“古村”画面上,幼儿亲手绘制的梅花在农家古宅中若隐若现;在“林屋梅海”中,孩子们亲子用小手剪、画、折等制作各色的梅花点缀在树枝上,使得梅海分外艳丽,孩子们自己动手创造的“梅”景惹得孩子、家长、老师驻足留恋欣赏。让幼儿参与到幼儿园特色环境的制作中,能传递给幼儿大量的信息,孩子们也更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我们还发动孩子、家长共同收集西山家乡各个旅游景点梅花的相关资料、图片、照片,充实到我们的环境中。正是在这种活的环境中,孩子们兴趣高涨,充分感受着家乡梅文化,爱家乡的情感悄悄地在孩子们的心中萌发、生长。
二、梅娃丰富“梅”游戏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他们喜欢在游戏中尽情展示自己的成果,因为这些成果是他们自己的创作,最能体现他们自我价值,这样的成功体验孩子往往最喜欢。因此,我们很注重孩子们的游戏活动,利用“梅”这个特有资源,为孩子们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每到梅花开放的季节,幼儿园周边的梅花和园内的梅花次第开放,我们让孩子走进古樟园的梅林,让孩子亲近梅花。来到我们幼儿园的人,都会发现充满“梅”香的地方特色的游戏区已慢慢延伸到园所的各个角落,“农家乐”的赏梅系列、“梅园”建成了、“蜜饯加工厂”开工了,无不透露出浓浓的“梅”香特色,孩子们也在其中开始了他們的模仿、想象、创造活动。中班的西山“小导游”在乘坐西山环岛车边带领着“游客”畅游“林屋洞”“明月湾”等风景区中赏梅,边绘声绘色地做着介绍。小一班的“古樟园”的梅树先开花后长叶,还能进行得有声有色的描述。大班组结合“梅”在农家乐中开辟了画梅花、数梅花、赏梅花、唱梅花,来农家乐消费的还可以奖励一支梅花等等一系列服务;因为孩子对此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在游戏中能合理进行分工,分配角色并进入角色。同时,我们也将各游戏进行交流,小朋友们纷纷用皱纹纸、黏土等制作了各种颜色的梅花,装扮在树枝、花瓶上,放置路边小摊贩、农家乐进行销售;同时根据游戏的进行孩子们设计了“赏梅”旅游、买卖梅花等,生成一系列的新游戏项目,将整个游戏串联起来。在这个游戏中,小朋友们不但亲身了解、熟悉了“梅”的知识,在游戏中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了家乡的名胜古迹、民间文化,在交流分享的同时,还获得了人与人之间愉快交往的体验和丰富的知识经验。
三、梅娃走进“梅”课程
由于季候原因,梅花开放时间有早晚,因此每学年第一学期结束前根据梅花开放时间,我们就充分挖掘预设西山本地的“梅”资源,对现有教材进行增减和整合,以幼儿的一日生活作为课程内容的实施载体。在实施过程前,通过对西山本地有关“梅”的西山方言的童谣、谜语等的搜集、整理;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观察、倾听来了解幼儿,经过实践、反思等方式来实现对幼儿的多元教育功能。在围绕目标展开的各种活动中,充分利用“梅”资源,让教育更接近幼儿现实的生活背景。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以教师为主导,根据主题通过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如在大班的主题中,增加了以“梅”为主线的集体教学活动:认识比较蜡梅花和梅花、赏梅、线描画、或写生或画梅花等;在小班主题活动中赏梅、手指点画、吃梅子、梅树下的小白兔等系列活动;中班主题中语言:梅花瓣儿、纸贴梅花、语言游戏小梅树、赏梅、数梅花、音乐游戏:快乐的梅花节等一系列的生成活动。区域中梅娃们折剪、画、贴梅花、各种梅花进行有规律的排序、了解梅树的生长过程、制作梅花糕……,多角度了解家乡的“梅”,接近家乡的“梅”、创造家乡的“梅”,从而使梅娃认识家乡的“梅”,感受“梅”之趣。通过集体活动与收集、欣赏、参观、游戏等活动相结合,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了西山的地方文化,丰富了他们的社会文化知识。
陶行知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给孩子们的教育是最直接、最丰富、最有成效的。我们充分挖掘了本土特色浓厚的“梅”这一资源,扩展了教育的空间。幼儿园要形成自己的办园特色,建成自己特色的幼儿园,必须脚踏实地地、从实际出发抓好本园各项建设。我们相信:依托西山本土资源的特色建设对幼儿整体素养的形成、开发,对园所的整体发展一定会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未来。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西山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 江苏】
一、梅娃创造“梅”环境
为了“让每一面墙都能说话”,每学年的开学初,我们以“梅”为突破口,鼓励幼儿进行环境创设,构建出以“梅”为主基调的底楼大厅、楼梯、走廊等公共环境:“古村石径幽”“林屋梅海香”等,孩子们一一记录着家乡的梅花、梅树、梅林、梅海,也记录了对家乡的美好记忆。各个班级也分别在活动室、走廊中、游戏区域专僻一角,作为自己班级的特色版面。在走廊墙面版块上有著名诗人游玩西山时留下的关于“梅”的诗篇介绍,并配备形象的图片;楼梯上有西山的各色梅花、梅子的介绍、梅树的四季等图文并茂的介绍。在创设的同时我们始终将孩子放在首位,让孩子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我们将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小手绘、折、剪、印染等制作的关于“梅”作品悬挂在三个楼层的走廊,在布置的“古村”画面上,幼儿亲手绘制的梅花在农家古宅中若隐若现;在“林屋梅海”中,孩子们亲子用小手剪、画、折等制作各色的梅花点缀在树枝上,使得梅海分外艳丽,孩子们自己动手创造的“梅”景惹得孩子、家长、老师驻足留恋欣赏。让幼儿参与到幼儿园特色环境的制作中,能传递给幼儿大量的信息,孩子们也更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我们还发动孩子、家长共同收集西山家乡各个旅游景点梅花的相关资料、图片、照片,充实到我们的环境中。正是在这种活的环境中,孩子们兴趣高涨,充分感受着家乡梅文化,爱家乡的情感悄悄地在孩子们的心中萌发、生长。
二、梅娃丰富“梅”游戏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他们喜欢在游戏中尽情展示自己的成果,因为这些成果是他们自己的创作,最能体现他们自我价值,这样的成功体验孩子往往最喜欢。因此,我们很注重孩子们的游戏活动,利用“梅”这个特有资源,为孩子们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每到梅花开放的季节,幼儿园周边的梅花和园内的梅花次第开放,我们让孩子走进古樟园的梅林,让孩子亲近梅花。来到我们幼儿园的人,都会发现充满“梅”香的地方特色的游戏区已慢慢延伸到园所的各个角落,“农家乐”的赏梅系列、“梅园”建成了、“蜜饯加工厂”开工了,无不透露出浓浓的“梅”香特色,孩子们也在其中开始了他們的模仿、想象、创造活动。中班的西山“小导游”在乘坐西山环岛车边带领着“游客”畅游“林屋洞”“明月湾”等风景区中赏梅,边绘声绘色地做着介绍。小一班的“古樟园”的梅树先开花后长叶,还能进行得有声有色的描述。大班组结合“梅”在农家乐中开辟了画梅花、数梅花、赏梅花、唱梅花,来农家乐消费的还可以奖励一支梅花等等一系列服务;因为孩子对此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在游戏中能合理进行分工,分配角色并进入角色。同时,我们也将各游戏进行交流,小朋友们纷纷用皱纹纸、黏土等制作了各种颜色的梅花,装扮在树枝、花瓶上,放置路边小摊贩、农家乐进行销售;同时根据游戏的进行孩子们设计了“赏梅”旅游、买卖梅花等,生成一系列的新游戏项目,将整个游戏串联起来。在这个游戏中,小朋友们不但亲身了解、熟悉了“梅”的知识,在游戏中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了家乡的名胜古迹、民间文化,在交流分享的同时,还获得了人与人之间愉快交往的体验和丰富的知识经验。
三、梅娃走进“梅”课程
由于季候原因,梅花开放时间有早晚,因此每学年第一学期结束前根据梅花开放时间,我们就充分挖掘预设西山本地的“梅”资源,对现有教材进行增减和整合,以幼儿的一日生活作为课程内容的实施载体。在实施过程前,通过对西山本地有关“梅”的西山方言的童谣、谜语等的搜集、整理;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观察、倾听来了解幼儿,经过实践、反思等方式来实现对幼儿的多元教育功能。在围绕目标展开的各种活动中,充分利用“梅”资源,让教育更接近幼儿现实的生活背景。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以教师为主导,根据主题通过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如在大班的主题中,增加了以“梅”为主线的集体教学活动:认识比较蜡梅花和梅花、赏梅、线描画、或写生或画梅花等;在小班主题活动中赏梅、手指点画、吃梅子、梅树下的小白兔等系列活动;中班主题中语言:梅花瓣儿、纸贴梅花、语言游戏小梅树、赏梅、数梅花、音乐游戏:快乐的梅花节等一系列的生成活动。区域中梅娃们折剪、画、贴梅花、各种梅花进行有规律的排序、了解梅树的生长过程、制作梅花糕……,多角度了解家乡的“梅”,接近家乡的“梅”、创造家乡的“梅”,从而使梅娃认识家乡的“梅”,感受“梅”之趣。通过集体活动与收集、欣赏、参观、游戏等活动相结合,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了西山的地方文化,丰富了他们的社会文化知识。
陶行知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给孩子们的教育是最直接、最丰富、最有成效的。我们充分挖掘了本土特色浓厚的“梅”这一资源,扩展了教育的空间。幼儿园要形成自己的办园特色,建成自己特色的幼儿园,必须脚踏实地地、从实际出发抓好本园各项建设。我们相信:依托西山本土资源的特色建设对幼儿整体素养的形成、开发,对园所的整体发展一定会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未来。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西山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