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区域活动是对于幼儿之前学过的内容和当天即将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好帮手,幼儿园每天的区域活动都和这一天的教学、生活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中只有确定合适的区域活动内容,投放正确的区域活动材料,进行正确的指导和评价,才能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参与度。
关键词: 区域活动 参与度 提升方法
幼儿园每天的区域活动都和这一天的教学、生活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现代儿童发展理论和教育理论关于幼儿如何发展的探讨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幼儿的发展是其个体因素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活动,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为此,人们力图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区域活动正是应这种教育理论和教育需要而产生的教育形式。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中我发现,幼儿在开始进行区域活动时,难免会出现兴趣缺失或者“无人问津”的现象,那么怎样能够提高幼儿区域活动的参与度使得幼儿在开展区域活动时积极、投入,实现一开始设定的区域活动目标呢?现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确定合适的区域活动内容
(一)与主题相融合
主题中涵盖了每周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有着非常鲜明的季节性,这正好为我们在制定区域活动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大方向。每一日的活动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是为了这个主题而服务的,宽松自主的区域活动往往能很好地配合、补充主题活动。所以,我们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立足传统,兼容并蓄,将主题中的内容分散到各个区域中。例如本学期的主题《好玩的水》中,我们就根据水的特色和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制定了如:科学区:运水、他们到哪里去了,美术区:画水珠,手工区:吹泡泡工具等,这些区域活动既和教学活动相配合,又符合主题的目标。
(二)与幼儿能力相适应
每个班级幼儿能力水平各不相同,所以在制定区域内容的时候要考虑到与幼儿的能力是否适应的关系。在主题《妙妙蛋》中,我们有一项区域活动内容是画彩蛋,其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有着不同花纹的四种黑白彩蛋,难度从简到难,在活动开展时,我们把这些图样放在桌上,供幼儿选择,或者帮助一些能力较差的幼儿选择比较简单的图样,在他们开始上手之后,再给他们相对较难的,像走台阶一样,慢慢来。
(三)与幼儿兴趣相匹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设计活动内容时,常常会顺应幼儿的活动进程及他们的兴趣点,尽量多提供这方面的机会。例如在益智区《大家来找茬》中,幼儿对于找不同非常感兴趣,而且很快就找到了出了比较简单的不同,在教师的提示下,发现原来还有很多没有发现,激发了幼儿“征服欲”,想要赶紧把不同找出来,怎么找?是不是可以每一样小物品进行比对呢?这些问题都是小朋友在自主操作时发现的,他们会自觉地、有兴趣地探索、思考,这时教师要不时地关注他们,引导他们找到解决的方法。
二、投放多元的区域活动材料
(一)材料的操作性
区域:阅读区。
提供材料:幼儿绘本。
实录:今天的中心区域是阅读区,内容是前一天讲过的故事《我的木偶》,目标是希望幼儿能够不用教师的指导,自己阅读绘本。一开始,曦曦和凡凡坐到了座位上,看到图书,曦曦很兴奋,说:“讲故事好吗?”就开始看起来,但是曦曦在翻了翻书以后,就离开了座位,坐到其他区域去了。接下来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把书翻完,就走了。
分析:经过记录发现每次的效果都相差无几。虽然是幼儿绘本,但是对于幼儿来说,上面的文字是无法理解的,如果没有人在旁边告诉他们故事的内容,这个绘本对于幼儿来说就只是一本连环画而已。小班幼儿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也相对较弱,需要他们坐在座位上,单看一本书,是没有吸引力的。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喜欢操作性强的物体,单单几本书无法使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很快就会被其他区域吸引。
策略:由于单一的绘本阅读对幼儿来说是非常无趣乏味的,因此可以参照绘本教师参考书中延伸一点小的活动,或者根据故事的内容制作一些指偶,以故事的内容为背景,让幼儿能够利用指偶活动,或者直接为幼儿提供制作手偶的材料,让幼儿自己制作,自己讲故事、演故事。有了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的兴趣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的环节有利于幼儿理解绘本故事内容,而和同伴在讲故事之间的交流也对幼儿社会性有一定的帮助。
(二)材料的多维度
区域:操作区、运水。
提供材料:水盆、小杯子、小桶。
实录:今天早晨来到教室,孩子们就发现了我为他们准备的水盆和其他工具,有孩子问:“这是什么呀?”当教师告诉他们这是请他们来帮忙运水时需要的工具时,他们显得兴奋极了。其实玩水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喜欢的,但是在幼儿园中从来都没有玩过。这次正好可以体验一下。在活动中,东东就用小杯子一次一次把水舀到盆里去,在经过提醒后,他知道可以把水一点一点先舀到小桶里,等小桶里的水满得差不多了以后,再把水桶里的水倒进盆里。
分析:在这次的实录中可以看出,幼儿自己选择了材料,但是由于只有小杯子和小桶,幼儿的选择面很窄,而且能够想到的方法不是很多,还需要老师的提醒才能完成。活动由于材料单一,导致幼儿玩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策略:运水这样的活动其实操作性非常强,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材料,可以根据材料的大小提供:如小杯子、小碗、桶,也可以根据材料的材质提供,如纸杯、纸盒、塑料碗、篮筐,等等,选择性多了;材料的多维度,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幼儿可以将材料进行组合,找到运水的不同方法,这样就提高了这个活动的参与度,有利于幼儿的探索和发现,也可以通过分享、合作,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三、采取正确的区域活动指导手段 (一)提供活动范例
小班幼儿年龄小,模仿性强,而且独立自主的能力较弱,一些区域活动依靠幼儿的想象或者动手能力是比较难以完成的,所以在这个时候,范例的提供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手工区、美术区这些需要操作、想象的区角,简简单单的一件范作,就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一些幼儿的自尊心较强,有时教师的直接介入可能显得有些简单和直接,不如通过范例的提供,给幼儿一个学习、模仿和自我突破的机会,引导幼儿深入探究。
(二)设置一定的困难
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好奇心强,对于区域活动还是有积极性的,但是仍然有“喜新厌旧”的感觉,有时候玩了一会儿,就会悄悄摸到玩具柜去了。教师在设置区域活动时,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设定不同的难度等级,例如在一些益智区,我们就准备了“普通、一般、困难”这些各种“级别”的材料,这样可以根据不同幼儿的能力,为他们的区域活动准备不同的指导,增强幼儿的探索欲望,而一些小困难更加让一些好强的幼儿有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制定合适的规则
在区域活动中,总是会更容易关注幼儿智力和其他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容易忽略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良好的规则其实是一切区域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在区域活动进行之前,让幼儿正确理解规则也是很有必要的。在一些比较开放的区域活动,如语言区、阅读区,可以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制定规则,让幼儿体验到规则的效力。
《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同时强调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区域活动这种课程组织形式,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幼儿主动性、个性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教育价值,教师在设计、组织和指导区域活动时,都要考虑到幼儿的参与兴趣,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廖婉瑜.《区域活动中设问策略的运用》.《早期教育》,2009年,第02期(总第466期).
[2]包文霞.《区角游戏中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早期教育》,2009年,第02期(总第466期).
[3]叶丽娟.《解析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力发展的策略》.《早期教育》,2008年,第01期(总第427期).
[4]宋芳.《探析区域活动指导的误区》.《早期教育》,2008年,第01期(总第427期).
[5]陈钰.《区域活动中幼儿规则行为的观察与分析》.《早期教育》,2008年,第01期(总第427期).
[6]刘秋敏.《区域活动中“提供范例”的有效方法》.《早期教育》,2008年,第01期(总第427期).
[7]朱静怡.《区域活动之我见》.《早期教育》,2008年,第01期(总第427期).
[8]翟理红.《学前儿童游戏课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9]徐萍等.《幼儿区角活动》.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关键词: 区域活动 参与度 提升方法
幼儿园每天的区域活动都和这一天的教学、生活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现代儿童发展理论和教育理论关于幼儿如何发展的探讨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幼儿的发展是其个体因素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活动,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为此,人们力图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区域活动正是应这种教育理论和教育需要而产生的教育形式。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中我发现,幼儿在开始进行区域活动时,难免会出现兴趣缺失或者“无人问津”的现象,那么怎样能够提高幼儿区域活动的参与度使得幼儿在开展区域活动时积极、投入,实现一开始设定的区域活动目标呢?现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确定合适的区域活动内容
(一)与主题相融合
主题中涵盖了每周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有着非常鲜明的季节性,这正好为我们在制定区域活动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大方向。每一日的活动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是为了这个主题而服务的,宽松自主的区域活动往往能很好地配合、补充主题活动。所以,我们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立足传统,兼容并蓄,将主题中的内容分散到各个区域中。例如本学期的主题《好玩的水》中,我们就根据水的特色和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制定了如:科学区:运水、他们到哪里去了,美术区:画水珠,手工区:吹泡泡工具等,这些区域活动既和教学活动相配合,又符合主题的目标。
(二)与幼儿能力相适应
每个班级幼儿能力水平各不相同,所以在制定区域内容的时候要考虑到与幼儿的能力是否适应的关系。在主题《妙妙蛋》中,我们有一项区域活动内容是画彩蛋,其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有着不同花纹的四种黑白彩蛋,难度从简到难,在活动开展时,我们把这些图样放在桌上,供幼儿选择,或者帮助一些能力较差的幼儿选择比较简单的图样,在他们开始上手之后,再给他们相对较难的,像走台阶一样,慢慢来。
(三)与幼儿兴趣相匹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设计活动内容时,常常会顺应幼儿的活动进程及他们的兴趣点,尽量多提供这方面的机会。例如在益智区《大家来找茬》中,幼儿对于找不同非常感兴趣,而且很快就找到了出了比较简单的不同,在教师的提示下,发现原来还有很多没有发现,激发了幼儿“征服欲”,想要赶紧把不同找出来,怎么找?是不是可以每一样小物品进行比对呢?这些问题都是小朋友在自主操作时发现的,他们会自觉地、有兴趣地探索、思考,这时教师要不时地关注他们,引导他们找到解决的方法。
二、投放多元的区域活动材料
(一)材料的操作性
区域:阅读区。
提供材料:幼儿绘本。
实录:今天的中心区域是阅读区,内容是前一天讲过的故事《我的木偶》,目标是希望幼儿能够不用教师的指导,自己阅读绘本。一开始,曦曦和凡凡坐到了座位上,看到图书,曦曦很兴奋,说:“讲故事好吗?”就开始看起来,但是曦曦在翻了翻书以后,就离开了座位,坐到其他区域去了。接下来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把书翻完,就走了。
分析:经过记录发现每次的效果都相差无几。虽然是幼儿绘本,但是对于幼儿来说,上面的文字是无法理解的,如果没有人在旁边告诉他们故事的内容,这个绘本对于幼儿来说就只是一本连环画而已。小班幼儿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也相对较弱,需要他们坐在座位上,单看一本书,是没有吸引力的。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喜欢操作性强的物体,单单几本书无法使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很快就会被其他区域吸引。
策略:由于单一的绘本阅读对幼儿来说是非常无趣乏味的,因此可以参照绘本教师参考书中延伸一点小的活动,或者根据故事的内容制作一些指偶,以故事的内容为背景,让幼儿能够利用指偶活动,或者直接为幼儿提供制作手偶的材料,让幼儿自己制作,自己讲故事、演故事。有了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的兴趣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的环节有利于幼儿理解绘本故事内容,而和同伴在讲故事之间的交流也对幼儿社会性有一定的帮助。
(二)材料的多维度
区域:操作区、运水。
提供材料:水盆、小杯子、小桶。
实录:今天早晨来到教室,孩子们就发现了我为他们准备的水盆和其他工具,有孩子问:“这是什么呀?”当教师告诉他们这是请他们来帮忙运水时需要的工具时,他们显得兴奋极了。其实玩水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喜欢的,但是在幼儿园中从来都没有玩过。这次正好可以体验一下。在活动中,东东就用小杯子一次一次把水舀到盆里去,在经过提醒后,他知道可以把水一点一点先舀到小桶里,等小桶里的水满得差不多了以后,再把水桶里的水倒进盆里。
分析:在这次的实录中可以看出,幼儿自己选择了材料,但是由于只有小杯子和小桶,幼儿的选择面很窄,而且能够想到的方法不是很多,还需要老师的提醒才能完成。活动由于材料单一,导致幼儿玩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策略:运水这样的活动其实操作性非常强,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材料,可以根据材料的大小提供:如小杯子、小碗、桶,也可以根据材料的材质提供,如纸杯、纸盒、塑料碗、篮筐,等等,选择性多了;材料的多维度,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幼儿可以将材料进行组合,找到运水的不同方法,这样就提高了这个活动的参与度,有利于幼儿的探索和发现,也可以通过分享、合作,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三、采取正确的区域活动指导手段 (一)提供活动范例
小班幼儿年龄小,模仿性强,而且独立自主的能力较弱,一些区域活动依靠幼儿的想象或者动手能力是比较难以完成的,所以在这个时候,范例的提供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手工区、美术区这些需要操作、想象的区角,简简单单的一件范作,就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一些幼儿的自尊心较强,有时教师的直接介入可能显得有些简单和直接,不如通过范例的提供,给幼儿一个学习、模仿和自我突破的机会,引导幼儿深入探究。
(二)设置一定的困难
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好奇心强,对于区域活动还是有积极性的,但是仍然有“喜新厌旧”的感觉,有时候玩了一会儿,就会悄悄摸到玩具柜去了。教师在设置区域活动时,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设定不同的难度等级,例如在一些益智区,我们就准备了“普通、一般、困难”这些各种“级别”的材料,这样可以根据不同幼儿的能力,为他们的区域活动准备不同的指导,增强幼儿的探索欲望,而一些小困难更加让一些好强的幼儿有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制定合适的规则
在区域活动中,总是会更容易关注幼儿智力和其他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容易忽略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良好的规则其实是一切区域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在区域活动进行之前,让幼儿正确理解规则也是很有必要的。在一些比较开放的区域活动,如语言区、阅读区,可以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制定规则,让幼儿体验到规则的效力。
《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同时强调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区域活动这种课程组织形式,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幼儿主动性、个性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教育价值,教师在设计、组织和指导区域活动时,都要考虑到幼儿的参与兴趣,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廖婉瑜.《区域活动中设问策略的运用》.《早期教育》,2009年,第02期(总第466期).
[2]包文霞.《区角游戏中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早期教育》,2009年,第02期(总第466期).
[3]叶丽娟.《解析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力发展的策略》.《早期教育》,2008年,第01期(总第427期).
[4]宋芳.《探析区域活动指导的误区》.《早期教育》,2008年,第01期(总第427期).
[5]陈钰.《区域活动中幼儿规则行为的观察与分析》.《早期教育》,2008年,第01期(总第427期).
[6]刘秋敏.《区域活动中“提供范例”的有效方法》.《早期教育》,2008年,第01期(总第427期).
[7]朱静怡.《区域活动之我见》.《早期教育》,2008年,第01期(总第427期).
[8]翟理红.《学前儿童游戏课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9]徐萍等.《幼儿区角活动》.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