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的再社会化过程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ACY10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有关人再社会化的理论对影片《美丽的大脚》中夏雨的再社会化的原因、内容以及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再社会化 夏雨 张美丽
  
  一、电影《美丽的大脚》剧情简介
  
  影片讲述了丈夫因无知犯罪被枪毙,孩子因病夭折从而失去了丈夫和孩子的农村妇女张美丽(倪萍饰),为了村里的孩子们不再愚昧下去,开办了一所乡村学校。在北京过着不错的生活的夏雨(袁泉饰)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她的到来让这个原本平静的地方变得燥动起来。山村以外的世界让孩子们包括张美丽感到困惑与茫然,山村贫穷而乏味的生活让夏雨感到辛酸与难熬
  在夏雨因山村生活过于艰难而即将选择离去的时候,山里人淳朴的性格感动了夏雨,她说服有钱的丈夫出资赞助,带着张美丽和孩子们来到了北京想让他们见见世面。最终张美丽死在一场意外的车祸中,夏雨开始了她自己新的生活,孩子们回到学校继续他们的生活和梦想……
  
  二、再社会化理论
  
  人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社会的文化”,包括他生活于其中的群体的多种形式的文化,主要是该群体、该社会的价值观和各种规范。一个人学习这些价值观和社会规范,认同了这些文化,也就是增加了自己的社会性,同时也就降低了自己的生物性,减少了由生物性驱动的行为,从而能够作为社会人去独立和有效地参与群体和社会生活。再社会化是指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再社会化就是在某些重要方面对人的重新社会化。再社会化主要有两种原因和类型。一是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某些人不再遵从原来社会化所倡导的基本价值和行为规范,认同和采取了反主流文化的行为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流价值的代表者认为必须对这些人进行重新社会化,比如对犯罪分子的强制性改造。二是原来的社会化成果基本上已不适用。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在甲类文化中完成了社会化的人进入乙类文化中生活时,原来社会化的一些成果在这种文化下的一些领域中并不适用,这种情况下,进入异质文化的人们必须重新学习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以适应生活。电影《美丽的大脚》就为我们呈现了夏雨则是一个从城市文化下长大的人进入一个异质性的乡村文化中生活时所面临的再社会化过程。
  
  三、分析与讨论
  
  (一)再社会化:城乡文化转换使然
  夏雨是一位从北京来的志愿者。她所接受的是大城市中的教育与熏陶。因此,夏雨在城市的社会化所触及的是学习城市群体和城市社会的价值观念与社会规范。她身上所展现的则是一种城市文化的魅力。与夏雨相反,张美丽所生活的是风沙刮起不见天日,干旱不见半点雨滴的西部贫困农村。她所在的是一种她努力想让她的“娃”们摆脱的乡村文化。从北京这个大城市到西部的一个贫困的小农村生活,是从一种文化下到另一种文化下生活的转换。进入一个与夏雨原来在北京所生活完全不同的一种异质文化中,她原来社会化所有的一些成果已不适用,包括她的饮食、住、行以及许多日常生活方式她都无法一下子适应。变得无所适从。所以,她要适应这种乡村文化下的生活就必须学习新的文化、价值与社会规范。这就促使她自己重新社会化亦即我们所说的再社会化。
  
  (二)再社会化的内容
  1、学习新的基本生活技能
  夏雨刚到村时我们看到的是她撑着一副墨镜,用一条黑色的围巾把个脸围得严严实实。这是她到一个新的文化背景下对外部环境的一种本能防护意识。进门时用本来不多而又很珍贵的水洗了把脸而且把水都洗黑了,这对于她是一种挑战,她更意识不到这水还要给好久没有洗脸的娃们擦把脸。这与她原来的基本生活是不相符的,这些新的生活技能需要她在学习中适应。影片中讲到一个关于洗衣服的片段,张美丽把那些衣服洗得不能穿了,她并不知道她这些衣服是不能水洗的,她所想的是节约用水。但正是夏雨在原来的生活环境中所不能体会到的缺水,所以夏雨开始时是不能理解的因而很愤怒。
  
  2、内化新的社会价值规范
  这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影片中向我们展现的是城乡两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这是最难重新社会化的,所以影片中的张美丽和夏雨更大程度上是仍然坚持自己原本生活所有的价值观念,最终都没有向彼此的文化屈服。影片中给我们呈现了两人关于成功的不同诠释。在张美丽看来她所谓的成功瓶是生个娃和教育娃门好好读书从而摆脱他们所处这种农村文化。张自己的娃没了,丈夫也没了,所以她总认为她是不成功的,觉得自己干啥就啥不成功,生双大脚确还要取个名字叫“美丽”在她看来也是不成功的。所以她总是说她这一辈子都不成功。但是夏雨对成功的取向是不同的,她觉得张和电影放映员王树的感情就很成功,这就是一种城乡文化下对成功的不同诠释,也是两种文化的潜在冲突。因此,当夏打掉怀上的孩子时张哭了,这在她看来是不成功的,没有个娃怎么算是女人,所以她说真搞不懂夏他们那些城里人。这两种不同的对成功这一价值观念的取向促使这两种不同文化下生活的张和夏应有的思考,但是影片所呈现出的仍然是张和夏自始至终各自所坚持的观点。夏面对这种在她看来不能叫做是成功的张的成功标准她是不会去实践与学习的。
  
  (三)再社会化的机制
  关于社会化机制的观点主要有三种,即教化论,学习论和互动论。简单说教化论强调的是外在的对社会化对象的教化,社会化对象是被动的,而学习论则强调社会化对象是主动的,互动论则综合了这两者的内容。笔者认为这三种机制同样适用于再社会化,因此也可以将其看作是再社会化的三种机制。对于再社会化的第一种情形,更多的是适用于第一种机制,即再社会化实施者强制再社会化对象接受新的社会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而本影片中所呈现的在笔者看来则是一种互动机制,当然这种机制本身涵盖了学习机制。夏雨的再社会化实际上是她与张美丽两人共同参与、互相学习、互相适应的一个过程。这种机制强调两方的各自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我们可以看出两者在再社会化的这个过程中都是有选择性的学习对方的东西的。张美丽向夏雨学习一些简单的英语知识,但她并不认同夏雨对于成功的取向,因此当她知道夏雨打掉孩子时她很生气也很痛苦,因为这跟她的取向是相违背的,在她看来成功的女人至少要有娃。而夏雨她除了要重新学习一些在一个新的环境下生活的基本技能外,她自己对于她固有的某些观念是持保留态度的,笔者认为最突出的就是她对成功的理解。所以她愿意而且很大方地告诉张美丽应该大胆地去成功获取与王树的婚外爱情,她认为张可以要求王跟他的老婆离婚从而获得张自己的幸福,取得在夏看来是成功的成功。
其他文献
摘要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曾风靡一时,时至今日再回头审视或可发现许多新意蕴。该剧不仅展示了作为一个君王所持有的皇权,而且还体现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所拥有的情感,从而显现出皇权与情感的冲突与较量。这种较量的背后,隐藏的是人类恒古不变的人性。  关键词 《康熙王朝》 皇权 情感 较量 人性    由陈家林导演的46集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自2001年11月12日在中央电视台八频道播放以来,多年来争议不断
摘 要: 高校的教育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时间管理。高校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时间管理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高校学生时间管理必须遵循珍惜法则、规划法则、坚持法则、因材施教法则和前瞻法则,才能实现时间管理的科学配置与长足发展。学生遵循自主原则,实现大学时间的自主支配,制定个性化目标,合理进行时间管理,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校时间管理 学生层面 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总书
摘 要: 本文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例,从文本解读的含义、正确的步骤及文本处理等方面,探讨如何解读文本,优化地理课堂教学,促进有效地理教学。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文本解读 有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教学都日益重视文本解读,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必须重视文本解读。只有重视文本解读,正确、合理、科学、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把握地理课堂教学方向,才能理清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及教师怎样教的问
摘 要: 新课程提出,要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调控自身的情感,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动力”,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要求,寓教于乐,使学生乐而好学。实施情感教育,乃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挖掘课文,点化情感,展示在语
摘 要: 《旅游景区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但是目前三本院校景区管理课程在教学中存在教材理论深度不够,与相关课程雷同性太多;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缺乏;教学内容体系缺乏整合等方面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明确旅游景区课程功能定位及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旅游景区自身管理特色;创新旅游景区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等。  关键词: 《旅游景区管理》 课程改革 存在问题  旅游景区是旅游
摘 要: 如何培养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复合型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如何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市场输送高素质各行业人才,是加快云南桥头堡建设步伐的重要因素。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在小语种人才培养方面应发挥作用。本文探讨了桥头堡战略下小语种教育的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了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非语言类专业学生小语种能力培养的现状,以及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非语言类专业学生小语种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桥头
自电影产生以来,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就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许多世界名著都曾被改编成电影,以赢得更多影迷和读者的追捧。然而,《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却赢得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广大影迷、读者之所以高度重视这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不仅在于其是一部世界著名文学作品,还在于影片的艺术创新魅力,其保存原著主题和精华基础上内涵更为升华,因此,其改编后的电影赢得了更大的轰动效果,获得5项奥斯卡提名奖,
摘 要: 电影语言在法国新浪潮运动之后并无革命性发展,姜文电影在造型元素、故事走向等层面为文艺电影手法的突破提供了新思路。文艺创作中要避免文艺极端,对于创作者而言,电影不是工具,而是目的。注重电影创作中的平衡,是文艺电影的生存前提。  关键词: 电影语言 极端 平衡 文艺电影  文艺是对生命、哲学、人性的关照的一种方式,而文艺电影则是对文艺关照的一种方式。这种关照既体现在表达内容上,又体现在表现技
作为“戛纳双金俱乐部”现今为止的8位成员之一,他们拥有的不仅仅是荣耀,还有一份始终未曾改变的严谨的创作态度。他们是现实主义电影阵营中的大龄新人,却有着前辈大纛们的辉煌成就,这就是比利时的兄弟导演――让-皮埃尔·达内(Jean-Pierre Dardenne)和吕克·達内(Luc Dardenne),他们的成就固然是璀璨夺目的,但较之荣誉,我们更关心的是他们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促成他们作品不断蜕变
摘要 作为商业片和类型片成功典范的007电影,其内里隐藏着浓郁的西方中心主义,反射着挥之不去的意识形态色彩。其中的中国文化符号是作为一个任意歪曲的“他者”或“镜像”而存在的。梳理这些文化符号,除了可以看出西方人的心理需要和意识形态要求外,亦能从镜像中返观自己和反省自身。  关键词 007电影 中国文化 符号    1962年,首部改编自007小说的电影《诺博士》公映,风靡全球,到2006年最新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