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有关人再社会化的理论对影片《美丽的大脚》中夏雨的再社会化的原因、内容以及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再社会化 夏雨 张美丽
一、电影《美丽的大脚》剧情简介
影片讲述了丈夫因无知犯罪被枪毙,孩子因病夭折从而失去了丈夫和孩子的农村妇女张美丽(倪萍饰),为了村里的孩子们不再愚昧下去,开办了一所乡村学校。在北京过着不错的生活的夏雨(袁泉饰)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她的到来让这个原本平静的地方变得燥动起来。山村以外的世界让孩子们包括张美丽感到困惑与茫然,山村贫穷而乏味的生活让夏雨感到辛酸与难熬
在夏雨因山村生活过于艰难而即将选择离去的时候,山里人淳朴的性格感动了夏雨,她说服有钱的丈夫出资赞助,带着张美丽和孩子们来到了北京想让他们见见世面。最终张美丽死在一场意外的车祸中,夏雨开始了她自己新的生活,孩子们回到学校继续他们的生活和梦想……
二、再社会化理论
人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社会的文化”,包括他生活于其中的群体的多种形式的文化,主要是该群体、该社会的价值观和各种规范。一个人学习这些价值观和社会规范,认同了这些文化,也就是增加了自己的社会性,同时也就降低了自己的生物性,减少了由生物性驱动的行为,从而能够作为社会人去独立和有效地参与群体和社会生活。再社会化是指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再社会化就是在某些重要方面对人的重新社会化。再社会化主要有两种原因和类型。一是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某些人不再遵从原来社会化所倡导的基本价值和行为规范,认同和采取了反主流文化的行为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流价值的代表者认为必须对这些人进行重新社会化,比如对犯罪分子的强制性改造。二是原来的社会化成果基本上已不适用。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在甲类文化中完成了社会化的人进入乙类文化中生活时,原来社会化的一些成果在这种文化下的一些领域中并不适用,这种情况下,进入异质文化的人们必须重新学习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以适应生活。电影《美丽的大脚》就为我们呈现了夏雨则是一个从城市文化下长大的人进入一个异质性的乡村文化中生活时所面临的再社会化过程。
三、分析与讨论
(一)再社会化:城乡文化转换使然
夏雨是一位从北京来的志愿者。她所接受的是大城市中的教育与熏陶。因此,夏雨在城市的社会化所触及的是学习城市群体和城市社会的价值观念与社会规范。她身上所展现的则是一种城市文化的魅力。与夏雨相反,张美丽所生活的是风沙刮起不见天日,干旱不见半点雨滴的西部贫困农村。她所在的是一种她努力想让她的“娃”们摆脱的乡村文化。从北京这个大城市到西部的一个贫困的小农村生活,是从一种文化下到另一种文化下生活的转换。进入一个与夏雨原来在北京所生活完全不同的一种异质文化中,她原来社会化所有的一些成果已不适用,包括她的饮食、住、行以及许多日常生活方式她都无法一下子适应。变得无所适从。所以,她要适应这种乡村文化下的生活就必须学习新的文化、价值与社会规范。这就促使她自己重新社会化亦即我们所说的再社会化。
(二)再社会化的内容
1、学习新的基本生活技能
夏雨刚到村时我们看到的是她撑着一副墨镜,用一条黑色的围巾把个脸围得严严实实。这是她到一个新的文化背景下对外部环境的一种本能防护意识。进门时用本来不多而又很珍贵的水洗了把脸而且把水都洗黑了,这对于她是一种挑战,她更意识不到这水还要给好久没有洗脸的娃们擦把脸。这与她原来的基本生活是不相符的,这些新的生活技能需要她在学习中适应。影片中讲到一个关于洗衣服的片段,张美丽把那些衣服洗得不能穿了,她并不知道她这些衣服是不能水洗的,她所想的是节约用水。但正是夏雨在原来的生活环境中所不能体会到的缺水,所以夏雨开始时是不能理解的因而很愤怒。
2、内化新的社会价值规范
这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影片中向我们展现的是城乡两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这是最难重新社会化的,所以影片中的张美丽和夏雨更大程度上是仍然坚持自己原本生活所有的价值观念,最终都没有向彼此的文化屈服。影片中给我们呈现了两人关于成功的不同诠释。在张美丽看来她所谓的成功瓶是生个娃和教育娃门好好读书从而摆脱他们所处这种农村文化。张自己的娃没了,丈夫也没了,所以她总认为她是不成功的,觉得自己干啥就啥不成功,生双大脚确还要取个名字叫“美丽”在她看来也是不成功的。所以她总是说她这一辈子都不成功。但是夏雨对成功的取向是不同的,她觉得张和电影放映员王树的感情就很成功,这就是一种城乡文化下对成功的不同诠释,也是两种文化的潜在冲突。因此,当夏打掉怀上的孩子时张哭了,这在她看来是不成功的,没有个娃怎么算是女人,所以她说真搞不懂夏他们那些城里人。这两种不同的对成功这一价值观念的取向促使这两种不同文化下生活的张和夏应有的思考,但是影片所呈现出的仍然是张和夏自始至终各自所坚持的观点。夏面对这种在她看来不能叫做是成功的张的成功标准她是不会去实践与学习的。
(三)再社会化的机制
关于社会化机制的观点主要有三种,即教化论,学习论和互动论。简单说教化论强调的是外在的对社会化对象的教化,社会化对象是被动的,而学习论则强调社会化对象是主动的,互动论则综合了这两者的内容。笔者认为这三种机制同样适用于再社会化,因此也可以将其看作是再社会化的三种机制。对于再社会化的第一种情形,更多的是适用于第一种机制,即再社会化实施者强制再社会化对象接受新的社会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而本影片中所呈现的在笔者看来则是一种互动机制,当然这种机制本身涵盖了学习机制。夏雨的再社会化实际上是她与张美丽两人共同参与、互相学习、互相适应的一个过程。这种机制强调两方的各自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我们可以看出两者在再社会化的这个过程中都是有选择性的学习对方的东西的。张美丽向夏雨学习一些简单的英语知识,但她并不认同夏雨对于成功的取向,因此当她知道夏雨打掉孩子时她很生气也很痛苦,因为这跟她的取向是相违背的,在她看来成功的女人至少要有娃。而夏雨她除了要重新学习一些在一个新的环境下生活的基本技能外,她自己对于她固有的某些观念是持保留态度的,笔者认为最突出的就是她对成功的理解。所以她愿意而且很大方地告诉张美丽应该大胆地去成功获取与王树的婚外爱情,她认为张可以要求王跟他的老婆离婚从而获得张自己的幸福,取得在夏看来是成功的成功。
关键词 再社会化 夏雨 张美丽
一、电影《美丽的大脚》剧情简介
影片讲述了丈夫因无知犯罪被枪毙,孩子因病夭折从而失去了丈夫和孩子的农村妇女张美丽(倪萍饰),为了村里的孩子们不再愚昧下去,开办了一所乡村学校。在北京过着不错的生活的夏雨(袁泉饰)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她的到来让这个原本平静的地方变得燥动起来。山村以外的世界让孩子们包括张美丽感到困惑与茫然,山村贫穷而乏味的生活让夏雨感到辛酸与难熬
在夏雨因山村生活过于艰难而即将选择离去的时候,山里人淳朴的性格感动了夏雨,她说服有钱的丈夫出资赞助,带着张美丽和孩子们来到了北京想让他们见见世面。最终张美丽死在一场意外的车祸中,夏雨开始了她自己新的生活,孩子们回到学校继续他们的生活和梦想……
二、再社会化理论
人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社会的文化”,包括他生活于其中的群体的多种形式的文化,主要是该群体、该社会的价值观和各种规范。一个人学习这些价值观和社会规范,认同了这些文化,也就是增加了自己的社会性,同时也就降低了自己的生物性,减少了由生物性驱动的行为,从而能够作为社会人去独立和有效地参与群体和社会生活。再社会化是指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再社会化就是在某些重要方面对人的重新社会化。再社会化主要有两种原因和类型。一是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某些人不再遵从原来社会化所倡导的基本价值和行为规范,认同和采取了反主流文化的行为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流价值的代表者认为必须对这些人进行重新社会化,比如对犯罪分子的强制性改造。二是原来的社会化成果基本上已不适用。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在甲类文化中完成了社会化的人进入乙类文化中生活时,原来社会化的一些成果在这种文化下的一些领域中并不适用,这种情况下,进入异质文化的人们必须重新学习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以适应生活。电影《美丽的大脚》就为我们呈现了夏雨则是一个从城市文化下长大的人进入一个异质性的乡村文化中生活时所面临的再社会化过程。
三、分析与讨论
(一)再社会化:城乡文化转换使然
夏雨是一位从北京来的志愿者。她所接受的是大城市中的教育与熏陶。因此,夏雨在城市的社会化所触及的是学习城市群体和城市社会的价值观念与社会规范。她身上所展现的则是一种城市文化的魅力。与夏雨相反,张美丽所生活的是风沙刮起不见天日,干旱不见半点雨滴的西部贫困农村。她所在的是一种她努力想让她的“娃”们摆脱的乡村文化。从北京这个大城市到西部的一个贫困的小农村生活,是从一种文化下到另一种文化下生活的转换。进入一个与夏雨原来在北京所生活完全不同的一种异质文化中,她原来社会化所有的一些成果已不适用,包括她的饮食、住、行以及许多日常生活方式她都无法一下子适应。变得无所适从。所以,她要适应这种乡村文化下的生活就必须学习新的文化、价值与社会规范。这就促使她自己重新社会化亦即我们所说的再社会化。
(二)再社会化的内容
1、学习新的基本生活技能
夏雨刚到村时我们看到的是她撑着一副墨镜,用一条黑色的围巾把个脸围得严严实实。这是她到一个新的文化背景下对外部环境的一种本能防护意识。进门时用本来不多而又很珍贵的水洗了把脸而且把水都洗黑了,这对于她是一种挑战,她更意识不到这水还要给好久没有洗脸的娃们擦把脸。这与她原来的基本生活是不相符的,这些新的生活技能需要她在学习中适应。影片中讲到一个关于洗衣服的片段,张美丽把那些衣服洗得不能穿了,她并不知道她这些衣服是不能水洗的,她所想的是节约用水。但正是夏雨在原来的生活环境中所不能体会到的缺水,所以夏雨开始时是不能理解的因而很愤怒。
2、内化新的社会价值规范
这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影片中向我们展现的是城乡两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这是最难重新社会化的,所以影片中的张美丽和夏雨更大程度上是仍然坚持自己原本生活所有的价值观念,最终都没有向彼此的文化屈服。影片中给我们呈现了两人关于成功的不同诠释。在张美丽看来她所谓的成功瓶是生个娃和教育娃门好好读书从而摆脱他们所处这种农村文化。张自己的娃没了,丈夫也没了,所以她总认为她是不成功的,觉得自己干啥就啥不成功,生双大脚确还要取个名字叫“美丽”在她看来也是不成功的。所以她总是说她这一辈子都不成功。但是夏雨对成功的取向是不同的,她觉得张和电影放映员王树的感情就很成功,这就是一种城乡文化下对成功的不同诠释,也是两种文化的潜在冲突。因此,当夏打掉怀上的孩子时张哭了,这在她看来是不成功的,没有个娃怎么算是女人,所以她说真搞不懂夏他们那些城里人。这两种不同的对成功这一价值观念的取向促使这两种不同文化下生活的张和夏应有的思考,但是影片所呈现出的仍然是张和夏自始至终各自所坚持的观点。夏面对这种在她看来不能叫做是成功的张的成功标准她是不会去实践与学习的。
(三)再社会化的机制
关于社会化机制的观点主要有三种,即教化论,学习论和互动论。简单说教化论强调的是外在的对社会化对象的教化,社会化对象是被动的,而学习论则强调社会化对象是主动的,互动论则综合了这两者的内容。笔者认为这三种机制同样适用于再社会化,因此也可以将其看作是再社会化的三种机制。对于再社会化的第一种情形,更多的是适用于第一种机制,即再社会化实施者强制再社会化对象接受新的社会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而本影片中所呈现的在笔者看来则是一种互动机制,当然这种机制本身涵盖了学习机制。夏雨的再社会化实际上是她与张美丽两人共同参与、互相学习、互相适应的一个过程。这种机制强调两方的各自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我们可以看出两者在再社会化的这个过程中都是有选择性的学习对方的东西的。张美丽向夏雨学习一些简单的英语知识,但她并不认同夏雨对于成功的取向,因此当她知道夏雨打掉孩子时她很生气也很痛苦,因为这跟她的取向是相违背的,在她看来成功的女人至少要有娃。而夏雨她除了要重新学习一些在一个新的环境下生活的基本技能外,她自己对于她固有的某些观念是持保留态度的,笔者认为最突出的就是她对成功的理解。所以她愿意而且很大方地告诉张美丽应该大胆地去成功获取与王树的婚外爱情,她认为张可以要求王跟他的老婆离婚从而获得张自己的幸福,取得在夏看来是成功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