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好不好,这样的课堂两极追问,常常受到一些专家学者的叩问与质疑,被认为是简单的对答,是一种毫无价值的师生对话形式。最近,读了陈大伟教授《对<大学教授执教的一节小学语文课>争鸣的回应》(简称“回应”)的博文,让笔者对当前语文教学有了一种不同的思考。
【案例回放】陈大伟《三顾茅庐》教学片段
师:我们来看看有关诸葛亮睡觉的文字(课件展示:“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我们一起读读这段文字。(生读)
师:第一个问题:诸葛亮睡着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生:没睡着。
师:你估计是什么原因?
生:他在测试刘备的耐心。
师:看看文字,说说你的理由。
生:他翻了一个身。
师:开始向外面睡,翻了一个身以后就向里面睡了,你估计他在想什么?
生:他在偷笑。
师:看样子还是暗暗地想更恰当些。诸葛亮会想什么呢?
生:刘备这个呆子怎么还在这里?
生:他会想,要不要跟刘备出山呢?
师:说得太好了!这个问题太重要了,要不要出山呢?这是他最有可能想的问题。(板书:“要VS不要”)诸葛亮到底要不要出山呢?
生(纷纷):要!
师:如果问题真的这么简单,他还会想那么久吗?
这样的教学,引发了一些教师的争鸣。刘国军老师认为:“诸葛亮是否睡着,这样的思辨是一根毫无探究意义的稻草,理应从课文中描写刘备语言、动作的词句中品味人物的性格特点。其次,面对学生‘偷笑’和‘呆子’的发言,与事实不符,和人物身份不符,教师应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观体系。”
针对刘老师的争鸣,陈教授作出了回应:“对古典名著,我很希望通过教一篇(或几篇)课文就能引起学生自己研读的兴趣,并能在课文学习中对名著特点有所体会。《三国演义》除了写忠奸、写人才,还写智谋、写心机。……教学中抓住‘装睡’就抓出了诸葛亮的谨慎和智慧;同样,抓住刘备明知道诸葛亮装睡还在那里等,一是可以表现刘备的诚心,二是也回应了鲁迅先生的‘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睡与不睡’就不是‘毫无探究意义的稻草’了,反而是引导学生体会在重大决策前要深思熟虑,要谋定而后动。这样的思辨性探究,意在引导学生体会诸葛亮在人生大事面前的慎重选择,从中明白人生要学会选择。”
【争鸣评析】在意蕴探寻中促成学生思辨
从争鸣与回应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者的争论只因教学价值的重心不同,争论的视角也就不同,所以对教材的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使用有着异同。刘老师是从“语文”的视角出发,站在“三顾茅庐”的文本上,力求通过对语言、动作的品味鉴赏,探究刘备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强调的是对语言的精准,对人物个性认识教学,是一种“纯语文”的教学;陈教授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站在《三国演义》原著的框架下,试图通过“睡与非睡”的思辨活动,感悟诸葛亮的智慧、刘备的求贤若渴,激发对作品和语言的兴趣,促进儿童通过读文去读原作,进而提升儿童的思维能力,学会为人处世的态度,是一种学“生”的教学(即从语文出发,教学生生活)。
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本质是立言立人。“立言”就是以文本语言为依托,“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即形成儿童的语言;“立人”就是以文本的语言故事去领略文本中蕴含的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从而观照自我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从而教会学生生活,形成儿童的观点。按理说,陈教授“睡与非睡”的思辨教学是符合语文教学“立言立人”之本质的,是在强化儿童形成自我观点。那么,为什么这样的教学会引发教师的争鸣?
语文教学理应是“语文”的。其教学活动理应是读写听说的语言运用,有语言学习的目标要求、体验训练的方式步骤。综观教学片段,学生在读片段之后,并在教师“睡着了吗”“什么原因”“想什么”的追问中生发言语,学生很难一下沉入文本语言的情境中,领会语言背后的意蕴,固然难以生发出精彩的语言,更难达到陈教授的教学设想之目标,当然也就只能生发出“没睡着”“要不要出山”等简单的猜想性语言。其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设想的偏差,是导致教师争鸣的另一原因。如果,我们从一“等”一“睡”中去猜想、品味人物的内心世界,使教师与学生的心灵进行对话沟通,使学生思维与故事人物思维进行碰撞,继而再引发思辨,这样教学也许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陈教授引发学生的两极之辨,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探究”,的确是“学生思辨的激活”,只不过是缺少引导学生思辨的基础——对文本语言的探究,对《三国演义》背景的熟知。当然其生发的思辨语言自然不尽如人意。也许正因为是这样一个课堂的遗憾,更能诱发学生去品读《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故事、经典语言。当然,这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点拨。
也正是这样的遗憾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思考:要立人得先立言。当我们在考量“教到哪里去”时,是停留于文本,还是回归生活?是学习文字,还是学会生活?在根据学情作出合乎判断之后,对文本内容作合乎辩证的思考与分析,挖掘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内容,再选择“用什么教”“怎么教”,才能使语文学习彰显出核心价值。
【策略探寻】思辨式教学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常态
我们知道,思辨,是以“问题探究”为载体进行思维的形式。阅读教学中大量策划“想象、感悟、模仿”等言语活动,在提升儿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却导致对文章表达深层内涵解读的忽视,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浅尝辄止,思考不深,难以发现文本语言表达的意蕴,严重阻碍了儿童的言语智慧和言语表现能力。激活儿童的思辨能力,形成儿童自我观点,理应成为“语文的特质”。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的思辨能够彰显出“语文的特质”?“中国批判思维学科”第一人谷振诣认为:语文学习中培养的思辨力与数学、科学中培养的思辨力有区别,是一种人文思辨力。主要表现是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过程中,对问题能作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和清楚明确、明白有力的说理。其呈现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对人文性问题进行思辨得出的答案通常是多元的,具有较大争议性;二是在思辨过程中,以辩护性解释为主要说理方式;三是最终目标是鉴别和选择一个最佳的价值理念或行动准则。从这“三个明显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文思辨所表现的三种思维形式,即反思、否定、重构。
那么,这三种形式,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在怎样的“语言落脚点”得以滋长。陈大伟教授的“要教学生自己读不明白的东西”的教学主张,给我们的思辨活动策划带来了启示,那就是文本沉睡的语言,即不容易发现,学生自己读不明白而又有探讨价值的语言训练点。在这些语言训练点上,通过反思、否定、重构等多种思维方式来提升儿童的思辨能力,提升“语用品质”,促进儿童观念形成。
1.反思
反思是对文本语言所呈现出的感性和表象进行理性思考,并将这种超越了感性表象的理性颠倒为文本的本质——核心价值观。例如《第八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他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这一片段的教学,大多数教师会通过表演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唉声叹气”这个词,辨析“几乎”一词的意义,进而引出蜘蛛结网的启示对战争的重要影响。这是文本语言呈现出的感性表象,但教学不能止于此。要引导学生对这样的感性表象进行反思:七战七败,怎能不叫人唉声叹气,布鲁斯王子在哀叹些什么?只有他一个人哀叹吗?在这样的反思中,抓住事件中可能的人物角色(战士、人民、王子),从不同的视角去生成语言,深层剖析人物的感受,设身处地想王子之所想,从而增强奋起还击的信心,坚定屡败屡战的恒心。学生在反思过程中促进了语言生成,切入了人物内心,改变了从简单技术加工向深刻暴露思维的转变,进而抵达文本的本质——学习知难而进、永不言败的生活本领,生存智慧。
2.否定
在哲学范畴里,否定是一种“引起运动的力量”,是针对某种目的,否定自身,使自身显现出来,成为现实性和客观性,其思维形式是基于本体的逆向思维。《寻隐者不遇》《游园不值》等古诗文,如果循着“不遇”“不值”等本体语言去探寻,那么学生会陷入遗憾与失望的阴影,这样的教学势必影响学生的心灵。如果,我们从逆向的视角去探寻遇“云、松、山”,值“红杏”,就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心境,探寻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感受生活的无限乐趣。再如上面所述的课例,如果从“不睡”“不等”的逆向思维去考究,更能抵达品悟人物“谨慎”“诚心”个性特点的教学目标。
3.重构
这是对文本所呈现的单一的教学价值进行审视、批判,形成适合学生的新的价值体系。一篇文本受“单元主题”的影响,往往只呈现出一个价值观,但这样的价值观对于学生只是“他的”,而非“我的”。《慈母情深》一文以梁晓声要钱买书为事例,描写了作者所听、所看、所想,从而让读者(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但这样的价值观是单一的,很难唤醒学生的“生活行动”。但面对“买罐头”这一举动,文本却只言片语,往往容易忽视,教学需要从这一微小的言行中去感悟“孝子情深”。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只写慈母情深”的思辨,进而重构“孝子情深”的价值观,指导进行“买罐头”的言语实践,体会作者所做所思,让学生融入生活,感恩父母。
当然,反思、否定、重构,往往不是独立的思辨形式,三者互为统一,否定是反思的本质,反思是否定的体现,重构是反思、否定的再生。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反思、否定、重构的思辨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对文本人文性的思辨,同样对文本语言的工具性可以进行思辨,在思辨中体悟言语表达的智慧,在思辨中构建属于儿童的表达文本。
综观当前的阅读教学,感悟式、分析式、体验式的教学形态早已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长期处在接受式的学习状态。儿童是独立的个体,理应有自己的独特思考、独特感悟,思辨式教学,就应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常态。我们有必要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形成儿童自己的观点。在沉睡的文字中思辨,让其更深入地表达看法,发展语言,提升修养,培育品格,学会生活,理应成为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活动策划。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田源学校 365308)
【案例回放】陈大伟《三顾茅庐》教学片段
师:我们来看看有关诸葛亮睡觉的文字(课件展示:“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我们一起读读这段文字。(生读)
师:第一个问题:诸葛亮睡着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生:没睡着。
师:你估计是什么原因?
生:他在测试刘备的耐心。
师:看看文字,说说你的理由。
生:他翻了一个身。
师:开始向外面睡,翻了一个身以后就向里面睡了,你估计他在想什么?
生:他在偷笑。
师:看样子还是暗暗地想更恰当些。诸葛亮会想什么呢?
生:刘备这个呆子怎么还在这里?
生:他会想,要不要跟刘备出山呢?
师:说得太好了!这个问题太重要了,要不要出山呢?这是他最有可能想的问题。(板书:“要VS不要”)诸葛亮到底要不要出山呢?
生(纷纷):要!
师:如果问题真的这么简单,他还会想那么久吗?
这样的教学,引发了一些教师的争鸣。刘国军老师认为:“诸葛亮是否睡着,这样的思辨是一根毫无探究意义的稻草,理应从课文中描写刘备语言、动作的词句中品味人物的性格特点。其次,面对学生‘偷笑’和‘呆子’的发言,与事实不符,和人物身份不符,教师应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观体系。”
针对刘老师的争鸣,陈教授作出了回应:“对古典名著,我很希望通过教一篇(或几篇)课文就能引起学生自己研读的兴趣,并能在课文学习中对名著特点有所体会。《三国演义》除了写忠奸、写人才,还写智谋、写心机。……教学中抓住‘装睡’就抓出了诸葛亮的谨慎和智慧;同样,抓住刘备明知道诸葛亮装睡还在那里等,一是可以表现刘备的诚心,二是也回应了鲁迅先生的‘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睡与不睡’就不是‘毫无探究意义的稻草’了,反而是引导学生体会在重大决策前要深思熟虑,要谋定而后动。这样的思辨性探究,意在引导学生体会诸葛亮在人生大事面前的慎重选择,从中明白人生要学会选择。”
【争鸣评析】在意蕴探寻中促成学生思辨
从争鸣与回应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者的争论只因教学价值的重心不同,争论的视角也就不同,所以对教材的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使用有着异同。刘老师是从“语文”的视角出发,站在“三顾茅庐”的文本上,力求通过对语言、动作的品味鉴赏,探究刘备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强调的是对语言的精准,对人物个性认识教学,是一种“纯语文”的教学;陈教授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站在《三国演义》原著的框架下,试图通过“睡与非睡”的思辨活动,感悟诸葛亮的智慧、刘备的求贤若渴,激发对作品和语言的兴趣,促进儿童通过读文去读原作,进而提升儿童的思维能力,学会为人处世的态度,是一种学“生”的教学(即从语文出发,教学生生活)。
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本质是立言立人。“立言”就是以文本语言为依托,“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即形成儿童的语言;“立人”就是以文本的语言故事去领略文本中蕴含的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从而观照自我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从而教会学生生活,形成儿童的观点。按理说,陈教授“睡与非睡”的思辨教学是符合语文教学“立言立人”之本质的,是在强化儿童形成自我观点。那么,为什么这样的教学会引发教师的争鸣?
语文教学理应是“语文”的。其教学活动理应是读写听说的语言运用,有语言学习的目标要求、体验训练的方式步骤。综观教学片段,学生在读片段之后,并在教师“睡着了吗”“什么原因”“想什么”的追问中生发言语,学生很难一下沉入文本语言的情境中,领会语言背后的意蕴,固然难以生发出精彩的语言,更难达到陈教授的教学设想之目标,当然也就只能生发出“没睡着”“要不要出山”等简单的猜想性语言。其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设想的偏差,是导致教师争鸣的另一原因。如果,我们从一“等”一“睡”中去猜想、品味人物的内心世界,使教师与学生的心灵进行对话沟通,使学生思维与故事人物思维进行碰撞,继而再引发思辨,这样教学也许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陈教授引发学生的两极之辨,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探究”,的确是“学生思辨的激活”,只不过是缺少引导学生思辨的基础——对文本语言的探究,对《三国演义》背景的熟知。当然其生发的思辨语言自然不尽如人意。也许正因为是这样一个课堂的遗憾,更能诱发学生去品读《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故事、经典语言。当然,这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点拨。
也正是这样的遗憾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思考:要立人得先立言。当我们在考量“教到哪里去”时,是停留于文本,还是回归生活?是学习文字,还是学会生活?在根据学情作出合乎判断之后,对文本内容作合乎辩证的思考与分析,挖掘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内容,再选择“用什么教”“怎么教”,才能使语文学习彰显出核心价值。
【策略探寻】思辨式教学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常态
我们知道,思辨,是以“问题探究”为载体进行思维的形式。阅读教学中大量策划“想象、感悟、模仿”等言语活动,在提升儿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却导致对文章表达深层内涵解读的忽视,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浅尝辄止,思考不深,难以发现文本语言表达的意蕴,严重阻碍了儿童的言语智慧和言语表现能力。激活儿童的思辨能力,形成儿童自我观点,理应成为“语文的特质”。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的思辨能够彰显出“语文的特质”?“中国批判思维学科”第一人谷振诣认为:语文学习中培养的思辨力与数学、科学中培养的思辨力有区别,是一种人文思辨力。主要表现是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过程中,对问题能作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和清楚明确、明白有力的说理。其呈现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对人文性问题进行思辨得出的答案通常是多元的,具有较大争议性;二是在思辨过程中,以辩护性解释为主要说理方式;三是最终目标是鉴别和选择一个最佳的价值理念或行动准则。从这“三个明显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文思辨所表现的三种思维形式,即反思、否定、重构。
那么,这三种形式,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在怎样的“语言落脚点”得以滋长。陈大伟教授的“要教学生自己读不明白的东西”的教学主张,给我们的思辨活动策划带来了启示,那就是文本沉睡的语言,即不容易发现,学生自己读不明白而又有探讨价值的语言训练点。在这些语言训练点上,通过反思、否定、重构等多种思维方式来提升儿童的思辨能力,提升“语用品质”,促进儿童观念形成。
1.反思
反思是对文本语言所呈现出的感性和表象进行理性思考,并将这种超越了感性表象的理性颠倒为文本的本质——核心价值观。例如《第八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他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这一片段的教学,大多数教师会通过表演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唉声叹气”这个词,辨析“几乎”一词的意义,进而引出蜘蛛结网的启示对战争的重要影响。这是文本语言呈现出的感性表象,但教学不能止于此。要引导学生对这样的感性表象进行反思:七战七败,怎能不叫人唉声叹气,布鲁斯王子在哀叹些什么?只有他一个人哀叹吗?在这样的反思中,抓住事件中可能的人物角色(战士、人民、王子),从不同的视角去生成语言,深层剖析人物的感受,设身处地想王子之所想,从而增强奋起还击的信心,坚定屡败屡战的恒心。学生在反思过程中促进了语言生成,切入了人物内心,改变了从简单技术加工向深刻暴露思维的转变,进而抵达文本的本质——学习知难而进、永不言败的生活本领,生存智慧。
2.否定
在哲学范畴里,否定是一种“引起运动的力量”,是针对某种目的,否定自身,使自身显现出来,成为现实性和客观性,其思维形式是基于本体的逆向思维。《寻隐者不遇》《游园不值》等古诗文,如果循着“不遇”“不值”等本体语言去探寻,那么学生会陷入遗憾与失望的阴影,这样的教学势必影响学生的心灵。如果,我们从逆向的视角去探寻遇“云、松、山”,值“红杏”,就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心境,探寻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感受生活的无限乐趣。再如上面所述的课例,如果从“不睡”“不等”的逆向思维去考究,更能抵达品悟人物“谨慎”“诚心”个性特点的教学目标。
3.重构
这是对文本所呈现的单一的教学价值进行审视、批判,形成适合学生的新的价值体系。一篇文本受“单元主题”的影响,往往只呈现出一个价值观,但这样的价值观对于学生只是“他的”,而非“我的”。《慈母情深》一文以梁晓声要钱买书为事例,描写了作者所听、所看、所想,从而让读者(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但这样的价值观是单一的,很难唤醒学生的“生活行动”。但面对“买罐头”这一举动,文本却只言片语,往往容易忽视,教学需要从这一微小的言行中去感悟“孝子情深”。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只写慈母情深”的思辨,进而重构“孝子情深”的价值观,指导进行“买罐头”的言语实践,体会作者所做所思,让学生融入生活,感恩父母。
当然,反思、否定、重构,往往不是独立的思辨形式,三者互为统一,否定是反思的本质,反思是否定的体现,重构是反思、否定的再生。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反思、否定、重构的思辨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对文本人文性的思辨,同样对文本语言的工具性可以进行思辨,在思辨中体悟言语表达的智慧,在思辨中构建属于儿童的表达文本。
综观当前的阅读教学,感悟式、分析式、体验式的教学形态早已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长期处在接受式的学习状态。儿童是独立的个体,理应有自己的独特思考、独特感悟,思辨式教学,就应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常态。我们有必要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形成儿童自己的观点。在沉睡的文字中思辨,让其更深入地表达看法,发展语言,提升修养,培育品格,学会生活,理应成为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活动策划。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田源学校 36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