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遇到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大学生接受思政课教育的程度不尽人意,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是抱着应付考试的态度或迫于课堂纪律去听课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究其客观因素,应该与社会环境因素有重要关联性;若从主观因素思考,除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设置等因素,还与教育教学方法直接相关,当然也与当代大学生群体接受思政课教育的主观意识直接关联。因此,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出发,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研究,进而从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改进为突破口,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的预见性,切实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大学生接受该课程教育的自觉性,使大学思政课教学与大学生接受教育融为一体,真正发挥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意义重大。
一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演变与大学生接受思政课教育的环境影响
1 建国初期大学生渴望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优势环境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教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开始于建国。1950年5月1日,在第一次全国高校教育会议上,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列为高等学校具体任务的第一条。[1]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指示,在大学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被称为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与党的教育方针保持高度统一。大学生接受政治理论教育的自觉性较高,马列主义学习小组风靡高校校园,他们身体力行,争做为人民服务之事。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看,有利于政治理论课的教与学,处于一种自然的融洽状态。
2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殊环境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设置上,除“形势与任务”,同时开设有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这一时期,大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面,多数人思想进步,能够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上表现在,他们时刻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服从国家需要,尤其是后来被称为的“老五届”,改革开放后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了社会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除了一段时间高校停止招生外,我国高等教育中出现了打上特殊时代烙印的“工农兵大学生”一族,即后来被称谓的“新五届”。从“工农兵大学生”接受政治理论课教育情况来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来自全国各条战线的优秀时代青年,他们有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革命热情,在接受学校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学校经常实行开门办学,大家到工厂、农村接受再教育,在实践中积极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所以,这一时期大学生接受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程度也还是应该被肯定的。
3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思政课教育与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复杂环境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被称为马列主义课,后又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同时课程体系逐步开始了规范化改革与调整,1982年开设了思想品德课,后又称为“思想教育”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合称为“两课”。后经1998年、2003年的调整,2005年起统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进入新的体系设置和调整阶段。目前,大学思政课体系是按“05”方案设置的,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从课程体系设置上来看,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形势要求的,大学生接受该课程教育的程度总体上是应该被肯定的。“80”“90”“95后”的青年大学生们,他们有理想、有知识、有抱负,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从理论上来讲他们是不会排斥思政课教育的。至于目前大学生接受思政课教育程度不尽人意的局面,笔者认为,固然原因有多方面,但环境因素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二 当代大学思政课教学的难题及大学生接受思政课程度的现实环境因素分析
1 当代大学生接受思政课教育的优势环境因素
其一,社会环境的优势因素。近年来,党和国家在全社会提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各地开展的“文明家庭”“年度道德模范人物”“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最美中国人”等评选活动,还有各种媒体的宣传教育,使得公民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得到了不断提高,这都是有利于大学生自觉接受思政课教育的优势环境因素。
其二,家庭环境的优势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从“80”“90”到“2000后”的年轻的家长们来看,他们多数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素质较高的社会群体,所以,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直接因素。
其三,学校环境的优势因素。首先,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渠道广泛,除了思政课,平时通过收听广播、上网看新闻、看各种报刊杂志,以及学校举办的各种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包括各种相关学术讲座、知识竞赛、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暑期“三下乡”、暑期“思政课”社会实践等),使得大学生们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有比较多的了解。其次,大学生中的多数人在校期间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更加重视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比较关注党和国家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人们带来的实惠和好处;在思政课课堂上,教师们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视频教学、课堂讨论等形式,启发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们可以而且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应看做是一种进步现象,是愿意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种体现。所以,现阶段我国大学校园环境是有利于思政课教育的。
2 当代大学生接受思政课教育的不利因素分析 (1)国内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环境因素及其影响。随着经济、社会体制的深刻变革,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引发人们收入分配及其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由此也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极大变化,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的独立意识较强;思想活跃,但又很重现实,加上受商品化倾向的社会大环境影响,大学校园无形中也充满了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由此在大学生中引发了种种拜金现象、极端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现象等。与此同时,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则面临严峻的挑战,要求思想意识形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观点在相当范围内存在,校园意识形态文化安全受到威胁。尽管党和国家试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及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更多机会去释放正能量,可一旦遇到实际问题,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是会缺乏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甚至坠入迷途。
(2)全球化浪潮中西方反华势力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等外部因素的挑战。目前,西方反华势力利用一切手段,以近乎强制的方式加强对我国青年一代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输出,比如,在全球化浪潮下,一种“超国家领域”的控制权——文化控制权,正在通过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传媒等途径成为强势全球主义文化扩展的手段。全球主义体现在美式消费文化、快餐文化和虚拟影像文化等方面,通过网络媒体在各国迅速传播,成为以15~35岁的网民为主体的青年流行文化的范本。[2]这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大学生自觉接受教育有极大的冲击。
三 解读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主的大学思政课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之缘由
1 解决教育与接受教育的错位问题之需要
前文提到当代大学生从理智上来讲是不可能排斥思政课教育的,而现实情况是,该课程教育与接受教育之间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错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广大思政课教师们,内外部社会环境因素、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等问题,对他们来说都是些不可控因素,而教学方法则是一种他们自己可控的优势因素,为此,广大思政课老师们近年来热衷于探讨和实施教学方法改革。由于当代大学生们成长于国家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环境下,他们身上有一种共同特点是,比较关心自我,追求时尚,享受生活的同时,面对商业社会的浮躁和压力,他们的浪漫和青春的张扬中又渗入了前几代人所没有的焦虑,产生着“复杂人”的困惑心态。[3]而思政课实施案例教学、视频教学、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备受学生们欢迎,其中的案例教学最被青睐。由于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它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比较适合运用于思政课教学当中,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法律基础部分,最适合用案例教学,学生们常常参与其中,有的还自编案例,用小品、角色扮演等方式在课堂上表演,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关于案例教学等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已有很多,本文在此暂不作专门赘述。
2 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问题之需要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在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系统讲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是课程本身功能所要求,而理论只有为现实服务才有其价值所在。由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涉及的内容繁多,其中有的是些浅显易懂的道理,而有的是一些比较深奥的理论,还有的是党和国家出台的方针和政策,教材上一般告诉了是什么,限于教材体系内容及篇幅,不可能详细解读为什么的问题,更不可能逐一对照理论解读社会现实。运用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主要是通过案例联系社会实际,拉近了理论和实际的距离,也增强了学生们正确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达到培养目标,这便是思政课教师们积极探索和推动教学方法改革之缘由及最终目的。
四 反思与建议
1 正确处理思政课教学中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等方法的关系
理论之树长青的哲理告诉我们,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在思政课教学中为了将深邃的理论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视频教学等方法,但需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关系,使教学方法和手段服务于理论教学,最终使理论回到现实。思政课教学不但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理论性、知识性征服学生,还要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理论知识的好习惯,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使大学生们都能具备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达到德、智、体、能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2 正确处理思政课教学中教师的主动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
从教育学角度讲,教师的主动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应统一于教学之中。教师处于主动地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打有把握之仗;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而思政课教师的主动地位是靠其理论功底、知识结构、政治触角,以及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等综合实力来做支撑,他们只有以高度的敬业精神,良好的修养学识,平和的处世态度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才会得到学生的尊敬,[4]其主动地位也才能得以体现。同样,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有利于启发大学生去主动思考问题、分析和辨别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环境复杂、思想舆论多元化的情况下,思政课教师在案例教学时对案例的挑选、互动式教学时对互动主题的确定等,都需要慎之又慎,牢牢把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和培养目标,却不可为了迎合学生而随心所欲,否则就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损害。
3 与大学生接受思政课教育环境因素相关的建议
(1)进一步营造强化公民思想道德和主流文化意识的社会大环境。一是深入研究公众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文化的心理状态;二是进一步营造全民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文化及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社会环境。(2)进一步营造突出大学思政课教育的特殊价值和战略地位的社会氛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意识,扩展他们的政治视野,增强他们对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理解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和战略作用。因此,应进一步营造突出大学思政课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释放的正能量的氛围。一方面是学校要尽可能对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给予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另一方面学校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思政课教学改革,比如,大学生暑期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事实上大家都清楚普遍流于形式,而校团委、学生处组织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还是有实效的。所以要引起极大重视。校团委、学生处、思政课教学单位建立制度性的分工协作关系,可以发挥协同创新作用, 为提高思政课教育的特殊价值和地位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
此外,建议相关科研部门和理论界要重视和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的预见性研究工作。
总之,只要认真研究和勇于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规律性问题,给予思政教育合理的定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氛围;针对青年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确实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境界,大胆推进教学方法改进,一定能够进一步激发大学生自觉接受思政理论教育的内在动力,若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利用好各种机遇和有利因素,大学思政课教育与接受教育定会更好地融为一体,发挥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主渠道作用。
参考文献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口:海南出版社,1977(10):90.
[2]王宁.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4]刘晓红.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2).
一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演变与大学生接受思政课教育的环境影响
1 建国初期大学生渴望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优势环境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教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开始于建国。1950年5月1日,在第一次全国高校教育会议上,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列为高等学校具体任务的第一条。[1]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指示,在大学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被称为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与党的教育方针保持高度统一。大学生接受政治理论教育的自觉性较高,马列主义学习小组风靡高校校园,他们身体力行,争做为人民服务之事。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看,有利于政治理论课的教与学,处于一种自然的融洽状态。
2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殊环境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设置上,除“形势与任务”,同时开设有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这一时期,大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面,多数人思想进步,能够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上表现在,他们时刻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服从国家需要,尤其是后来被称为的“老五届”,改革开放后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了社会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除了一段时间高校停止招生外,我国高等教育中出现了打上特殊时代烙印的“工农兵大学生”一族,即后来被称谓的“新五届”。从“工农兵大学生”接受政治理论课教育情况来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来自全国各条战线的优秀时代青年,他们有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革命热情,在接受学校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学校经常实行开门办学,大家到工厂、农村接受再教育,在实践中积极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所以,这一时期大学生接受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程度也还是应该被肯定的。
3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思政课教育与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复杂环境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被称为马列主义课,后又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同时课程体系逐步开始了规范化改革与调整,1982年开设了思想品德课,后又称为“思想教育”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合称为“两课”。后经1998年、2003年的调整,2005年起统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进入新的体系设置和调整阶段。目前,大学思政课体系是按“05”方案设置的,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从课程体系设置上来看,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形势要求的,大学生接受该课程教育的程度总体上是应该被肯定的。“80”“90”“95后”的青年大学生们,他们有理想、有知识、有抱负,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从理论上来讲他们是不会排斥思政课教育的。至于目前大学生接受思政课教育程度不尽人意的局面,笔者认为,固然原因有多方面,但环境因素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二 当代大学思政课教学的难题及大学生接受思政课程度的现实环境因素分析
1 当代大学生接受思政课教育的优势环境因素
其一,社会环境的优势因素。近年来,党和国家在全社会提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各地开展的“文明家庭”“年度道德模范人物”“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最美中国人”等评选活动,还有各种媒体的宣传教育,使得公民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得到了不断提高,这都是有利于大学生自觉接受思政课教育的优势环境因素。
其二,家庭环境的优势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从“80”“90”到“2000后”的年轻的家长们来看,他们多数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素质较高的社会群体,所以,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直接因素。
其三,学校环境的优势因素。首先,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渠道广泛,除了思政课,平时通过收听广播、上网看新闻、看各种报刊杂志,以及学校举办的各种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包括各种相关学术讲座、知识竞赛、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暑期“三下乡”、暑期“思政课”社会实践等),使得大学生们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有比较多的了解。其次,大学生中的多数人在校期间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更加重视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比较关注党和国家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人们带来的实惠和好处;在思政课课堂上,教师们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视频教学、课堂讨论等形式,启发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们可以而且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应看做是一种进步现象,是愿意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种体现。所以,现阶段我国大学校园环境是有利于思政课教育的。
2 当代大学生接受思政课教育的不利因素分析 (1)国内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环境因素及其影响。随着经济、社会体制的深刻变革,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引发人们收入分配及其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由此也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极大变化,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的独立意识较强;思想活跃,但又很重现实,加上受商品化倾向的社会大环境影响,大学校园无形中也充满了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由此在大学生中引发了种种拜金现象、极端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现象等。与此同时,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则面临严峻的挑战,要求思想意识形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观点在相当范围内存在,校园意识形态文化安全受到威胁。尽管党和国家试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及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更多机会去释放正能量,可一旦遇到实际问题,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是会缺乏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甚至坠入迷途。
(2)全球化浪潮中西方反华势力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等外部因素的挑战。目前,西方反华势力利用一切手段,以近乎强制的方式加强对我国青年一代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输出,比如,在全球化浪潮下,一种“超国家领域”的控制权——文化控制权,正在通过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传媒等途径成为强势全球主义文化扩展的手段。全球主义体现在美式消费文化、快餐文化和虚拟影像文化等方面,通过网络媒体在各国迅速传播,成为以15~35岁的网民为主体的青年流行文化的范本。[2]这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大学生自觉接受教育有极大的冲击。
三 解读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主的大学思政课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之缘由
1 解决教育与接受教育的错位问题之需要
前文提到当代大学生从理智上来讲是不可能排斥思政课教育的,而现实情况是,该课程教育与接受教育之间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错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广大思政课教师们,内外部社会环境因素、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等问题,对他们来说都是些不可控因素,而教学方法则是一种他们自己可控的优势因素,为此,广大思政课老师们近年来热衷于探讨和实施教学方法改革。由于当代大学生们成长于国家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环境下,他们身上有一种共同特点是,比较关心自我,追求时尚,享受生活的同时,面对商业社会的浮躁和压力,他们的浪漫和青春的张扬中又渗入了前几代人所没有的焦虑,产生着“复杂人”的困惑心态。[3]而思政课实施案例教学、视频教学、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备受学生们欢迎,其中的案例教学最被青睐。由于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它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比较适合运用于思政课教学当中,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法律基础部分,最适合用案例教学,学生们常常参与其中,有的还自编案例,用小品、角色扮演等方式在课堂上表演,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关于案例教学等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已有很多,本文在此暂不作专门赘述。
2 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问题之需要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在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系统讲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是课程本身功能所要求,而理论只有为现实服务才有其价值所在。由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涉及的内容繁多,其中有的是些浅显易懂的道理,而有的是一些比较深奥的理论,还有的是党和国家出台的方针和政策,教材上一般告诉了是什么,限于教材体系内容及篇幅,不可能详细解读为什么的问题,更不可能逐一对照理论解读社会现实。运用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主要是通过案例联系社会实际,拉近了理论和实际的距离,也增强了学生们正确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达到培养目标,这便是思政课教师们积极探索和推动教学方法改革之缘由及最终目的。
四 反思与建议
1 正确处理思政课教学中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等方法的关系
理论之树长青的哲理告诉我们,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在思政课教学中为了将深邃的理论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视频教学等方法,但需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关系,使教学方法和手段服务于理论教学,最终使理论回到现实。思政课教学不但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理论性、知识性征服学生,还要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理论知识的好习惯,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使大学生们都能具备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达到德、智、体、能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2 正确处理思政课教学中教师的主动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
从教育学角度讲,教师的主动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应统一于教学之中。教师处于主动地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打有把握之仗;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而思政课教师的主动地位是靠其理论功底、知识结构、政治触角,以及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等综合实力来做支撑,他们只有以高度的敬业精神,良好的修养学识,平和的处世态度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才会得到学生的尊敬,[4]其主动地位也才能得以体现。同样,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有利于启发大学生去主动思考问题、分析和辨别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环境复杂、思想舆论多元化的情况下,思政课教师在案例教学时对案例的挑选、互动式教学时对互动主题的确定等,都需要慎之又慎,牢牢把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和培养目标,却不可为了迎合学生而随心所欲,否则就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损害。
3 与大学生接受思政课教育环境因素相关的建议
(1)进一步营造强化公民思想道德和主流文化意识的社会大环境。一是深入研究公众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文化的心理状态;二是进一步营造全民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文化及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社会环境。(2)进一步营造突出大学思政课教育的特殊价值和战略地位的社会氛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意识,扩展他们的政治视野,增强他们对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理解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和战略作用。因此,应进一步营造突出大学思政课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释放的正能量的氛围。一方面是学校要尽可能对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给予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另一方面学校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思政课教学改革,比如,大学生暑期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事实上大家都清楚普遍流于形式,而校团委、学生处组织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还是有实效的。所以要引起极大重视。校团委、学生处、思政课教学单位建立制度性的分工协作关系,可以发挥协同创新作用, 为提高思政课教育的特殊价值和地位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
此外,建议相关科研部门和理论界要重视和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的预见性研究工作。
总之,只要认真研究和勇于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规律性问题,给予思政教育合理的定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氛围;针对青年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确实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境界,大胆推进教学方法改进,一定能够进一步激发大学生自觉接受思政理论教育的内在动力,若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利用好各种机遇和有利因素,大学思政课教育与接受教育定会更好地融为一体,发挥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主渠道作用。
参考文献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口:海南出版社,1977(10):90.
[2]王宁.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4]刘晓红.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