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短跑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短跑是周期性速度力量项目,短跑运动员应重视力量的训练。各种力量训练方法必须有利于力量素质向短跑运动的迁移、发挥和利用,从而有效地提高短跑成绩。训练对象不同,力量训练的方法也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就短跑力量训练方法作了一点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短跑 力量训练 方法
  
  短跑运动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协调等6大素质系统,每类素质又包括一系列具体的素质。运动素质是体能训练中最主要的一种能力的训练内容,它们直接决定专项运动训练的水平。决定运动素质的主要因素是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量物质的储备等。力量素质是所有体育运动的源泉,短跑运动是周期性的速度力量项目,肌肉力量与速度和跑速直接相关。研究表明,跑速提高一倍,肌肉阻力加大四倍,也就是说速度越快,所要求的肌肉力量越大,因而要提高速度,必须增强肌力,而要增加肌力,必须加大肌肉横断面,也就是说要加粗肌纤维,所以力量的提高十分重要[1]。
  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可分为基础力量、专门性力量和专项力量训练三种,每一种力量训练又可分为多种。如基础力量可以分为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训练两种,快速力量训练有爆发力、起动力、反应力的训练之分,所以短跑力量训练的含义是广泛的、多层次的[2]。运动员在各种力量训练中如何有效地促进专项训练水平的提高,从而迅速提高专项运动成绩,是力量训练的最终目的,如果忽视了力量向运动专项的转移,忽视了力量在专项运动中的发挥和利用,那么,这种力量训练不但难以持续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反而有可能使之下降,所以发展力量只是手段,是为提高速度服务的。因此,进行力量练习时,要注意提高为其运动专项服务的“利用率”,并使此练习所获得的素质有利于向专项迁移,更好地为专项服务。
  
  1.短跑运动员伸髋高摆扒地技术动作的肌肉用力特点分析
  
  依据现代短跑运动技术动作伸髋高摆扒地的本质特征,负重力量练习如胶带牵引作伸髋动作的练习,跳跃力量练习如单脚跳、跨步跳和跳栏架,综合性力量练习如腿负重上台阶等手段应有助于快速伸髋的大腿和髋部后侧肌肉的训练,特别是臀大肌、大收肌、股二头肌、半腱半膜肌,以及掌趾、踝关节等部位肌肉的训练。这些部位的肌肉在高速跑动中的运动方式是“加速前摆——制动”。因此,短跑运动员在跑的过程中,参加大腿后蹬动作的肌群有:使髓关节伸直的肌群是臀大肌、臀中肌后半部、股二头肌、半腱肌;使膝关节伸直的肌群是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使踝关节、蹠肌屈的肌群是小腿二头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骨长肌和腓骨短肌。最后,为了前脚掌着地,上述屈足、屈趾脚群和保持足弓的蹠肌也要适度紧张。后蹬以后,支撑腿变为摆动腿。在后步阶段里,臀大肌等髋关节伸肌放松,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等则以近侧支撑工作完成屈膝动作。前摆大腿和高抬大腿的原动肌是连接骨盆和股骨之间的骼腰肌,协同肌群是股四头肌和缝匠肌及耻肾肌和长收肌等。骼腰肌有速度杠杆的特点,在高抬大腿时更为重要。固定骨盆的肌群主要是腹直肌、腹内、外斜肌、腹内、外斜肌,对高抬大腿动作是有利的。
  
  2.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主要采用的方法
  
  2.1短跑运动员伸髋高摆扒地技术动作的力量训练方法。
  伸宽高摆扒地技术动作对各技术环节的要点体现在要求上,而这些要求是根据动作结构各技术环节间的内在联系、有机衔接、用力特点和整体技术的需要而提出的。对于力量训练的方法要有针对性,根据肌肉用力的特点来进行安排。
  2.2伸髋高摆扒地技术动作对腰、髋的要求,以及力量练习方法。
  在日常生活上人体直立的习惯,使腰、髋及大腿根部密集着多块大肌肉群,成为人体最大的动力源泉。因此,以髋关节为圆心,大腿为半径的曲线运动,是发挥身体中心部位的肌肉力量,掌握高速度、大幅度短跑技术的关键技术环节,“伸髋高摆扒地”技术集中体现在髋部周围这个关键部位上[3]。所以力量练习要围绕髂腰肌和臀大肌这两块肌肉进行,练习方法有负重挺身、杠铃半蹲、交换单腿跳等。
  2.3伸髋高摆扒地技术动作对膝关节和小腿的要求,以及力量练习方法。
  在以髋、膝、踝关节为圆心,大腿、小腿、足掌为半径的曲线运动中,膝关节及小腿发挥着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和力量传递的中介效应。要求它既有屈膝摆动的灵活性,又有伸展支撑的稳固性,并在用力方向和角度上服从水平向前分力增长的需要。力量练习的方法主要有用脚蹬拉橡皮条、以橡皮条为阻力作抬大腿对抗练习、负重提踵跳等。
  2.4伸髋高摆扒地技术动作对踝、足的要求,以及力量练习方法。
  在伸髋高摆扒地技术动作中扒地动作的技术要求对踝、足的力量要求也比较高。过去受“缓冲—蹬伸”这一错误理论的影响(后蹬是人体前进的动力阶段),人们忽视了摆动式积极扒地,亦即“支撑腿落地后,踝关节应很小参与缓冲”。现在对于后蹬角度有了新的概念,对于踝、足的力量练习也有了新的概念,即力量练习以跳跃为主杠铃为辅,可以多采用跳栏架、单脚交换跳、杠铃提脚尖等技术来练习踝、足的力量。
  
  3.对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设计方案的研究
  
  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员对专项力量水平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过去多肌群的力量训练方法很难有效地继续提高和发展运动员的专项所需要的肌肉力量,从而转向局部的单一肌群的逐条逐群的发展,以达到全面提高专项力量的方法,也就是说,力量训练采用的方法愈来愈多,针对性越来越强,更具体化了。南宁市体校短跑组队员采用三种不同的练习方法:第一组采用与跑的下肢动作结构相似的力量练习,第二组采用以杠铃为主的力量练习,第三组采用跑的形式练习。其训练手段是:第一组:计时30次单足跳,计时50次跨步跳,胶带人拉人牵引跑,快速上坡跑,拖重物跑等。第二组:负重提踵半蹲、深蹲、负重纵跳、抓举、挺举等。第三组不进行力量训练。所有受试者在实验前进行100米测验记录成绩。实验期为三个月,每周进行两次练习,每次练习90分钟,每组间隔时间3分钟,每次练习强度在90%左右。
  三个月实验结束后,对受试者进行100米成绩测试,结果三组成绩比实验前均有明显提高。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发现第一组采用的训练手段对提高受试者100米成绩的效果比第二组采用的练习效果更明显,而采用力量练习的第一、二组比不进行力量练习的第三组提高的100米成绩更明显。所以说力量练习方法的运用对短跑速度的提高是有实际效果的。
  
  4.提高短跑力量训练效果的有效途径
  
  力量训练手段与方法运用得合理,直接影响力量练习的效果。为此,在组合训练中必须考虑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方法学因素,主要包括练习内容、训练负荷、重复次数与训练节奏、练习组数、动作幅度与动作速度、间歇时间与间歇方式、训练总量等。
  4.1力量训练内容的选择。
  合理的力量练习组合搭配是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的关键。选择的练习内容过多,不但训练效果不理想,而且容易出现训练疲劳。在选择确定力量练习内容时,一般应注意:青少年运动员力量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以后的训练奠定牢固的基础,缺乏这种系统的力量训练,便不可能使运动成绩得到持续稳步的提高。因此,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采取多种练习方式发展主要运动肌群。优秀运动员则完全不同,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将成绩提高到最高水平,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力量训练有其特殊的作用。因此,优秀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计划(特别在比赛期)必须非常专项化,准确地发展主动肌,练习的方式也要少一些。
  4.2专项运动的需要。
  力量训练采用的各种练习,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各种力量练习,都应符合专项运动的要求,以便使所有的主动肌都能得到较快的发展。
  4.3训练阶段。
  准备期以一般力量训练为主,主要是为后继的训练打下基础,采用9—12种练习方法;随着训练的进程,练习内容逐渐减少;直至比赛期,主要安排非常专项化的练习。
  4.4力量训练负荷。
  前苏联著名训练专家马特维耶夫曾说过:“达不到95%强度的训练手段,起不到作用。”研究证明,大负荷训练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快肌纤维的力量和速度,而不是低负荷快速动作练习[5]。因此,我们在训练中应遵循该原则。以下是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1)最大负荷:一般由具有良好训练基础的运动员在发展最大力量时采用,其他大多数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应控制在最大负荷以内。(2)超最大负荷:一般指采用离心或扛重量训练法(被动练习)完成100%以上的负荷。在采用超大负荷训练时,应注意保护,以防出现意外伤害。
  4.5力量练习节奏与重复次数。
  力量练习的重复次数与训练节奏取决于负荷量。负荷量越高,重复次数越低,重复节奏也越慢。最大力量训练时(90%—100%以上),重复次数很低(1—3次),完成速度很慢;爆发力训练时(最大负荷的30%—80%),重复次数适中(5—10次),完成速度较快。每组力量练习包括一定的重复次数,并在练习结束后有间歇休息。练习负荷量和重复次数、练习组数间呈负相关关系。发展最大力量的练习,其间歇休息应在2—5min为宜,但竭尽全力的练习则最好安排更长的休息时间(5—10min)。发展肌肉耐力的练习间歇可以短一些,通常为1—2min。
  力量训练专家舍利希提出,间歇时间,特别是循环练习的间歇时间应根据运动员对生理刺激的生理反应(通过心率表示)来安排。当心率下降到120次/min时,便可开始下一个练习[6]。此外,教练员还应考虑到不同运动员的不同恢复速度来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为了在两组训练之间尽快达到恢复,可让运动员在休息间歇进行一些积极性的活动。
  4.6力量练习动作速度与幅度。
  力量练习时,要把肌肉充分伸展,然后充分缩短收缩,练习者在放下举重负荷之前,将这种肌肉充分收缩的姿势坚持1s,会大大提高练习效果。力量训练中,随着运动员对训练刺激的逐步适应,间歇休息应相应缩短;而随着负荷量的增加,间歇休息应有所增长。间歇休息的长短,还取决于力量训练的类型、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完成动作
  的节奏与持续时间、参加练习的肌肉数量等多种因素。
  
  5.结语
  
  力量是人体某部分肌肉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也是各项目的基本素质。任何运动项目技术的掌握都要通过肌肉用力去实现,它是掌握技术和提高成绩的关键所在。力量训练方法多种多样,而各种练习方法如果忽视了力量向运动专项的迁移和力量在专项运动中的发挥和利用,这种力量训练不但难以持续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反而有可能使之下降。因此力量训练的方法只是发展力量的手段,为提高速度服务。
  
  参考文献:
  [1]林芹芳.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4),第19卷,第60期.
  [2]宋立平.对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总第57期.
  [3]代进军,许瑞勋.短跑伸髋高摆扒地技术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5,(302).
  [5]张华鑫,田坤.对短冲类运动员力量组合训练的理论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3.6,(2),第22卷.
其他文献
摘 要: 计算机实验室在高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实验室的作用,我们必须加强计算机实验室的有效管理,本文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校 计算机实验教学 计算机实验室 计算机实验室设备    目前的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已从面向理工科开设,发展到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从单一的计算机语言学习,发展到多课程、多领域的学习
摘 要: 《数据库应用技术》是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课程特点,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几个方面。  关键词: 《数据库应用技术》 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    《数据库应用技术》是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同时也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的考试内容,它主要对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数据库的基本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实施和加强创新教育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 中职学校 计算机教学 创新教育    1.引言    信息社会越来越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中职学校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这一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在中
摘 要: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面向IT行业,培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维护,以及技术服务与销售等工作,熟悉计算机多媒体制作与应用技术,能够进行平面设计、网页制作、多媒体软件设计,熟悉相关的网络配置和维护过程,能够胜任公司及中小企业网络搭建与应用的专业人员。本文作者针对因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应用人才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信息管理学》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信息管理学》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信息管理学》是教育部规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须开设的六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正因为《信息管理学》重要性,如何在避免与后续课程内容重复的基础上,把信息管理的知识体系和内容,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内容
摘 要: 本文对中国古代养生体育观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认为中国的养生体育注重调动自身体内潜在的生命力,体现了中国文化心态内省力的高度发展,主张节欲;体现了“物极必反”的中庸思想,讲究精神修养,养生而不苟生的精神。  关键词: 传统养生体育 养生体育观 独特风格    中国的养生学萌芽于商周时期,源于人类的需要和生活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已不仅仅满足于“活着”,而开始追求生命的
摘 要: “意境引导教学法”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本文针对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运用“意境引导教学法”解决健美操教学艺术性缺失的问题,并对“意境引导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健美操教学 艺术性 意境引导教学法    健美操是以人体自身为对象,以美为核心,以健康为目标,以形体练习为内容,以若干创造为手段,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健身、健美、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