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组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

来源 :教育传媒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m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探讨了公益组织如何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题,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是公益组织传播的终极价值追求,认为公益组织是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修、传承与传播是公益组织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公益组织;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古老的中华文化能否重新焕发活力?如何回应现代社会的问题、现代人内心的关切和需求?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西方消费主义、个人主义文化盛行的时候,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在国内考察还是国外出访,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每一次演讲中都饱含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①
  如何在现代时空条件下践行、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在挖掘、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现代性价值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其中,民间公益组织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仁爱”)自2006年成立以来,本着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初衷,作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笔者试图从其宗旨、理念、价值追求、活动开展、动力源泉等公益传播的角度进行一些描述和探讨,以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传播提供一个案例和参考。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是公益组织和公益组织传播的价值追求
  社会公益组织是一种实行自主管理的民间志愿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其主要活动是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和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②公益组织通过组织各类公益活动进行价值传递和传播,这种公益组织传播是公益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之一。公益传播是社会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公益传播是指具有公益成分、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非营利性传播活动,如公益广告、公益新闻、公益网站、公益活动、公益项目工程、公益捐赠等。③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仅公益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而且公益传播的主体大大扩展,几乎参与公益活动的每个人都成为了公益传播的主体。
  当然,公益组织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进行有组织的传播仍然是公益传播的重要形式。公益组织传播的理念、价值观往往是吸引大众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公益组织立足社会,乃至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第二十八章)④仁者爱人的儒家精神往往成为许多公益组织和公益组织传播的价值理想追求。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仁爱从组织名称上就已表明其价值理想和追求。“仁”是对自己的要求,做“仁者”;“爱”是对他人的态度,“爱人”即对他人要敬爱、友爱、慈爱,同时这两者也是一体不二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以此,仁爱设置的愿景是人人享有慈善,仁爱触手可及;其使命是扶危济困,福利众生,搭建善行实践平台;其宗旨是弘扬慈善文化,传播慈善精神,推动扶贫救助;其口号是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
  二、公益组织是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之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知”,更是“行”,也就是知行并重,进而知行合一,如说而行,如行而说。有知无行,不仅没有意义、没有价值,还可能变成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不思进取的“毒药”;有行无知,不仅达不到应有效果,还可能造成盲目行动,甚至造成浪费与错误、背离宗旨和目标。仁爱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作为价值追求,把开展公益活动作为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把高远的价值追求化作点滴的行动。
  (一)仁爱的理念
  仁爱秉承心灵慈善、人人慈善、时時慈善、感恩慈善的现代公益慈善的新模式,以慈善参与者的内心成长为旨归。
  心灵慈善强调,“慈善是行更是心。就慈善行为来说,被救济者急需的是财物,而对慈善者真正起作用的是心。”其实,对慈善者和被救济者双方而言,只有心与心的互动交流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心灵慈善是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慈善理念的核心,也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心的内涵和意趣。
  人人慈善提倡人人都要拥有一颗真诚、善良、慈悲的心。“参与并从事慈善事业并不是腰缠万贯的企业家的特权,而是每个人都享有的权利。事实上,不可能人人都是亿万富翁或百万富翁,但人人都可以拥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这是慈善文化的源头活水,也是终极归趣。”
  时时慈善倡导慈善不分时间和场合,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百姓的困苦和需求是常时存在、多种多样的,慈善布施的对象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到维护和平、抗险救灾,小到扶老携幼、端茶倒水等,随时随处、随缘随力而行,勿以事大而退缩,勿以善小而不为。” “时时用心,随处皆可为善。譬如进出电梯时,为迟来的人按着开门,等待一刻,也是一善;为他人倒开水时注意温度,不热不凉,也是一善;行路时遇到石头,发心搬开,为他人创造方便,也是一善。莫轻小善,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感恩慈善主要是对做慈善的人所提出的要求和应有的内心觉悟,“赠予者所赠予的不仅仅是物资,更是一份爱心、一份感恩的心和一份尊重的心。因将受赠者看作是自己的亲人而生爱,因对方成就了自己的善行而感恩。有了爱心,便远离了冷漠的心;有了感恩的心,便远离了求回报的心;有了尊重的心,便远离了骄慢的心。”“做慈善不仅仅是救济工作,更是在实践善行。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不是我们在施予对方帮助,是对方帮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启发和增长内心的善良,让我们的心得到净化。付出的是有限的物质和体力,收获的是无限的心灵宝藏,难道不应该感恩吗?   (二)仁爱的公益项目设置
  仁爱于2006年10月16日正式成立。十多年来,仁爱的志愿者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目前每年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已超过50万人次。仁爱志愿者全心全意付出,构筑了仁爱慈善的亮丽品牌。以“志愿者成长”为核心的运作理念和模式,也成为仁爱的最大特色之一。项目由基金会设立之初的一个发展到目前的十多个,分别是:仁爱心栈、仁爱助学、仁爱衣+衣、仁爱救援中心、仁爱生命关怀、仁爱常青、仁爱孝德、四合仁爱社区服务、仁爱千家爱、仁爱环保、仁爱倾听热线等。这些项目的设置和活动的开展无一不体现浓浓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扶贫济困、和谐共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与情怀。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仁爱逐步形成了以京津冀为中心,同时全国发展的格局。仁爱在京津冀地区开展了大量活动,仁爱所有项目都围绕京津冀展开,同时全国性发展趋势加快,救助范围、活动范围逐步扩展到全国。据仁爱10周年时的统计,仁爱的救助和活动足迹已经遍布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中国全部省份。
  与此同时,仁爱也获得了诸多的荣誉和社会认可:北京市5A级社会组织、北京市社会组织先进集体、北京市年度优秀慈善组织、年度最佳公益组织奖、最美慈善义工十大榜样团体奖、抗震救灾先进集体、首都优秀慈善项目奖、首都明星慈善项目奖、河北省儿童慈善奖等。
  (三)生命传播、心传播与内心的成长、觉悟是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
  志愿者的数量、参与人次、资助的金额等数量并不是仁爱追求的最终目标,但实际上这些数据都在逐年增长,尤其是志愿者队伍和参与人次。仁爱所有项目的设置和开展都是为了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为参与慈善项目的所有志愿者与受助对象提供共同历事练心的机会和平台,促使志愿者与受助对象在参与各项活动中得到内心的共同成长和提升,最终走向生命觉悟,获得愉悦、欢喜的人生体验,过上和谐、幸福、快乐的生活,开启有品质、有意义的向上人生。与此同时,在社会形成一股温暖的清流、一种积极向上的以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特色的社会正能量。
  仁爱开展的所有活动都非常强调志愿者与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受助对象之间面对面、表情与表情、动作与动作、语言与语言、肢体与肢体、生命与生命、心与心的互动、感动、感化、交流、传递与传播。传播学中把这种传播叫作人际传播,传播学者师曾志进一步提出了“生命传播”的概念和内涵,她认为生命传播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它与自我卷入相关,是个体性、活性与具身性的,又是关系的、间性的;第二,强调实时性,认知在感觉流动中、在交流对话中不断形成与发展;第三,认知情景是动态与变化的,其中更加强调感觉、情感、情绪的力量,这些力量也在改变着认知情景本身;第四,强调审时度势与择机而行的能力,时机以及机缘稍纵即逝,认知在事物的性质、形式、属性上展开而不仅仅延伸与挖掘内容本身;第五,正是因为时机和机缘的重要性,彰显出传播中表达、行动乃至改变的重要性,强调认知过程和创变过程的合二为一;第六,认知与创变的多措并举,打破了人们思维思想中确定性的指向,突出了事物发展变化在生成中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这导致传播过程更重于传播结果。⑤
  师曾志老师提出的生命传播的特征,可以简要概括为:自我卷入,实时性,认知情景的动态性与变化性,认知在事物的性质、形式、属性上展开,认知过程和创变过程的合二为一,传播过程更重于传播结果6个特点。仁爱在开展活动中达成的心传播包含了以上特点,但迈上了更高的层次,这也应该是生命传播的最高层次和终极追求,它强调自我觉悟、觉醒,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心领神会、以心印心的心灵沟通境界。虽然每次活动和传播并不能都达到至善完满的心传播的至高境界,但相关人员一定可以在不同维度、不同层面、不同水平上获得内心的体验和成长。
  以仁爱开展的“仁爱心栈”项目为例,“心栈”顾名思义为心灵的驿栈,也叫“奉送爱心粥”,简称“奉粥”。从2008年1月15日在北京市宣武区红莲中里社区创办的第一家“心栈”开始,到目前已发展到全国各地的50余家,每天清晨在全国不同的城市几乎相同的时间、固定的地点熬制爱心粥,伴随着温暖的问候语,“早上好!请喝一杯爱心粥,祝您一天好心情!”一杯杯凝聚无数志愿者爱心的温暖爱心粥免费奉送给过往行人、游客、来不及吃早餐的“都市忙人”,一年365天风雨无阻,无论刮风下雨,无论酷暑寒天,从不间断,以此来启发更多人的善心,磨煉更多人的意志,体验更多的内心成长。
  从熬粥、奉粥到后勤服务,到每日撰写日记,从前行(活动的提前准备)、正行(活动进行的过程)到结行(活动结束的总结),每天都有无数人在参与这一小小的善行中,真实地书写着内心成长的故事。“当我们低头弯腰鞠躬,学会了谦恭,学会了放下那颗骄慢的心;当动作由双手在胸前捧粥的防备姿势变为伸直双臂送粥的打开状态,体验到自己的心在慢慢尝试着去信任,去打开自己;当我们张口向陌生人大声说出祝福语时,内心充满了突破自己胆怯的喜悦;当路人接过自己手中的粥,忽然便懂得了感恩。”⑥“熬粥其实熬的是我们的心。熬的是我们需要4点钟起床摸黑到达熬粥点的决心,熬的是按部就班耗时近两个小时熬粥的耐心,熬的是我们的善心。知易行难,行易恒难,恒易终难,希望能把这份微不足道的小公益有始有终地一直做下去。”⑦
  获得内心的体验和成长的不仅仅是奉粥的志愿者,还有接粥的路人。陈宗玲现在也是一名心栈的志愿者,可她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一位纯净的孩子给她奉上粥而她拒绝的情景,当时她内心自然生出了防备,现在想想让她心生羞愧。她说,“每次想起第二次给她粥喝的那个小女孩时,不知道为什么就忍不住要哭。感觉到自己蒙尘的心,被一个孩子轻轻地擦了一下。”这或许就是以粥为媒,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心与心的触发、开启与交流,无法设定也不可预期。这也就是师曾志老师所说的生命传播。
  在仁爱心栈,这样的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在全国50多家心栈,365天中,不仅仅是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等差异的“陌生”志愿者之间,而且面对流浪汉、上访者、醉汉、疯子、环卫工人、路人等完全陌生的服务对象,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发生、演绎。凤凰网记者杨采益在偶然间遇到“仁爱心栈”之后,通过半年多时间的采访,一年多的整理,写作了记录“仁爱心栈”故事《爱让我们更有力量》一书。在仁爱的平台上,所有的项目无一例外地跟“仁爱心栈”一样都是以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内心成长为重点,追求志愿者与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构建和谐心关系,从而开启心能量,训练心效能。   事实上,仁爱的每个项目的持续开展都是非常不易的,但是这些志愿者为什么能够分文不取,甚至付出金钱、时间、精力参与公益活动?这也许就是他们对“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理念的信守。与此同时,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在做善行过程中内心成长、生命成长的快乐,也正是这份快乐让他们感受到心传播的微妙,让他们感受到真实的心力量。所以,在问及为什么会克服难于克服的困难、持续不断地来做善行时,大部分志愿者说,“是我们自己需要慈善、需要仁爱,而不是慈善需要我们、仁爱需要我们。”每每听到这样的回答,都会让人深思: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真的需要慈善、需要救赎,只不过我们有些人意识到了,有些人还没有意识到而已。这或许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践行和明证。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修、传承与传播是公益组织的动力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所蕴含的能量无比丰厚和强大,只是其价值的发现会因时间、空间、地点、人物的不同而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时候、任何人遇到任何问题,只要他回到古圣先贤那里寻找答案几乎都不会让人失望,都会有意外的收获和惊喜。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没有理由不重视并学修中华民族创造的这一宝贵财富。实际上,传承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基因,化作浓浓的血液默默地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滋养着我们的生命,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是这个过程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并完成的,我们并不自知、自觉。即使是在西方文化非常盛行的年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也依然延续着,只是在表现形式上由显性转为隐性,由主流变为支流、非主流而已。
  仁爱更是把学修、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动力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需要“学”,更需要“修”,“学”是学习知识、技能,是“知”;“修”是修行,修正不合适、不正确的行为,是“行”,知见和践行并举,但这里主要指的是知识、理论的学习和领悟,还是属于闻思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本、内省、内敛,直指人心的文化,需要靠人身体力行得以代代传承,只有传承不断,传播才有可能实现。没有人际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企图通过大众传播技术进行大规模、深入的传播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做不到的,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区别于西方消费文化、快餐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有根的文化,这个根源于经典,用于生活,活在当下。
  (一)儒释道经典的现代化解读和学习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核心
  儒释道的思想文化精华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识心、修心、练心、治心的内容,如何融合现代西方心理学、现代科学和现代东方禅学理念等,同时从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出发,深入挖掘这些内容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核心和重点。比如,儒家经典《论语》《礼记》、道家经典《道德经》《庄子》、佛教经典《心经》《金刚经》《大乘百法明门论》《中论》等所蕴含的现代性价值的梳理和解读就是仁爱志愿者的必修课。
  (二)开发以体验和践行为主的善行实践课程
  仁爱所设立的十多个项目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开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为指导,开发并组织以体验与实践为主的善行实践课程,是指导志愿者感受、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课程。仁爱志愿者撰写、编辑、出版的书籍,不仅是仁爱这些年来部分活动和善行的记录与总结,更是仁爱志愿者体验、践行的很好的学习课程和参考书籍。
  (三)开发服务工作、学习、生活的日用课程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是要服务工作、学习和生活,落实到日常的点点滴滴,使文化的体验和内心的成长成为一种生命成长的需要和生活方式。编写、出版系列通俗、易懂、轻松、活泼并能很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追求的日用课程书籍是仁爱亟待完成的重要工作。
  (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组织形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修的组织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传统的书院、读书会、研学会等小规模组织与现代的学校教育的办学相结合,开办文化书院、读书会、创立文化大学等,加强、促进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和心与心的碰撞,引发内心的觉醒与觉悟,以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开拓人类文明新境界,使人的全面发展迈上新水平。仁爱主要采用讲座、文化沙龙、研讨分享会、在线朗读等形式组织志愿者学习、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结语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分团讨论时曾经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学习王阳明思想的重要性。“阳明心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400年来影响深远,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都是人类的宝贵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慢慢品味、躬身实践。”⑧著名学者楼宇烈先生认为,中华文化的根本特点是其人文精神和實践精神,“根本的是要在实际生活中去继承我们传统文化的合理精神”。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修、传承和传播大到关乎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文明的新境界,小到关切每个人的心灵成长、个体生命、人生苦乐,需要每个人的关心、关注、参与、体验与践行。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秉承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尽管经过了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得到一部分人的认可和接受,但对于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来说,还仅仅是一个开头。世上最难之事莫过人心,人心安则世界安,人心静则世界静,人心和则世界和,人心平则世界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人为本、关切人文、不离人心、随心而动、依心展现,倡导心理念、实现心传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修、传承与传播体系、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和每个人身体力行的持续参与和共同努力。
  注释:
  ①金佳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这样为传统文化“代言”》,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5/29/c_1121054808.htm,2017年5月29日。
  ②详情请参见《百度百科》“公益组织”词条,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AC%E7%9B%8A%E7%BB%84%E7%BB%87/7141509?fr=aladdin。
  ③详情请参见《百度百科》“公益传播”词条,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AC%E7%9B%8A%E4%BC%A0%E6%92%AD/5376538。
  ④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97页。
  ⑤师曾志等:《生命传播》,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9页。
  ⑥⑦杨采益:《爱让我们更有力量》,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6年版,第73页、第91页。
  ⑧郭齐勇:《阳明心学的世界影响与当代价值》,《北京日报》2018年7月2日。
  ⑨楼宇烈:《传统文化:不求轰轰烈烈 但愿不绝如缕》,《教育传媒研究》2018年第3期。
  【作者系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编辑、《教育传媒研究》策划】
  【特约编辑:刘 原;责任编辑:韩 勇】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HOXA11、LIF、整合素β3、β-catenin、DKK1着床窗时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是否具有差异差异,初步探讨上述因子在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目的:  通过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快速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RAGE、AT1在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表达状况、影像学、行为学、病理学改变及其意义,以明确AGE-RAGE、L-RAS两
目的:探讨5-HT7受体与颞叶癫痫的关系。  方法:本实验是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动物中心及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1.制作氯化锂-匹罗卡品颞叶癫痫大鼠模型。2.癫痫持续状态急
新中国已经走过了7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如今,全国人民正以70年大庆为新起点,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7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在党的领导下,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砥砺前行,如今正处于历史上学科发展的最好时期。面对新时代的召唤,面对党和人民的期盼,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开创学科发展的新时代,是需要我们积极面对的问题。  要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学科发展
期刊
问:今年是中国新闻学百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为国家不断输送优秀的新闻人才,您能否简单地为我们回顾一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  张昆:在西方社会,其早期历史上的行吟诗人,可以说是最早的传媒人和历史学家。在荷马史诗中,既有历史故事的陈述,也有当时最近新闻的报道。罗马帝国时期手抄新闻作者的新闻职业特征已經十分鲜明。在中国,新闻传播的早期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宫廷中的史官就承担
期刊
【内容摘要】媒体信源使用与媒体的报道框架密切相关,传统媒体信源使用强调客观,重在谋求媒体的权威性。自媒体发展初期,用户的情感被提到较高的地位,观点和情感成为吸引用户的主要手段,真相退居其次,信源使用弱化。如今,自媒体竞争进入后半段,权威性又成为争夺的目标,数据证据、专业人员和学术内容逐步成为重要的信源,同时信源使用上也模仿学术论文的标注模式。此类变化可能造成作品界限难以区分、信源使用引发纠纷、动摇
第一章FGR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用不同的方法建立FGR动物模型,比较其FGR发生率。  方法:1.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实验分组分别用低氧法和低蛋白法建立大鼠FGR模型,将妊娠大鼠随
【内容摘要】AI合成主播正逐渐成为现代新闻生产中的特殊一环。AI形象化,即将成为内容生产者与受众之间一种新的界面与媒介形态。本文结合智能主播的技术特征,分析其局限性与发展潜力,推测未来AI合成主播的发展趋势;结合自动化新闻生产流程与现有技术条件,进一步从AI合成主播新闻生产的数据输入、分析处理、制作分发三个阶段分别讨论未来AI合成主播技术进化的方向及其可能给新闻业带来的帮助,并提出三点技术发展原则
【内容摘要】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中,实证研究方法类课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囿于师资、课程容量、时数以及大数据技术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实证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基于对浙江、北京部分高校的调研,对实证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认知及态度进行分析,以便得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实证研究;教学;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中,为学生
1991年9月10日,南京大学校园电视台开播,至今已经28年了。28年来,南大电视人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同时也奏响了与南大发展相和谐的乐章。  一、发展历史  1986年1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从部队来到了久仰的南京大学。这里,我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我在这所知名高校旁边长大,这里的教学楼、图书馆、大礼堂、操场等我都常来;说它陌生,那是因为我对南大的内涵、南大的精髓等一无所知。  我报到的单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