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的婚礼(外六题)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23321y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伦是我们这间女生宿舍负责人安丝玉小姐的远亲,父母都已亡故,和妹妹住在一起,那个夏天,她病了,从医院出来后就搬到老姑母办的宿舍来养病。
  我还没见到她以前就为了她的缘故怄了一肚子气。
  在学校上了一天课,吃完晚饭后安妮来找我打乒乓球,安妮是刚果来的学生,很爱动爱闹,和她一起玩实在很有趣。大概那天晚上我们在乒乓球室叫的声音太大了一点,门房马格达就紧张兮兮地探头进来喝止我们:
  “别吵,别吵,海伦小姐需要安静。”
  “可是安妮小姐需要运动啊。”安妮一面接球,一面回了她一句,球没接到,她又尖声地叫起来。
  “叫你们别吵你们不听,等一下安丝玉小姐来骂你们就好了。”马格达一脸傲慢的怒气,乱蓬蓬的金发在灯光下不住地晃着。我突然有了一股没来由的烦躁:
  “什么意思?我们是付钱来住宿舍的,不是付钱来听你们教训的。”
  我把拍子一丢,对着她叫了起来,马格达很诧异地看了我一眼然后讪讪地转身走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发那么大的火,我一向是安静而有礼的,大概那天晚上,安妮是黑人,我是黄人,而马格达刚好是白人罢。是我自己敏感?还是整个情势真的是有一点由种族偏见的原因所造成的呢?
  过了几天,我在后园见到海伦了。
  在凋落的玫瑰树下,她苍白的脸就着深秋萧索的阳光,斜靠在一张老旧的躺椅上,盖着厚厚的毛毯,闭着眼在做日光浴。
  我走过她身边时,手上的书不小心掉在草地上了,大概惊动了她,她睁开眼睛注视着我,我连忙向她道歉:
  “对不起,我吵了你了。”
  “没有关系。”她微微地向我摇头,并且露出了笑容。
  虽然带着病后的憔悴,她仍然可以算是个美丽的女孩子。烫得有点老气的金发柔顺地梳在耳后,方形的脸庞,清秀的眉目,淡淡的微笑,很温柔地衬着有花边的圆领子。
  “你是海伦吧?”我轻声地问她。
  “是的。”
  “我叫阿蓉。”
  “我知道,你是安絲玉姑母最喜欢的中国娃娃。”
  假如宿舍里任何人对我说了这句话,我都会觉得讨厌和不自在,可是从这样一个温柔的女孩子嘴里说出来,却自然可亲极了。
  “你觉得好一点了吗?”
  “好多了,谢谢你。”
  其实我也不知道她生的是什么病,可是,我由衷地问候她,我不敢和她多说话,她看起来是那样的疲倦无力,那样的脆弱。所以,我和她笑了一笑后,就走到另一个角落去啃我的书了。
  以后,我就常常注意起她来。回到宿舍后,就想去问问她的情况,门房马格达是我们的忠实报告员,总会向我们报告:
  “海伦小姐今天好多了。”
  “海伦小姐可以慢慢散步了。”
  随着时间的逝去,海伦逐渐地好转起来。偶尔,她会到饭厅来和我们一起吃晚饭。她的妹妹露西,是个褐发粗壮的姑娘,大概正在什么职业学校读书,也常会在晚餐时跑来找她的姐姐和老姑母。
  海伦很爱她的妹妹,常常在讲话时对她眯着眼睛微笑,或者从桌对面伸过手来抚摸她妹妹的手,而露西在那时就会红着脸、耸耸肩来回答她姐姐的爱抚。两姐妹的年龄大概差了五六岁,可是姐姐好像长妹妹很多的样子,说话与微笑时的神情竟像个小母亲般的模样。
  姐妹俩相依为命时,姐姐一定曾经代替过母亲的职务罢。
  严寒的冬天过去了,先是黄水仙,然后是粉红的樱花,然后是嫩绿的树梢,然后是含羞的早开的郁金香,布鲁塞尔在春花缤纷里复苏。宿舍里的女孩子也活泼起来,而最令人高兴的,是海伦可以外出了。
  不过,她不是单独地出去的,总有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子和她在一起。我好几次想看他,却老是看不清楚他的脸,因为他每次总是俯身就着娇小的海伦,小心翼翼地护卫着她。海伦依在他的怀里就好像一朵小百合花一样,苍白、美丽、脆弱。
  我和安妮又恢复打乒乓球了,马格达也不再来找我们的麻烦。可是有一件事在困惑着我。
  安丝玉小姐好像老了很多。
  我常常看见她一个人对着窗户坐着,银白的头久久不曾移动,她好像越来越沉默,独处的时候也越来越多。只有在晚餐桌前,女孩子们都回来了的时候,她才会又恢复她从前那种精神百倍、谈笑风生的样子。
  有一天早上,我正在收拾我的餐具,准备离开,马格达很兴奋地跑进餐厅来,笑着对我们说: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他们要结婚了!”
  “谁呀?”
  “哪个他们呀?”女孩子们怔住了。
  “就是海伦小姐和她的男朋友呀。”马格达笑得那么快乐。
  真是好消息!大家都抢着对随后走进来的安丝玉小姐道贺。谁知道一向和蔼可亲的老小姐对我们的热情却没有什么反应,勉强地点点头就走到她自己惯用的桌前,然后看也不看我们就开始打开她的餐巾,拿起面包,准备吃早餐了。马格达赶快过去为她倒咖啡。
  我们这几个道贺的女孩子就钉在原处,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只好仍然定定地对着老小姐看着,屋子里静极了,没有一点声音。
  然后,安丝玉小姐手上的刀子就掉在地上了,铿然一声,同时,我们都看见了,那银发的头缓缓低下,深深地埋在多皱而颤抖的一双手掌里,安丝玉小姐哭了。
  马格达过来对我们使眼色,我们才醒过来,慢慢地退出餐厅,她随后就跟过来了,小声地对我们几个说:
  “等一会儿我再向你们解释。”
  要解释的是一个悲哀的故事,海伦虽然日有起色,但是她的心脏却不能支持多久了,医生说她可能过不了春天,她自己不知道,她妹妹不知道,只有安丝玉小姐知道。
  她在发病以前就有了这个很要好的男朋友,生病时以及病后这个男孩子对她更为热爱,前几天,海伦快乐地告诉老姑母,男孩子向她求婚了。
  安丝玉小姐觉得自己有责任把事情的真相单独地告诉男孩子,要他回去好好地考虑一下。如果他们俩结婚,将只是一场易碎的春梦。海伦的身体根本不能做新娘,任何一点激动的情绪或过分的劳累都会影响她的生命,海伦这一生不能变成少妇,更不能变成母亲。也许男孩子可以仍然在表面上维持求婚的原意,只要过了春天,也就不会有什么婚礼了。   男孩子考虑了,他的家人也考虑了,今天一早,趁着海伦还没起床以前,他们一家三口,父母和儿子,慎重地来拜访安丝玉小姐,慎重地再向她提出求婚的要求,他们都愿意接受海伦,也愿意接受这个命运,并且,他们希望婚礼能越早举行越好。
  婚礼就定在半个月以后,正是郁金香开得最疯狂的五月。海伦开始忙起来了,他们在宿舍附近租了一层公寓,今天去买一张桌子,明天去挂一面窗帘,我每天上下学,总会碰到他们一两次。有时候是男孩手上拿着一个灯罩,有时候是海伦捧着一口袋小钉子,海伦见到我时总是微微地笑着,清秀的脸庞有着掩饰不住的快乐与兴奋,她正在和她的爱人细心地布置着他们的新家,他们的温暖的爱之巢。
  结婚礼服是由宿舍里几个女孩子自告奋勇替她裁制的——因为传说朋友手做的礼服会给新娘带来幸运。
  每天晚饭后,她们就聚集在缝纫室里,摩妮克负责剪样子,爱丽丝负责缝边,法兰西丝负责头纱上的装饰,连安妮也插上一手,负责替法兰西丝穿珠子。她们轻声交换着谈话,低头紧赶着手上的活儿,看着这几个平凡的面孔,竟然在灯下出现了一种不平凡的美来。
  婚礼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海伦显得很疲倦,我们见了她,都会劝她多休息,好好准备迎接那一天。可是,心里却不约而同地起了隐忧,有一天晚上,当我又去参观快完工了的新娘礼服时,马格达替我们说出来了:
  “海伦小姐可别支持不到那一天啊……”
  拿针的女孩子手都停住了,互相对看了一眼,然后又开始缝制下去,安妮抬起头来瞪着马格达:
  “马格达,你怎么老是那么讨厌?”
  讨厌的不是马格达,讨厌的是那埋伏在前面的命运。海伦,可千万要支持住啊!
  佳期终于到了。那天早上我并没有课,安妮跑来敲我的门,叫我下楼去看新娘子。海伦已经打扮好了,到九点差几分时,安丝玉小姐就要搀着她走出宿舍,走下斜街,到坡下广场的教堂去望九点的婚礼弥撒,把她嫁出去。
  “快来看嘛,新娘好漂亮啊!”安妮在擂门了。
  可是,我怔怔地站在那里,就是开不了那扇门,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不敢去看那美丽的新娘。我怕的是什么呢?是怕那美因为它的不能持久而变得凄艳?还是怕终会失去的如果看见了,以后再回想起来时会更加的悲哀与惋惜?到今天我还不能解释。但是,我想,在我站在紧闭的门后时,我是自私的。为了不让自己受伤,我没有去参加海伦的婚礼,我甚至没有去向她道一声贺。
  安妮和马格达她们回来以后,一直抱怨我,同时一直兴奋地向我追述婚礼的种种。她们说新娘有多美,有多坚强,那样长久的婚礼弥撒她都安详微笑地支持住了,说不定医生错了,也许她能一直支持下去,病好了也说不定。
  是啊!世间并不是没有奇迹的,强烈的求生意志往往会战胜一切。不是吗?事情好像是照这样开始了。
  每天,都会有快乐的消息从马格达那里传出来,她大概天天都跑去看他们:
  “新郎對新娘体贴极了,什么都不要她操劳。”
  “海伦又买了一张新茶几。”
  “海伦说也许过几年他们可以有小孩也不一定。”
  “海伦说新郎要带她去露德朝圣。”
  去祈求奇迹吧!两人既然这样相爱,生命既然这样甜美,为什么不带着新娘去祈求上帝的恩宠呢?
  郁金香开始少了,贵了。有一天早上,我穿过马路去上课,当我搭上公共汽车时,我从车窗里看见露西正匆匆地在对面下了车,向宿舍的方向跑过去,我想,她大概是去看她姐姐去了。
  她在学校里接到电话,有人告诉她姐姐病了,叫她赶快来,她急急地赶了来,姐姐早已走了。
  海伦走了,在新婚第十天的早上,安静而满足地倒在年轻丈夫的臂弯里走了。马格达在我一放学回来时就哭了。她大概哭了很多次,也说了很多次,声音都喑哑了:
  “是在早餐的时候,她只是要站起来为她的丈夫再倒一杯茶,她站起来,拿到了茶杯,然后就倒下去了。
  “没有一句话,没有一点预兆,她丈夫抱住她时,她已经停住呼吸了。”
  十天的婚姻,十天的新娘,海伦能得到的就只有这么多了。
  站在晚春的窗前,有花香袭人,有柔风扑面,有少女的嬉戏声不知道从哪一家的院子里传过来。那个我没有参加她婚礼的美丽温柔的新娘到哪里去了?那个我到现在还不知道名字的年轻的新郎此刻在做什么?他们一桌一椅布置起来的新家今夜还会有人在吗?女孩子们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嫁衣还放在那新买的柜子里吗?新娘手捧的花束,假如像她们所说的那样泡在浅水的银盘里,白色的小花到此刻也许还不曾完全枯萎,还会有淡香罢?
  我就站在窗前,没有敢回过头去。
  胡凡小姐的故事
  小时候看童话书,最爱看的是这样的结尾:
  “——于是,王子就和公主结婚了,以后他们就住在美丽的城堡里,过着非常快乐的日子。”
  把书合起来以后,小小的心灵觉得安慰又满足,历尽了千辛万苦的情侣终于可以相聚在一起,人世间没有比这个再美再好的事了。
  等到长大了一点,对爱情的憧憬又不一样了:爱应该是不指望报偿的奉献,是长久的等待,是火车上费雯丽带着泪的送别,是春花树下李察波顿越来越模糊的挥手的特写。凄怨感人的故事赚了我满眶热泪,而在离开电影院或者合起书来以后,却有一种痛快的感觉,毕竟,悲剧中的美才是永恒而持久的。
  可是,胡凡小姐的爱情故事又改变了我的看法。
  我在布鲁塞尔读书时住过好几个女生宿舍,其中有一间宿舍的名字叫做“少女之家”。顾名思义,这里面住的应该都是年轻的女孩子,事实上,宿舍里最小的有十六岁,最大的二十四岁,只有一个住了十年的法兰西丝是例外,但是,大概因为是单身职业女性的缘故,平日收拾得很漂亮,人也乐观和气,脸色红润,所以看起来仍然很年轻。因此,“少女之家”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
  只有一个同伴与我们完全不一样。   在我刚搬进去不久,我就发现她了。其实,假如置身在外面的人群里的话,她一点也不古怪,不过是个白头发的瘦老太太罢了,然而,在我们这些女孩子中间,她的面貌与举止就非常令人不舒服了。
  我们宿舍里也有白头发的人物,比方说:负责人安丝玉小姐、厨娘玛丽女士,都已是上了年纪的人了。但是,她们的举止恰如她们的身份和年龄,不管是如前者般的和蔼可亲或者是如后者般的喋喋不休,都不会引起我们怪异的感觉。
  而胡凡小姐实在是个很奇怪的同伴。她并不住在宿舍,只是每天来吃三餐饭。她每天七点整一定已经来到饭厅了,穿着灰绿色的大学生式样的长大衣,终年围着一条灰色的围巾,进门的第一件事,便是伸出长而瘦的双手去摸窗边的暖气,一个一个窗户地摸过来,假如暖气开得够大,她就喜笑颜开,否则的话,她就会一直搓着手,然后到每一桌的前面来抱怨,为什么暖气不能再开暖一点?
  “你不觉得冷吗?”
  “你不觉得这房间冷得像冰窖吗?”
  问你的时候,她那灰色的眼睛就直瞪着你,你如果不马上回答她,她就会一直瞪着你看。她那灰白的头发剪得很短很直,因而大多数的时间都是乱蓬蓬地梳在耳后,用一条花色很杂很旧的纱巾包起来,越发显得脸的瘦削与鼻子的高峻,极薄而没有血色的嘴唇,如果不说话的时候总是紧紧地向下抿着,一副悲苦无告的样子。
  要听到你同意的回答以后(最好同意她,否则没得完的),她才会离开你。一面很满足地点头,一面开始解开围巾,脱下大衣,扯一下灰色毛衣的下襟,然后仔细地挑选一个她认为最温暖的角落坐下来。
  她这一天便差不多都会固定在这个角落上了,一直要到吃完晚饭以后,才又穿上大衣,包上围巾,走回家去。
  我们平日上班上学的时候,她也一个人待在冷清清的餐厅里,面前一杯咖啡。偶尔,门房马格达有空的时候会过来和她聊上几句,否则,多半的时间,她都是一个人独坐在那里,面朝着门口,等着我们回来。
  她叫得出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都很关心,也都想参与。我们唱情歌时,她也用她沙哑的声音拔高了来跟着我们一起唱;我们傻笑时,她也跟着傻笑;我们买了新衣服时,她比谁都热心地先来批评一番;我们有谁的男朋友来了信或者来了电话时,她也总会头一个大呼小叫地来加入我们。
  而青春是一种很冷酷的界限,自觉青春的少女更有着一种很残忍的排他心理。奇怪的是:为什么到今日我才知道我当年的残忍,为什么在那个时候,我们只觉得她是个古怪而扫兴的人。觉得她嗓子太尖,觉得她头发太白,觉得她的话语太无趣,于是,不管我们玩得有多高兴,一发现她的加入时,大家都会无奈地停下来,然后冷漠地离开她。
  有一天,我们正在谈着男朋友和未婚夫之类的话题时,她也在一边尖着耳朵细听,从刚果来的安妮忽然对她蹦出一句话来:
  “胡凡小姐,你有没有未婚夫?”
  “有过啊。”她很快地回答。
  “别唬人!拿相片来看才信你。”安妮惡作剧似的笑起来。就是啊!这眼前蓬发失神的老妇人,怎么也不能和“男朋友”三个字连在一起。
  头一次,胡凡小姐不跟着我们傻笑了,她装作好像没听见似的低头喝咖啡。马格达在门边狠狠地瞪了安妮一眼,我们觉得很没趣,就都站了起来、散了。
  学校放暑假,大卫打电话来约我参加他的同学们办的郊游,我兴高采烈地去了。我们在比利时东部的山区里消磨了一天,夏日的森林太迷人,有着各式各样的风采。
  当我正想走上一条很狭窄的山径,单独一人去寻幽探胜的时候,彼得——大卫的一个比国朋友叫住了我。
  那位比国朋友,就是山区里的居民,他告诉我山中多歧路,很容易迷途,尤其是冬天,因为积雪很久都不化,更不易找路:
  “这一片山区,出了好多次事了。有时候找到迷路人的尸体时,常会发现他就在大路的旁边不远。但是,在四处都是相似的枯枝与相似的白雪时,就算回家的路近在眼前,他也无法分辨,就这样在离生还的希望几公尺前倒下来了。”
  他说这话的时候,正是风和日丽的夏日正午,太阳光从翠绿层叠的高枝上洒下来,森林中有着一层绿玉般的光影,照在每一条曲折的小径上。地上开满了野花,小鸟的鸣声带着怡人的尾音,美丽的森林安详宁静地包围着我们。
  我实在不能想象这样美丽的森林还会有另外一副恐怖的面貌、狰狞的威胁,我不能想象,我也不愿想象。
  于是,在一连串的惊叹以后,仍然可以回过头来再过我们自己的日子。虽然在听过那些故事以后,好像偶尔会有死者的阴影从幽深的小径的尽头掠过,但那到底与今日的我没有多大的关联,只要摆一下头,大笑几声,或者跟着同伴跑上几步,就可以摆脱了。
  回到宿舍时,已经很晚了。洗了澡换了睡衣,正想回房睡觉,走过法兰西丝的门前时,看见还有灯光和人声,敲敲门伸个头进去,门里三四个女孩子正围坐在地板上闲聊,怪惬意的。
  “怎么还不睡?”
  “进来坐,阿蓉。”
  “嘿!阿蓉,今天玩得高兴吗?你们到哪里去了?”
  法兰西丝一面问我,一面拍拍她身边的空地。于是,把门关好,我也挤了进去。法兰西丝是我们这里资格最久的房客,在她房里吵闹的话,安丝玉小姐很少来干涉的。
  我先向她们报告了今天的行踪,她们之中,也有人去过的,马上就热热闹闹地谈起来了。
  “嗨,说个秘密给你们听好吗?”法兰西丝忽然想起了什么来,“是关于胡凡小姐的。”
  “好啊!”我们大家都要听,安妮又想到胡凡小姐的古怪模样,于是她站起来,伸出手在墙壁上乱摸,一面摸,一面问我们:
  “你们觉得够暖吗?”
  “你们不觉得这房子冷吗?”
  大家都嬉笑了起来,安妮又黑又胖又圆的样子完全不像胡凡小姐,只有那沙哑的语调倒学得蛮像的。
  法兰西丝也笑了,招手把安妮叫了回来。然后用暂时的静默和逐渐转变的神色来向我们暗示,她要讲的故事不是个轻松的故事:   “你们别看胡凡小姐现在这个模样,她年轻的时候可是个出了名的美人哩!
  “在我刚搬进宿舍的时候,她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不过,听安丝玉小姐说,她年轻时的确是很美、很有气质的,那件事情发生以后,她的相片还上过报纸。
  “当然,假如不是因为那件事,单只为她长得美,记者是不会特意去报道的,实在是因为那件事情太惨了。
  “大概在四十多年前,胡凡小姐十九岁的时候,和同村的一个男孩子订了婚。那个男孩子刚从大学毕业,在镇上找到了事情。他们两家住得不远,从小就相熟,可以算是青梅竹马。他们的家就在阿蓉今天去过的那个山区里,两家的中间,隔着一片森林,林子不大,假如天气好,路又熟的话,从这里走到那家不过三四十分钟的样子。
  “哎哟!要会一次情人还要走上半個多钟头,我才不干呢!”又是安妮打岔,法兰西丝不理会她。
  “在山区的人来说,三十分钟的山路算不上什么,这一对情人大概在森林里过过很多好日子。
  “他们订婚的那一天,照了很多相片。在几天后的傍晚都冲洗出来了。男孩子从镇上下了班以后,就把这些相片都带回来了,他想马上就把相片拿去给胡凡小姐看。可是,那几天山区正在下雪,天又快黑了,男孩的母亲用那地方的乡下人惯有的顾忌劝阻她的孩子,她认为这不是个可以外出的晚上,尤其是到森林里去,有什么事第二天早上去不是一样吗?
  “可是,你们大概是知道的,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这年轻人去会爱人的心的。男孩子虽然知道山区里曾经发生过很多事情,但是,他自恃身强体壮,又自信对这森林熟如指掌,于是,只加上了一些御寒的衣物,他就兴冲冲地带着相片去献给爱人去了。
  “他进了那个林子以后,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当时两家之间也没有电话,整晚都无法联络,母亲也整夜都无法合眼,天刚亮的时候,就四处央人去帮她找她的孩子。
  “孩子找到了,就在一片枯林的中间,一条他们平日最少走的路,为什么会在黑暗的寒夜里引导他走向生命的尽头呢?怀中的相片上微笑的情侣再也无法相见了,相片却被那记者拿去登在报上,大大地做了一番报道,赚了很多读者的眼泪。
  “胡凡小姐就出了名了。后来,她一个人离开了家,到布鲁塞尔来做事。她没读过什么书,只能在工厂里做工,或者在商店里做店员。就是在那个时候认识了安丝玉小姐,就搬到我们这个宿舍来住了。可是,她常常换工作,每个工作都做不太久,几年后就离开宿舍,听说是去法国投靠她姐姐,二十年来没有一点音讯。
  “有一天,她又回到宿舍来了,她变得很苍老,也没有职业,靠社会福利金过活。碍于规定,宿舍无法收留她,安丝玉小姐替她在附近找了个房子,每天三餐要她回来吃,才解决了她的问题。就这样又过了十几年。”
  法兰西丝说完了她的故事,我们都呆了,房间里很安静,伊素特,一个平日待人很好的比国女孩子轻声地开口说话:
  “我去过她家。有一次,她病了,好几天没来吃饭,我打听了地址去看她,她的房里光秃秃的,除了一张床以外,什么都没有。她好像很生气,不喜欢我去看她的样子,一句话也不和我说,我只好赶快走掉。
  “后来,安丝玉小姐去看她,大概给她请了医生。过了几天,她又回宿舍吃饭了,好像忘了跟我发过脾气的事,又对我有说有笑了。”
  胡凡小姐的爱情故事,不正是我最爱看的那一种吗?有着永恒的美感的悲剧!假如搬上了银幕,最后的镜头应该是一片白茫茫的森林,女主角孤单落寞的背影越走越远,美丽的长发随风飘起,悲怆的音乐紧扣住观众的心弦,剧终的字幕从下方慢慢升起,女主角一直往前走,没有再回过头来。影像慢慢地淡了,当灯光亮起时,观众还带着一副意犹未尽的陶醉的神色。
  可是,我看到的剧终,放在四十年后,却完全不一样了。这样的剧终,虽然是真实的,却很难令人欣赏:一个古怪的白发老妇人,走在喧嚣狭窄的市街上,在她光秃秃的屋里,只有一张床。
  自此以后,在胡凡小姐的面前,我再也不唱那首我一直很爱唱的法文歌了:
  爱的欢乐,
  只出现了一会儿。
  爱的痛苦与悲哀啊,
  却持续了整整的一生。
  玛丽安的二十岁
  我头一次来找这间女生宿舍的时候,几乎错过了它。
  宿舍在一条很陡峭、很狭窄的斜坡的闹街上,两旁都是百货公司,白花花的大玻璃橱窗,嚣张的霓虹灯,忙碌的店员,忙碌的行人。这里是布鲁塞尔的中下等商业区,因此商店里摆的也是中下层人买得起的货色,在门口货物堆成一大堆的柜台上,有时候是贱价的毛衣,有时候是当令的水果,有时候是打折的睡衣裤,有时候是你想都想不到的奇怪东西。
  而这幢灰暗、老旧的女生宿舍就挤在这些陈列着便宜货的百货公司中间,越发让人看不见它。其实,住久了以后,我就发现这栋建筑虽然老旧,但是却很够宽敞,当年一定也曾气派过。一排三层的雕花窗户,每层靠街都有五六间房间,然后左后方又伸出去七八间房间,整栋建筑是个大写的L字形。而在这个字形的空缺处便是一个长方形的花园,不太大,但是与市声隔绝,很幽静,草坪上又种了好多玫瑰,在夏天时是足够宿舍里的女孩子日光浴用的了。
  我就是在那里遇到玛丽安的。
  我对她的第一个印象并不太好,因为她穿了一条太短的短裤,大衬衫上又印了很多看起来很闷的红黄色的花样。蓬发是干草色的,又长又乱,在脑后用橡皮筋随便扎了个马尾。身材高大得有点笨重,而最令我不喜欢的就是那张长而多汗毛的脸上傲慢的表情。
  那天太阳很暖和,是布鲁塞尔难得的一个好夏天,我在这宿舍已住了半年了,已经有了一个小圈子的朋友,所以,当玛丽安懒懒地走向我时,我并不想向她打招呼,我并不需要她这样一个朋友。
  于是,我只是安静地靠在草地上,好像有意又似无意似的把眼睛眯起来,玫瑰花在我身旁散发着被阳光烘焙出来的熟香,我索性闭起眼睛向后躺下去。我今天需要独自享受我的青春,我并不需要朋友,我希望她不要过来打扰我。   她果然没来打扰我,我安静地躺了许久,除了角落上安妮那一伙的谈笑声以外,没有任何新的声音。
  我有点好奇,忍不住张开眼睛,坐起来,便看见她的微笑了。和她刚才傲慢的神色比起来,她有一个非常羞怯而又动人的笑靥。她正一个人孤单单地坐在离我不远的椅子上,交叉着双臂注视着我,对我试探地微笑,好像很寂寞的样子。
  我心里有点不忍了,于是,我也向她笑起来,毕竟,我和她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都有一副傲慢的面孔,一个羞怯的微笑和一颗寂寞的心罢。
  大概就是因为这样,我和玛丽安开始做起朋友来。刚好我俩的房间都在同一层楼上,早晚见面的机会也多,从一起下楼去饭厅吃饭开始,慢慢地一起出去散步,一起出去买东西,到一起在房间里做竟夜的长谈。
  这个宿舍里出出进进总住有二三十个女孩,大多数是比国人,外国籍的只有三四个,通常都是远道来求学的学生,好像我一样,而比国的女孩们则差不多都是已经在上班做事的了。经验告诉我,这些女孩如果不是家离学校太远,通常都是在家里得不到快乐才会到宿舍来住的,所以,我虽然和玛丽安已经很熟悉了,但是我始终不敢问及她的家庭,我只听她说过一次,她的父母已离婚了。
  她现在正在读秘书学校,大概还有几个月就可以毕业,她希望能在毕业之后,马上就可以找到一份工作。
  “我恨不得马上就能做事,可是我爸爸说不必急,他可以供我到二十岁。”
  “那么,你现在几岁了呢?”
  “十九岁半了,其实,假如不是跑到加拿大去白混了半年,也许我现在已经毕业了。”
  才十九岁半,但是她看来远超过这个年龄。我知道白种女孩发育得都很早,所以在我这东方人的眼中,她们都过于成熟。但是,玛丽安的样子有点不同,她好像是在情绪上的成熟,才十九岁半,就一个人寂寞地独来独往了,放假日也很少看她回家,带着一副毫不在乎的傲慢面孔踯躅在布鲁塞尔的街头,怪不得她会有那么寂寞的一颗心。
  她实在是很寂寞的,每天一早去秘书学校,中午赶回来吃中饭,下午又去补两三个钟头的语文课。下课后就待在宿舍钩毛衣,一直等到我下课回来,于是一起吃上一顿叽叽喳喳的晚餐,吃完饭后不是拖我出去散步,就是赖到我房间聊上一晚,除此之外,她好像没有什么其他的活动,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朋友。
  我很喜欢和她聊天,她除了个性爽直以外,还有不少旅游的经验,小小年纪,去过加拿大,去过非洲,有很多新奇的话题。
  可是,我有时候也会感到不耐烦。我学校里有一大堆的作业,我的家信好久没写了;而且,有时候大卫从鲁汶给我打电话来以后,我常常想一个人孤独地过上一晚,在烛光里回味他刚才话语里的关切与挚爱。
  所以,当有一天晚上她又来敲我的门时,我正准备给爸妈写上一封长信,不想和她出去。她一再地恳求我,我总提不起兴致来。
  “可是,我今天实在很需要你,陪我一下罢,陪我走一走罢。”她仍然赖在门口,我实在有点不耐烦了。
  “拜托你,让我安静一下好不好!”
  于是,我又看到那个寂寞的微笑了,有点勉强,有点无奈,她耸耸肩转身走了。注视着她高大落寞的背影,我有点歉疚,但是心里也有点愤恨:她破坏了我今晚的快乐与安宁。
  此后,有好几天,我都没看到玛丽安。餐厅、走廊、后园都没她的影子。我有点不安了,抓住珍纳问她,有没有在学校看到玛丽安,因为她也上秘书学校。
  “她这几天请假,没上课。”
  “为什么?”
  “她妈妈从法国来看她了,她们母女住旅馆去了。”
  那么,那天她应该已知道妈妈要来的消息了,她应该高兴才对啊,怎么有那样烦躁的反应?好像有什么负担在身上的那种样子呢?
  五天后的一个傍晚,玛丽安把她的母亲带回宿舍来了,好美丽端庄的一位母亲啊!同样是金发,却是优雅而带有光泽地梳起来,穿的衣服也很考究,一看就知道是从价钱不是我们想象得出的那种店铺里买出来的。她年龄可能有四十了,但是平日大概很重保养,看起来才不过三十一二的模样。
  她很温柔地对她女儿的这些朋友一一打了招呼,然后就和玛丽安对坐着吃了一顿晚餐。我们这些女孩都很识趣地没有过去打扰,我在另外一张桌子上,有时抬起头来看玛丽安,看她那文雅而又客气的母亲。玛丽安在和母亲交谈时的动作似乎有点和平常不大一样,似乎有点做作,她好像在假装自己很爱娇,很快乐,假装自己是和对面的母亲一样的优雅,可是她的动作和她蓬乱的头发、高大的身材、傲慢的面容配起来,又显得很不调和。那天晚上,我几次端详着我的朋友,心里竟不自觉地为她感到悲伤。
  把母亲送走以后,玛丽安晚上又来敲我的门了,这一次,我以全心的誠意为她打开了门。我愿意陪伴她,我也愿意安慰她。
  她一定从我的眼睛和面容上看出我的心意了,头一低,她竟然就站在我的门口流起泪来,我马上把她拉进房里,把门关上,让她坐到沙发上去。然后假装忙碌地去小柜子里给她找东西吃,刚好有台湾寄来的牛肉干,她一向很爱吃的。
  “喏,吃罢,我爸妈寄来的。”
  话出口,我就知道我说错了。就在停顿下来的那一刹那,玛丽安反而把头仰了起来,向我微笑地摇摇头,表示她并不在意。泪水还在她的颊上,灯光下她的轮廓显得温柔多了,湛蓝的眼睛看起来好美好美。我的朋友在我面前显示了她的真正年龄,她的痛苦的十九岁半。
  “没关系,我反正已经习惯这种日子了。”
  父母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结的婚,然后又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离了婚。战后的欧洲有好多这种年轻而又冲动的怨偶,甜蜜的青春的爱情不过是经不起考验的一场噩梦,于是,在醒过来之后便很快地分开了。这本来是男女双方都很情愿的事,只是有一个人对这分离不能心甘情愿,那就是在这一次婚姻中生下的这个孩子:玛丽安。
  玛丽安的父母离婚以后,都飘荡了几年之后再各自嫁娶,玛丽安一直跟着爸爸和继母还有两个小弟弟住在比国的乡下。母亲到法国后嫁了一个很有钱的丈夫,又生了两个女儿。   “有时候,我告诉自己,我还不错,我比那些无依无靠的孤儿强多了。父母健在,每到我的生日都会有礼物寄来,我还有两个很爱我的顽皮的弟弟,很漂亮的两个从没见过面的妹妹,每年都会在圣诞和新年时给我寄卡片来,我应该比什么都没有的孤儿强多了。可是,你知道吗?他们可能还会有甜蜜的梦,梦里有虽然失去了但曾经爱过他也彼此相爱的双亲,梦里有美丽的回忆。而我呢?我的梦里没有一个我可以回去的家。
  “我老是梦到我站在两个很漂亮的家的前面,可是门是紧紧地关着的。我站在寒风里看他们在屋里又笑又唱,我想敲门,却怎么也举不起手来。想叫,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来。他们的世界那样温暖快乐,而我却进不去。
  “你知道我多羡慕你吗?你虽然远离父母,在陌生的地方读书,可是你的父母好像就紧跟在你的身旁。他们的相片,他们的信,他们的礼物都不断地在告诉你他们的爱和他们的等待。可是我呢?我母亲的出现不过是在提醒我她已不再能做我的母亲了。虽然她常给我写信,给我礼物,偶尔两三年来看我一次,和我共度几天假期,可是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我是不能去看她的,我知道她的先生并不会欢迎我,她的女儿也不会欢迎我,而且,我更知道,事实上,我的母亲也并不欢迎我。”
  玛丽安已不再流泪了,她只是平淡地向我叙述着,好像在说着别人的事情一样。
  “不过,你爸爸一家人还待你不错嘛。”我试着说些话安慰她。
  “是的,我知道父亲是很爱我的,继母也不是个坏女人。但是爸爸在她面前总很小心地不提曾经送给我的什么东西,给我生活费时也总挑她不在眼前时拿给我。有时候有刚认识的朋友到我们家来,很奇怪我为什么会和弟弟差上十岁时,父亲在继母身旁解释时的勉强面容,我总不想去看。”
  这就是她为什么才十几岁就离开家到处乱闯的原因罢,这就是她为什么在人群里总会仰着傲慢冷漠的面孔的原因罢。夜已很深了,熄了灯,我已没有什么话可以安慰我的朋友了。
  我只有点起蜡烛来,和她一起倚在窗前,共度一个无眠的夜。
  三个多月后,玛丽安从秘书学校毕业了。
  毕业那天,我和大卫请她和珍纳去中国饭店吃了一顿饭,她高兴极了,一直嚷着说等她哪天找到工作后也要回请我们一顿。
  不过,她的工作大概找得不太顺利,拖了好久,天天跑出跑进也得不到什么结果。我们这些宿舍里的女孩子,每天在晚餐时都要有人为她打气。
  有一天早上,她在走廊上碰到我,要我通知大卫,星期六晚上她要请我们吃饭。
  “哎呀!那你是找到事了,太棒了!”我叫了起来。
  “不是,不是,事情还没找到。刚才爸爸来信,要我请你们回家吃饭,还有珍纳也一起去。”
  她很高兴地和我说完就走了,大概又赶着去参加什么面试吧。我看她这样高兴,也跟着感染了她的快乐,于是一面唱着歌一面跑到楼下门房去打电话给大卫。
  星期六,我们依约去了她家,四个人一起到车站去坐火车,到了盂斯城后又换乘了公共汽车,坐了差不多十分钟才来到一个小镇。她父亲是镇上的药剂师,在大街上开了一间药房,一家人另外住在镇边的一栋小小的白色楼房里。我们到时,一家四口都已经在门前的花架下等着我们了。两个八九岁的男孩像一阵风似的向我们快步跑过来,一面摇手,一面大声地叫:
  “玛丽安,玛丽安。”
  两个小男孩都长得很像父亲,有着长长的脸孔,和一双很传神的棕色眼睛,顽皮地挤眉弄眼向我们打招呼,然后一边一个牵着玛丽安的手走回家去。
  她的父亲长得很高大,比较起来,继母就矮小多了,棕发白胖的脸上戴着一副深色细边的近视眼镜,很平凡的一个家庭主妇的样子。我向他们走过去时,心中暗地里拿她和玛丽安美丽的金发母亲比较,不知道玛丽安的父亲是不是故意选择了一个面貌平庸的女人?是因为美丽的面孔带给他痛苦的回忆吗?他有时候会不会后悔?
  一进门,她的小弟弟马上就跑到客厅的中间,站在一块浅蓝色的地毯前面,然后转身面对我们:
  “不可以踩地毯,刚扫干净的。”
  我们都笑了,她的继母尤其笑得厉害,她的父亲也搂着玛丽安大声地笑着,不是很甜美的一家吗?
  他们并不是收入很多的家庭,家里的摆设很普通,却到处都有一种温馨柔美的气氛,看得出女主人的匠心。一道一道上来的菜更是色、香、味俱佳,我们吃得高兴极了!
  玛丽安的继母很得意,很兴奋,我们这几个客人也是有心人,诚心地想讨好她,桌上的气氛因而非常融洽。
  饭后又是甜点,又是冰淇淋,又是酒,又是醒酒的咖啡,终于,该告辞了。
  玛丽安的父母热烈地和我们握手。欢迎我们再来,两个小弟弟早已忘记了看守地毯的责任,和我們玩得依依不舍。我们正要和玛丽安握手告别时,她却说要和我们一起走。
  “可是,明天是星期天啊!你可以住到星期一才回去罢?”我自作聪明地替她安排,实在是,这样温暖的一个家,令我也不想离开。
  “不,我明天还有事,一起走吧!”
  明天会有什么事?我亲爱的朋友。大卫环抱着我的手忽然紧了一下,我警觉地停住了。
  怎么回事?气氛好像在一刹那之间僵住了,然后又恢复过来,就好像七彩缤纷的影片在中途忽然停了一两秒钟一样,画面呆滞了一会儿,然后大家又都重新开始动作,重新开始演出。
  玛丽安的爸爸说要送我们到车站去,弟弟们也嚷着要去,被父母温柔地劝住了:
  “乖,该上床了,外面好冷,不能出去。”
  可是,他们为什么不也以同样温柔的语气来劝阻玛丽安呢?外面的风真的很大,好冷的天,我们不约而同地把领子竖起来,弯着腰低着头向车站走去。
  五个人来到车站,巴士还没来,冷冷的石板路上反映着冷冷的月光。玛丽安的父亲一直用手臂环绕着她,父女俩坐在候车的长凳上听着风声,看着月色,静静地不说一句话。
  车子终于来了,她的父亲和我们一一握手作别,最后,他面向着玛丽安,在她两颊深深地吻了两下,然后我听见他低声地向玛丽安说:   “生日快乐,我的宝贝。”
  可不是吗!今天是玛丽安的生日,二十岁的生日。怪不得有这样一次邀宴,怪不得有这样一次聚会,我怎么早没想到?玛丽安为什么不告诉我?他们刚才为什么没有宣布呢?
  车子发动了,玛丽安匆匆跳上车来,笑着转身和她父亲挥手道别,车窗外她父亲高大的影子很快地消失了。我抓紧扶手,正想走过去向她说一声生日快乐,可是,车子摇晃得很厉害,路灯照进来,我看见我朋友正在无声地哭泣,泪珠纷纷地坠落下来,我就噤声退后了。
  玛丽安的二十岁生日就这样过去了。隔了不久,她找到了工作,到沙勒尔瓦城一家旅行社去做女秘书,于是就搬出了宿舍,离开了我们。我们之间还时常通信,听她说她工作得很起劲,也开始交了不少朋友,慢慢地信不多了,但是新年、圣诞总会寄来一两封。
  而每年,在她生日的那天,我都会寄一张卡片给她,向她道贺,向她说出我在那天晚上没能说出的话:
  “玛丽安,祝你生日快乐。”
  卖石头的少年
  那个少年就是在那种时刻里出现的,所以,一开始时,我根本不要理他。那天早上,是星期二,是印度教的圣日,在山上有一个祭典,用活羊、活牛来做“牺牲”,在祭典中献给神祇。我们一早就坐车上山,为了要观看一种在别的宗教中已渐渐消失的祭典。
  从停车的地方到祭祀的庙宇有一长段路,一下车,小贩就围上来了。这已经是到加德满都的第二天了,同样的经验已发生过很多次,所以,同行的导游和朋友都互相告诫:
  “千万别停下来买东西,赶快走。”
  在我埋头疾走的时候,那个少年一直跟在我身旁,手里拿着两块红色的小圆石头要卖给我,一路上,从四十卢比(Rupee,一卢比相当于新台币三元)已经降到二十卢比一个了。他个子不大,瘦瘦长长的,一脸羞怯的笑容,声音也比旁人来得尖细,还带着点童音。
  也许就是那童音触动了我,我有点不好意思地抬头向他笑了一下,摇摇头说我现在不能买:
  “也许等一下回来再跟你买吧。”
  我是想这样把他打发走的,可是,他有点失望地对我说:
  “不行啊,等一下我就要去上学了。”
  是真的吗?眼前的这个孩子竟然是个半工半读的可爱少年吗?
  他大概看出我的惊讶与猜疑了,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个小夹子,把里面的学生证拿给我看。他告诉我他上几年级,现在我已经忘了,但是我还记得他那种迫不及待想让我相信他的那种感觉。
  “你今年几岁?”
  “十四岁。”
  浅色的眸子,深棕色而瘦削的双颊,是阿里安种的血统,脸上有一种很天真顽皮却又很知礼的表情,我开始喜欢起他来了。我想,他的老师一定也喜欢他的。
  当然,他手上的石头是以二十卢比的价钱卖给我了,我又帮他向同行的朋友们推销了一些,然后,很高兴地和他摇手说了再见。
  在路上,我看他还在人前人后地推销他的红石头,大概想在上学之前多赚一点吧。在一个下坡的斜梯之前,我还帮他照了几张相,他在我的速写本上很整齐地留下他的英文地址,希望我把相片冲洗好了以后寄给他,我也很慎重地答应他了。
  然后,有些买了他的石头的朋友跑来向我抱怨了:
  “你叫我买他的,可真是上当了。人家别人才卖五个卢比一个哩。”
  那时候,我心里还没什么不高兴,我只是觉得很好笑。本来就是嘛,在台湾本乡本土的,我也从来没还讨过价,从来没能买到过真正的便宜东西,到了这么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来做观光客,当然是应该上当的。抱歉的是把朋友们给连累了,而连累的原因是由于我对这个半工半读的少年的一种偏爱罢。
  可是,等到参观完祭典回来,在原来的路上又遇到他时,我的感觉就不对了。已经快十点钟了,他还没去上学,还能面对着我笑,我想,我那时候的脸色一定很难看:
  “怎么?你还没去上学?”
  他大概也感觉到了,脸红了起来,讪讪地说:
  “我马上就去了。”
  我也没理他,自顾自地往前走了,心里很悲伤。这样小的孩子就为了生活开始讨好,开始欺骗,实在也由不得他。我本来不应该对他生气的,可是,我也找不到其他的对象来生气,穷困的生活、文明的侵入、物质的诱惑,都只是一些抽象的零乱的对象,没办法把它们抓过来痛骂一阵,我因此也只好用冷酷的面孔来对待眼前的少年了。
  走了几步以后,他忽然从后面跑过来,追着告诉我:
  “我现在就去上学了,再见。”
  我敷衍地回了他一声再见,看着他慢慢地向山路上后退,心里想:何苦呢?要等着我们这一车观光客走了以后再出来做生意,恐怕要耽搁不少时间,损失不少金钱罢?这小小少年,为了自尊,不得不躲藏起来,是我的错。我不该太相信他在前,而又太伤他在后,这件事,实实在在是我的错啊!
  上了车以后,心里还在想这件事。刚好有个朋友坐了过来,劈头第一句话就是:
  “上当了!二十个卢比买块破石头。”
  “是啊!上当了啊。”
  我嘴里漫应着她,心里却还想着那个红着脸在后退的少年,此刻正躲在哪里呢?该不是正在哪一处草丛里目送着我们的游览车慢慢地开走吧。我倒希望他再坏一点,不要那样在意我这个笨观光客的脸色,一个只拿出二十个卢比的观光客,有什么资格来伤一个少年的心呢?
  车子在山路上慢慢地开着,路旁草木葱茏,好一片仙境般的土地。也有些学生拿着书在前面走着去上学,车子过来的时候,他们嬉笑着闪开。原来也有这样幸福的年轻人,不為生活所愁困、所羞辱的年轻人。
  “哎呀!席慕蓉,快看!那不就是你的小朋友吗?”
  全车的人都跳了起来,回过头去,从后车窗的大玻璃看出去,在四五个手上都拿着书的、高高大大的男孩子中间,那一个相形之下显得特别瘦小的少年,兴奋地向我们挥着手的少年不就是他吗?   感谢李南华,是她眼尖,一下子就把他认出来了。他手上拿着几本书,跟在我们车后奔跑着,一面咧开着嘴笑,一面拼命向我挥手,脸仍然是红红的。
  我的脸一定也红了,手忙脚乱地,又想打开旁边的窗户,又想继续朝车后的他挥手,嘴里还一直嚷着:
  “哎呀!是他啊!是他啊!”
  要感谢的不只是李南华,我还要感谢那宽厚的命运,给我们安排了这样的一次相会,让我们两个人都没有抱憾,让他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让我能心满意足地离开,上天待我们真厚!
  他们的学校就在路旁,车上的朋友在车子经过时都看到了,唯独我没有看到,因为,我仍然恋恋不舍地望着那向我挥手、越来越小越模糊的身影,在心里小声地向我的少年朋友说再见。
  那时候,我心里的快乐是说也说不完的了。
  猫缘
  1
  女孩有一个很甜蜜的家。在高高的山坡上,有一个很大的庭园,父亲和姐姐们都爱养狗,因此院子里总有一两只小狗跑来跑去。女孩也很喜欢狗,不过,她最爱的,恐怕是一只尾巴折起来的小黄猫。
  那是上大学时,一个男同学送她的。刚带回来的时候,又瘦又丑,一副不讨人喜欢的样子。她耐心地喂食,慢慢地调理,过了一个春天,居然也长得很有模有样子。猫大概自己也知道,坐在墙上晒太阳时,总装得很威武,金黄色的毛闪闪发光。只是母亲有令,猫狗一律不准进屋子,父亲和孩子们只好趁母亲不在家时,偷偷地把宠物抱进来玩一玩。
  女孩那时候想出国,晚上当去上西班牙文课,或者法文课,回家总是很晚了,她的猫常常会跑到巷口来等她。有月亮的晚上,刚刚爬上坡,离家门还有好远的距离的时候,猫就认出她来了。巷子里空无一人,忽然之间,从墙上跳下一个东西,在地上打起滚来,虽然明知是她的猫,可是,每次还是会吓一跳。
  然后,她就会想到这小东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开始等在这里,从高高的墙上引颈等待它的主人,不禁从心里对它又爱又疼起来,就一路咪咪咪咪地叫过去。猫大概也知道主人的心,所以总是躺在地上撒娇,一直到女孩走近,把它抱起来,才心满意足呼噜呼噜地靠在她怀中。
  2
  出国以后,想家想得紧,女孩唯一能解乡愁的方法就是给父母亲写一封又一封的长信,最后总会带上一句,拜托多抱一抱小黄猫。
  刚离家,心里总是慌慌的,也不大出去玩,中国同学会的会长硬到她宿舍把她请出来,带她到学生中心去过周末。有中国人的地方是比较温暖,大家挤在厨房里包饺子,女孩虽然不会包,但是跟着打杂,心里也高兴起来了。
  “嗨!老兄,怎么不吃饭就走?”会长向餐厅那个方向大声说话,大概有个同学有事要先走。
  “抱歉,我约好了去车站接人,等会儿再来,给我留点儿饺子好吗?”那个同学一面回答一面打开门走了。他大概是北方人,说得一口标准国语,声音也非常好听,好像是有一种磁性的男低音。
  女孩下意识地从厨房伸头出去看看,却刚好看到关上的门,心中不禁有点失望。她实在有点好奇,想看看有这么好听的声音的人,长得是什么样子。
  不知道是车子误点,还是朋友把他带走了,一直到最后一个饺子都被人吃光了为止,那个声音都没出现。女孩想问会长为什么不替他留几个饺子,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有一点怅然,想着下个礼拜还要来。
  3
  接下来的几个礼拜,学校功课很多,到了周末还要赶作业,加上女孩生性好强,考试想出人头地,于是,更没有时间出去玩了,早已把这件事情忘记得干干净净。一直到夏天都到了,会长的一个电话,才又让她去了一趟学生中心。
  火车到站时,她自己已认得路,慢慢地擦过去。时间还早,图书馆里没人,乒乓球室也没人,餐厅也是空的。到了厨房,只看到有一个高大的男生蹲在角落里忙着,她走过去一看,在刚做好的舒适的窝里,四只圆滚滚的小猫睡成一堆,有白有黑有黄,可爱极了,她不禁叫起来:
  “哎呀!好可爱哟!”一面就要伸手去抱。
  “小姐,别碰!让它们的妈妈把这碗饭吃完好吗?”
  那个男生伸手拦住她,同时还指一下在窝旁不安的老猫,那只老猫可真瘦!
  “好可怜的老猫,没东西吃还要喂小的,你看,几天就瘦下来了。”
  还是那个男生在讲话,这时候,女孩想起来了,这就是那个她很想看一下的男低音,不禁好奇地对男生看过去,那个男生也正好转过脸来。
  于是,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4
  两年以后,他们订了婚,再过两年,他们结了婚。
  在结婚的前夕,女孩问男孩,他想不想知道,她为什么嫁给他,新郎说想听,于是,新娘就说了,很郑重其事地:
  “第一,我爱听你的声音,你的标准国语。第二,因为你爱猫。我想,一个那么爱猫的男生,一定有一颗善良的心,将来除了爱猫之外,一定也爱太太,爱小孩。”
  新娘果然没有猜错,她的新郎极爱她,婚后没多久,就给她带回一只很小的安哥拉猫来。
  母亲不在身边,新娘极度地纵容这只又小又凶的猫,整天开着房门让它进进出出,到超级市场买婴儿食品回来喂它,让它睡在沙发上它还不知足,总是在新娘刚洗好烫好的衣服堆上睡觉。为了怕它寂寞,还买了几只小鸟,在客厅里做了一个大鸟笼来陪它。
  猫也很聪明,能够分辨得出男主人回家的车门开关的声音,一听到那个声音,马上会从鸟笼顶上跳下来,走到屋门前,站起来抓住门把,把门打开。男主人兴奋得很,每次有客人来就要叫他的猫出来表演,可是见了生人,猫每次都怯场,客人也只好将信将疑地回家了。
  要回国时,女主人流着泪把鸟笼拆了,小鸟分送给朋友,猫送给了一个外国老太太,听说也极宠它。
  5
  回国好多年,他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女人没猜错,丈夫也很爱孩子。
  但是,有了孩子以后,女人变成一个有了洁癖的主妇,整天不停地洗这洗那,常常为了抱一次婴儿而洗上两三次手,总要确定手是完全干净以后,才敢碰孩子。孩子的床一定要没有灰尘,孩子的房间一定要没有虫蚁,猫和狗忽然变成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了。   可是,丈夫却继续爱他的猫,只是,每次他抱一只猫回来她都会大叫,丈夫只好又送回去。
  孩子们慢慢长大了,也跟父亲一样爱猫,有时候也跟着他们的父亲向她哀求,留下一两只猫。
  有一天,在房间里给自己的母亲写信,她听到女儿在向邻居介绍:
  “这是我们的大咪、二咪。它们还有一个爸爸咪不常回来,它们的妈妈咪让我的妈妈送走了。有时候会有一只母猫跟着爸爸咪回来,我们就叫它情妇咪。那边那个小小的是孤儿咪,是自己跑来的。还有一只丑咪常常来偷饭吃,还有一只客人咪。不过,平常在家的,只有大咪、二咪两兄弟,我爸爸天天喂它们,跟它们讲话。”
  “不过,我妈妈很讨厌猫,猫一进屋子她就大叫,我们跟爸爸只好趁她不在家的时候,把猫偷偷地放进来,抱一抱。”女儿的声音带着稚气,却还是一本正经的。
  女人对着信纸,不禁微笑起来。傍晚的室内,有一种温馨的柔光。
  (选自中国台湾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成长的痕迹》)
  灯火
  在夜雾里,请你为我点起这所有的灯火。
  1
  他曾经在她五岁那年,来过她家。
  他们两家原是世交,然而那次会面的实际情形到底如何,经过了这几十年,真是怎么也记不起来了,只是两人都因而有了一种朦胧的认定:在她五岁那年,他们就已经见过面了。
  在父执辈的筵席上,她偶尔会遇到那样的场面:父亲举杯向一位朋友劝酒,那位伯伯坚决不肯喝,父亲就会说:
  “怎么?五十年前就认得了的朋友,竟然连一杯酒的交情都没有了吗?”
  说也奇怪,原来千推万辞说是有心脏病有胃病的伯伯忽然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马上举杯一饮而尽,并且容光焕发地在众人的鼓掌声中转过来笑着要父亲再来干一杯了。
  那时候,她的心里总会有一种温热的感动。五十年!五十年!而且是怎样流离颠沛的五十年啊!在那样漫长艰困的岁月之后还能与年轻时的朋友再相见,再来举杯,这样的一杯酒怎能不一饮而尽呢?
  她慢慢能体会出这种心情了。在已经进入中年的此刻,能够有个像他那样的朋友坐在面前,听她一五一十地把最近种种苦乐的遭遇都说了出来,实在是一种幸福。
  而无论她说了什么,他都会默默聆听,间或插进一两句话,剩下的时间,他总是用一种宽容的眼神瞅着她,唇边还带着笑意,好像是在说:
  “随你怎么闹吧,反正,我是从你五岁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你了。”
  在那种时刻里,她不禁要感谢那一直被她怨恨着的飞驰的时光了。就是因为时光飞驰,她才能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一次再次地印证着这种单纯的幸福。她喜欢这种感觉,就好像无论在多么阴沉的天空里,总有人肯为她留下一块非常干净又非常透明的蔚蓝。
  那是只有五岁时的天空才能有的颜色吧,而五岁时所有其他的朋友们呢?
  2
  他是她的朋友里最有学问的一个,因为他知道所有花树草木的名字。
  认得他不过才两三年,却很快就熟识得像相交了一辈子的老朋友那样。那是因为只要看到一种不知名的花草,就会让她想起他来,想他一定会知道这棵植物的名字。
  而他从来都没让她失望过。只要她把植物的形状颜色特征说了出来,在电话那一端的他立刻就会有回答,不但会说出植物的名字,还会告诉她在哪一本书里去查对。那些书都是他送给她的,里面收藏着这个岛上所有芬芳珍奇的植物资料。
  他也常带她和朋友们一起上山下海去看这些植物。那天,下著好大的雨,他们到北部一座山上去看“红心杜鹃”,那是一种只长在悬崖峭壁上濒临绝灭危机的高大花树。雨下得好大,阴暗的山林中又湿又滑,向上攀爬不知道要向哪里着力,跌进泥泞中时又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再爬起,不过一会儿工夫,她的身上就因为出汗和雨水而变得又湿又滑了。
  他却一直谈笑自若地在前面带路,还随时回过头来指点她观察那些长在岩石下和树根旁的小小植物,时时还弯身去拨弄一下,看看它们开花了没有。她心里好羡慕,羡慕这个朋友能够拥有一种极为美丽与丰盛的世界。
  终于走出丛林,来到了这座山的边缘,雨停了,阳光把对面山上所有的草木照耀得闪闪发光。在两面峭壁之间,喜欢生长在岩石缝隙上的红心杜鹃正是怒放的时候,高大而又盘曲的树木在顶梢上开满了粉白粉白的花朵,她不禁雀跃欢呼了起来,而他却在旁边轻声地说:
  “可是,你要知道,我们也就只剩下这么几棵了。”
  她回头看他,忽然间开始明白他从来很少说出的那一面了。眼看着一种又一种珍贵的植物在我们这一代里消失绝灭,在他心里承担着的,是怎样的悲愁和寂寞呢?
  对这个美丽与丰盛的世界知道得太多了以后,也必然会爱得太多和担忧得太多的吧?那么,他那博渊的学问在这种时刻里似乎不再令她羡慕,却反倒要让她觉得无限同情起来了。
  3
  每次与他交谈之后,她的心里都会觉得比较平安,也比较能够重新珍惜自己。
  原来,在这个纷纭杂乱的世间,能够保有一些不变的感觉和心情其实是不可能的。岁月在变,周遭在变,自己本身也是逐渐而缓慢地在改变,所谓永远所谓永恒似乎是非常脆弱的假象了。
  但是,他是那种能够让你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对一切有了信心的朋友。
  那夜,在山路上与他道别之后,她和朋友们缓步走回去的时候,心里就是这样在感激着他的。那夜并没有月亮,周遭却有着一层淡淡的月光,整座山林安静沉寂。有人在白天烧过杂草,入夜之后那种灼热的焦味还留在空气里,风吹过来,似清凉却又带着一丝温热,朋友们开始轻声地唱起歌来。她想,生命里一些无法触及的东西应该就藏在这样美丽的夜晚里了吧?
  这么多年来,对于自己的创作生活,她一直怀着一种矛盾的心情,好像是在夜雾里摸索。作品没有完成之前,不知道自己的要求是什么,但是一旦完成了,她马上能够确定这里有多少是她所喜欢的,有多少是她所不喜欢的。所以,她同时是一个能够容忍一切而却又会在突然间变得爱憎分明的人,日子就这样不断反复地过去。   他却可以用短短的几个句子让她能回过头来省视自己,知道这世间其他的人也和她一样,也是要在长路上跋涉,也是要在夜雾里摸索,也是要在变动与不安里逐渐寻找自我的面貌。路很长,雾很浓,但是,如果肯保有一颗谦卑与洁净的心,一定会在前路上找到一个更为开阔的世界,在那里,生命另有一种无法言传的尊严与价值。
  她愿意相信他,也愿意相信这个世界。
  4
  和她们在一起,总有一种隐隐的豪情,好像总想向生命争夺出一些什么来。
  那天,她说:
  “在这一生里,好想去交一场朋友。好想去走一趟丝路。
  交一场那种能为你生为你死的朋友,走一趟那条能令你欢呼令你落泪的丝路。
  走一趟丝路,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去克里雅河,去楼兰,去罗布泊,就这样一路携手走下去。假如身边的朋友是男的,那么,风沙袭来的时候,能有宽阔的肩膀为你阻挡,在枯萎的红柳树丛和野生的白杨树之间,想象着千百年前曾经有过的充满了柔情的春天,再怎样艰难困苦的跋涉也会像神话一样美丽的吧?
  假如身边的朋友是女的,那么,在三四个人一起走着的时候,就可以不断地唱起歌来。在湛蓝的星空下,披着一式手织的黑毛线披风,对着有限的岁月无限的江山,我们必然会怀着同样苍凉而又同样豪迈的胸襟的吧?”
  听了她的话,她们开始笑了起来,笑声里藏着一些轻微的叹息。是啊!她们每个人的梦里不是都一直有着那样的一条丝路吗?然而,那样的梦,那样的豪情什么时候才会成真呢?
  于是,只有在相聚的时候安排一些小小的意外或者一些突发的奇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只能偶尔与生命做一些小小的争夺。也许是走上一条陌生的山径,也许是去到一处无人的海边,只能偶尔去走上一回,去看上一眼,偶尔在一个她们原来也可以享有却永远无法享有的世界里稍作流连。
  而在深夜的画室里,她开始把那条丝路画在画布上,在涂抹之间,想象着万里之外那繁星下的沙漠,心里像有烈火在烧灼。
  5
  也同样是一个有着淡淡月光的晚上,他指着山坡下的万家灯火向她说:
  “你知道《小王子》的作者吗?他是个飞行员。常常飞过沙漠的上空,他曾经描述过在夜里飞过荒寂无人的沙漠之后,忽然看到远远一处城市的灯火时的那种感动。因为有灯火的地方必定有人类。有灯火的地方也必定有着关爱……”
  她完全相信那种感动。她也完全相信,有灯火的地方也必定会有愿意原谅她、愿意引导她、愿意接纳她和愿意与她共享一个梦境的朋友。
  人生真的不过只是短短几十年的光景而已,在这几十年里,还免不了会有误解,会有争战,会有悲愁病苦和别离,但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同的朋友,生命又是怎样一段令人爱恋和感动的岁月啊!在她走过来的这条长路上,在每一个转折和每一处角落上,在她察觉得到和察觉不到的时刻里,都有朋友在默默地为她点起一盏灯火。
  能够来到这世间,能够与相识或者不相识、记得或者不记得的朋友们共度这几十年的时光,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啊!
  所以,她也愿意举起她手中的那一盏灯火,在夜雾里,回答着那远远的亲切的呼唤。
  (选自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写给幸福》)
  最后的一笔
  在画前,家宜忽然转过头来问我:
  “老师,莫奈为什么不在艺术生涯最高峰的时候停笔?这样不是比较好吗?”
  我想,也许是我刚才的话误导了她。
  刚才,我对这一组的学生说:一个创作者在工作的时候,除了天赋的才情和自己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健康。一张完整而又气势逼人的大画,常常是要在画家的壮年时代才能完成。也许是从四十岁到六十岁,也许是从五十岁到七十岁;因为,过了这一段时间之后,即使心中有多少豪情壮志,笔下也常常会力不从心了。
  我在说这段话的时候,我们这十几个人正站在莫奈八十岁之后画的那张《玫瑰小径》和更晚的那张《从玫瑰园看过去的房子》之前。我们知道画家在那个时候已经接近失明的边缘,他挣扎着画下的这些画幅,充满了狂热又狂乱的笔触,仿佛有些什么正在胸中熊熊燃烧起来,却又找不到可以奔逃的出口。
  所以,我才會说起健康与体力对于创作是有影响的。
  但是,我并没有去界定所谓的“艺术生涯的最高峰”这件事,我什么也没说。
  我转过身来问文志和亚杰他们,什么是“最高峰”呢?这里有绝对的界限与定义吗?
  元汉说有。他说:
  “好像有些画家,年纪大了,作品只是不断的重复,应该就是已经过了最高峰了。”
  我不能说他错,可是,事情又好像不完全是这样。
  他说的是一种看得见的现象。画家老了,作品越来越小,越来越少,笔触有的越来越简单,有的越来越凌乱,题材总是不断重复,他确实是力不从心了,就像我刚才所说的一样。
  但是,那只是看得见的一面而已,其实,在这个时候,在创作者的心里,却还是有着许多不同的反应的。
  对于有些画家来说,创作欲望是会随着生命能量的减弱而逐渐衰退,他的世界也会因此而由内至外地封闭起来。我们也许可以认定,他已经走过了“最高峰”了。
  但是,也有一些画家,创作的欲望却常会因为生命的逐渐衰老而变得更加强烈。时光所余确实已经无多了,但是,那一生里想要描摹、想要表达、想要探索的,却似乎从来也没有完完整整痛痛快快地出现过一次啊!
  这条创作的路途何其曲折而又漫长!打开了一扇门之后必定又会再出现一扇门,克服了一处障碍之后必定又会再出现一处障碍,而攀登到最高处之后,不过只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看见——那在远方若隐若现的更高的山巅。
  日虽已近夕暮,心中却不禁因此而燃点起不甘与愤怒!好吧!那么就再来试一次吧!
  衰老的画家举起笔来,画出的已不再是一切可见的景象,而是生命里的熊熊烈火!
  这个时候,我们能说他已经过了“艺术生涯的最高峰”了吗?
  艺术品的价值到底要如何断定?是那些在壮年时期完成的作品里所表现出来的比较可贵,还是那些在暮年之时最后的几笔里所无法表现出来的更为可贵呢?
  当然,我们会为了画家惊人的才情与傲人的气势而受到感动,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却也会为了画家那种近乎绝望的挣扎与努力而受到更大的感动。
  因为,那仿佛也是我们自己的挣扎与努力。
  仿佛艺术家在用他的一生去替我们做种种的尝试与实验,他的成败其实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成败。面对时光——那拥有绝对优势的敌手,人类所共有的苦楚与甜蜜、悲伤与喜悦其实是完全相同的。
  如果他在壮年时期就早早停笔,我们就永远不会明白,所谓的“成败”与“得失”的真正含义。
  如果他在壮年时期就早早停笔,我们也就永远不会知道,一颗不肯屈服的、狂热而又狂乱的心,是多么令人尊敬与疼惜。
  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位创作者,我们难道不可以说:他的“艺术生涯的最高峰”就是在那最后的一笔之上吗?
  (选自《透明的哀伤》)
  “席慕蓉散文专辑”责任编辑:林幼润
其他文献
汀州店头街  到了店头街才算到了汀州府  到了店头街就忘了身前身后的滚滚红尘  长长的街市长长的岁月  把您的影子拉扯进了唐时月光  就这样醉着穿越  左腮是酒旗风,右脸是字画香  迎面还添一位俊俏女笑意盈盈  老抢镜头的  还有街角长长的红灯笼  翘角飞檐,也将天空修饰成一条长长的街市  布艺锡店画馆雕刻酒肆文房四宝件件是宝  商贾或是游客都是画中人  你看我我看你你我都是古老的风景  惠吉门一
他们是老邻居,同住在一栋房子里。一个住左边,一个在中间,一个在右边。做了几十年的邻居,从来没见过面,也没有说过一句话。房东也没向他们要过一分钱。  一天,他们实在忍不住了,隔着墙,左边的对中间的说:喂,你好!中间的听了,一惊:怎么,我的邻居还是个老美,英文说得这么漂亮。中间的边想边礼貌地回了一句:你好,朋友!左边的一听,也一惊:怎么,我的邻居还是個日本籍的。  右边的听到说话声,也加入进来。原来他
摘 要 我们基于STEAM理论开展了植物教育活动,阐释植物的各个部分以及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帮助学生利用艺术理解科学知识。  关键词 植物 STEAM 科学教育  0 引言  我们学校的花园已经进入第二个年头,低年级的学生经常在花园里栽种植物并且完成一些观察活动。我们把这个花园称作“户外课堂”,年纪较小的学生对植物是怎样生长的非常感兴趣。我制作了许多关于花园活动的计划,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他们累积学
摘 要 在总结表演类实验教育活动之概念、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从知识、行为倾向性、满意度三个方面设计了表演类实验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该体系开发了活动学习单和家长调查问卷,分别对参与《大力士帕斯卡》学习活动的儿童和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统计分析结论,提出了“以分析实验现象和传授科学方法为主”“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构造引发探究的情境”两条科技馆教育活动的设计建议。  关键词 科技馆 教育活动
下工的十分钟  老丁抱起工地上的小狗  用手抚摸它的头  像抚摸自己的儿子——  抱着小狗的时候  这些男人们粗糙的手掌如此温暖  这些男人们野蛮的动作如此轻柔  来到这个大山里的工地两年了  中途回过两次家  儿子的模样却是日渐清晰  日渐接近这只卷毛小狗的样子  施工进度表上  造价五亿,工期四年  那些代表进度的呆板数位和红勾  对老丁和他的工友們来说  如此具体却又仿佛毫不相关  伟大的工
它到底是什么呢?  是实物。以细小的身躯裹藏羞无尽的痛苦和快感。  火光乍现。一息间化为淡薄的影影绰绰。凭最后的气力挣扎上扬。随风消散。  一直以来。我对它都甚为忌讳——尽管身边的人都因它而如痴如醉——  仿佛是我的愚昧。不晓得它的可爱。  当它的生命快要燃尽时。人既不眷恋,匆匆忙忙拿起别的“它”取而代之。  “我各样要一盒,将货架上的全都拿来给我吧!”  面前的店员呆了一呆。我礼貌地重申一次:“
客家山歌  在崗顶,在巷口,在浣纱的溪畔  在冬晨、夏夜  蜿蜒盘旋  一如客家妹的红腰带  把亘古的情怀缠绕  客家山歌,一如天地之眼  洞穿勤劳善良的传说  直达你心灵的  最深处  那一年  外婆坐在山歌里  羞涩如三月的桃花  盛开在故乡肥沃的黑土地上  三角梅  冬的手指将风撩起  几声鸟鸣就足以唤醒曙光  三角梅羞红了脸  在故乡,你不停地遇见她  如遇见薄薄的月光  她们倚着围龙屋爬
离开故乡与家人  我搭上单程飞机  嫁给一个足够当我父亲的人  他逼我不可说越南语  整整十年不让我外出工作  我的女儿没有健保我不能有自己的朋友  每天早上他留下一张百元钞  既旧又皱像简陋的囚衣  我用眼泪接过穿上女儿饥饿的肚子  某个燥热的夏夜  我和两个女儿被抛弃了  没有任何纸条没有任何痕迹  望着脏兮兮黑漆漆的公寓  六顆黯淡的眼珠只想嵌进窗棂  羡慕窗外热闹的小巷  从那一夜起我真正
陈可友故居卧房  我站在中国福尔摩斯陈可友故居的大厅中,感激万分。感谢读者、学者、作家们的厚爱,感恩市人大的立案,把神探陈可友的故居作为维护文物,把双梦作者故居也要维护起来。如今修缮竣工,颇有原来的面貌。父亲陈可友一米见方的半身肖像挂在大厅中央。  我望着父亲那双温威敏锐的眼睛,望着他神探独具的神采,心存感恩,是父亲的辉煌和苦难成就了我。三十多年前,我把父亲年轻时所破的奇案、巨案写成《昙花梦》,正
我很荣幸,在党的十九大圆满结束之际,应邀参加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组织的“清华大学国情与中华文化专题研究课程”学习,亲身走进多少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著名学府清华大学,分享它开放探索、严谨治学的杏坛甘露。  这次五门课程的导师都是中国当代著名且富有授教经验的学者。他们的谈吐温文尔雅、亲切且充满幽默感,使冬日的课室里常常欢笑声四起,不知不觉就把我们带入广博的知识雨林,令人在豁然开朗的喜悦收获中陶冶沉醉。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