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素质培养的“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iadufzx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根据“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为教学目的,探索了以任务驱动与探究式教学方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开展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工程素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邹木春(1969- ),男,广西苍梧人,梧州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传感器与检测。(广西梧州543002)邹火军(1975- ),男,广西苍梧人,广西机电技师学院高级技师,研究方向为自动控制。(广西柳州545005)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0-0129-02
  
  工程素质是指从事工程实践的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能力,是面向工程实践活动时所具有的潜能和适应性。近些年,梧州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的教学中,坚持以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理念,进行了教学改革。
  
  一、“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特点
  
  1.学生专业素质特点。在电子类、自动化专业开设“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开课时间通常安排在大学三年级,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等基础课程和基本的专业必修课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电子技术实践能力。
  2.课程内容特点。“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不仅与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及电子线路、电工学、单片机、程序语言、工程力学等专业基础课密切相关,课程中所讲述的各种传感器知识还涉及材料知识、物理学知识,是一门集机、光、电等知识于一身的综合性应用技术课程。
  3.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掌握传感器的特性和指标,掌握典型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传感器器件、基本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计算方法;掌握常用的传感器特性和使用方法;会查阅资料手册,会正确选择元器件;正确使用仪器、仪表;熟练连接线路,对简单的测试电子系统会设计、安装、调试、排除故障。
  从学生整个专业素质形成的过程来看,高年级学生正从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转向专业技能形成的过程。若能对本课程教学进行合理设计,将对学生学习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
  
  二、课程改革思路
  
  根据“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定位为“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综合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从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实验环节的设计,到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开展,都要围绕工程素质进行精心遴选。
  
  三、课程改革实施办法
  
  1.整合教学内容。“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的教材比较多,有以原理来分章编写的,有以功能分章编写的,有以常用传感器来分章编写的。若从工程实施的角度来考虑,应选择以功能来分类编写的教材。教材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较宽的专业覆盖面,对工业自动化专业所涉及的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应用技术进行完整介绍。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传感器的一般概念,测量电路的分析,工业常见的温度、湿度、压力、距离、速度、流量等物理量的测量与传感器的选用,检测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等。
  2.改革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上,我们采用任务驱动与探究式教学。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工程任务,以工程目标为学习探索任务,学生分组合作,沿用工程实践的探索方式,共同寻求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估。
  以温度检测的学习为例。教师给出的项目题目:设计一款热电阻式传感器(或热电偶、非接触式测温、其他器件、其他方式)的测温系统,要求从应用范围、测温原理、检测办法、电路设计、造价与性能、安装维护要求等各方面进行论证。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各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中选择一个题目,也可以多组选同一题,但需分别完成。在课外时间,由小组成员进行资料检索、提出解决方案和撰写成文,并完成初步论证,期间,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课堂上,每个组就自己所选题目进行答辩,教师与其他学生一起针对报告进行质疑与评论。教师最后做归纳小结,挑选出成熟的、具可行性的项目进入实践开发阶段。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围绕工程项目任务的最佳实现这条主线进行。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了学生的个性,强调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全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工程素质。
  3.强化实践训练。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最终都要运用于实践。
  在实验内容上,我们安排了三类实验:一是验证基本理论的实验,该类实验紧跟理论教学进程,以单元实验为基础。二是从课堂教学任务项目中,挑选了一些设计比较成熟的、典型的项目来让学生去实践开发。三是综合应用开发的实验,它是一个简单的综合性较强的研发课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般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另外,考虑到该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与单片机应用、EDA等课程联合,还设计了一些综合实验。
  实验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首先,针对验证基本理论的实验,主要利用课程表中的实验课时,让学生根据实验计划表完成常规实验。其次,针对其他两类实验,采取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小组中有负责人,小组成员分别完成细分的各个子项目的方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几位专业课教师分别担当各项目小组的导师,指导学生的项目实施,掌握学生的实践情况,按照进度要求,验收各小组的阶段目标。
  4.改革学生成绩评价方式。评价方式的改革和以上教学模式改革是相配套的。学生期末得分由期末考核、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和实践项目四部分的得分组成。作业分数由教师根据学生作业的数量和质量给出。在课堂任务和实验项目中的分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评价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考察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及其对团队的贡献等方面,这部分成绩由同组同学与其他同学给出;另一部分是评价项目的可行性和制作效果,在答辩时由教师给出。这种评价方式改变了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探索学习、探索工程实践的过程,学生能通过努力体现自身价值。同时,这种评价方式也与当今用人单位的评价方式相仿。
  从2004年开始我院运用以上教学方法进行试验。实践证明,该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等工程素质,促进了学生电子工程实践能力的形成,培养了毕业生适应工作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方式反映良好,近些年,修学该课程的学生就业率也节节攀升,2008年10月统计的就业率达到了92%。而学生在参加国家级和区级的大学生电子制作竞赛中也有所进步,在2008年的所有自治区竞赛中取得了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1]向丹.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改新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6).
  [2]土光明.仪器与检测系统综合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7).
  [3]刘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尝试[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7(4).
  [4]石光明,等.塔式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新体系的建设与探索[J].中国电子教育,2007(2).
  [5]江修,杨盛.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教学改革初探[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
其他文献
本课程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课程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微信公众平台为知识传授、师生交流搭建的网络教学环境,方便教师进行网络指导,使教学更具针对性。采用翻转课堂理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2002年第10期刊登了刘兰、宋桂茹二位作者的<预提医疗责任事故赔款的三个弊端>一文,笔者认为3个弊端的提法有偏颇,现提出自己的观点与二位同志商榷.
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存在口语表达能力差、用于口语练习的时间少、口语受方言影响较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忽略学生口语学习的重要性等问题。要改善这一现状,提高学生
中医骨伤科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课,提高质量,渗透全人教育理念是教学目标。建立合理的评量表,使老师与学生有了明确的教学方向,同时两者都参与评估。通过有效率、效果的评估策略,多元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受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审计结论与客观事实发生背离而遭受某些损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和威胁是现实
(西安高新第二小学,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教学之法,本于人性。宋代欧阳修的《吉州学记》中就已提出了生本的教学理念,他强调教学要依据学生的个性。小学低段生本音乐课堂常规建设亦是如此,针对低段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导学习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更有效地把握课堂的脉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音乐;低段;生本课堂;常规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
西安某钢筋混凝土实验室受四川汶川“5&#183;12”里氏8.0级特大地震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震害,部分墙体出现严重裂缝,本文根据震害调查及现场检测数据,对该实验室的地震灾害进
4月22日,受国务院委托,教育部部长周济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报告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他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长远大计,更是当务之急。
后勤工作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的重要保障.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及医疗市场的竞争的加剧,对后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后勤管理中应用"人本原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
1.医疗救助的背景和重要性据统计,目前中国大约有3 000万城市居民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其中,大部分的贫困人口(约1 938万人)符合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享受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