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笔者参加了全国“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活动,在某校观看了一位青年教师讲授《爬山虎的脚》。应该说,这位教师素质不错,学生本位的理念体现充分,安排的教学内容很丰富,但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其中有个教学片断,观课后,却让笔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师(展示墙壁上爬满爬山虎的精美课件):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
生(异口同声):爬山虎!
师:课前老师让你们观察了这种植物,那你见到的爬山虎是什么样的呢?
生1:我家的房子边上就种有爬山虎,它们都顺着墙面往上爬呀爬,都跑到我家的房顶上去了。
生2:我在上学的路上见过爬山虎,它生长在一户人家的窗子边上,把窗子都遮住了。
生3:我舅舅家种有爬山虎,它能爬到三层楼那么高,夏天还常常有蛇藏在其中呢!
生4:有一次,我看到爬山虎严严实实地包裹着几间小屋,密不透风,阴森可怕极了!
生5:我家花盆里也插有爬山虎,开始我还以为不能独活呢!现在却长得很好,爬山虎的生命力真顽强啊!
……
师:还有很多同学想说啊,那咱们就在小组里讨论自己见到的爬山虎吧——
(学生开始分小组,很热烈地开始讨论交流)
这位教师用了很长时间,让学生来交流生活中他们所看到的爬山虎,文本的价值取向,也随之被这种讨论、交流无度地“放”开,于是,学生仅仅关注基于自身认识体验的爬山虎,而忽视了文本对爬山虎的描述——“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如此生动优美的语句,如此细致传神的描写刻画,师生均视而不见。
深究下去,还是教师功利浮躁之心在作祟,对文本内容并没有整体精准把握的情况下,马上就把学生引入“大讨论”的圈套,造成一种虚张声势的“课堂繁荣”现象。所以,往往是书还没有认认真真地读完,文本没来得及大致理解清楚,一下子就抛出一个带有“爆点”的问题,辩驳、争论、交锋,丢开文本,天马行空,满堂问,满堂答,以学生的“架空讨论”,代替教师的“架空分析”,实质上,热热闹闹的表象背后呈现出的是肤浅和漠视。
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在面对学生的多元理解和独特体验时,应给予一种有效的“收”,力争把学生的个人理解、独特体验引入正确的价值方向,真正领悟文本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
在课前,要弄清楚课堂上到底要教学生什么,学生到底要学什么,对文本的理解固然要联系生活,语文教学也确实离不开生活,但是,如果一味地把学生导入生活而完全孤立文本,虚化弱势了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训练,交流、对话就显得毫无价值,文本价值取向则完全失当失位。
在课中,事实上,教师出于保护学生积极性的良好心愿,而一味加以鼓励,把爬山虎生活化的记忆无限放大,这种无原则、无底线、无纪律的“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学生对文本产生误读的客观基础,甚至对学生错误的主观价值取向,起到一种直接的推波助澜作用。而教师遇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不同价值观时,不能以尊重学生个性感悟和理解为由,放任自流,搪塞应付。
当学生呈现出茶馆式的“无拘无束”,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对学习内容、班级学情、学生需要和自己的教学功力,去适度地准确把握,时时处处掌控好这个“度”,其前提是立足文本,理智对待,该“收”就“收”——加强对文本的基本认同和教师的必要主导。“收”也表现为教师课堂高超的组织性,“收”的最佳时机应在课堂失控前,而不是失控后的仓促“灭火”。
一味放任,就是虚华无效。因此,在“放”的同时,就需要教师的强势介入——“收”,在知识的河流上筑造起“弯道”和“水坝”,设置洄旋,减缓流速,让课堂由奔流转为舒缓,安静流淌,平稳过渡,朝着主流价值方向疏导并有效前行。
(作者单位:枣阳市教育局)
师(展示墙壁上爬满爬山虎的精美课件):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
生(异口同声):爬山虎!
师:课前老师让你们观察了这种植物,那你见到的爬山虎是什么样的呢?
生1:我家的房子边上就种有爬山虎,它们都顺着墙面往上爬呀爬,都跑到我家的房顶上去了。
生2:我在上学的路上见过爬山虎,它生长在一户人家的窗子边上,把窗子都遮住了。
生3:我舅舅家种有爬山虎,它能爬到三层楼那么高,夏天还常常有蛇藏在其中呢!
生4:有一次,我看到爬山虎严严实实地包裹着几间小屋,密不透风,阴森可怕极了!
生5:我家花盆里也插有爬山虎,开始我还以为不能独活呢!现在却长得很好,爬山虎的生命力真顽强啊!
……
师:还有很多同学想说啊,那咱们就在小组里讨论自己见到的爬山虎吧——
(学生开始分小组,很热烈地开始讨论交流)
这位教师用了很长时间,让学生来交流生活中他们所看到的爬山虎,文本的价值取向,也随之被这种讨论、交流无度地“放”开,于是,学生仅仅关注基于自身认识体验的爬山虎,而忽视了文本对爬山虎的描述——“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如此生动优美的语句,如此细致传神的描写刻画,师生均视而不见。
深究下去,还是教师功利浮躁之心在作祟,对文本内容并没有整体精准把握的情况下,马上就把学生引入“大讨论”的圈套,造成一种虚张声势的“课堂繁荣”现象。所以,往往是书还没有认认真真地读完,文本没来得及大致理解清楚,一下子就抛出一个带有“爆点”的问题,辩驳、争论、交锋,丢开文本,天马行空,满堂问,满堂答,以学生的“架空讨论”,代替教师的“架空分析”,实质上,热热闹闹的表象背后呈现出的是肤浅和漠视。
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在面对学生的多元理解和独特体验时,应给予一种有效的“收”,力争把学生的个人理解、独特体验引入正确的价值方向,真正领悟文本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
在课前,要弄清楚课堂上到底要教学生什么,学生到底要学什么,对文本的理解固然要联系生活,语文教学也确实离不开生活,但是,如果一味地把学生导入生活而完全孤立文本,虚化弱势了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训练,交流、对话就显得毫无价值,文本价值取向则完全失当失位。
在课中,事实上,教师出于保护学生积极性的良好心愿,而一味加以鼓励,把爬山虎生活化的记忆无限放大,这种无原则、无底线、无纪律的“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学生对文本产生误读的客观基础,甚至对学生错误的主观价值取向,起到一种直接的推波助澜作用。而教师遇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不同价值观时,不能以尊重学生个性感悟和理解为由,放任自流,搪塞应付。
当学生呈现出茶馆式的“无拘无束”,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对学习内容、班级学情、学生需要和自己的教学功力,去适度地准确把握,时时处处掌控好这个“度”,其前提是立足文本,理智对待,该“收”就“收”——加强对文本的基本认同和教师的必要主导。“收”也表现为教师课堂高超的组织性,“收”的最佳时机应在课堂失控前,而不是失控后的仓促“灭火”。
一味放任,就是虚华无效。因此,在“放”的同时,就需要教师的强势介入——“收”,在知识的河流上筑造起“弯道”和“水坝”,设置洄旋,减缓流速,让课堂由奔流转为舒缓,安静流淌,平稳过渡,朝着主流价值方向疏导并有效前行。
(作者单位:枣阳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