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隐性课程对高校创新教育的影响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0414010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性课程作为一个舶来品,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其在正式课程之外对学生的作用就已经被许多学者意识到了。1966年,杰克逊在其著作《课堂生活》一书中正式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认为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会了读、写、算等显性知识,并且获得了态度、人格、价值观等其他隐性的成长。我国学者对隐性课程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隐性课程是指“非计划的学习活动”[1];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教学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2];“隐性课程是学生在课堂内外无意间习得的,由教师以特定方式呈现的文化序列”[3]等。我们认为,隐性课程是间接的、非强迫性的,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情感意志等方面产生影响。学校通过显性课程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间接经验,通过隐性课程将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传递给学生,相较之下,隐性课程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更容易为人所接受,对人影响深远,显得尤为重要。
  一隐性课程对创新教育的影响
  人类迈入21世纪的门槛后,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愈来愈快,科技突飞猛进,这些都要求人类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动水平也能相应的加快提高。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根本特征,同样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是决定该国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要素。创新的根本在于人才,因此培养一批批高水平人才的高等学校就承担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责。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高校除了在日常的课程安排、基础知识教授等显性课程上宣扬创新意识,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包括校园环境、学校制度等隐性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本文列举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两所世界知名学府,介绍两所高校中隐性课程对学生创新教育的影响,希望有所借鉴。
  1榜样的力量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富盛名且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它的总部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波士顿的剑桥城,而与哈佛大学相邻的即是同样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两所高校虽然秉持着不同的办学理念,但是在教授的选择以及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样注重“榜样”对学生、教师乃至学校的影响。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留学美国时即是师从于麻省理工学院冯·卡门教授。一次,钱学森有一项科学研究完成了,他兴致勃勃去向导师汇报,卡门教授一时没有听明白,便不耐烦地打断钱学森的话:“不!这是不可能的,是你把它弄错了!”第二天天没亮,卡门教授就来到钱学森的住处,他执意站在门外,郑重向钱学森鞠了一躬,诚恳地说:“昨天晚上我思索了整整一夜,终于得出结论,你是正确的,我向你道歉。”
  麻省理工学院冯·卡门教授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超音速之父”,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全世界享誉盛名的教授,他怎么会向自己的学生道歉呢?用卡门自己的话说,这是向真理低头,向科学鞠躬,因为这是一个科学家最起码的道德。在麻省理工学院,他们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造就一批追求真理,敢于批判,对任何事都追求优秀的知识分子。这样的培养目标与哈佛异曲同工,这一点在哈佛大学的校训上就可见一斑———“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
  除此之外,两所高校在教授的选择上都有着严谨的选拔制度。哈佛大学从全世界范围内选择各科教授,只要是真正有才之士皆尽数招来。麻省理工学院除了向世界广纳贤才以外,还为评定终身教授设置了非常苛刻的要求,必须得到该行业5位世界级大师的认可才行,这就鞭策着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积极探索新领域、边缘学科。教授具有创新意识,那么跟随在其身旁的学生自然耳濡目染,将创新精神运用于平时的学习与科研之中。
  身旁的教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授求实、创新、追寻真理永不止步的精神感染着这两所高校的无数学子。除此之外,两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友会,他们皆看重校友的力量。哈佛大学商学院每个院都会有两三次全世界最高等级的商业领导前来组织一些活动,这为学生们近距离与这些商场实战家们交流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让他们在看到昔日校友的辉煌时,能够树立自信心以及促进世界进步的远大理想。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回忆他在哈佛大学的求学经历不无感慨地说:“与大师亲密接触,学术讨论从早到晚,我很庆幸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受到过很多大师的点拨,这种足以改变命运的启发,是一生中不可 多得的恩赐!”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MIT,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和学生总是处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学生身边的学生都是最好的,教授身边的教授也都是最好的,在这个环境中,无论你多好,你都不够好。正是有如此多的榜样做引导,才会使两所高校始终处在积极勃发、勇于创新的状态。就像MIT的学生一样,课程强度越大,学习越辛苦,他们就越能发挥创造力。
  2艺术融于校园
  如果仅从科研成就上断定哈佛大学和MIT的学生是只会研读数字的“傻瓜”,那就大错特错了。从学生刚入学开始,哈佛就将艺术的种子深埋在每位学生的思想中。哈佛著名的“第一夜”是新生来到哈佛上的第一堂课,这一节课无关哲学,无关科学,更无关任何功利,仅仅是让学生在学习经典乐谱的同时明白音乐在人生命中的重要意义。正如哈佛大学音乐系教授托马斯·弗屋斯特·凯利所说:“音乐是要人去做的,而不是刻录在CD上的,音乐是人创造出声音让其他人获得享受”。哈佛“第一夜”音乐课除了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生命中拥有音乐是多么的幸运之外,更是让学生通过音乐的启迪明白我之为我的意义之重大。
  MIT作为一所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从事科学技术教育与研究的大学。科技与工业的厚重感充斥着整所学校,除了所有建筑都是用数字标明之外,校舍建的亦像车间和厂房,这为这所理工味浓重的高校又增添了一抹混凝土般的灰色。然而MIT人寻求改变,渴望与艺术相融,学生在课余饭后的出奇恶作剧除了体现学生们高端的智慧外更是体现了学生们对艺术与美的体认。MIT著名的音乐图书馆———伴随着人们的脚步,图书馆每个台阶都会发出钢琴琴键的声音。充分体现了艺术与科学同样重要,甚至艺术可以启迪人们无数有关科学的遐想。在麻省的学生说:这里的教学方法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颖的,我们告别了旧的,囫囵吞枣式的学习方法;我们感到老师是通过让我们与大自然的直接接触去认识它;而数学、语文和音乐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
  纵深与横亘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既在专业领域有着深入的了解,又在其他方面广泛涉猎,这种青春、艺术、美的环境使得知识对于学生永远是新鲜而又值得探求的。
  3图书馆文化
  哈佛大学的图书馆收藏近13亿本书籍,是全世界继美国国务院图书馆之后藏书最多的地方。[4]正因为此,毗邻的麻省理工学院不愿让学生在阅读资料方面“吃亏”,为它所有的学生缴纳会员费,让他们也能自由借阅哈佛大学的书籍。哈佛大学收藏的书籍分属于九十多间图书馆,每间图书馆藏书各有其特色。许多人参观学校第一便要去图书馆,可见图书馆是一所学校的灵魂。的确,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获得知识以外,图书馆无疑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也是学生培养发展自身爱好兴趣的重要场所。相较哈佛图书馆的恢弘,MIT的图书馆胜在更为贴心。人们常说MIT学生是“染满鲜血”的混凝土,MIT学生的负担之重远非常人能够想象。要想毕业,必须拿满360学分,少1分也不行,课程之多,负担之重,迫使学生个个变成了“咖啡因摄取狂”,正因为此,麻省为学生提供24小时图书馆,即便是夜间,学生也可以在此查阅资料、完成课业或者睡觉。图书馆为哈佛和MIT学生不仅提供了充沛的学习资源,在图书馆自习本身就是能让人产生领悟,图书馆的设计人性化,藏书量丰沛,古老的长廊里弥漫着前辈们奋斗过的气息,这是厚爱也是鞭策。
  二评析
  纵观哈佛与MIT的校园隐性课程可以发现,在大学中,基本的大学制度亦是为大学的主体———学生服务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决策者,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尊重人的自由,尊重人的个性以期充分发挥大学组织内所有人员的最大潜力和创造力。
  每所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隐性文化、隐性课程。哈佛与MIT的隐性课程充分体现了西方的文化与价值观。美国以及许多欧洲国家在大学的建设管理上表现出权力分散,权力下移的现象,在学术自治的基础上充分尊重教授的意见,将学术权力真正还给教授,教授有权探索知识,有在其观点及内容不受监督的情况下执教的权力,教授同样有不受约束地以个人名义发表学术观点的权力,而正是教授的敢于创新、敢于表达教给学生一种自由的能力。“自由”对于终身追求学术的学者来说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目标,一种希望别人赐予的目标,但是在哈佛和MIT的课堂上、研究中,自由甚至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这里的人充满了责任感,他们认为科学是为公众服务的,他们主张通过发现自然、社会、经济和审美领域的基本知识服务于世界,希望每一个人通过双手获得启发,通过实验进行学习,这种自由求实的精神为哈佛和MIT创建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之间的通道。
  哈佛和MIT将西方教育注重独立能力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独立动手的能力、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学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如此种种都使得写在教科书上的概念变得鲜活,他们注重学习过程的收获,相信准备好过程即可自然而然的到达真理的彼岸。综上可以看出,哈佛与MIT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名校之林,为世界输入优质的创新型人才,这与其培养理念,以及融于西方社会的文化有着重要关系。西方教育重视主动性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联想创造;鼓励学生用新方法去解决问题以及持续的钻研和终生的学习,因为他们不认为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或是为了短期功利性的目标,他们的文化、学校从一开始的培养就告诉他们知识除了可以让他们吃饱饭,还有着更加伟大的用途———为了全人类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吴也显.潜在课程初探[J].教育研究, 1987(11).
  [2]郑金洲.隐蔽课程:一些理论上的思考[J].外国教育动态, 1989(1).
  [3]傅建明.隐性课程辨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0(8).
  [4]王前,肖海.殿堂[M].重庆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5月30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有关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出贡献。  刘延东指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破解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升国家软实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我
期刊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精品课程,已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1组建教学团队,增强师资力量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重要资源。教师精湛的教学方法、高深的学术造诣、较高的人文素养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而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1],也是培养应
期刊
教育学课程是师范类院校彰显师范特色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目的是树立师范生教育思想、从教意向,形成从教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基础课程。但是教育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使教育学的课程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一是有限的课时数很难有效实现课程功能。二是大班集中授课的形式难以有效锻炼和提高学生对教育教学现象的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三是教室这一单一的教学空间将会阻隔学生理论学习和教学技能锻炼的有机结合。四是在教室这一
期刊
世情、国情、党情是大局,离开大局谈小局,往往会局部越精彩、大局越混乱。承担社会责任是大学义不容辞的使命,贯穿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的始终。一个无视资源开放的高校,注定不会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需要大气,需要培育中国气派。大学党建工作要结合学生群体的时空变化,实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覆盖。协同创新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能力。人与人的差别在于思维,思维与思维的差别在于智慧,智慧需要
期刊
专题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时以专题为单位设计教学内容,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教学方式。在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课程中应用专题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学术兴趣,是坚持以“三贴近”原则,推进该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一专题式教学的学科依据和现实依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专业核心课,其专题设计和方法应用必然要体现二级学科的学术要求
期刊
经济全球化使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中医药院校大学生面临严峻考验。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应该在专业优势的基础上,认清当前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客观分析和面对存在的问题,寻找合理的就业渠道,实现自身更好更快地就业。  一当前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就业状况  当前,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在面对社会“综合性人才需求”的就业大环境下陷入困境。综合能力与中医药院校强调的专业优势相冲突。作为中医药专业学生,掌握扎实的
期刊
我国从1990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到2005年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颁布实施,对维护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和促进学生成才,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发展日新月异,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建设也需要与之同步发展。面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缺失现象,明确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权力来源,对于完善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权力来源  对于高校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明确要求,勾画了宏伟蓝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三农”工作,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1]。新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农牧民增收有了新突破,现代农业初露端倪。在此新形势下,新疆农业大学作为高等农业院校,要更好地发挥自己在科教
期刊
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收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口述史研究是一种进行历史研究的独特方法,它以口述凭证为基础,以访谈和其他方法作为自己的研究手段。赫哲族学校教育发展史的现有研究大多以文献资料为主,本研究通过对两位校长的访谈,掌握了大量口述史料,尝试真实鲜活地再现街津口赫哲族学校教育发展史。  一赫哲族及被访谈者简介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赫哲人口
期刊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在大学创新教育的现有形式中,科技活动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这一点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共识。高校拥有众多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和先进完备的科研条件,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富于创造,应积极参加科技活动,这是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目前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战略指导下,国内高等院校已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优化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