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胎陶瓷器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绞胎陶瓷器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种较为独特的陶瓷门类,它是西方绞胎技艺在汉代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产生的。绞胎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分裂战乱而销声匿迹,至唐代才再次出现,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金元之后衰落。本文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考古成果,对绞胎陶瓷器的源流作一个初步的梳理和概括,试图从整体上理清绞胎陶瓷器的发展脉络。
  中国陶瓷器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到唐宋各窑系的陶瓷制品,中国陶瓷器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丰富多彩,无论是烧制技术还是装饰工艺都在世界物质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中国众多的陶瓷种类中,绞胎陶瓷器是比较独特的一类,由于数量相对较少,其受到的关注和研究也较少,本文主要来谈一下中国古代的绞胎陶瓷器。
  一、什么是绞胎陶瓷器
  关于绞胎陶瓷器,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中国陶瓷史》有关于绞胎的解释:“所谓绞胎,是用白褐两种色调的瓷土相间糅合在一起,然后拉坯成型,胎上即具有白褐相间的类似木纹的纹理。这种纹理变化多端,上釉焙烧即成绞胎瓷器。”这个定义明确说是两种色调的“瓷土”糅合在一起,说的是“绞胎瓷器”。绞胎器究竟归于陶器还是归于瓷器,《中国陶瓷史》《中国美术全集》等多种出版物给出的结果并不相同,已有学者指出这一点。目前所见的绞胎器既有瓷器也有陶器。早期的大部分為陶器,例如汉代绞胎耳杯以及唐代绞胎狩猎骑马俑等。宋代以后,随着制瓷技术的进步,才普遍出现绞胎瓷器,例如宋代绞胎瓷枕等。
  二、绞胎陶瓷器的起源
  绞胎陶瓷器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陶瓷种类,它的起源问题令人关注。目前大部分观点认为起源于唐,唐代的墓葬、窑址均出土过绞胎陶瓷器,但唐代的绞胎陶瓷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像是初创时期的产物,应该有更早的源头。目前学术界关于绞胎陶瓷器的起源主要有瘿器说、犀皮漆器说和绞胎玻璃器说。
  瘿器说。瘿,是树木上因病变而结的瘤,将瘤剖开后,截面呈现出较为独特的纹理,这些纹理富于变化,产生特殊的美感,因而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注意,产生了瘿器。孙机先生认为,《三国志》《吴都赋》等古籍中多次提到的楠榴木即为瘿木,中国古代瘿器种类繁多,唐诗中有瘿杯、瘿樽、瘿床的记录,绞胎陶瓷器因为器物类型与瘿器相近,纹理结构也相似,因此认为是受瘿器的影响而产生。
  犀皮漆器说。犀皮漆是漆器的一种制作工艺,利用不同色的漆髹涂后打磨,形成流畅的花纹。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出土过两件保存完好的犀皮黄口耳杯,皮胎,器身属“黑面红中黄底片云斑犀皮”,表面光滑,花纹流畅自然,富有变化,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犀皮漆器实物(图1)。《中国陶瓷史》即认为绞胎可能是模仿漆器的犀皮工艺。杨静荣先生也持此观点,他认为古人为了提高瓷器的地位,并满足人们对华美的需求,陶瓷工艺努力创造新的产品。创新的一个途径就是模仿,绞胎陶瓷器就是模仿犀皮漆器而产生的新品种。
  绞胎玻璃器说。屈志仁先生提到过两件出土于伊拉克北部的绞胎器,并注意到这两件器物的纹饰与我国唐代绞胎陶瓷器的花纹类似,只不过这两件器物的年代在公元前15—14世纪,时间上和空间上都与唐代相差甚远,因此两者之间究竟有无关联,屈先生认为目前尚不能解答。
  关于绞胎陶瓷器的起源,本文更倾向于绞胎玻璃器说。2004年广东肇庆发现三座汉墓,出土多件陶耳杯,其中M9出土一件绞胎耳杯(图2)和一件绞胎陶珠(图3),报告称该耳杯“泥质橙黄陶,陶质软。椭圆形,敞口,两侧弯月形耳,耳内侧低于杯口,台足平底。口长11.5、口宽6.6、高3.2厘米。”报告未指明耳杯为绞胎。有学者指出这件陶耳杯内侧为深浅双色陶料,且双色相互交叉,不像土锈,同墓另出有一颗陶珠、一只陶鸭也有比较清楚的双色纹路。这些纹饰与这三座汉墓出土的其他陶耳杯等文物明显不同,显然是刻意为之。报告认为“M9的年代应为东汉中期或略晚”。如果这几件器物的绞胎性质可以确认,则应该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绞胎器物。
  绞胎技艺应该是外来工艺,至少在公元前15—14世纪便出现于两河流域,西方的绞胎玻璃就是这种工艺的产物。到汉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东西方交流频繁,有较多的罗马绞胎玻璃器进入中国。1980年扬州甘泉汉墓M2出土三块玻璃残片,“玻璃片为紫黑色和乳白色相间的透明体,其花纹似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玻璃融成乳胶状,然后搅拌而成。”结合化学成分检测结果,可认定为罗马绞胎玻璃。1987年,洛阳东郊东汉墓出土一件比较完整的长颈玻璃瓶,“半透明,器表通体缠绕着白色条饰……属于典型的罗马绞胎吹制玻璃器”(图4)。此外,在新疆楼兰古城等遗址还出土过绞胎料珠,其上“饰水波纹蚀花”以及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大秦珠”等器物,均为绞胎制品。由此可见,这些外来的绞胎玻璃制品在汉代并不罕见。绞胎玻璃是“将熔融的紫红色透明玻璃液和白色半透明玻璃液混合起来,经过一定的搅拌,再灌模成型。成品产生了类似大理石花纹的艺术效果。”这种技法难度较高。再加上玻璃为易碎品,长途跋涉能完好运到中国实属不易,在当时应该属于较为贵重的器物。这种充满异域风情的贵重器物受到汉代人的青睐,绚丽的纹饰让人耳目一新,这对汉代的社会风尚及审美情趣产生不小的影响。在外来文明浪潮的不断冲击下,中国的能工巧匠当然会作出回应,对美的事物进行模仿,这也是顺理成章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开辟,合浦、徐闻都是汉代通过海路对外交往的始发站,徐闻汉墓出土大量珠饰等器物,不少是经海路输入,反映出汉代南海对外交流的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肇庆汉墓出土的绞胎耳杯、绞胎陶珠似乎更加合情合理,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三、绞胎陶瓷器的发展历程
  广东肇庆汉墓出土的绞胎陶耳杯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绞胎陶瓷器实物,其他地区至今未见。这反映出汉代是中国绞胎器的初创时期,数量还极少。我们说绞胎器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汉代海、陆丝绸之路开辟,中外的交流从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较高的水平,绞胎技艺得以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催生了早期的绞胎陶瓷器。   汉代之后进入魏晋南北朝,这数百年间绞胎陶瓷器似乎经历了一段沉寂期,我们至今没有发现明确属于这一时期的绞胎陶瓷器。究其原因,前文在谈及绞胎玻璃时提到,这种技法难度较高,因为两种不同颜色的玻璃可能会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在制作过程中容易破裂,成品率相对较低。把这种技艺使用到陶瓷器制作上,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因此掌握这种技术并不容易,可能需要几代人不断试验、不断积累才能逐渐驾驭不同的胎料,使之绞合,烧制出合格的绞胎器物,这就需要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强大的物质基础。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数百年间朝代更迭比较频繁,地方割据势力也层出不穷,频繁地发生战争、人群迁徙,社会不断整合,仅有短时间的统一和安定。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任何先进的技艺都不易积累和传承。我们至今没有发现这一时期的绞胎器物,这可能是一个主要原因。当然,没有发现不代表不存在,将来随着各地考古工作的推进,可能会发现这一时期的绞胎陶瓷器,但也一定是凤毛麟角。
  隋唐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黄金时代,国家统一、政治相对安定,文化的发展也进入繁荣期,所以这个时期绞胎陶瓷器再次出现,绞胎技艺更加成熟。早年绞胎陶瓷器的研究者普遍认为绞胎陶瓷器诞生于唐朝,就是因为在广东肇庆汉墓绞胎陶耳杯出土之前,当时所能见到的绞胎器物都是唐以后的,给人的感觉就是唐代才突然出现绞胎陶瓷器。
  唐代的絞胎陶瓷器实例较多,大部分分布于两京所在的关中与河南,其他如山西、东北以及大运河沿线的扬州、宿州等地区也有少量出土。主要出自墓葬、城市遗址和窑址。墓葬出土的例如1972年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的唐三彩骑马狩猎俑,该俑通高36.2、长30厘米,武士身着绿色衣裳,胎体以白色、黑褐色相间显现出类似树木年龄的花纹。马和垫板均为黑褐色木纹 ,这件陶俑被认为是懿德太子墓出土的俑类文物中最精美的一件,可以说是唐代绞胎陶瓷器的代表作。城市遗址出土的,如2003年西安小雁塔东院唐荐福寺遗物中的4件瓷枕,其中2件可复原,形状相似,为棕黄釉褐色绞胎。窑址方面,有河南巩义黄冶窑出土的贴面绞胎枕,数量较多。
  总体来看,即使在唐代,绞胎陶瓷器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陶瓷器来说仍然是小众产品,毕竟烧制有一定的难度,这一时期的绞胎陶瓷器多发现自京畿地区和商业较为发达的扬州等地。烧制的窑口比较少,主要是巩义黄冶窑。不过就中国绞胎陶瓷器的发展历史来说,能烧制唐三彩骑马狩猎俑这样通体绞胎的精品器物,相较于汉代来说,已经是巨大的进步。
  宋代是绞胎陶瓷器的繁荣期,在唐代绞胎技艺的基础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这时期的绞胎陶瓷器更多的是作为日常生活用器,创造了更多的纹理,例如席编纹、流沙纹等,全绞胎器的比例多于半绞胎器,器型也更多,有碗、盏、盘、钵、罐、壶、瓶、枕、盒等。宋代烧制绞胎陶瓷器的代表性窑口也进一步扩展,主要有河南修武当阳峪窑、河南巩义芝田窑、河南鲁山段店窑、山东淄博窑等。
  宋代之后出土的绞胎陶瓷器急剧减少,发现绞胎陶瓷器的窑址仅两处,器型、纹饰也很单一,精美程度远不及唐宋。
  绞胎陶瓷器的烧制难度较高,因此数量相对较少,流传的区域多局限在京畿或者商业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到宋代才逐渐走向寻常百姓家,这又与中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高度关联。
其他文献
摘要:唐朝经济繁荣,政治昌明,文化多元,处于世界文明的中心,以开放的姿态与多个国家开展友好外交。其中,与同处于东亚海域的日本因遣唐使制度交往格外频繁。本文拟以《太宰府天满宫史料》中唐朝时期中日方物交往的相关史料为基础,分析史料的表象内容以及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进而解读唐朝时期真实的中日交流样态,期望能够丰富现代的中日交流方式。  关键词:方物;唐朝;日本  一、方物的定义  “方物”一词, 本来是
目的 探索有效的医学人文教育途径,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医学人文素养,为培养高素质医务人员奠定基础.方法 随机抽取2010级护理专业两个教学班分为对照组(65人)和实验组(62人).对照组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计划进行,从入学起第一、二、三学期分别开设医学人文基础课程一(医学心理)、课程二(人际沟通)、课程三(医学伦理与法律),均为必修课.实验组采用渗透式教学,将人文素养的基本内容有计划、系统性地融于每一
摘要:新疆木垒县岩画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绘在岩石或崖壁上的岩画内容包罗万象,形象逼真生动。本文选取其中一幅岩画作品进行分析与研究,从岩画的凿刻手法、图像方向以及比例特征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让我们一起走进木垒县岩画,了解它的魅力。作为非常珍贵且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艺术宝藏,是木垒地区的先民们遗留给后人的。这些存在于崇山峻岭之间与悬崖峭壁之上的岩画,它们所蕴涵的人文内涵在无可替代的同时,也是
目的 深入了解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现状,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12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针对《生物化学》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核对凋查结果,并输入到Excel,用SPSS 16.0软件作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放120份调查问卷,对问卷进行核对整理,其中有效问卷114份,有效率95%.61.4%的学生对《生物化学》既不喜欢也不讨厌;56.1%的学生认为《生物化学》学习很难
腹股沟疝的局部解剖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由于缺乏形象、真实的教学素材,学员往往在学习中感到困惑,教学效果不佳.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引入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高清视频,利用其视觉优势,令腹股沟区应用解剖感性化、形象化,可加深学员对腹股沟区解剖的理解,提高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改进腹股沟疝教学质量。
摘要:每种艺术都有其独特性与特殊性,亦或称其为本体性,是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独有特点。中国画亦有其本体性。本文从东西方艺术对比入手,通过分析与对比,希望能够更好地使读者了解中国画的独特性。  关键词:中外艺术;中国画;比较;本体性  中国画伴随着中国历史一起发展,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审美取向。中国画能够区别于其他画种、傲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就是因为它的生长基因深深地根植于东方古典的传统沃土之中,建立
骨科各教学内容相对较独立,适当将各部分内容关联起来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迁移理论是临床教学的重要工具,而寻找骨科各章节的共同原理是开展迁移理论的基础,本研究重点对骨科骨折、神经损伤、感染、肿瘤、畸形等5个方面内容作分析,寻找它们最合适的共性或共同原理,并对五项内容之间的共性做了讨论.对迁移理论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做了进一步的分析,认为迁移理论在骨科有比较广泛和实际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但同
单词记忆是医学英语词汇学习的难点,学习者只有把握其规律和特点,才能高效记忆,快速掌握海量词汇.研究者结合自身学习经验,总结出一套医学英语单词口决挂钩记忆法;即,通过医学英语基础词缀的中英文对应记忆,用口决进行串联,并将其编成朗朗上口的诗句,经过反复挂钩记忆后形成一条记忆链,从而达到快速牢记医学英语词汇的目的。
摘要:文物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根和魂。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些地方的行政机关和文物管理部门存在多头管理、执法不严和管理缺位等问题,导致文物违法案件和犯罪行为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文物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新的形势下,为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甘肃省各地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和推进文物案件的公益诉讼工作,对提升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推动政府
目的 针对现有考核方式的不足,提出本科生实验课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路、方法和内容.方法 以预防医学专业五年级的全部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n=34)和对照组(n=31).实验组采用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对照组仍按照以往方式进行考核.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在实验课出勤率、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等方面的成绩.结果 实验组学生出勤率、课堂测验成绩及各项实验技能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