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也在发生新的变化,众多教师都在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此来打破传统教学中的“高耗低效”的现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同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尝试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思维和数学素质,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关键词】高中数学 情境创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134-02
情境教学,具体含义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设或营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发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方式。下面我谈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
一、创设质疑情境
学生在课本见到的、学到的问题,往往是已被加工处理、抽象化的问题,所给出的条件不多不少,所得的结论又恰好合适。而实际中的问题却往往不是这样的。实际中的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讨求解模式,自己去选择解题方法。这就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正弦定理(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课前放映一些有关军事题材的图片,并在课首给出引例:一天,我核潜艇A正在某海域执行巡逻任务,忽然发现正东处有一敌艇B正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朝北偏西40°方向航行。经研究,决定向其发射鱼雷给予慑性打击。已知鱼雷的速度为60海里/小时,问怎样确定发射角度可击中敌艇?用几何画板模拟演示鱼雷及敌艇行踪,在探讨鱼雷发射角度的过程中,抽象出一个解三角形问题:考察角A的范围,回忆“大边对大角”的性质。
提出問题:那具体在三角形中边和它所对的角有怎么样的等量关系呢?从而引出新课。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多姿多彩、无处不在的,通过一些实践问题的发现、探索、解决,促使学生自己去寻找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有了兴趣就会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在学习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与满足,并在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质疑问难的精神。
二、创设阶梯情境
例如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应用—-三垂线定理”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复习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其判定定理、斜线的概念、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的概念后,依次提出四个问题,让学生结合教具的演示进行探索。问题1: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我们知道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和平面的垂线垂直。那么,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是否也都和平面的斜线垂直呢?教具演示:用一个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当平面的斜线,一根竹竿摆放在桌面的不同位置当作平面内的不同直线。学生对此问题暂时没有明确的答案。问题2:将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放在桌面上,并确认这条直角边与平面的关系——在平面上,与斜线的(问题1中的那条直角边)关系——垂直。学生认识到:平面内存在与平面斜线垂直的直线。问题3:在平面内有几条直线和这条斜线垂直?学生认识到:平面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平面的斜线垂直。问题4:平面内具备什么条件的直线,才能和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重新演示:调整教具,将三角板的斜边当作平面的斜线,构成斜线、垂线和射影的立体模型,仍用一根竹竿放在桌面的不同位置当作平面内直线,观察、探索、猜想竹竿与斜线垂直和桌面内某条直线垂直间的因果关系。这样的概念教学,完全是学生的发现而不是教师的强行灌输,通过四个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强烈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加入到问题的发现、探索之中,符合学生的自我建构的认知规律。
三、创设实验情境
通常在上物理课和化学课时,教师会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演示教学内容。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小实验来演示数学内容,这样既能变枯橾的理论推理为生动形象的真实情境,又能提起学生的兴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对所学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另外,学生也可以参与实验,动手实践,还可以分组展开讨论,以迎合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教学理念。
例如,在学习“基本不等式”这部分内容时,对“已知的矩形篱笆的周长,求长和宽具备什么条件时篱笆面积最大”这个问题,除了通过不等式来算出篱笆的长和宽,还可以通过实验来简单演示。找一段36m的绳子围成一个矩形,现场通过观察和计算,很容易得出当矩形的长和宽越来越接近时,面积越来越大。当长和宽都为9m时,篱笆面积最大。
四、创设生活情境
学生之所以对数学学科产生不了学习兴趣,之所以对它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除了它本身所具有的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特征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经常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就导致学生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自然也就丧失了对它的学习兴趣。所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留意与数学内容相关的生活事物和现象,并将其积累成素材,在课堂上,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运用,从而创设一种生活式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作用,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比如,在学习《指数函数》内容时,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平时吃过兰州拉面吗,拉面师傅的拉面技巧也是十分让人惊叹,他们每次将面对折一次,根数和长度就会发生相应变化,那么,对折次数与根数、长度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还有,一些出土文物和恐龙化石,虽然都与人们的现代生活有着久远的距离,但是考古学家依然能准确地算出他们生活和存在的年代,他们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如此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都睁大了眼睛,用好奇的眼神看着我,希望我给出他们答案,见状,我连忙趁机说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指数函数》,学完之后,以上两个问题你们自然会明白。”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引进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活现象,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生活式的教学情境。
在新课改形式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有效尝试,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摸索,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于忠.关于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J].中学数学研究,2011(5):1-5.
[2]陈芸.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策略的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6).
【关键词】高中数学 情境创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134-02
情境教学,具体含义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设或营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发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方式。下面我谈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
一、创设质疑情境
学生在课本见到的、学到的问题,往往是已被加工处理、抽象化的问题,所给出的条件不多不少,所得的结论又恰好合适。而实际中的问题却往往不是这样的。实际中的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讨求解模式,自己去选择解题方法。这就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正弦定理(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课前放映一些有关军事题材的图片,并在课首给出引例:一天,我核潜艇A正在某海域执行巡逻任务,忽然发现正东处有一敌艇B正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朝北偏西40°方向航行。经研究,决定向其发射鱼雷给予慑性打击。已知鱼雷的速度为60海里/小时,问怎样确定发射角度可击中敌艇?用几何画板模拟演示鱼雷及敌艇行踪,在探讨鱼雷发射角度的过程中,抽象出一个解三角形问题:考察角A的范围,回忆“大边对大角”的性质。
提出問题:那具体在三角形中边和它所对的角有怎么样的等量关系呢?从而引出新课。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多姿多彩、无处不在的,通过一些实践问题的发现、探索、解决,促使学生自己去寻找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有了兴趣就会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在学习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与满足,并在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质疑问难的精神。
二、创设阶梯情境
例如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应用—-三垂线定理”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复习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其判定定理、斜线的概念、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的概念后,依次提出四个问题,让学生结合教具的演示进行探索。问题1: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我们知道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和平面的垂线垂直。那么,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是否也都和平面的斜线垂直呢?教具演示:用一个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当平面的斜线,一根竹竿摆放在桌面的不同位置当作平面内的不同直线。学生对此问题暂时没有明确的答案。问题2:将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放在桌面上,并确认这条直角边与平面的关系——在平面上,与斜线的(问题1中的那条直角边)关系——垂直。学生认识到:平面内存在与平面斜线垂直的直线。问题3:在平面内有几条直线和这条斜线垂直?学生认识到:平面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平面的斜线垂直。问题4:平面内具备什么条件的直线,才能和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重新演示:调整教具,将三角板的斜边当作平面的斜线,构成斜线、垂线和射影的立体模型,仍用一根竹竿放在桌面的不同位置当作平面内直线,观察、探索、猜想竹竿与斜线垂直和桌面内某条直线垂直间的因果关系。这样的概念教学,完全是学生的发现而不是教师的强行灌输,通过四个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强烈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加入到问题的发现、探索之中,符合学生的自我建构的认知规律。
三、创设实验情境
通常在上物理课和化学课时,教师会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演示教学内容。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小实验来演示数学内容,这样既能变枯橾的理论推理为生动形象的真实情境,又能提起学生的兴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对所学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另外,学生也可以参与实验,动手实践,还可以分组展开讨论,以迎合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教学理念。
例如,在学习“基本不等式”这部分内容时,对“已知的矩形篱笆的周长,求长和宽具备什么条件时篱笆面积最大”这个问题,除了通过不等式来算出篱笆的长和宽,还可以通过实验来简单演示。找一段36m的绳子围成一个矩形,现场通过观察和计算,很容易得出当矩形的长和宽越来越接近时,面积越来越大。当长和宽都为9m时,篱笆面积最大。
四、创设生活情境
学生之所以对数学学科产生不了学习兴趣,之所以对它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除了它本身所具有的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特征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经常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就导致学生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自然也就丧失了对它的学习兴趣。所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留意与数学内容相关的生活事物和现象,并将其积累成素材,在课堂上,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运用,从而创设一种生活式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作用,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比如,在学习《指数函数》内容时,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平时吃过兰州拉面吗,拉面师傅的拉面技巧也是十分让人惊叹,他们每次将面对折一次,根数和长度就会发生相应变化,那么,对折次数与根数、长度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还有,一些出土文物和恐龙化石,虽然都与人们的现代生活有着久远的距离,但是考古学家依然能准确地算出他们生活和存在的年代,他们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如此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都睁大了眼睛,用好奇的眼神看着我,希望我给出他们答案,见状,我连忙趁机说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指数函数》,学完之后,以上两个问题你们自然会明白。”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引进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活现象,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生活式的教学情境。
在新课改形式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有效尝试,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摸索,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于忠.关于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J].中学数学研究,2011(5):1-5.
[2]陈芸.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策略的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