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艺术的审美形式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71942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艺术已日渐形成自己的审美形式,即虚拟现实的符号审美、在线交互的活性审美和游戏世界的快乐审美。这些艺术审美方式的变异是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在网络时代的必然延伸。
  关键词:网络艺术;审美形式;文化逻辑
  
  随着互连网的迅速普及,网络艺术日渐形成自己的艺术方式——基于网络技术的后审美范式。“后审美”是与现实主义审美、特别是现代主义审美相区分的概念,是网络时代新兴的艺术审美范式,它是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的必然延伸。
  
  一、虚拟现实的符号审美
  
  网络化的艺术审美是机械复制的“类像”(simmulacrum)符号审美,它运用数字技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以拼合实在,形成可复制的无穷摹本,使艺术和自然的原初关系被数字化技术制作所取代,从而导致艺术创作从个性风格的表达向类像的机械复制转变。这便是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波德里亚所揭示的“后审美主义”图景:模拟威胁着“真实”与“虚假”、“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别,对象世界以技术逻辑控制主体,“数字化的冷酷宇宙吞噬了隐喻和转喻的世界,模拟原则既战胜了现实原则,也战胜了快乐原则。”[1]经典意义上的艺术审美惯例消失了,我们所拥有的符号远远多于其所指涉的涵义,拥有的影像也远远多于其可以阐释的价值。传播的体制所传播的不过是这个体制自身,影像所指涉的就是影像符号。于是,“文化”就成了并不指涉现实的影像的无限生产和增值。
  互联网打造的艺术作品就是这样一种虚拟现实的视觉消费品。网络艺术犹如一种艺术的生物工程,它把一切实在之物拆解为断片式代码,再用数字化技术将这些代码组合成表面真实的虚拟物像,然后将其作为实在的代码来替代物像的真实,使组合拼贴而成的审美符号替代艺术审美本身。如果说过往的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服饰设计、建筑设计、商业摄影、广告招贴等是源于实在的物像仿拟(Simulation)的话,互联网上的“界面影像”,如Flash制作、卡通化的LOGO(标识语)、角色扮演(RPG)的影视剧和MTV、艺术贺卡,以及花样翻新的网络游戏等,则将“真实的虚拟”拼合成了“虚拟的真实”,它类似于转基因生物,表面看来与实在无异,真实得近乎完美,但本质上仍然是人工技术的产物,如法国Fred Forest所揭示的:“它的基质来自无法触摸的信息技术资料。”[2]如:
  虚拟偶像1995年日本就研制出网络虚拟偶像伊达杏子(Kyoko Date),她拥有自己的星座、嗜好、三围与血型,上过杂志封面,并灌制过激光唱片《爱之交流》,许多崇拜者还在世界各地为她设立网上歌迷俱乐部。好莱坞的电影《古墓丽影》走红影坛后,女主角劳拉立即被一系列电子游戏打造成了大名鼎鼎的世界头号偶像,她美貌出众,智慧超群,武艺高强,酷爱冒险,常常孤身一人闯荡江湖。
  虚拟主持1999年4月,英国一家网络公司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新闻主播系统,2000年4月,他们拼合出了一个因特网首位虚拟新闻主播Ananova。她不仅脸蛋俊俏,而且能说会道,身手敏捷,富有亲和力。她全天24小时报道最新消息,从不休息却永不疲倦;她开辟了自己的档案A-file,向全球观众介绍她的大小轶事;她在自我介绍后还诙谐地说:“我的形象和名字是在听取了大量网友的意见后,经过多次‘整容’和‘易名’才确定下来,我的出现不得不使我感叹高科技的神奇力量。”[3]
  今天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进一步将虚拟现实发展为实时交互,用户可以对模拟环境内的物体进行操作,并从环境中得到反馈。用户对虚拟环境的感知除了一般多媒体计算机所具有的视觉感知、听觉感知外,还包括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包括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交互虚拟的物体具有自主性,会依据现实的物体所遵循的规律进行运动(如受重力影响而下落等),同时又可以随着用户的体位、视野的变动而变动,从而产生真实感。如用户可以用手去直接抓取模拟环境中的物体,这时手里有握着东西的感觉(其实手中并无实物),而且,现场被抓的物体可以随着手的移动而移动。[4]当前的交互式虚拟现实系统可分三类:一是桌面虚拟现实系统,使用时设定一个虚拟观察者的位置,可利用三维立体眼镜增强效果,并通过六自由度鼠标或三维操纵杆进行交互,两个身处不同地点的用户可以用自然的手势进行信息交流;二是临境虚拟现实系统,利用头盔显示器把用户的感觉封闭起来,以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通过数据手套和头部跟踪器进行交互;三是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它以临境虚拟现实系统为基础,将不同的用户连结在一起,让他们共享一个虚拟空间,使该系统局域网中的人可以在这里进行虚拟交往。[5]
  
  二、在线交互的活性审美
  
  互联网结束了艺术审美的私密空间,却创造了大众参与、交互共享的行动美学;网络文学终止了文学传统认同过去的时间美学,而开辟出在线空间的“活性”诗学。严格来说,网络艺术只“活”在网上,只有在线空间里被网民浏览或参与它才是存在的,甚至是生机四溢、魅力无限的,否则它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这与传统艺术原子化的“硬载体”存在方式大相径庭。数字化高速公路将使“已经完成、不可更改的艺术作品”的说法成为过去时。给蒙娜•丽莎(Mona Lisa)脸上画胡子只不过是孩童的游戏罢了。在互联网络上,我们将能看到许多人在“据说已经完成”的各种作品上,进行各种数字化操作,将作品改头换面,而且,这不尽然是坏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艺术表现方式得以更生动和更具参与性的新时代,我们将有机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传播和体验丰富的感官信号。……数字化使我们得以传达艺术形成的过程,而不只是展现最后的成品。这一过程可能是单一心灵的迷狂幻想、许多人的集体想象或是革命团体的共同梦想。[7]
  无论是展示孤独者的迷狂还是表现集体的共同梦想,都是在一种参与互动的“活性”状态下完成审美建构的,在线空间里的文艺作品就像一个被众人呵护的孩子,它永远不会走向成熟,永远不会被时间定格为经典,但就在这不确定性的无限延伸中,它也许能流溢出生机四溢的艺术活力。
  人机互动的角色表演这在网络文学创作上表现为面具表演和随机写作,在网络艺术上表现为超媒体操作的角色扮演。
  
  二、游戏世界的快乐审美
  
  网络艺术的后审美范式还表现为零散化的快乐审美。杰姆逊说过,现代主义是关于焦虑的艺术,包含了各种剧烈的感情,如焦虑、孤独、无法言语的绝望等等。因为现代主义文化中的主体和自我是完整的、中心化的,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历史感,焦虑和孤独就是主体中心化的反应。荷尔德林、尼采的精神失常,凡•高等人的自杀,是这种反应的悲剧结果。在后现代主义条件下,主体已经非中心化和零散化了,失去了孤独和焦虑的主体本原,因而只有零散的、非中心的主体快乐的活动、快乐的审美。网络创作就是这样一种后现代的审美方式。
  对眼跟贴跟贴在网上一直非常流行,在聊天室、BBS、讨论区、论坛、新闻组、留言薄等,都有跟贴。跟贴的前提是“对眼”,即对话题或观点产生共鸣,能调动起与之交流的兴趣,能让网友从跟贴中找到快乐。小说《风中玫瑰》所演绎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故事,就是由风中玫瑰主讲、众多网友跟贴完成的。跟贴属于应和性文本,有人依据不同跟贴者的风格将其区分为“小资一族”、“板砖一族”、“白雪一族”、“洋文一族”、“阿谀一族”、“灌水一族”等。跟贴文字是一种抖机灵儿文体,它能酿造某种特定氛围激活语言灵感,激发幻想空间,诱使网友多角度开掘话题,共同打造出快乐文本。
  戏弄经典嘲讽神圣、戏弄经典、调侃崇高,是网上作品特别是网络文学平民姿态的必然反应,也是网络写手快乐审美的主要手段和价值取向。拿经典开涮,在名人身上找乐,或戏仿历史典故,在网上作品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今何在的《悟空传》一炮走红后,众多古代文学名著及其名著中的人物都在网络原创文学中被改写、被戏仿;老谷的《我爱上那个坐怀不乱的女子》获首届网络原创文学奖后,网上马上出现了《CEO李煜的悲惨世界》、《蒋干盗书》、《新编〈蒋干过江请凤雏〉》、《鼓曲版〈俞白牙摔琴谢知音〉》等众多戏弄经典的作品。
  总之,虚拟实在的符号审美,在线空间的活性审美,以及游戏世界的快乐审美,就是网络艺术基于后现代话语逻辑,向我们不断演绎的数字化时代的后审美主义艺术图景,也是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中形成的日渐显露出的网络审美范式。
  
  参考文献:
  [1]Poster,M.,(ed),Jean Baudrillard.Selected Writings,Stanford[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147.
  [2](法)马可•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61.
  [3]虚拟明星——奇兵突降娱乐圈[N].中国电影报,2001-11-29.
  [4]曾建超,徐光佑.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PCWORLDCHINA,1995,(12).
  [5]黄鸣奋.电脑艺术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218.
  [6](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87.
  [7](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61.
  [8]邢育森.网络文学攻关秘籍[A].孙洁,李露璐.网络态度[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206.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代艺术是在后工业文明下产生的,我们现代化的城市没有给它留下足够的空间。问题出现在:我们对当代艺术的评价和判断的学术体系;我们对当代艺术的策划展览体系;我们当代艺术市场形成体系。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评价;展览;市场;生存环境    从中国艺术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当代艺术是一个史学上的特指,即不是当今世上的从事的艺术,而是与当代艺术学术主题有关并围绕这个主题被讨论的那些艺术作品,具体说,中
期刊
[摘 要]  音乐的听觉艺术与电影的视觉艺术,使两种不同的文化产生了融合与碰撞。一部好的电影离不开好的音乐作品,不论是主题曲还是插曲,音乐所带给电影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听觉效果,而是多维的视域与思考,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出发,电影中的音乐是叙事,也是延展。  [关键词]文化逻辑;音乐叙事;情景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9-0193-03 
期刊
摘要:分析性复核通过研究财务数据与财务数据、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来判断数据本身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从总体上把握和降低账户金额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其分析结果不仅可以为进一步确定审计测试重点服务,而且还可直接作为确认交易金额和账户余额的审计证据。  关键词:审计;分析性复核;实质性测试程序;审计手段    一、分析性复核的概述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70年代以
期刊
摘要:人们对“实践是知识之源”这个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出于对真知的探求,从哲学的背景出发,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解读,主要论述了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唯一本源和直接经验是知识之“源”,间接经验是知识之“流”。  关键词:哲学;实践;本源;辩证法;认识论    对“实践是知识之源”这个命题的论述,不少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笔者基于对问题的探讨,姑且把认识和经验不另作区分(实
期刊
摘要:继承回复请求权必须是无继承权人已为事实上占有遗产、占有人无合法的占有根据、不真正继承人否认真正继承人的继承权而发生,且继承权被侵害,不须以继承开始时已有被侵害事实存在为限。  关键词:继承;继承回复请求权;继承人;构成要件    继承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在其权利被他人侵害时,法律赋予继承权人以继承回复请求权。所谓继承回复请求权,是指继承人的继承权受到侵害时,继承人得请求法院通过诉讼程序予以保护
期刊
摘要:本文对炼油、化工废水治理生产实践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应对高浓度混合污水方法,对各种影响治理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应对措施,提高了污水处理抗冲击能力和治理效果,对实现长周期平稳运行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污水;治理;研究;措施    1、废水处理基本情况    某炼油厂污水处理场是针对稠油炼制废水含硫高、成份复杂、处理难度大等特点而建设,处理能力500t/h,采用成熟的处理工艺。    
期刊
摘要:利用VB的图形处理功能,实现在程序中利用图形控件实现所需功能,达到所见即所得的用户界面效果,结合数据库的强大信息存储功能,本文主要从滚动的图形风光、中间数据库的建立、电子地图的实现、图形的局部放大与缩小等几个方面介绍VB图形控件的另类应用。  关键字:VB;ACCESS;滚动图形;地图仿真;图形局部放大缩小    一、 前言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推广与普及,计算机的开发与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的
期刊
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已经开通固定IP的光纤,利用光纤实现共享上网。现在一说起“共享上网”,几乎所有人都会说用WinGate或Sygate。不可否认,WinGate、Sygate的功能相当强大,但是这些网关软件和路由器相比,不论是从功能、速度来说,还是稳定性和安全性来说,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对于光纤用户来说,利用路由器上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现在的路由器,高端的价格太高,动辄几万几十万,一般的单位承
期刊
摘要:近10几年来,印度软件业发展迅速,很快成为印度经济增长重要的推动力,这主要得力于印度实施的产业集群战略。良好的产业集群政策使印度获得了强劲的竞争力,这也为我国发展软件业提供了一些借鉴。   关键词:印度;软件业;竞争优势     一、印度软件业发展    近十年以来,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90年代以来印度软件产业一直以每年以46.5%~66.5%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8年将达到850
期刊
摘要: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学习最终是为交流服务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师的根本任务。这时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本身具有专业的英语知识外,还要有钻研精神,能按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实施教学,在合理处理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灵活运用;交际能力    外语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要会运用。无论学了多长时间的英语,无论学了多少英语,不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教学大纲
期刊